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近日在南京审计大学召开二个重要“论坛”会议
日期:2020-09-23 19:09:59 作者:碧叶迎东日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近日在南京审计大学召开二个重要论坛会议

  蔡汉以

近日在南京审计大学召开二个重要“论坛”会议

  2020-09-22

  (作者:唐小芳)2020年9月19日为贯彻落实《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学习,第八届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暨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2020年高层论坛在南京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型的哲学根据”。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程领导小组、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和南京审计大学共同举办,南京审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部、《江海学刊》编辑部协办。

  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金松,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主任侯惠勤教授,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徐之顺研究员,南京审计大学党委书记晏维龙教授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南京审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欢春教授主持开幕式。来自全国的17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会议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赵金松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开辟了中国之治的新境界推动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应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坚发展方向,从丰沃的实践土壤坚定发展定力,从鲜明人民立场中坚定发展取向。在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中深化制度研究,是当代中国制度建设的重大现实课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我国一定会创造人类社会新的制度文明,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也一定会在制度研究领域实现更大突破、展现更大作为

  侯惠勤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站在历史的制高点剖析当下的历史大变局。这种变化实质,是二战之后结构性矛盾的激化,是两条现代化道路冲突表现,也是两种文明的较量。当下,中国要做好自己的事,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就是要破解时代迷雾回答时代之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定型提供哲学定力。

  徐之顺认为,论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型的哲学根据”作为研讨主题,深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在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型中的作用功能探讨如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型研究和实践建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之上,思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型提供科学理论、人才队伍教学实践等多方面多领域的支持支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晏维龙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定型,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中国特征。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关系,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审计监督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审计大学努力建设一流特色大学,为推进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和监督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相信此次论坛,将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中国特色审计理论研究的结合上取得新的更大成果。

  在开幕式上,南京审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被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吸收为“常务理事单位”,侯惠勤、晏维龙共同为铜牌揭幕。

  论坛共举行了一场主旨报告、三场大会主题发言、三场分论坛讨论交流。当天上午,侯惠勤作主题为“新时代的斗争精神:意识形态批判能力”的主旨报告。《江海学刊》主编韩璞庚教授主持并做点评。

  第一场大会主题发言中,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哲学系教授姜迎春,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纪委书记、副所长冯颜利研究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长江学者王岩,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朱继东研究员分别作主题发言。《江苏社会科学》主编李静研究员主持。

  第二场主题发言中,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学琴教授,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明理教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治东教授分别作主题发言。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河海大学报(哲社版)》副主编戴锐教授主持。

  第三场大会主题发言中,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长江学者金太军教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长江学者艾四林教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卢忠萍教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丽双教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审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欢春教授分别作主题发言。《江海学刊》副主编赵涛教授主持。

  围绕大会主题和主旨报告,与会专家分别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哲学思考”“意识形态相关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为主题,在三个分论坛会场进行热烈深入地交流。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李艳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社科处副处长杨国斌教授、江苏省委党校廉政中心主任张桂珍教授依次作为分论坛代表发言。

  大会闭幕式由南京审计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强飙研究员主持。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朱继东研究员作论坛总结发言,他对承办方南京审计大学表示感谢,认为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期,召开如此大规模高层次的论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勇气和担当。他指出,本次论坛呈现出鲜明的示范性、高端性、批判性、根本性、紧迫性和引领性特征,主题特色鲜明,会风务实求真,与会专家研究水平高、思想研讨深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领作用。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侯惠勤教授作论坛闭幕致辞。他介绍了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要在“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是国家制度定型的根据”“哲学为统治思想的推动转化”等三大功能上下功夫;要紧紧抓住“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主体论与决定论的统一”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来作文章。他寄语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和本质,研究真问题,苦做真学问,把有限的生命花在刀刃上,让生命在扎扎实实地研究真问题中获得价值。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近日在南京审计大学召开二个重要“论坛”会议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