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把你的词汇用起来!》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0-09-09 16:16: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把你的词汇用起来!》经典读后感有感

  《把你的词汇用起来!》是一本由伍君仪著作,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4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把你的词汇用起来!》精选点评

  ●太啰嗦了,一句”要用英语,不要学英语”,写了不下100遍

  ●碰巧正开始书架上放了好几年的原版书时遇到了这本书[害羞] 比较赞同书里关于阅读的一些技巧方法电台以及娱乐中用英语也比较实用。其他的一些建议可以因人而异!毕竟每个人学英语用英语的目的性是不一样的。 一颗星给作者提供的大量的实用的资源,一颗星给作者无私真实分享,一颗星给这本书让自己找到了些许的共鸣,一颗星给文末的书单

  ●英语。

  ●道理都懂……

  ●最近正好突发奇想,加上一贯经验都是我这人从兴趣入手最容易收获,既然自己是书痴,何不把文书时间直接用于英文书呢,于是乎开始攻占英文原著这个“山头”,今天去图书馆新书区,通过吸引力法则(对,就是这本书里被作者批判的那个伪心理学,但我在生活中实实现过很多次,我选择),在一整墙未分类书籍随机放置的书架上一眼扫到书名随手抽了出来,却正正好好是我眼下需要指导书,呵呵,被“吸引”来了,两小时读完感觉很有收获,但这个结果实在尴尬……要说吸引力法则无用,恐怕我也遇不到这本书吧……

  ●如何把“用英语”三个字,通过扩写,写成一整本书的典型范例全书就在强调用英语而不是学英语,听说读写都是用英语。优点是有不少详尽的APP和网站资源,以及使用指南缺点么就是把用英语扩写再扩写。

  ●收获了两点:1.用英语,而不是学英语。2.“头坚持读完英文原著后,每年保持10本的原版阅读量。 所以,接下来会直接放弃app单词打卡,把时间用来读原版。争取近七天读完两本,重新捡回原版!

  ●关键是践行

  ●不少已经在做了,是走了不少弯路摸索出来的,但是作者还是某种程度拓展了我的视野,虽然我并不赞同相部分的建议,不过,多喝了几年墨水还是更“辣”一点。因为作者还年轻,所以有激情冲劲,所以一些行文浮躁自以为是就不以为意了,当然,只有做了的才会更加了解

  ●废话比较多,与前本书奶爸强调的一些理念矛盾之处,一般般吧。

  《把你的词汇用起来!》读后感(一):4年透析法受益用户书评

  我是14年开始发力透析英语的,现在逐渐已经把使用英语当做了生活方式里的重要的一个元素。 书是在网易蜗牛读书翻阅的,每天1小时免费读,我看了半小时就翻阅完了。(重点挑一些方法论的看,细节自己就已经知道) 这本书整体没有《把你的英语用起来》来的惊艳,书里提到的听说读写英语使用场景以及使用技巧早就在这些年的使用中滚瓜烂熟了。 不过还是有一些启发: 1.货仓式滚动复习单词:背单词时只看最近一周内的,一周外的直接忽略,不要舍不得。如果真的重要,在你的阅读周期内一定会再次出现。 2.记住单词,靠的不是一次性死记硬背,而是无数次在真正场景里的反复出现。 3.追求理解而非阅读速度,读不懂的书,读一百遍都没用。以提高英语能力为附带目的的阅读,原著只读一遍,从而降低边际成本。 这本书不适合小白读,建议感兴趣的读者先把《把你的英语用起来》一书看了,感受到那种来自“灵魂”的震撼后,再捧起本书。

  如果对于透析法的细节使用部分有困惑,这本书相当不错,听说读写玩,样样齐全。

  说白了,用好英语,就是养成英文的生活方式。

  所以,即便书里面提到了如此多的英语使用场景,也并不是最全的,同样不一定完全适合每一位读者。

  每个人在透析英语的过程里,都会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环境等原因,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透析法。

