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长长的小百科:原始时代》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07-19 23:00: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长长的小百科:原始时代》读后感摘抄

  《长长的小百科原始时代》是一本由[法] 提埃里·拉瓦尔 / [法] 扬· 库文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4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长长的小百科:原始时代》读后感(一):《原始时代》绘本儿童细节敏感期的“视觉发现”超级练习

  孩子在1-4岁期间,会逐渐对细微事物发生兴趣,他们不再只是明显的大物件图案,而是更加注意思考细小的事物。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细节的敏感,可以作为他们已存在精神世界凭证。你会发现,孩子开始全神贯注地凝视一些不明显的图案和物品表现前所未有情感投入

  在孩子的每一个敏感期,家长都要抓住机会培养相应的品格习惯,而一旦错过,将很难弥补。儿童的细节敏感期,正是培养孩子细的好机会,长要注意引导儿童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对于孩子的专注要给予鼓励,使他们在一个自由愉快的氛围成长

  自由的氛围可不是指放任不管,让孩子随意在地上去捡起一根头发一个纽扣,那样既不卫生不安全。我们可以为孩子准备合适的绘本,陪伴和引导孩子,帮助他们身心愉悦地发现细节,体验细节的乐趣

  “长长的小百科”系列作品,法国著名出版社人气儿童科普系列之一。在国内,该系列绘本已经出版其中四本,都深受读者欢迎。我手上这本《原始时代》,吸引人到什么程度呢?我朋友可惜大儿子已经上大学,看了这个绘本想要二胎…

  5幅超长折页画卷,绘有原始时代的动物植物工具。家长可以先陪孩子认识各种史前事物,一一熟悉名字特征之后,翻开折页,开始进入“视觉发现游戏环节,引导孩子在5大场景寻找194种动物、植物和工具,这个过程锻炼他们的观察力专注力记忆力,可不是一般的有效啊。精美画面令人惊叹,每次翻开都是一次奇妙的旅行、艺术享受

  虽然是儿童绘本,可是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体验和提高,史前世界从尼安德特人到智人,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大贼鸥到海狸,箭齿兽到哥伦比亚猛犸…爸爸妈妈的知识储备以及表达能力,也直接影响孩子对绘本内容吸收体会

  面对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爸爸妈妈也要加油啊。有时候,孩子的视角和他们提出疑问,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启发。养孩子就像种树,按照其生长规律和各时段需求悉心照料不错过不敷衍,然后看着一棵小苗长成参天大树,满满的成就感啊。

  好了,还等什么?我们出发吧,快走进史前的神秘世界!去原始人的家里找到骨头做的哨子,去找到猛犸象的牙齿…去发现更多的精彩吧!

  《长长的小百科:原始时代》读后感(二):【宝爸鉴赏】寓学于乐,提升小朋友观察能力

  

这本书是我今年看的第二本绘本,也是浪花朵朵出品的作品。作为绘本来说,这本书是很有特点的。首先这是一本科普读物,里面介绍了关于原始时代的相关知识,关于原始时代书中是分成五个时期,分别是最早的人类,从尼安德特人到智人,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大迁徙以及新石器时代。每个时期都介绍了这一时期典型的动物,植物以及人类使用的一些工具。

其次这又是一本锻炼和培养小朋友观察能力的书。这本书在我打开快递包装的时候就引来我的惊呼,竟然这么长,当然这也符合"长长的小百科"这个名头。书内一共有五个折页,每个折页都能展开,两侧折页同时展开就会呈现一幅大概A3纸大小的图画,图画是结合科普的相关动植物以及工具的形象,融合这些对象于图画中。

这时家长和孩子可以共同在画面中寻找,也可以由家长通过之前的科普知识去引导孩子寻找相应的对象以便孩子加深对这个形象加深印象,同时在寻找过程中提升孩子的观察能力,塑造孩子对画面的整体感知,以及识图能力。

