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
昨日,曾珈校长受腾讯邀请,参加2020教师荣耀盛典-中国好老师直播秀,为腾讯读者和家长们带去了一场主题为《暑期亲子相处:讲道理不如立规矩》的视频讲座。
鉴于暑期亲子相处是所有家长朋友的痛点,现把讲座干货做一个梳理,以飧广大家长朋友。
暑期,不像在幼儿园生活和作息那么规律,孩子们更容易受电子产品、动画片等影响,熬夜、不起床、不听话,作息和生活被打乱。家长和孩子在这段长时间的相处中,比较好的沟通模式是:讲道理不如立规矩。
很多家长疑惑,为什么讲道理不如立规矩呢?给那么小的孩子立规矩,这是不是限制了孩子的自由?
其实并非如此。
不是不能给6岁前的孩子讲道理。对于0-6岁的孩子,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完成,尤其喜欢用右脑(情绪脑)处理问题,如果只讲道理,一方面可能道理太过深奥孩子听不懂,二来总是讲道理,也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抗情绪。
而立规矩是针对这一时期的孩子,相对简单且有效的方法之一。规矩立的越早越好,因为对于越小的孩子,越有明确的界限,孩子才能够越自由。
不少家长一说起立规矩,直觉就是板着脸去限制孩子的自由。其实,规矩和自由不是绝对对立的。从蒙台梭利教育的角度来说,蒙台梭利所有的自由都是建立在规则之上的。孩子并不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如果家长明确给孩子划好一条红线,那么,在红线以内,孩子可以自由地尝试各种探索。相反,如果红线不清楚,孩子就会尝试和试探这条红线,反而没有精力去向内发展。
我们在2017年自主研发了“六星父母成长模型”,从6个维度测评父母的表现,而父母在六个维度上的成长状况,会直接影响孩子各项能力的养成。家庭规则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维度,通过上千份调查数据研究发现,父母在家庭规则上的表现,直接影响孩子的责任感。我们划定的“红线”以内的部分,恰恰就是孩子长大后边界感和责任心的来源。
(大家可以扫描下图中的,关注Etonkids家长课堂,点击公众号下菜单中的“我的”-“我的测评”即可免费测试自己的六星父母能力哦!)
那么,如何给孩子立规矩呢?
C:clear ,是指制定的规则一定要清晰、明确。避免灰色地带。
R:rational,是指制定的规则要合理,符合家里的实际情况,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
A:ach 是指可实现性。规则制定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去制定适合的规则,确保可以顺利付诸实施。
另外,在CRA法则以外,她还补充了建立规则的3个攻略:“三不伤”原则、孩子参与、从容易的开始。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家长反映,给孩子立规矩,孩子根本不听,立了等于没立。这是为什么呢?
曾校长说,家长立的规矩总是被打破,其实是在执行规则时没有把握好两个要素:
和善坚定和承担后果。
和善坚定:具体是态度和善,立场要坚定。对孩子的行为表示理解,但不代表赞成他们的行为。
承担后果:让孩子自己承担一定的后果。
曾校长最后指出,教育孩子,不能为了教育而教育。在执行规则时,最重要的还是要给孩子更多的爱和耐心。毕竟,我们立规矩的初心是为了孩子,希望他们养成规则意识和受益一生的习惯。另外,也要给我们自己足够的耐心和爱。毕竟,养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逐渐学习和完善的过程。
祝所有的家长,身为家长,大有所学。
——以上为曾校长直播时的主要内容,由于篇幅原因,略有删改。
家长大学 官方微信
每日为你推送贴心的育儿内容
微信号:ParentsAcademy
长按识别关注我们 →
身为家长,大有所学
喜欢就点一下“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