  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用的开,用有所学。

  《把你的词汇用起来!》读后感(二):把用英语当成一种习惯

  先按照书里的方法试试,好与不好,再做评判。

一、理念篇

  1、英语是一种等待你去驾驭的工具,不是一门需要你去反复刷题的科目。

  2、“用英语”,就是像英语母语人士那样,直接在生活中使用这种语言,让自己过上英语化的生活,然后英语就变得简单了。

  3、英语是一门语言,只有把你的英语用起来,在听、说、读、写中全面使用,你才能获得最大化的言接触密度,才能获得真正的提高。当你的词汇量提升到10000、20000,甚至30000之后,你才能抓住英语考试的命门。

二、词汇篇

  1、如何测自己的词汇底?

  testyourvocab.com(20180916,我测出来是3200多)

  这个网站测的“词汇量”属于“接受性词汇”(receptive vocabulary),即看见之后能知道是什么意思(被动输入),而不是测“产出性词汇”(productive vocabulary),即还懂得怎么表达(主动输出)。

  2、无论用什么方法学英语,如果词汇量上不去的话,那个方法肯定是在浪费你的时间,没有用的。如果词汇量连10000都不到,那么英语的听、说、读、写都是玩不转的。把你的英语用起来,核心是阅读原著。

  3、语音联想、词根词缀法(自己读多了,就能发现)、背单词APP(没用的词汇早晚会忘掉)——都不科学。

三、阅读篇

  1、关于精读

  缺点1——教材:输入量有限

缺点2——容易养成强迫症式的不良阅读习惯,容易让人放弃

  《把你的词汇用起来!》读后感(三):英语融入生活

  ◆ “每天学1~2个小时英语够吗?”“我没这么多时间啊!” 尽可能让英语充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进行刻意练习至关重要 ◆ 成绩是王道,中国的英语考试考倒美国人? 想真正学好英语,一定要利用好碎片时间,只为了考试去学习英语是永远不会让你真正掌握英语的 ◆ testyourvocab.com测出你的英语“家底” 测试结果:3960 2020/09/07 ◆ 语音联想?背词根?都是不科学的记忆法 不要太依赖那些技巧性的东西,比如词根词缀,不是说他们不正确,而是他不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关键,他可以锦上添花 ◆ 单词记不住,是因为没有把它用起来 任何东西不用的话都会很快忘记,语言更是如此 ◆ 背词app“打卡”,能不能扩大个人词汇量? 怎么说呢,单词软件只能是作为一个现代有效的辅助工具,而不能为了去打卡而打卡。这样的话基本没有什么效果。 ◆ “精读”:挡在英文原著世界前面的最大障碍 英文原著不要进行一个词一个词的精读,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生词量比较大,你会崩溃的。 ◆ 正透析:读懂英文原著的大意 首先要会使用有道词典的单词本功能,即在阅读的时候遇见不会的单词要立即加入单词本。 查询不认识的单词时,不要遇见一个查一个,而应该隔一个去查一个。 加入单词本的单词要进行每次阅读前复习,只复习七天之前的。 复习时不要在一个单词上浪费太多时间,不要在那儿读读写写,过一遍就行了 ◆ 为什么我每个词都懂,组成一句就不懂? 每个词都懂,组成一句就看不懂了,为什么? 1. 熟词僻义 2. 暗藏词组 你以为懂得的常用词,其实和左邻右里勾搭连环,已经有了别的意思,这时就要把整个词组当成一个生词去查。 3. 混合型 ◆ 刻意提升阅读速度,只会造成不理解 不要刻意去追求阅读速度。初学者的第一要务是要读懂,为了读懂宁可读得慢一点,多花一点儿时间进行文字的“解码”(decoding) ◆ 长篇阅读:初学者选书要控制生词量 初读原著的时候,不要选那些太难的,要从最基础的做起。当你读完几本最基础的找到基本方法之后,再去挑战比较难的。关于英文原著的难度等级,在附录里作者已经列出了。 ◆ 每本原著只读1遍,读第2遍就会降低效率 据Google在2010年的统计,全世界总共出版过1.29亿本书,你即使一刻不停地啃上一辈子,恐怕也很难读完其中的万分之一。 读任何书都是一样,不要总想给自己有读第二遍的机会,第一遍一定要认真对待。 ◆ “头七”挑战:读上瘾后根本无须坚持 每天读够10000词以上,连续坚持7天,任何一天完不成任务都要重新开始。 那么在“头七”可参考以下进度: 1天读完Magic Tree House(《神奇树屋》)的两册书; 2天读完Winnie-the-Pooh(《小熊维尼》) 1天读完Who Moved My Cheese?(《谁动了我的奶酪?》) 6天读完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壁花少年》) ◆ “头七”要不惜代价投入大段时间 头七”需要投入大段时间进行连续作战,不能频繁中断。 ◆ 短篇阅读:每日上英文网络做主题阅读 找一个app或者网站。选定一个主题,每一个月更换一次。每天读一篇这个主题内的文章。读的方法跟原著一样。隔词一插,然后每天复习七天之前的单词。 ◆ 先听还是先读?听、说、读、写全英化就不用争了 不用太纠结于先听说读写这些东西。 24小时——听、说、读、写统统改成英语,做到100%生活全英化之后,你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提升英语! ◆ “精听”对听力的提升效果:无限接近于零 学校里的精听都是过于理想化的东西,平时不要去精听,太浪费时间,效果却不好 ◆ 提升词汇,就是直接提升听力水平 英语听力取决于两个方面: 对语音、语调、语速的熟悉程度 你的词汇量!词汇量!词汇量! ◆ 听歌只听英文歌:历年Billboard Year-end Hot 100 多听英文歌 ◆ 看英文电影、电视剧,不看字幕才能解放听力 看英文电影一定不要看字幕,哪怕刚开始听不懂 ◆ 不出国也可接受全英语教育:免费在线公开课 要好好利用好网上的综合学习平台,比如网易公开课。 ◆ 口语黑科技:和不懂英语的人也能飙英语 口语没有捷径,就是要说说说 ◆ 口音提升:美音、英音慢速英语跟读 可以跟读VOA,但是注意不要又陷入精听的陷阱里边儿了。 ◆ 口语流利,取决于你的词汇量 词汇量还是王道 ◆ 附录 主流长篇英文原著难度表 >> 见书后面 总之就是一句话,让英语融入生活,想不好都难。

