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焦虑的意义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07-14 23:59: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焦虑的意义读后感100字

  《焦虑意义》是一本由[美] 罗洛·梅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7.00元,页数:33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焦虑的意义》精选点评

  ●焦虑可以绕过,但永不会被消除

  ●人总是匆忙度日,困惑疏离混乱,无法拥有人与被爱的体验,不断设法让自己分神、逃避无聊、避免孤独,直到「困扰」成为问题本身为止,我们不知自己归属时,焦虑便产生此时孤独就是一个人骨头。设法「不去想到我们自己」也许能舒缓焦虑,但我们只有勇往直前,才有可能实现自我而奋斗.

  ●2012,我的心理学入门书籍

  ●超棒!罗洛梅太强!

  ●道理讲得再明白都不如多吃几颗西番莲(抠鼻

  ●人类是受限于时间的存有。生的恐惧是向前发展成为个体的焦虑,而死的恐惧则是向后退化失去个体性的焦虑。焦虑是人类在面对他的自由时所呈现状态

  ●真像文献综述。另,翻译硬伤

  ●所有的办法都是把焦虑的对象拿开、改变忘记,并不能变为不焦虑。

  ●这本书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了更焦虑

  ●做好日程表,找到喜欢做的事,并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另外保持运动习惯,非常有帮助

  《焦虑的意义》读后感(一):笔记

  用哲学语言说,当个体察觉到自己的存在有正与非存有的无限可能对抗时,焦虑便产生了.........非存有的威胁心理精神领域同样存在,也就是在个人的实存处境中所承受的无意义感威胁。无意义感的威胁通常是一种负面的经验,会被当成是自我存在的威胁。但是当这种焦虑的形式确认时,亦即当个人领受了无意义感的威胁,并挺身对抗时,其结果便是个人自我本性经验的强化。这也使得他更加确认,自己作为一个存在者,是与非存有或客体世界截然不同

  《焦虑的意义》读后感(二):书摘

  克尔恺郭尔说,在创作过程中,宿命被当做逃避焦虑和愧疚感方法。因为”命运灵魂可能性)与外在事物(如不幸必然偶然)的连结“,所以我们并未充分体认到焦虑与疚责的意义。不过克尔恺郭尔认为,这种把自己交付宿命的做法,会使创造性有所局限。他因此认为,坦诚面对疚责问题的犹太教,要比以命运为仰为依归的希腊文化更胜一筹。不出世的创意天才绝不会退缩至命运的信仰中,以逃避焦虑和疚责,他会向前通过焦虑与疚责,以此创造可能。

  《焦虑的意义》读后感(三):旅行的意义

  先说一句正确废话: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

  当然焦虑也是。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将焦虑分为两类:正常焦虑与神经质焦虑,在存在主义心理学看来,焦虑是成长的内在源泉。其中,正常焦虑是我们面对压力事件时的正常反映。所以正常焦虑不需要刻意去压制,它可以被用来促发改变。但神经质焦虑往往比事件本身应引发的焦虑程度要严重许多。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就是个体几乎没有什么神经质焦虑,同时可以接纳正常的焦虑将其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生而为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现实,如释迦摩尼所说的众生皆苦——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痛苦和苦难、需要为生存而不懈努力。正视焦虑就是要将生活看做是充满冒险的旅程,徐汇忍受不确定性、学会如何在没有任何支持的情况下生活是生命这趟履行的意义之一。

  《焦虑的意义》读后感(四):接纳正常的焦虑

  现实是很残酷的,因此必须不断寻找问题背后的规律才能解决问题以保证生存,这是我们自猿猴时期开始就有的本能。

  不过有的焦虑是不必要的,这些焦虑应该找到情结去解开。 先说一句正确的废话: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 当然焦虑也是。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将焦虑分为两类:正常焦虑与神经质焦虑,在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看来,焦虑是成长的内在源泉。其中,正常焦虑是我们面对压力事件时的正常反映。所以正常焦虑不需要刻意去压制,它可以被用来促发改变。但神经质焦虑往往比事件本身应引发的焦虑程度要严重许多。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就是个体几乎没有什么神经质焦虑,同时可以接纳正常的焦虑将其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生而为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现实,如释迦摩尼所说的众生皆苦——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痛苦和苦难、需要为生存而不懈努力。正视焦虑就是要将生活看做是充满冒险的旅程,徐汇忍受不确定性、学会如何在没有任何支持的情况下生活是生命这趟履行的意义之一。

  《焦虑的意义》读后感(五):意义感,奢望还是绝望

  常常说宗教解决两个问题,对于死亡的认识和人的意义感,对于死亡的认识很直接,而人的意义感显得虚无缥缈,人真的就是一个有意识的芦苇吗?

  已经是第二遍读《焦虑的意义》,之前读过很多有关焦虑方面的文章,但总感觉没有点到根本所在,只有读到这本书时,我说对了,就是这种感觉。

  常常想,现在的焦虑来自哪里,很多人其实是苛求自己,以为自己出了什么问题。现代的社会,压抑着每一个人,社会从宏观层面越来越少给予人们一种有意义感,凡人生活存在的意义被压抑到很多具体的层面,让人困斗不得止歇,逃避渐渐成为常态,甚至表现为变态,而这些都以为是自己的问题。

  罗洛梅深刻剖析了焦虑和逃避的关系,告诉我们焦虑之源在于人没有形成和社会的良好关系。虽然没有提出解决人的意义感这个宏大课题,但是认识了焦虑,就会知道很多问题其实都是外部世界内化的,不必苛求自己。

  在“悲催”的世界,不要成为“悲催”的自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焦虑的意义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