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3:杀局》是一本由樊落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20-8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平行线3:杀局》读后感(一):真正的悬疑局
《平行线》系列已看过之前的两部,每一部都让人感觉心惊胆战,惊心动魄有一种一打开书就完全无法放下的感觉。里边的案件抽丝剥茧,层层递进他不同于一般的悬疑小说总是在最后才给人揭晓真相。《平行线》系列它有着不一样的故事情节,作者樊落也是玄幻推理顶级小说作家,05年开始创作。《平行线3:杀局》这部书出来以后就迫不及待的入手了,拿到以后感觉确实没有让我希望失望。他如前两部一样的热血,一样的精彩。虽然有前几部铺垫下来的线索,但我们去读却能够感觉的出《平行线3:杀局》它是一个全新的故事。 在故事的一开始并没有隐藏大反派的身份,而是直接明了的告诉了我们。可能我们会觉得这样是不是就没有了神秘感,这好像不是推理小说。但我们去读的时候却发现这才是真正的推理小说,有一种让你欲罢不能的感觉。我们明明知道他就是凶手,但我们好像感觉他却不是凶手。本书两条线,夜枭以邪恶的身份出现,但他真的非常很坏吗?其实也不见得。当我们了解了他的身世以后才发现其实他也是一个非常可悲的人,他只是以一种错误的方式来伸张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正义。 而我们的舒清扬是正义的化身,坚持在法理的一边。他就好像我们想到的很多历史人物包拯、海瑞一样他们只为正义而生。在他们斗智斗勇的背后是敌我双方心心相惜的感觉。 这是一场关于智慧的巅峰对决,在这场对决里边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但看到了这样的结果,其实内心还是有一点不舒服的,不知道为什么。 《平行线3:杀局》这本书的精彩地方就在于他不仅是一本普通的推理小说,在一个大的方向里边还有很多的小线索,他就像一棵茂盛的树一样。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杀人凶手呢?是心理医生吗?被指控杀人以后却神秘的失踪了,随着案件的一步步进展,我们却发现背后有神秘人在暗中操作。看似离奇的车祸却揭开了三年前的另一段往事,而随着案件的层层递进发现这一切的一切与10年前的一件案子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是巧合吗?这是犯罪分子给警方安排的一场惊心动魄的盛宴。 《平行线3:杀局》它不仅是一本推理小说,他更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它里面有关于人性的探讨,我们坚持的正义真的是正义吗?他们的错就真的是错吗?什么样的对才是对呢?什么样的错又是错呢?对与错,真的是对立的吗?
《平行线3:杀局》读后感(二):小卒过河,欲杀主将
《平行线3》终于出了,很多老粉已经等不及了。樊落是一位很高产的作家,每天在他微博下催更的粉丝很多,一些作品被搬上大荧幕之后,这热度就更高了,我因为喜欢看推理小说的缘故,对作者还是略知一二的。风格基调流畅欢快,人物塑造个性鲜明。这是作家的作品特色。
尤其是最近《隐秘的角落》火了一把之后,书荒的我急需一本高智商犯罪的小说,作者已出版作品有“平行线”系列、“冷案重启”系列、“计划中的局外人”系列。我之前看过“冷案重启”系列是我喜欢的风格,这次就从新出版的《平行线3》来过把瘾。
上学的时候,家人总是各种反对看小说,其实小说真的“误国”吗?小说和电视剧一样都是另外一种人生体验或者别人的人生故事。是足不出户的增加阅历的生活方式。只是过于沉迷,或者在本该学习的时候,看小说,耽误了一些正业的时候才是“误国”的,比起小说,我觉得现在动不动就刷一天抖音的成年人才是在浪费生命啊。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慨就是因为看推理小说,往往能学到一些人生感悟,尤其是樊落的小说,都非常的接地气,很明显的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写作手法,再加上一环扣一环的情节设计,越看越喜欢是很明显的事情。