  《把你的词汇用起来!》读后感(四):“用英语”代替“学英语”,才是真的学英语

  作为一名80后,几乎是上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且上学阶段基本都是“哑巴英语”,除了记单词,就是学语法,认为英语掌握了单词,学会了语法就算是学得很棒了。当然,以这样的方式学英语,确实能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而我也凭借着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自认为不错的英语成绩在高考填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英语专业。

  上了大学,才发现自己所谓的“学英语”也仅仅是在学英语,单词会拼写了,语法的时态、语态都掌握得不错,可是一开口发现自己竟不能说出一句地道的口语,和外教对话也成了问题。读了伍君仪的这本《把你的词汇用起来》,更加意识到自己当年学英语的误区:仅仅停留在学英语,并没有分清“学英语”和“用英语”的区别,所以大学之前的英语基本都算白学了,除了积累少量的词汇,能读懂、会写一些简单的英语基本是没有收获的。先看作者其人,伍君仪,透析英语创始人,曾经也是一名英语菜鸟,坚持一年之内用电子词典辅助查单词读完15本英文原著,从此各项考试所向披靡,更重要的是,他领悟到学英语不仅是learning language,更应该是working language。

  《把你的词汇用起来》这本书告诉英语学习者首先要从观念上完成质的飞跃,认识到英语是一种等待你去驾驭的工具,而不是一门需要你去反复刷题的科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爱上英语,才会觉得学英语是一件快乐有意义的事情。也许我们之前学英语都是借助大量教材,并由专业的英语老师讲解所谓的重点,而自己知识被动接受。如果真的想学好英语,应用自如,仅仅依靠英语教材显然是不足够的,只有把自己浸入一个全英文的环境,所看所听所说皆是英语,才能灵活自如地说英语、用英语,才会使自己的英语逐渐变得强大。