小朋友对知识最好的接受方式就是能亲眼所见,能够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是最容易引起孩子兴趣和触发他去学习和探索的。所以这本书就通过孩子在书中去认知这些动植物,对原始时代有个直观的感受,并且在寻找相关对象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这种视觉效果给小朋友带来的冲击,并且在寻找过程中激发小孩子的探索乐趣,更好地引导孩子掌握相关知识。

其实我认为绘本传授知识并不是主要目的,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这种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孩子认知外部世界并且提升孩子身体技能,例如增强孩子想象力,提升空间感和方向感,锻炼孩子集中注意力,培养孩子观察能力,这才是绘本的重要意义。当然绘本能够实现这些作用的前提,还是在于家长和孩子的绘本共读,没有这个先决条件,孩子是不会主动去读这些在孩子看来及其陌生的东西,并不会引发他的好奇心和兴趣。所以父母的参与必不可少,家长投入的精力越多,孩子从绘本吸收的营养才能更足。以上是我对绘本意义的个人看法,很不成熟。(PS:希望读者看到后能够和我留言交流,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阅读绘本以及如何挑选绘本。)

  《长长的小百科:原始时代》读后感(三):折是一本书,展是一幅画,长长小百科,乐趣特别多

  

如果你打算给孩子给孩子打开一扇门,或者让他认识一下这个世界,你就需要用一些简单的训练感官的小道具,身为家长,自然知道这种东西的难得。想要让画面轻松有趣,又可以让还是自由去探索,还有让孩子可以沉迷其中,这可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我想呀,探索嘛,我们就要从世界的源头开头,之前带着孩子去探寻了宇宙的秘密,这次想带着孩子去探寻一下人类的起源,没想到《长长的小百科》之《原始时代》会给我带来这么多的惊喜呢。

说来有趣,我想带领孩子去探索,却也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具,结果就发现有朋友推荐采用“视觉感官训练”的方式,心;里就想着,工具我们还是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可以上网去购买,但是书籍还是更适合孩子,毕竟亲子游戏会更好一些,想着要是有一个绘本就更完美的,因为简单的内容最适合孩子自己去感觉。于是,这么书在偶然间相遇,一下就有了兴趣,因为,这本书不仅仅只是图画,还是藏宝图,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捉迷藏的一本小册子。

如果你打算给孩子给孩子打开一扇门,或者让他认识一下这个世界,你就需要用一些简单的训练感官的小道具,身为家长,自然知道这种东西的难得。想要让画面轻松有趣,又可以让还是自由去探索,还有让孩子可以沉迷其中,这可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我想呀,探索嘛,我们就要从世界的源头开头,之前带着孩子去探寻了宇宙的秘密,这次想带着孩子去探寻一下人类的起源,没想到《长长的小百科》之《原始时代》会给我带来这么多的惊喜呢。

说来有趣,我想带领孩子去探索,却也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具,结果就发现有朋友推荐采用“视觉感官训练”的方式,心;里就想着,工具我们还是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可以上网去购买,但是书籍还是更适合孩子,毕竟亲子游戏会更好一些,想着要是有一个绘本就更完美的,因为简单的内容最适合孩子自己去感觉。于是,这么书在偶然间相遇,一下就有了兴趣,因为,这本书不仅仅只是图画,还是藏宝图,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捉迷藏的一本小册子。

书籍比较有意思的是“长”,远比同类的小书狭窄,不过内藏乾坤。《长长的百科》由折页和画卷组成,看看吧,打开的时候是一幅完整的画呢,折叠的话就是狭长的一本书。我们一开始是摸索,先从折页上知道有一些原始人的图画,然后让孩子知道这些符合和对应的人物绘像对应着什么,接着再去翻开折页的画卷,细节丰富,小人物一个个都有了活动的背景,你就可以带着孩纸跟着刚才的节奏,然后从小人物里面找到大图里的每一个小小人儿。那种的摸索中,孩子可以逐渐发现,原来这里还是有许多不一样的小人儿,接着你再跟着孩子的摸索,一起去识记,辨认不同,然后找找对应的小图画中人是怎么一回事的。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在视觉记忆的时候开始进行感官记忆,一起去摸索啦。

