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白话聊斋志异(上下册)》是一本由蒲松龄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792 页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009-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真好看
●看的电子版
●精彩之处都没给好好翻译!蒲松龄的YY已经达到一种境界了,前面故事很吸引人,后面就感到套路都差不多,总结一些特点:1、美女想睡就能睡,倒贴无德无能男,3、冥冥之中皆有定数,4、天人鬼界都是有秩序的社会,5、同性恋,6、人和狐妖可以生孩子,7、人和鬼不能生孩子、8,鬼有情感等等
《新白话聊斋志异(上下册)》读后感(一):很惊喜的一本书
看的是白话文版,里边有很多小故事,个人觉得也适合给小朋友讲睡前故事。
里边有个小故事,叫“青梅”,和现在的社会风气简直不太相融,众人婚嫁皆问家底,只有青梅能在浑浊尘世识英雄。英雄不英雄暂且不论,至少明眼识人。多的是样子俨然,衣冠端庄的人物,抛开有德行的贤人,而追求官僚财主人家的子弟。是说见识不够呢还是社会难出头呢,值得思考
《新白话聊斋志异(上下册)》读后感(二):论古代如何成为网络红写手
首先,故事一定要够奇特,脑洞大开,就算故事短没有关系,可以多出空间YY,比如说倩女幽魂啊,陆判啊,朱而旦啊,画皮啊,都被折腾出多少版本了,可是跟原作除了人名一样,基本上没有一样的了。
其次,讽刺时弊一定要高端,不能低方位流露出不满,一定要把讽刺玩的上一个档次,让人觉得特别好笑,细想想又觉得特别可恨,比如说促织这篇,皇帝,大臣,简直算是疯子,不过上梁不正下梁歪!
再次,要会套路,看了那么多网文原来套路的始祖在这呢!心疼那些没有见识的小朋友,可能你觉得别人的开头无比的惊艳,那是因为你读书真的少!
《新白话聊斋志异(上下册)》读后感(三):再读唤醒了我小时候的记忆
现在想想,当时我买这本书好像有点一时兴起的感觉。家里有两本文言聊斋,闲暇时曾翻看过几篇,因其中有些字儿晦涩难懂,也就没再坚持看下去。
小时候无意中在家里的一袋旧书里找到了一本白话聊斋,背着大人们津津有味地看着,因为记得当时我妈好像不让我看聊斋这类书,具体原因我也记不清了。倒腾来倒腾去看了有两三遍,其中的几个故事到现在印象还是挺深刻的。诸如《画皮》、《宫梦弼》、《聂小倩》、《青凤》等等。
新书拿到后,我现在正在读,翻译得不错,有几个故事也很喜欢。也很喜欢读“异史氏曰……”这一部分。
《新白话聊斋志异(上下册)》读后感(四):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耻的部分
聊斋这本书真挺无耻的。
总是一个书生既没有优良品质也没有财富本领,莫名其妙地就有这么一位(或几位)品貌双全的女人非要嫁给他。她姿色出众、风骚温顺、家务全包、生养儿子、自带干粮、伺候他们全家,还有本事弄来好多钱供着男人花也花不完。
这样的女人哪里能有呢?那么就说她是狐、是鬼,反正就是天生贱命,这样男人就可以高高在上地平衡了。
难为蒲松龄居然收集了500来篇类似的故事,虽然内容各异侧重不同,但立意是差不多的。虽说民间传说大多是不切实际的期望,但多少还会说这男的勤劳善良、忠厚老实只是时运不济没钱而已,而像聊斋这样男人什么都不需要具备,女人什么都得付出的无耻逻辑还真不多见。
聊斋的逻辑就是:男人可以一无是处却占尽便宜,他什么都不用付出却还要高人一等压人一头,就因为他是个男人。——我真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无耻的逻辑了![怒]
《新白话聊斋志异(上下册)》读后感(五):好感动
卷一
1、考城隍 在弼马温之后看到的一个描写考神官的
2、尸变 莫言《丰乳肥臀》里有用到这个故事
3、王六郎 渔工和溺死之人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喝酒之交,诚心相待,淄博到招远。
4、偷桃 习俗“演春” 好血腥……白莲教
5、长清僧 交换灵魂,死后相互
6、蛇人 一人两蛇的 遇见分别再遇见再分别的友谊
7、斩蟒 到现在,满脸上全是瘢痕,长鼻子耳朵的地方,只有窟窿了。 这不就伏地魔么 兄弟情义
8、犬奸 青州 人兽恋!!!!!
9、狐嫁女 历城 莎草 蓬蒿 见一个穿青衣的人,挑着一盏莲花灯上来。 兰麝熏香 第二次看到这个词 第一次是 画壁
10、三生 莫言的 《生死疲劳》 投胎为马 牛 驴 狗 蛇
11、鬼哭 死尸都填满了台阶 水陸道场
12、真定女 强奸童养媳啊
13、四十千 孩子讨债 生死勿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