  接下来,作者分别从词汇、阅读、听力、口语、写作、编译及玩英语几个方面分别讲述一些“用英语”的方法,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身边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如何学英语,才能真正使英语能为我们所用。词汇方面,首先通过作者给出的权威网站testyourvocab.com可以测出自己的词汇量具体有多少,然后通过自己的切身经验讲述了五代电子词典的进化,以及如何正确利用各种单词app,列举了大家日常学英语时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背词根,单词打卡等等,虽然感觉每天在背单词,但真正掌握的词汇量并未见有所增加,这个我也深有体会,当你把英语用起来,词汇量的增长几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词汇和金钱都只是中间变量,并不是最终目的,用这些东西创造人生价值、获得幸福感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听、说、读、写是我们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必须经历和学习的过程,学英语亦不例外。书中作者分别介绍了如何提升这四方面能力的方法,对于阅读,我们习惯尝试搞懂一篇文章中的每一个生词,于是就陷入了“精读”,很容易坚持不下去,也就很容易放弃,作者介绍了透析法,其核心就是读懂英文原著的大概意思,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将迅速拉升个人的词汇量,词汇量增长后,四大通道才能真正“水到渠成”。用大量成功案例介绍了“50%自适应查词”及“货仓式滚动复习”的效用。听力方面,可以时刻把自己浸泡在一个全英语的环境中,听英文歌、看英文电影、电视剧、从英文电台到电视台,再到在线公开课,建立好听世界各国“真英语”的渠道,学英语就相对更容易。

  口语方面,主要告诉英语学习者们要克服内心的心理障碍,大胆说英语,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多说英语,日积月累,所谓的“演出焦虑”自然会消失,说出的英语也会越来越地道;写作方面,中国人英语写作通常都只是拿来应付各种考试,所以常见的都是背范文,这样的结果永远都是在学别人的英语,只有在平时尝试读完新闻写英文评论、用英语发朋友圈等等,可以慢慢写得越来越熟练,消灭“低级错误”,增加高级表达;编译篇讲述了编译与翻译的区别,更加简单,用途也更佳广泛,无需逐字逐句翻译,更增加了学英语的乐趣,最后,同样更快乐的事万英语,会发现换成英语的方式,生活处处是乐趣,更多地关注到世界各地的新闻、风土人情,也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把你的词汇用起来》这本书结合了大量实例,尤其是作者自己在学英语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教训,我们每一个英语学习者都有可能碰到相同的问题,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容易找到共鸣,也可以把它当作一本工具书,合上这本书后学着用作者介绍的方法,登陆作者提到的这些网站,下载作者列举的种种app,不断尝试,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将“学英语”变为“用英语”,才能真的学好英语。

  《把你的词汇用起来!》读后感(五):绝知英语要躬行——本书的用英语方法论笔记

  无巧不成书,在遇到这本《把你的词汇用起来》之前,我刚好在读伍君仪老师和恶魔奶爸老师所著的《把你的英语用起来》。

  从书中,我了解到伍君仪老师所述的“透析法”,即明确区分“学英语”和“用英语”的根本区别,彻底告别低效的为考试而进行的学习行为,在听说读写中把英语用起来,从而获得母语级的语言习得效率。高度依赖以电子词典查词增加个人词汇量,从而推动在生活中全面“用英语”。

  “透析法”使我对英语学习的认识耳目一新。原来,想习得英语,不应该为学而学,机械死板地学,而是要将英语融入进你的生活,把它作为你的第二语言用起来。

  伍君仪老师在《把你的词汇用起来》中,从英语学习理念、词汇、阅读、听力、口语、写作、编译和玩英语这八个方面分别阐述讲解了如何“用英语”,从而同时增加词汇量,提高听、说、读、写、译这五方面的英语能力。