比如说,有时候你的2个好朋友一直在你面前吵啊吵,你劝过没啥用,大可不必上火,你不劝了反而会是另一种善良,因为偶尔的愤怒也是一种舒缓压力的方式。这就是书中所讲的。
这次又是一个因为当下的案例,层层剥离,顺藤摸瓜,破获一个三年前案子的故事。故事一开始就是一场离奇的车祸,然后,警察、法医、路过的人物、三年前的幕后主使等人物一一登场,各种怪诞事件、离奇女尸、心理医生失踪,也一件一件的浮出水面,看似一切没有头绪,却又都有联系,剩下的就是几个主要人物的细致推理和情节推进了。
杀局作为收官之作,虽有意犹未尽之感,但是还是很好的一本推理小说了。现在中国的推理小说ip也越来越多,影视剧改编也很受重视,希望这个系列能够好好打磨下,早点搬上大荧幕,让精品更精。是一部不错的小说,推荐给大家。书看多了,可以揣测下作者悬念设计的目的,这样去“拆解式”的看下去,也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体验。
《平行线3:杀局》读后感(三):结局:最后的真相
没有看过前边2部上来就看的结局篇,有些地方稍微有点跟不上,不过还是不妨碍过推理的瘾头啊。
这部里边还是有2个案件,一个是真凶游戏——心理医生被控谋杀后失踪,警方却发现有人暗中操纵,牵连三年前的杀局。还有一个是燕尾蝶之咒——雨夜过后惊现女尸,残留的奇香与萦绕的燕尾蝶,竟与十年前的案发现场惊人相似。都是因为当前的命案引出多年前案子的线索,然后一层层的谜团步步紧逼又慢慢清晰。到这部的时候,因为是最终章幕后大boss夜枭叶盛骁终于现身,舒清扬与傅柏云已经磨合就绪。因此也是“杀局”的由来,作为最后的结尾还是比较满意的。
这本推理小说,除了要跨作者的写作水平之外,紧张的剧情和缜密的推理真的特别有吸引力会一直想看下去,作者是一个高产的作家,推理小说很多了,我觉得平行系列真的不错,已经打算再追一下前边2部了,非常推荐拍成电视剧或者网剧应该也很好,很精彩的小说。
因为是犯罪的暗黑系的推理小说,但是读起来又不是那么黑暗,压抑主要原因就是作者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年轻,帅气,还都是青年人,有冲劲,说话也很有趣,彼此的互损互怼使得情节很轻松,而且,舒清扬——资深破案专家。擅长于细节中抓住关键。儿时因车祸导致幻听,后幻听症状加重退居二线。一直致力于抓捕曾经的朋友、如今的敌手夜枭,为此请调进入特别案件调查科,挖掘人才傅柏云后与之成为搭档。傅柏云作为一个搭档也是相当配合称职的,常有奇思点透舒清扬的疑惑。傅柏云——原为区派出所民警,身手敏捷、个性温和的暖男。擅长凭记忆追捕逃犯,所以说有时候,需要各种搭配才能擦出不同的火花,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英剧《误打误撞》也是超级互补的搭档关系。 对了,还有一个非常正义的女性角色,舒清滟——舒清扬的妹妹,法医。了解舒清扬与夜枭的恩怨情仇,为他们查案提供了很多协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大反派,夜枭(叶盛骁)——幕后boss,擅长心理学,尤善利用人心之恶与人性弱点,煽动或逼迫他人成为自己的棋子。坚持“必要恶”原则。本是舒清扬发小,两人少时一起学了很多罪案知识,高中时代因意外事件反目,后利用专长作案,被舒清扬追捕诈死逃脱。一直致力于将舒清扬拉入自己的阵营。
总之是一部不错的推理,推荐大家阅读,有一天拍成电视剧可以一起去剧透哈哈。
。
《平行线3:杀局》读后感(四):比蝴蝶效应还不可测的就是人性
