文章吧手机版
西方哲学史(修订第8版)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09-25 19: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西方哲学史(修订第8版)读后感100字

  《西方哲学史修订第8版)》是一本由[美] 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 / [美] 詹姆斯·菲泽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50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哲学史(修订第8版)》精选点评

  ●总体内容不错的,翻译问题也没有下面一众人说的那么不堪,除了少数错译和不通达问题外没有大硬伤,不影响理解:【1】作者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解似乎有些薄弱,也非常有特色地直接不给费希特和谢林独立篇章。在我来这本书里康德黑格尔部分不读也罢 【2】现当代哲学部分写的不错,尤其实用主义-分析哲学部分,但是海德格尔胡塞尔部分比较潦草 【3】作者比较重视整个哲学传统科学传统之间互相照应的关系,在我看来算是本书亮点,不失为理解西方哲学史的一个重要线索(然而还是没点出康德哲学和牛顿力学之间的关系,略有遗憾)【4】想起来大一时候老师说,哲学史至少要读五本,这本算下来就是我的第五本,且我非常清楚自己还会往下读第六本、第本......

  ●这都是往事了,很多年前读过。看来,老书真的是看不完。

  ●翻译和总结其实都比较一般。还是梯利和罗素版本比较好。

  ●虽然看完也还是没有找到生的理由,但死亡也变得失意义。想来想去,还是赖着吃吃喝喝吧。

  ●啃了百八十月终于给啃完了

  ●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了一边,对西方哲学史有了初步的系统性认识收获不在于记住了多少哲学流派思想,而在于找到共鸣、引发思考。总之,读哲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思想探索

  ●到底第几版了...

  ●#防止变笨#谁能想到毕业三年后我自学了哲学馁!教材挺不错的,会经常cue前面的章节,帮助形成系统

  ●无法适应作者对长句的迷恋

  ●还行,没有那本《中心保持不变吗》适合我这样的门外汉

  《西方哲学史(修订第8版)》读后感(一):典型学生操刀,老师挂名的译作

  译者简介

  邓晓芒(1948~ ),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教授、西方哲学研究所长,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西方哲学史的教学研究工作

  匡宏,武汉大学外国哲学博士

  看看这两个作者吧,应该可以解释翻译粗糙原因吧。

  《西方哲学史(修订第8版)》读后感(二):何必求全责备

  十三年前,我选修西哲时,老师就推荐了这本书做参考然那时候还没有中文版,连原文不好买到。

  现在翻译过来了,从文风上说,罗素那本像随笔,梯利那本像笔记,这本像讲义完全可以按自己的口味去选。

  但如果十年前这本书在国内还无名气时,我老师就能推荐,可见还是有其过人之处的。

  《西方哲学史(修订第8版)》读后感(三):入门级,迅速了解,增加兴趣的通俗本〜〜

  老师推荐来着,就趁他聊天翻完了XDDD

  内容比较全面,(外行)准确性神码就不瞎掰了〜〜

  作为增加大众知识面的通俗读本来说,做到了易读性较强,逻辑通顺语言不流畅,大量图片缓解文字堆积造成的脑部疲劳,外行也能看〜〜〜

  最重要!

  它#不!装!逼!#

  ----这就显得特别诚恳了〜(⌒▽⌒)〜〜

  《西方哲学史(修订第8版)》读后感(四):西方哲学史

  此书介绍:

  本书自1966年初版以来,历经7次修订,成为英语世界最畅销的哲学史入门教材。尤其是它紧跟当代哲学和哲学史研究的最新发展,是一部既植根传统又向当代开放的哲学史,堪称当代西方哲学史的主流和典范之作。

  作者以长短适当的篇幅,把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思想作了一个清晰的展示。它兼采国内外书写哲学史的写法之长,善于抓住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实质进行阐述,态度客观、材料翔实且清晰明了,文笔平正而不失生动,能让读者对西方哲学的总体发展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简洁清晰、轻松易懂的哲学读本。

  《西方哲学史(修订第8版)》读后感(五):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我大概也差不多花了半年左右看完这本书,知识量很大,读的过程很累。前半部分大部分的思想对现代人来说没啥意义,大部分观点都是武断的,个人认为古代哲学比较谦虚的是“怀疑主义”,至少不极端,其他哲学观都似乎认为老子就是对的赶脚。本书到了近代哲学才有趣起来!最佩服,最牛逼的我个人感觉还是康德,他的哲学思想可以剔除很多形而上学的争论,我很赞同他的思想,将这个世界分为物质和道德两部分开讨论。物质上的疑问,康德很有创造性认为物质实体无法认识,感官只能处理形象世界,但是关于道德的解释我不是很赞同他的看法。关于道德,我个人认为休莫和冰沁对道德的解释比较符合实际观察,道德是对人有益处的行为,或者说是幸福最大化的行为。不得不承认,如果道德观会随着环境和时间而变化,那么功利主义道德观明显比神圣主义道德观要正确的多。

  这么多哲学思想,美国哲学杜威的哲学观是最实际的,最可操作性的,特别认为教育对人的巨大塑造作用,我看的也是最认真了。

  总之,如果说读哲学有什么用,个人认为哲学的作用是帮助我们理清世界观和价值观之类科学无法通过实验回答的问题,哲学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知道”自己的位置,提供精神上的方向。至于追求对知识正确性,还是交给科学来完成!所以,哲学是开放的,不存在对错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读前章的结论被后面一章哲学家反驳,给人感觉哲学是一片混乱的原因。

  本书的翻译存在不够流畅,作者本人好像就是搬运工,简单的介绍各个历史时期有影响力的思想,作者本人对某类哲学好坏评论极少,要读者自己去体会,或者本书价值就在这里吧。

  读完这本书后,在头脑中第一句话:以后再也不读装x的书了,太TM累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西方哲学史(修订第8版)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