  这本书书名虽然以“词汇”为中心,通篇说的其实也是一个“用”字,我们也可以视它为《把你的英语用起来》的延续和补充。

  这是一本颠覆你的英语学习认知,改变你的英语学习方法的书。说得文艺点儿,它会是你英语学习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说得通俗点儿,它是一本如何用英语的工具书。

  一本介绍方法论的工具书的书评,是应该包括实践本书方法论前后,书评作者的英语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学习成果的对比的。然而因读书笔记要趁热打铁之故,本文先将此书精华作个摘录和总结的笔记。待我按书中伍君仪老师的方法执行一年半载后,再来此文补充我的学习成果吧。我对自己拭目以待。

一、理念篇:从”学英语“到“用英语”的飞跃

  伍老师建议,不要只看国内的英语学习材料,而要看英语国家或地区人士使用的材料,包括Yahoo、BBC等媒体,原版英文书、产品说明书、国外出版的英文报刊、国外英文网站、电影、英文歌、电台、视频、英文版app等。

用英语,就是像英语母语人士那样,直接在生活中使用这种语言,让自己过上英语化的生活。将日常生活中的听、说、读、写一切换成用英语。这四大通道是同步进行切换的,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先后之分。

  例如,开车用英语语音导航,做菜看英文菜谱,听歌唱歌都是英文歌,只看英语语言的影视,和朋友语音电话都说英语,看书只看英文原著等,这些都是将英语用于生活的好方法。

二、词汇篇:词汇量是“用英语”的原动力

如果词汇量上不去的话,那个方法肯定是在浪费你的时间,没有用的。如果词汇量连10000都不到,那么英语的听、说、读、写都是玩不转的。把你的英语用起来,核心是阅读原著,没有什么提升词汇量的方法比这更简单的了!

  读英文原著,说起来似乎很容易,可是那么多生词,不知从何下手,该怎么办呢?当然是找到一个好的电子词典用于辅助了。

  伍老师推荐的查词app是有道词典和金山词霸。我个人再推荐一个欧路词典app,它自带很多经典的词库,你只需再去网上下载多一些词库(很多好心人将大师们所著的经典词汇书例如《英语常用词汇手册》都做成词库,无偿分享到网上了)用以拓展丰富你的词典,那它一定会成为你最好用、最全面的完美词典了。

  除了读原著外,还有什么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最多的单词呢?不少人都用过背词根记单词的方法,是否有效,我也不好说。但是,伍老师有一个说法深得我心:

许多词根的本义与衍生单词的意义联系勉强,甚至风牛马不相及,通过词根去记反而耗费脑力和时间。所以,背词根记单词纯属多余。很多字分拆字形之后,一个偏旁部首都有可能有很深的典故,但大部分人懒得去研究,用得多就自然记住了。总之,别人对词根现象的总结不能代替你自己的摸索,实际上也无须专门去找词根,只要多读书、多用英语就行,说不定你能发现英语专家都不知道的词根呢!

  在我看来,特意专门去记忆词根,也许对记单词是有一定的帮助,但词根毕竟是他人总结出来的东西,记着不一定印象深刻。想让记忆成为长时记忆,还是需要自己赋予一个单词一定的情境意义,才能终生不忘。

  伍老师是北大应用心理学硕士,通篇将英语学习与心理学相结合。他说:

心理学的研究显示,有意思的东西才容易记住,而生活中使用英语时遇到的单词是有意义的,而用词汇书、词典、背词软件刻意呈现的单词是没意义的。当然,不排除有个别高手用背词app之类超过了我甚至是英语母语人士的词汇量,但那又如何?没有用的词汇早晚会忘掉。

  感谢伍老师,给了我一个不去碰词汇书和背词app的绝佳理由。增长词汇量,从接下来的阅读做起。

三、阅读篇:读懂长篇和短篇英文原著

  提起大学里的英语精读课,除了学霸和英语学习狂热分子之外,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应该都是觉得精读很枯燥的——每读一句,就要分析其中的生词、语法点、句型、中文释义,说不定老师还得让你用这个句型造个句,想想都是件折磨的事儿。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当初在学校里对精读课犯怵的同学们,在毕业后的几年里,随着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他们越发感觉到英语在职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竟然会花钱买英语精读网课去学习打卡“找虐”。