作者提埃里·拉瓦尔,著者,生于1968年巴黎近郊,现居法国吉伦特省,是著名的童书作者兼插画师。他毕业于平面设计学校,现作为全职插画师活跃在各个领域。他擅长为低幼儿童创作各种妙趣横生,又忠于现实生活的形象,创作童书之余也为杂志报刊供稿。他出版的《长长的小百科》系列,在法国销售近30万册,版权售至十余国。在国内,长长的小百科系列已经出版《大动物,小动物》《大恐龙,小恐龙》《大世界,小世界》《大城市,小城市》4种,累计销量超过10万册,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在家长中有着良好的口碑。

从这丰富的履历,我想你应该可以知道作者在业界的口碑如何的了。

孩子的阅读敏感期大概是2+6岁左右,这时候的孩子已经对这个世界有了一定的认知,甚至有可能已经懂得很多的知识。而我家大宝5岁,恰好就是这个时期,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兴趣,尤其是对图案,非常地惊奇与探索,不管是从生活细节上,还是图画细节上,都会进行不倦的探索和追问,尤其是一些细节上的关注,特别是在密密麻麻文字和色彩图案里面找出连大人仔细观察都难以察觉的差异。这本《长长的小百科》必须要赞一个,细节上做得很出色,比较好的一点主要就是折叠和画面的整合,孩子通过折页的内容先了解了一下原始人是怎么生活的,包括他们制作的劳动工具,包括各个时代的人的不同模样,从人物的图画来看,很细致,我自己去上网搜寻过对应的人物画像,并没有因为而且适应孩子的阅读而随意扭曲对应的图画,画风是比较严谨的,而且超大开本的好处就是容纳的东西特别多,如果你展开的话,其实可以给孩子讲一个完整的故事的,所以整个画卷有足够多的细节可以成为寻宝的地图。而折叠也比较好的一点是增加了精美的手绘图谱,稚嫩而拙朴,却非常适合孩子的观感。

“视觉感官训练”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对孩子要有一个保护作用。从内容上来看,其实有点美中不足,因为文字实在太少了,比如每种原始人的解释,其实只有一个名字,但是原始人的特征,他们的生活,对应的故事,或者相应的趣味性的知识,等都没有涉及,还是以图画为主,跟孩子在阅读这本书的手,其实已经是做了很多的功课额,不然孩子肯定会问你好多问题,而且你肯定也回答不了。真实有点小遗憾,如果补充上一两句话,或者针对这些画面或者内容再增加一点知识页。我想,内容就更丰富啦。

虽然有点小遗憾的,不过也可以看得出比较细致,比如原始时代出现的动物,有一些是比较陌生的名字,里面会比较直观地注解凭借,然后圆角的安全卡纸也是一个亮点,孩子喜欢四处打滚去找东西,这样可以防止他手上,确保翻页的时候,尖锐的纸张不会划伤孩子的手。我自己觉得,看这本绘本的最大好处其实是探索的意义,知识可以自己补充,但是孩子探索的过程却绝对是无法取代,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让他学会自己探索,我想,应该比所有的内容都合适吧?这本书的趣味还是比较浓烈的哦,孩子比较喜欢的就是这么一个“由简入繁”的过程,简单的画面然后翻开,一展示就是一幅完整的宽广的图画,这一点始终还是非常吸引小孩的。从孩子的成长规律来看,也许我们忽略了他摸索的过程,觉得孩子可能就是这么一天天长大,但是从我们现代所介绍的各种方式来看,其实孩子还真的与我们大人所想象的不同,他们对色彩和探索的能力,其实优于大人。比如识记方面,我们队某只大象或者某个人也许只有一个印象,但是孩子关注的时候他会发现,这只大象的脚是什么形状,有几只脚趾,或者有没有指甲,从我们探索的过程来看,还是其实不知道具体的区别是什么,但是他却很有意识地分辨出来不同。比如我们在探索智人和许梿人的时候,他们的衣服孩子就很容易辨认出来,甚至真实地告诉,其实他们在手里拿的工具也不同,那时候真的觉得孩子的观察力和探索李真的不错我们所能够比较的,请看下面的两张小图哦,你找得出来吗?一张折叠页,一张展开页,但是人物的形象却完成一致,只不过给了一个比较复杂的背景,让孩子去探索出来而已。作为大人,也许你辨识的能力比孩子强,但是摸索的能力和寻找的能力,不妨就可以比较一下了哦。

