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Q!问题背后的问题》是一本由米勒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的139图书,本书定价:19.80元,页数:2009-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序言写的比书本身要好的多。全文就一个主题,个人责任感。不推荐。
●QBQ 简单总结就是:当问题发生的时候,如果去对待问题,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推诿,推延,这就是我们碰到问题背后需要面对的问题。个人责任感是解决问题的一切的核心。当我们拥有强烈的责任感后,我们会积极地面对问题,以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他人为己任,不断地充实自我,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去解决当下的问题,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避免用抱怨的心态消耗心力。充分了解和利用团队成员的优势,共同解决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同时,个人获得成长,团队更加和谐,工作效率也获得提高。
●用积极的正思维发问,勇敢承担个人责任。“愿上帝赐我平静,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人。愿上帝赐我勇气,改变我能改变的人。愿上帝赐我智慧,了解我自己这个人。”
●一页纸能说玩的事情用了一本书!
●在咖啡馆快速扫读的书,里面的去除“小媳妇心态”还不错,只是有点教条
●强调个人责任意识大于一切,有一些可取之处,但是,很难做到。
●一句话反反复复反反复复说就能写成一本书,也太好赚了。太没营养。
《QBQ!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一):我看QBQ
书中的内容看似简单,但实则一旦按书中所列标题去想去做,感觉问题就简单了很多,用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或是人际关系的改变都很有帮助,其实成功的方法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坚持做,还有就是做正确的事情,把正确的事情坚持做下去.如果光想光看,只站在门外而不去应用,再好的观念都与你无关,因为那不是你的.只有你肯去用,实践后才会知道适合与否,或是好还是不好.
该书共139页
其中有40页为标题页
全书字大,行疏!
《QBQ!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三):不找任何借口,如何在现有的资源下做出成绩
前几个月刚进公司,这是公司规定所有的新员工必读的第一本书,致力于培养员工的个人责任感。
首先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在本书的序言中指出他认为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一个企业组织运行效率的高低,除了与其组织架构的设置是否合理,有无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否存在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关之外,还与这个企业的理念体系及文化建设密切相关。企业文化的形成,有如一连串的水滴,滴在平静的水面,引起一阵阵的涟漪。而水面的波动,由水滴入水处往外扩散,就形成一圈一圈的企业文化同心圆。
《QBQ问题背后的问题》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我们虽然不一定问得出口,但却有意无意在心里发问的问题,并且给出了答案。比如,有担当的人怪罪谁呢?谁都不怪罪,包括自己在内,千万不要小媳妇心态的自怜自哀。我们个人能改变组织中的什么事情呢?只有一项,那就是自己,不要再去想要改变别人了,用心反思自己,并着力改变自己。如果组织不再是我们达成人生目标的媒介,那有何必继续呆下去呢?如果值得待下去,那就拿出个人担当,努力改变吧!
《QBQ!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四):问题背后的问题其实就是你自己的问题!
在目前的企业文化中,碰到问题互相推诿、抱怨、拖延与执行不力等缺乏个人责任感的现象随处可见,它的存在与泛滥将直接危害组织肌体的健康与个人职业的发展,不仅使企业无法实现既定目标与愿景,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也无法使个人与团队更上一层楼。 本书作者以实际工作与生活经验为例,深入浅出,引证比喻,教读者一种改变思维习惯的实用办法,将个人责任意识融入日常工作中,要我们躬身反思:我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与义务?我可以如何改变现状? QBQ的精神: 提出更好的问题,当下做出更好的抉择 每个人都有自由做出更好的决定并负责 答案就在问题之中 提出更好的问题,就会获得更好的答案 别再有“小媳妇”的心态 别再拖延或怪东怪西 我只能改变我自己 当下就去执行
《QBQ!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五):个人责任感的不同,造就了个人事业的差异
无意在图书馆中看到这本书,想起上个公司的杨总给我们推荐过这本书,并给每个专业三级以上员工发了这本书学习。于是借来看看,解决了我近来的一个困扰。几年来,我成长的这么慢,跟早我两年毕业的张经理最大的区别在哪里?书中一句话一语道破:“个人责任感的不同,造就了个人事业的差异。” 这半年来,成长得已经比以前快了,但是还是觉得不够,其中最大的差别,还是在个人责任感的多少。如果公司有设“谁是最勤奋的员工”,非张经理莫属,这点我现在还觉得差距很大,我将更加投入。
这本书就跟当年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一样的短小,揭示一些很朴质的道理,更像是三餐中的点心,让人有些回味和感悟。而这些道理我们自古有之,想起古人的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境界,不禁汗颜,我们抛弃自己的文化和信仰已久。前方的路很遥远,最近面对这帮80末朝气蓬勃的同事,徒然感觉自己不再是当初班中年纪最小的学生。想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什么借口不加快继续前行?
读书笔记
通过提出更好的问题,立刻做出更好的选择。
个人责任感的不同,造就了个人事业的差异。
答案就在问题中,
1 以“什么”或“该如何”这两个词来发问,而不是用“为什么”, “什么时候”或者“谁”。
2 在所有的问题中包含“我”字在内,而不是只包含“他”, “他们”,“我们”、“你”或者“你们”。
3 把问题的中心词放在动作上,也就是放在行动上。
“我该如何把分内工作做得更好。”
“我能做什么来改善现状”
“我能运用那种方式,为别人提供支持。”
解决拖延的答案就在所提的这些问题中。
”在现有的资源下,我该如何做出成绩来?“
我如何更好的运用现有的方法?即使这些办法早就听过了或应用过。
A poor sailor blames the wind.
我们在同一个团队,如果我们经常争吵、抱怨、推诿、对抗,只会内耗组织的生命力,你愿意看到这种现象吗?
如果你想赢,就要击败三个人:你的对手,你自己,以及裁判。
承诺用自己的智力、心力和劳力解决问题,而不是在争功诿过。
团队精神的基石就是:欣赏团队中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与优点。
个人责任意味着从”我“做起。
”面对现状,我们只能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
做榜样是你我的责任。
领导就是:
时刻在提炼自己的想法,以承担个人责任为己任,不断做出具有积极意义的选择并付诸行动。
谦虚是领导的基石,领导不是问题的解决者,而是问题的给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