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力》是一本由[美] 谢尔·以色列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6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介绍的推特而非微博,用户使用方法可做借鉴。其他的就很一般,普通的营销书籍。
●我还不会翻墙。。这本书总结的挺好的。如果不是局域网的话,微博会更有影响力的。
●书讲的还是很系统的,推特的诞生是从技术开发人员内部开始流行的,通过开源代码技术不断改进,最终成为强大的互动性社会媒体。作者认为推特的流行始于“对慷慨的崇拜”;作者大力肯定了将推特营造成一个成熟的稳健的社交平台,在此基础上,推行个人品牌。
●商业化?
●微博入门基础
●翻译是谁啊,读的很拗口啊。。。。但是喜欢的微博的我还是很喜欢读下网络商业运作~
●感觉是一本罗列商业机构如何利用微博的书,书名有些误导的意思
●只能说,这本书比较笼统的介绍和列举了一些企业或名人,用twitter来改变现状或处理某些难以处理的事情,其实神话了微博的作用,不过微博确实在改变人们社交网的范围,只是这书不太推荐用过一段时间微博的人,对于那些根本不了解什么叫做微博的人,还是有可读之处~!
《微博力》读后感(一):那140个字
这本书和微博一样,扩展阅历和打发时间,没什么坏的。微博只是社会化媒体之一,不能指望twitter取代google,国内新浪微博的作用也和百度完全没法比,毕竟只有成功的商业化才能取得长久的成功,而微博的商业化盈利不具备普遍意义
《微博力》读后感(二):微博事例
就是世界上应用twitter的事例,作为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如何发挥作用,如何成为生活重要的东西,从个人应用到公司到政府,涉及新闻,经济,体育……到处留下这种新传媒介质的痕迹。读过才晓得微博的140字是从短信的最大字数160减少微博发送者的名字约占的20字而得来的。
《微博力》读后感(三):我没有找到共鸣点
老实说我看书的名字以为是一本很好的twitter故事或者材料书,但最后发现失望了。头两个章节故事的恩恩怨怨将的很详细,不过这以后就没有将此文笔发展下去,更多的讲述了些作者眼中的twitter样子和体验,到了后面全篇都是将twitter营销的。所以这可能是一本twitter不错的运营和营销书。运营人员可以找到部分用户(营销人士、品牌用户)的需求,营销人士可以找到推销产品、企业以及自己的方式和最佳实践。作为一个技术人员来说,获取的知识有点少。最主要的是故事性不强,呵呵。
《微博力》读后感(四):笔记
一本平平的书,几乎没有观点。有趣的是这个老外居然提到了成都的“书虫”吧⋯⋯
——————————
Facebook, Youtube, Twitter. 人人开心,优酷土豆,新浪微博。
Twitter的早期用户及支持者是商业人士,Facebook和Myspace的用户群分别是大学生和高中生。
Twitter可以给你一种社交“第六感”,让你了解关注的人群当下的生活状态。
互动艺术总监
常用的搜索工具是Twitter,而不是谷歌。
公民新闻。外行来报道新闻。
社会性媒体。互联网沟通合作场所。专业人士+业余爱好者。界线模糊。
《微博力》读后感(五):披着新媒介外衣的营销书
在学校图书馆推荐的书单里看到的,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自然要关注新媒介这一当前热点。以为很好看= =但是看过之后,除了其中介绍twitter的诞生过程、各种外国企业名称外,我表示无感= =
这类书明明就是在火车站候车厅里买的跟什么励志啊心理学啊赚钱啊人际交往啊等等放在一起的所谓“畅销书”= =它主打的是“营销”,而不是在讨论我以为的新媒介=。=
而且人家明明说的是Twitter,你翻译非要说是“微博”。
我承认,中国好多东西是学习西方,但是引进之后又会带有我们自己的特点。Twitter和微博,这两者看似功能、形式差不多,都是140字,都呈现一种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但是,实质上是不同的。从媒介环境、受众的素质乃至意识形态等等有很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