和孩子一起阅读,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是次要的,最主要是还是让孩子学会摸索,学会自己去找找阅读的乐趣,读书的快乐也许不会延续太久,但是一定可以让孩子记住探索的乐趣,以后的世界,他就会有时间和兴趣继续去寻找,去开拓他自己的时代叻。期待你也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这么多快乐。

  《长长的小百科:原始时代》读后感(四):抓住细节敏感期,培养超强观察力,这本科普绘本很特别

  

1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有多重要?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

观察力是孩子增长知识的途径,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眼睛。良好的观察力,不仅可以为孩子学习科学知识打下基础,还可以促进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0-6岁的孩子会经历各种敏感期,孩子的学习吸收能力都超强,所以敏感期又被称为黄金学习期。

孩子从出生开始,视觉就一直在发育。在孩子2岁左右时,会开始对细小事物感兴趣,一只小蚂蚁、一块小石头、一颗豆子,孩子都可能盯着看很好时间,孩子就进入了细节敏感期。

孩子喜欢观察小东西,正是培养观察力和专注力的好时机。父母在孩子的细节敏感期,要多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帮助孩子养成专注和观察的好习惯。

大多数家长会选择绘本来培养孩子观察力,今天和大家分享《长长的小百科•原始时代》这本绘本:一本既能抓住孩子细节敏感期,培养孩子的超强观察力,又能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人类进化史的绘本。

“长长的小百科”是一系列作品,引自法国著名出版社的人气儿童科普系列。在国内已经出版了《大动物,小动物》《大恐龙,小恐龙》《大世界,小世界》《大城市,小城市》4种,累计销量超过10万册,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在家长中有着良好的口碑。

《长长的小百科•原始时代》以原始时代为主题,是“长长的小百科”科普家族的新成员。通过5幅超大折页画卷,194种人、动物、植物和物件,为小朋友呈现人类进化史。

收到《长长的小百科•原始时代》以后,我翻看了好几遍,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与惊喜。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长长的小百科”系列作品的版权,被售至十多个国家:因为设计、主题、玩法,都很特别————特别好玩、特别科普、特别培养能力、特别长知识、特别多彩蛋。

2 设计——特别好玩

★整体

“长长的小百科”系列作品就和它们的名字一样,是长长的、长长的超长开本,长约37.5cm,宽约16.5cm。

超长开本的设计使这本绘本充满了神秘感,让小朋友迫不及待地想打开,看看里面有没有什么宝贝。

★内页

打开内页,果然给人大大点惊喜。绘本的内页不是普通绘本的翻页,而是设计了特别的5张折页。

这个折页设计得有多妙呢?