  这种行为,积极、进取,值得夸奖,但这种打卡,他们是否能坚持下来,坚持下来了又能否见效,就另说了。

  立志想学好英语的人们,除了花钱买约束去精读英语原著之外,还有另一种进取的自觉精读方法,就是自己精读原著,读一句查一句的生词和语法点。

  我买过一本二手的《魔戒》英语原著,打开后,前三面,注意是“面”,不是“页”,密密麻麻而工整地标注满了对生词的释义和解析,甚至还有例句。

  我带着敬仰而惭愧的心情继续读到了第四面。书页开始变得雪白无暇,一白到尾。正如伍老师书中举例“明显是精读坚持不下去了”。

  伍老师建议,为了不那么快打消自己看英语书的兴趣,先摒弃精读,用“多看阅读”、“苹果iBooks”读英文原版电子书,50%自适应查词就足够。

50%自适应查词,即查了一个生词之后,下一个生词就不能再查,再下一个生词要查,即隔一个生词查一个,只查一半。“自适应”的意思是查词能够自动适应英文原著中生词密度的动态变化,生词多的地方就自动查一些生词,生词少的地方就自动少查一些生词;“自适应”也能够自动适应你的词汇量的变化,开始的时候遇到生词较多就自动多查一些,后来随着阅读量的上升,查词间隔越来越大,反映你的词汇量稳步上涨。

  每日在读英文原著之前,还有一个小功课:在电子词典app中复习一遍最近7天查过的生词。只需要回忆生词的中文意思,回忆不起来就马上看解释,不用掌握拼写,只要过一遍,下次再看到这个生词,知道什么意思即可。

  读英语原著,只需要读一遍,一来是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习惯一次就把事情做好,二来是因为人生有限,书海无涯,“何必执着于一本书反复读呢?”

  伍老师说的“头七”方法很有意思,每天读够10000词以上,连续坚持7天,任何一天完不成任务都要重新开始。

  适应了英语原著的阅读后,可以去读更多种类的英语读物了,例如国外报刊、英文网站、汽车资讯、NBA新闻、电影评论等。维基百科是最重要的知识型网站,可以读其中的短篇文章进行透析。

四、听力篇:用英语听懂全世界

  伍老师说,不用去纠结先听还是先读:

24小时——听、说、读、写统统改成英语,做到100%生活全英化后,你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提升英语!

  和上面提到的精读一样,买网课精听一段影视片段,老师讲解语言知识点,或是自己捣鼓的精听。在伍老师看来,这对听力的提升严谨来说应该是效果“无限接近于零”。

  原来,英语听力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对语音、语调、语速的熟悉程度。要提高,只需要大量听给英语母语人士的英语材料就行;

  二是词汇量。词汇量越大,听时遇到生词的机会越少,自然越容易听得懂。这就需要多看英文原著、英文电影,多听英文广播。

  多听英文歌是提升英语听力和语感的好选择,伍老师推荐用QQ音乐app,还推荐了Billboard Year End Hot 100的歌单。

  看英文电影和电视剧时,完全不应该看字幕,才能让我们适应和外国人对话等真实用英语的场合。光看画面,我们也能猜到剧情,看多了,自然就越看越懂了。

  伍老师建议每一个月固定听一个电台,选择以说话为主的新闻台,或是新闻+音乐的综合类电台。他推荐了许多国家的英文电台,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韩国、新加坡、中国,甚至还推荐了我们香港演员黄子华的“栋笃笑”粤语节目。

  除了英文电台外,伍老师建议我们每月看一个国家的英文电视台,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印度、伊朗、尼日利亚、中国。

  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公开课资源,多看免费在线公开课,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其实听以上这些,都是可以一心二用的,边刷牙吃早餐,边听英文节目,不占用大脑精力的同时还节省时间。