以诡异的丧尸咬人事件开场,到蝴蝶疑案落下巨幕,“平行线”系列也宣告完结。从《平行线》《平行线2:恶意》到终章《平行线3:杀局》,三个主角,六个案件,十数性命,在一次次设想、查证、推理中,揭开故事的真相。 作为一个悬疑作品爱好者,“平行线”系列最吸引我的,不是诡异离奇的案件设定,也不是缜密严谨的推理过程,而是作者在文中对于人性的探索。 人之为人,在于不完美 从人设角度来分析,“平行线”系列的三个主角其实都有着各自的代表色,每个人所被赋予的意义也各有不同。 傅柏云无疑是纯粹的白,他正直、勇敢、温暖,甚至有些简单,在他的心中,世间善恶分明,没有什么中间地带。他可以善待所有人,可以笑对他人的语言攻击,可以在千钧一发之际唤醒舒清扬的理智,是足够让人依靠的忠实搭档和坚实后盾。 夜枭正如深重的黑,偏执、高傲,心思缜密,秉持“必要恶”原则,利用自己所善用的一切,做着披着正义外衣实则罪大恶极的事情。口口声声说着想要让舒清扬成为自己的伙伴,实则也不过是想要证明自己比舒清扬更强。 相比之下,舒清扬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灰。他自幼接受了正统的善恶教育,有着自我判断善恶的标尺。他坚信自己所坚持的善与正义,却也会以幻听的形式表达出另一种声音。当所有人都把这种“幻听”当作一种疾病甚至是隐患的时候,舒清扬却更愿意将它视作自我人格的一部分,接受它的存在,寻找和它共处的方法,在每一次的推理中,审视着幻听,也审视着自己。 因此,舒清扬成了整个故事的桥梁。黑白平衡的砝码。 是谁挥动了蝴蝶的翅膀 作为整个系列的大反派,夜枭始终贯彻执行“必要恶”原则,用以暴制暴的手段,去惩戒那些善与正义无法解决的恶。可纵观全书6大案件和藕断丝连的众多旧案,夜枭真正亲自动手的,说起来只有十年前的“蝴蝶疑案”,但读者却仿佛能在每个大小案件中看到夜枭的身影,甚至舒清扬这个“罪案专家”也将他看作第一可怕的对手,仿佛稍一动摇就会被他迷惑。 这一切归根究底,是因为夜枭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善于认识、打破每个人内心的平衡,并且调动他们心中的恶意,让其或是心甘情愿、或是身不由己地沦落为自己布局的棋子。 “风起于青萍之末”,蝴蝶挥动翅膀的力量,看似微不足道,产生的威力却难以想象,哪怕滚滚历史长河都会因为一个变数的出现而改变走向,更何况是一个人。 无论是陷入太深以致最后都执迷不悟的梁雯静,还是一时沉沦后幡然悔悟却无法脱身的吴小梅,又或是一时激愤或被眼前利益所束缚的肖琳、林秘书、乔飞雄等人,当他们轻轻扇动起恶之蝶的翅膀时,或许不曾想到,一股股气流因此形成,互相影响,形成风暴,甚至反扑回来。 人之本性,远比想象复杂 人类社会,人是一切的尺度! 夜枭擅长心理引导,却也有无法控制棋子的时候,根本原因正如舒清扬所说,因为他太过高傲,从未将对方真正看在眼里,却不知,人性是远比心理更大的研究科学,人性善恶一体两面,所需要的也不只是理性冰冷的分析。 而人性究竟指什么,本善还是本恶?几千年来让中外贤哲争论不休。贪嗔痴是人性,利己之心是人性,真善美是人性,大公无私亦是人性。人性是人类创造财富、文化、艺术、科学的动力,也是人类制造毁灭、私欲、罪恶的根源。不同的回答,导致了不同的文化传统,积淀成不同的社会制度,却始终没有人敢真正的赋予“人性”一个定论。 樊落在“平行线”系列故事中对于人性的理解,或许只存在于善恶之间的博弈,却亦可以看出隐藏于人性之中的宏大世界。 而作为普通人,比起挑战人性的底线,在深渊的边缘不断探寻,能够真正恪守本心本性,或许已是所能达到的极限了。
《平行线3:杀局》读后感(五):正邪之选,有时仅在一念之间
作为喜欢各类悬疑题材小说、电影、电视剧的人来说,推理女王阿加莎的《无人生还》常常被推崇为经典中的经典,而它之所以有这样大的魅力,就是因为以下三点。 首先,“阿婆”创造了被后人无数次借鉴、引用的两种悬疑模式:孤岛模式和童谣模式。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明知道凶手就在身边却又不知道该提防谁,想逃却又无处可去而产生的巨大恐慌,配合简单又恐怖的“排排坐,吃果果”早晚轮到你头上的宿命气氛,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诡异的倒下,死神一点点迫近,让整个悬疑基调都带上了哥特式的暗黑、华丽和决绝。