把书平放在桌面上,看到的是两个被折起来的页,就像两扇关起来的门。页面以白色为背景,绘有各种动植物,感觉和普通的认知绘本没有什么两样。

但是,中间的缝隙就像门缝一样,把里面的内容只露出来了一点点,让人想一探究竟。

而当我打开折页时,就像打开了大门。大门之后,别有洞天。

画面由窄到宽,由白色到彩色,由极简到极繁。

折页里的华丽画卷“扑面而来”,就像视觉盛宴,给人的感觉只有两个字————震撼。

3 主题——特别科普

《长长的小百科•原始时代》是以原始时代为主题的科普绘本,涉及的人类、动物、植物和物件多达194种。

5张折页分成了5部分,包括最早的人类、从尼安德特人到智人、旧石器时代、人口大迁徙、新石器时代。

很多科普绘本,从生理角度回答了小朋友“我是从哪里来的?”的终极拷问。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站在历史的角度,去了解“人类是从哪里来的?”。

这本绘本从衣食住行等多方面,为小朋友呈现原始时代的故事,让小朋友从中感受“人类是从哪里来的”。

4 玩法——特别培养能力

★初阶玩法——找一找

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培养观察力最好的方式,就是玩“找一找”的游戏。

先在折页上找到各种史前事物,然后再翻开折页画卷,在细节丰富的场景中去找,让孩子在开开心心的寻找游戏中,锻炼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

比如,“从尼安德特人到智人”的折页上,有一个鱼钩,还有一个针。

鱼钩和针在哪里呢?翻开画卷找一找。

找到了!河边有人在用鱼钩钓鱼,而窝棚外有人在用针缝衣服。

你发现了么?鱼钩和针并没有直接摆在那里,等着小朋友去看见,而是在特定的场景中被人们使用着,等着小朋友去发现。

孩子在场景中发现事物,不仅可以锻炼观察力,还可以把知识通过场景内化为自己的认知。

就比如这个针,以后孩子听到针这个名称,就会想起来针可以用来缝衣服,而且原始时代的人就已经会用针缝衣服了。

★中阶玩法——看图说话

孩子稍微大点,还可以玩“看图说话”游戏。

绘本里有5幅超大折页画卷,每幅画卷里都有海量的细节。一个细节呈现一个场景,每一个场景都可以用来进行看图说话,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比如旧石器时代这副折页画卷里的这个场景。

在高高的石头堆上有两只北极狼,其中一只北极狼嘴里叼着一只小动物,而另一只北极狼匍匐在石头上,呲着牙,瞪着眼,好像在向远处发出愤怒的低吼,随时要冲下去的感觉。

这只北极狼怎么了?

顺着北极狼的视线去看。

北极狼在看远处的一家三口。为什么要看他们呢?你仔细看男人手里抓的小动物。

男人抓了一只小狼崽给孩子玩,这只小狼崽可能是石头堆上愤怒北极狼的孩子。自己的孩子被抢走了,哪有父母不着急、不愤怒呢?!

再看女人,她的两只手弯曲着,好像在模仿北极狼,来逗乐孩子。再看她的衣服,好像是北极狼皮做的,衣服上还有一个长长的北极狼尾巴,这可能是用愤怒北极狼的另一半做的。

所以,为什么石头堆上的北极狼会愤怒?因为人类先抓走了它的另一半,又抓走了它的孩子。它已经失去了另一半,它怕又失去孩子。

小狼崽最后怎么样了呢?画卷里有答案。

在这本绘本里,每一幅画卷里都有海量的细节场景,任何一个细节场景,都可以单独拿出来让孩子看图说话。

很多场景又可以和别的场景发生关联,画卷是多场景的相互融合。

每个场景都是一个小故事,画卷变成了“故事汇”。

★高阶玩法——思维导图

绘本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呈现么?可以。

《长长的小百科•原始时代》这本绘本,非常适合用思维导图来梳理。梳理的过程,是观察的过程,也是锻炼思维能力的过程。

梳理什么?梳理各种进化史。换成小朋友能听懂的话,就是梳理人类的变化过程。

梳理的过程,不是为了让小朋友记住多少知识点,而是让他们体会什么叫“进化”。适合大人和孩子一起玩。

人类进化, 与人类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比如我梳理了捕猎工具的进化史。

只要愿意,可以引导小朋友梳理出来N多个进化史,方方面面,应有尽有:

“衣服进化史……

煮饭进化史……

居住进化史……

捕鱼进化史……

出行进化史……

……”

只有看不到,没有画不到。这本书的细节太丰富了,仔细观察仔细看,可以发现超多的惊喜,大人孩子可以玩很长时间。

结语

著名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成人无法直接帮助儿童形成自己,因为那是自然而成的工作;但是成人必须懂得细心地尊重这个目标的实现,也就是提供儿童形成自己所必要的,而他自己却无法取得的材料。

很喜欢这个育儿理念,作为家长,我们无法代替孩子成为自己,但是我们可以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行为,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敏感期。所以,赶快和孩子一起玩发现游戏,一起穿越原始时代吧!