五、口语篇:创造条件全天候说英语

  1、口语的第一关:敢开口说

  对很多人来说,英语就是“说说说说说不出口”。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如何才能把英语说出口呢?伍老师说:

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上,治疗焦虑症有两种经典方法——“满灌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都是让患者接触自己焦虑害怕的东西,因为焦虑是神经系统的高能耗状态,往往很难长时间持续,慢慢就会放松下来。例如,当众演讲开始的时候很紧张,说话也不利索,但讲几分钟之后就会镇静下来,不再慌乱了。“满灌疗法”比较激进,让患者感受让自己感觉到最焦虑、最难受的事情,从而认识到自己的害怕是没有必要的,其优点是见效快,缺点是会造成较大的心理创伤,而且以后容易复发,又害怕起来。因此,“满灌疗法”并不是每个人都合适。对于英语口语来说,“满灌疗法”就是让自己突然从不敢开口说英语,变成逢人只说英语,甚至还故意在大场面众目睽睽之下飙英语。“系统脱敏疗法”比较缓和,首先要对引起焦虑的刺激进行程度分级,从较弱的刺激开始让患者忍受,成功适应之后,就逐步提升刺激强度,直到最后克服最强的刺激。

  系统脱敏疗法是更为合适的一种有助于我们开口说英语的方法,我们可以从和身边的熟人说英语开始,循序渐进扩大我们的口语对象圈。

  2、口语的第二关:口音

  敢开口说英语了之后,就要攻克语音了。我们可以一个月跟读VOA Special English,一个月跟读BBC新闻。每天跟读一两段,不需要精读,模仿发音即可。

  3、口语的第三关:流利

  伍老师说,口语的流利度取决于你的词汇,这就又回到我们之前讲过的如何扩大词汇量的问题了。

  不仅是在读英文原著时,可做50%自适应查词。我们在读中文著作时,也可以这样,逆向查词。

  开会无聊时,自己口译台上人说的话,也是一种口语的提高。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去想想,用英语怎么说。让口语渗透我们的生活圈,流利度自然就上去了。

六、写作篇:网络时代的英文写作

  这个网络时代,人人机不离手,每天刷微博、微信、QQ……其实,它们是英文写作的好工具。例如,我们可以发英文微博表达自己的想法,发英文微信朋友圈记录自己的生活,在QQ和微信的各种英语聊天群用英文聊天。

  遇到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的单词,就及时去查,还能加深印象。

  写了一篇小文章出来后,复制黏贴到word里,它还能自动检测出你的拼写错误。

  读多了英文原著,我们在写作时就会自然而然地用到原著中地道的高级表达。

  在读外国新闻时,也可以用英语写评论出来锻炼写作能力。

七、编译篇:当英文原著的搬运工

  何为编译?

编译不必完全忠实于原文,只要从英文材料中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材料写成中文的文章就可以了。编译的应用更为广泛,可以用于撰写科普文章、学术报告、新闻报道、商务PPT等。编译是按照自己的写作和编辑思路为主,可以收集多个来源的英文材料进行处理,取其精华,去其废话,最后写出来的作品对于国内读者来说往往比翻译更容易阅读。

  伍老师建议我们用WPS文档和有道词典电脑版进行编译。

  编译,一个提高英文理解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的好方法,既可以把国外网站的最新资讯传播给大众,又可以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

八、玩家篇:用英语玩转你的生活

  我一直以来都非常羡慕和佩服手机的显示语言是全英文的人,因为我试过很多次把语言改成英语,但都因看得吃力而又把语言改回了中文,实在是缺乏恒心。

  其实不光是手机、电脑的语言可以设置为英语的,还可以玩英文版游戏,用英文语音导航,看英文菜谱。

  玩英语的同时,也学到了英语,乐在其中。

  以上是我对本书的简要摘录笔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方法论书籍,必须执行,才能受益。希望这笔记能帮你提炼重要信息。与君共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把你的词汇用起来!》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