其次,“阿婆”对心理、人性把握的极高精准度。溺死无辜儿童的女教师;为自保而杀死二十一个人的上校;高举道德大旗而致人死地的老太太;将情敌送上战场的将军;酒后误事的医生;撞死人的公子哥;作伪证的警官,为财而杀死雇主的管家夫妻。每个人都罪恶沾身,却在逃脱制裁之后毫不在乎的继续生活着,人性的自私面在这些人物中得到最淋漓尽致的展现。 以上都是大家公认的“阿婆”精髓。个人认为这部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阿婆”给凶手的人设。大部分的悬疑故事中,凶手的设定都是穷凶极恶的,他们或是本身就拥有反社会人格倾向,或是因为童年、原生家庭的问题而造成心理扭曲,他们杀人如麻,甚至享受杀人的过程。而《无人生还》中,“阿婆”为凶手假设了一个同样被无数人模仿的制高点:站在上帝的立场上,惩罚有罪之人。凶手自以为是正义的化身,施与他人惩罚,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本身就是魔鬼。
最近看了国内知名悬疑作家樊落的新作——《平行线》系列,除去侦破情节外,也看到了如“阿婆”般的正邪界定和人性探讨。与堆砌玄机,再逐个揭秘的初级悬疑小说相比,这才是体现作者成熟度的地方吧。 故事从一开始就没有隐瞒邪恶BOSS的身份,大家都以为三年前就已经在爆炸中死了的大反派——夜枭,突然再度出现,当年究竟是诈死逃脱还是有人顶替?频频出现的新案看似没有他的亲自参与,却又处处透着联系,夜枭甚至还亲自下了战书,一副“来抓我啊!”的坦然。但这可不是无脑坏人发疯,而是一场真正的智商对决。他与犯罪专家舒清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过往?顺着线索一路追下去,才逐渐明白作者的用意。
舒清扬和夜枭就像两条平行线,舒清扬站在法理的一边,坚守的是法律制度下的正义,夜枭则站在“以恶制恶”的另一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伸张正义。这个系列不管是第一部《平行线》里的《死亡拼图》《索命七巧板》,第二部《平行线2:恶意》里的《记忆谋杀》《不存在的凶手》,还是第三部《平行线3:杀局》里的《真凶游戏》《燕尾蝶之咒》,每个故事单元最终的真相,都是凶手怀揣自以为是的正义,犯下了罪行。
人性如此复杂,保持善心且可能会做错事,更何况用魔性代替了理性。当自己都在使用邪恶的手段时,正义的疆界又怎能保持清晰?而这种自觉秉持着正义之剑的人,往往比恶人更可怕。因为恶人知道自己在行恶,这种人却不能正视和反省自己的内心和行径。
虽然《平行线》探讨了复杂的人性,但这本书并不压抑。人物设定中还充满有趣的人情味。傅柏云的话痨,舒清扬的神经,看似天差地别的性格却意外合拍,日常开怼,偶尔走心,这些人情味在紧张的气氛中为读者保留了调整气息的节奏感,也让舒清(青)扬、傅柏(白)云这对“青白CP”在案件的逐步深入中越来越具存在感。 《平行线》在天涯连载之初,即收获百万点击量,作家庄秦、冷小张评价称:当最终的谜底揭开时,才发现并不是最后的答案,真相远不止看着这么简单,还有隐藏在更深处的秘密。编剧汤佳羽则认为这部小说不仅仅以奇巧取胜,还涉及到了关于人性、正义、法理的深度探讨,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人们如何在公正评判时摒除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偏见?这个课题值得我们所有人不断探讨。“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这句出自尼采的经典警句,值得我们所有人不断咀嚼和自省。 毕竟正邪之选,有时仅在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