  《长长的小百科:原始时代》读后感(五):抓住细节敏感期,培养超强观察力,这本科普绘本很特别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有多重要?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

观察力是孩子增长知识的途径,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眼睛。良好的观察力,不仅可以为孩子学习科学知识打下基础,还可以促进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0-6岁的孩子会经历各种敏感期,孩子的学习吸收能力都超强,所以敏感期又被称为黄金学习期。

孩子从出生开始,视觉就一直在发育。在孩子2岁左右时,会开始对细小事物感兴趣,一只小蚂蚁、一块小石头、一颗豆子,孩子都可能盯着看很好时间,孩子就进入了细节敏感期。

孩子喜欢观察小东西,正是培养观察力和专注力的好时机。父母在孩子的细节敏感期,要多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帮助孩子养成专注和观察的好习惯。

大多数家长会选择绘本来培养孩子观察力,今天和大家分享《长长的小百科•原始时代》这本绘本:一本既能抓住孩子细节敏感期,培养孩子的超强观察力,又能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人类进化史的绘本。

“长长的小百科”是一系列作品,引自法国著名出版社的人气儿童科普系列。在国内已经出版了《大动物,小动物》《大恐龙,小恐龙》《大世界,小世界》《大城市,小城市》4种,累计销量超过10万册,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在家长中有着良好的口碑。

《长长的小百科•原始时代》以原始时代为主题,是“长长的小百科”科普家族的新成员。通过5幅超大折页画卷,194种人、动物、植物和物件,为小朋友呈现人类进化史。

收到《长长的小百科•原始时代》以后,我翻看了好几遍,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与惊喜。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长长的小百科”系列作品的版权,被售至十多个国家:因为设计、主题、玩法,都很特别————特别好玩、特别科普、特别培养能力、特别长知识、特别多彩蛋。

2 设计——特别好玩

2.1 整体

“长长的小百科”系列作品就和它们的名字一样,是长长的、长长的超长开本,长约37.5cm,宽约16.5cm。

超长开本的设计使这本绘本充满了神秘感,让小朋友迫不及待地想打开,看看里面有没有什么宝贝。

2.2 内页

打开内页,果然给人大大点惊喜。绘本的内页不是普通绘本的翻页,而是设计了特别的5张折页。

这个折页设计得有多妙呢?

把书平放在桌面上,看到的是两个被折起来的页,就像两扇关起来的门。页面以白色为背景,绘有各种动植物,感觉和普通的认知绘本没有什么两样。

但是,中间的缝隙就像门缝一样,把里面的内容只露出来了一点点,让人想一探究竟。

而当我打开折页时,就像打开了大门。大门之后,别有洞天。

画面由窄到宽,由白色到彩色,由极简到极繁。

折页里的华丽画卷“扑面而来”,就像视觉盛宴,给人的感觉只有两个字————震撼。

3 主题——特别科普

《长长的小百科•原始时代》是以原始时代为主题的科普绘本,涉及的人类、动物、植物和物件多达194种。

5张折页分成了5部分,包括最早的人类、从尼安德特人到智人、旧石器时代、人口大迁徙、新石器时代。

很多科普绘本,从生理角度回答了小朋友“我是从哪里来的?”的终极拷问。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站在历史的角度,去了解“人类是从哪里来的?”。

