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灯》是一本由[日] 青山七惠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页数:1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0121012 最末一段绿藻当着老师的面说阿姐过着犹如娼妓般的生活,情节狗血,当事人却一笑而过,读得莫名。
●已购。更喜欢第二篇!
●调调很好,故事很好,但是太拖沓,完全没必要写成这么长的篇幅。
●第一篇借由窥视他人生活证实自我预期的人性中的丑恶,何尝不是自我分离一般对自己内心的审视?第二篇由巴黎论及距离感和人类想象中移情的慰借作用。感觉很微妙。
●让我想起《棉被》来了…看不懂日本的这种有些淡淡的变态的风格…但现在和以前唯一的区别是开始佩服日本作家对人性隐秘处观察的细致入微了。
●图书馆借的书上,有一段有人写了这样的笔记:“失去与人产生情感联络的好奇心了么?”。如果是我一定会笑着告诉她,这种东西我这样的人从来没有过哦。
●这本处女作倒确实是有掩不住的气质。我起身轻轻拉开窗帘,走到了凉台上。夏末的凉风将阿姐的声音带向了静静的夜空。酒馆街的喧闹声也已经听不到了。我坐在椅子上,怅然地倾听着这夏天的小夜曲。
●还是喜欢好天气。躺在床上看的时候做起了梦。具体的梦境已经模糊,只记得自己成了绿藻一遍遍地喊着“阿姐”“阿姐”。窄小的房间厚实的窗帘,还有阿姐各式各样的大叔们。故事竟是可以衔接下去的。
●说到底,我最想要看到的,或许不是人们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而是潜藏在淡漠表情下的矛盾、欲望、因悲伤而扭曲变形的丑陋的面孔吧。
《窗灯》读后感(一):阑珊尽灭话窗灯
2009-12-15
绿藻终于正面见到了那个在对面公寓窗候隔着厚厚窗帘不显庐山正面目的人影,其时窗灯并未开启,她“慢悠悠地朝他招了招手”,突然间这曾经引起她无比好奇心...
《窗灯》读后感(二):真够中年趣味的。
非常薄,一个小时多一点就看完了。
内容嘛,也就那样,反正,就是日本人那种关于感情(还要是中年大叔跟“开放”女性的感情)的絮絮叨叨、絮絮叨叨、絮絮叨叨……
感觉住在酒吧的楼上,在酒吧干活也不错,尤其是晚上十点多就关门的酒吧。
昨天在写《礼拜二午睡时刻》这本书的书评时,我东拉西扯从“代表作”(创作成熟期)这个角度切入,的确,我们最开始了解一个作家往往是从TA的代表作(或成名作)开始,如果觉得三观正合、相见恨晚的话(按罗胖的观点,就是:我只认对的人![抠鼻]),我们会去阅读(偷窥?
《窗灯》读后感(四):窗灯
《窗灯》(日)青山七惠 著。描写一个辍学后在咖啡馆打工的女大学生从窥视对面男子房间,进而夜夜上街窥视普通人的生活,刻画了一个无法处理好现实生活的年轻女性的心理世界:说到底,我最想要看到的,是潜藏在淡漠表情下的矛盾、欲望、扭曲变形的丑陋面孔
《窗灯》读后感(五):有颜色的文字
最初看青山的书,是《一个人的好天气》。
在书店里看到了这本黄色皮面的书,打开便是对窗户的描写,一样的干净和淡然。
自始至终,觉得她的文字带了颜色,缤纷的,五彩的,给人梦幻的错觉。
于是,这就是我们必将怀念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