这本绘本从衣食住行等多方面,为小朋友呈现原始时代的故事,让小朋友从中感受“人类是从哪里来的”。

4 玩法——特别培养能力

4.1初阶玩法——找一找

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培养观察力最好的方式,就是玩“找一找”的游戏。

先在折页上找到各种史前事物,然后再翻开折页画卷,在细节丰富的场景中去找,让孩子在开开心心的寻找游戏中,锻炼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

比如,“从尼安德特人到智人”的折页上,有一个鱼钩,还有一个针。

鱼钩和针在哪里呢?翻开画卷找一找。

找到了!河边有人在用鱼钩钓鱼,而窝棚外有人在用针缝衣服。

你发现了么?鱼钩和针并没有直接摆在那里,等着小朋友去看见,而是在特定的场景中被人们使用着,等着小朋友去发现。

孩子在场景中发现事物,不仅可以锻炼观察力,还可以把知识通过场景内化为自己的认知。

就比如这个针,以后孩子听到针这个名称,就会想起来针可以用来缝衣服,而且原始时代的人就已经会用针缝衣服了。

4.2 中阶玩法——看图说话

孩子稍微大点,还可以玩“看图说话”游戏。

绘本里有5幅超大折页画卷,每幅画卷里都有海量的细节。一个细节呈现一个场景,每一个场景都可以用来进行看图说话,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比如旧石器时代这副折页画卷里的这个场景。

在高高的石头堆上有两只北极狼,其中一只北极狼嘴里叼着一只小动物,而另一只北极狼匍匐在石头上,呲着牙,瞪着眼,好像在向远处发出愤怒的低吼,随时要冲下去的感觉。

这只北极狼怎么了?

顺着北极狼的视线去看。

北极狼在看远处的一家三口。为什么要看他们呢?你仔细看男人手里抓的小动物。

男人抓了一只小狼崽给孩子玩,这只小狼崽可能是石头堆上愤怒北极狼的孩子。自己的孩子被抢走了,哪有父母不着急、不愤怒呢?!

再看女人,她的两只手弯曲着,好像在模仿北极狼,来逗乐孩子。再看她的衣服,衣服上有一个长长的北极狼尾巴。

所以,为什么石头堆上的北极狼会愤怒?因为它先失去了另一半,又快要失去自己的孩子。

小狼崽最后怎么样了呢?画卷里有答案。

在这本绘本里,每一幅画卷里都有海量的细节场景,任何一个细节场景,都可以单独拿出来让孩子看图说话。

很多场景又可以和别的场景发生关联,画卷是多场景的相互融合。

每个场景都是一个小故事,画卷变成了“故事汇”。

4.3 高阶玩法——思维导图

绘本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呈现么?可以。

《长长的小百科•原始时代》这本绘本,非常适合用思维导图来梳理。梳理的过程,是观察的过程,也是锻炼思维能力的过程。

梳理什么?梳理各种进化史。换成小朋友能听懂的话,就是梳理人类的变化过程。

梳理的过程,不是为了让小朋友记住多少知识点,而是让他们体会什么叫“进化”。适合大人和孩子一起玩。

人类进化, 与人类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比如我梳理了捕猎工具的进化史。

只要愿意,可以引导小朋友梳理出来N多个进化史,方方面面,应有尽有:

“衣服进化史……

煮饭进化史……

居住进化史……

捕鱼进化史……

出行进化史……

……”

只有看不到,没有画不到。这本书的细节太丰富了,仔细观察仔细看,可以发现超多的惊喜,大人孩子可以玩很长时间。

5 结语

著名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成人无法直接帮助儿童形成自己,因为那是自然而成的工作;但是成人必须懂得细心地尊重这个目标的实现,也就是提供儿童形成自己所必要的,而他自己却无法取得的材料。

很喜欢这个育儿理念,作为家长,我们无法代替孩子成为自己,但是我们可以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行为,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敏感期。所以,赶快和孩子一起玩发现游戏,一起穿越原始时代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长长的小百科:原始时代》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