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奥地利学派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0-07-13 23: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奥地利学派读后感精选

  《奥地利学派》是一本由(西)赫苏斯·韦尔塔·德索托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的157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010-1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奥地利学派》精选点评

  ●奥地利学派的入门级书,很不错推荐新手阅读

  ●入门读物

  ●2011-01-15读毕,简炼的奥派入门级书,值得自己关注的:(1)米塞斯和彼特同为庞巴维克讨论班最出类拔萃人物,但是米塞斯认为熊氏是混乱轻率理论家(P72);(2)凯恩斯曾自己承认读到米塞斯和哈耶克太晚(P75);(3)作出直接评价创造信息的内部主观世界价格的外部世界(P78);(4)哈耶克早期追随维塞尔,是费边社会主义者(P87);(5)哈耶克认为费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文集》和凯恩斯的《通论》一样非常好危险(P100);(6)价格研究应该抛弃普遍流行的价格决定函数,而代之以一种序列的、演进过程导致价格动态形成的价格理论,此过程动力企业家才能(P116)

  ●2012.03.15 在南山图书馆翻到,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对奥地利学派与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区别有了粗浅认识,也了解了奥地利学派的发展认同主观主义方法论。还没仔细去琢磨理论的知识,还要慢慢读,然后把牛人的著作挨个过。

  ●入门书,翻译太烂。

  ●在计划经济中,没有市场价格,缺少自由市场土壤同时国家对经济的强制干预,都将阻碍企业才能在资本领域发挥。没有企业家才能的自由发挥,没有资本品和货币的自由市场,就不可能生产过程中的扩展进行必要的经济计算干扰社会并且阻止其协调发展的普遍失调行为就会接踵而来

  ●奥派都是好书

  ●言简意赅 关于奥地利的学派的学说

  ●非常好的奥派入门书啊,给了我一个对奥派直观大概的了解

  ●浓缩.部分理论尚待深入考究.

  《奥地利学派》读后感(一):自负的奥派

  为了参加一活动开始读奥派,读毕之后感觉作者不仅仅是为自己成为奥派而感到自豪,更多的是一种自负。

  经济思想史有很多流派,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特色分析方式假设出发点不同可以导致不同的分析结果。但是该书的问题就在于批评其他流派的时候慷慨陈词,但是说到自己流派的时候便是一些空洞赞美和奥派经济学家自传

  要论证一个经济学流派孰优孰劣,应该是先批评后立论。可以说明该分析方法的假设如何不符合实际情况,分析方法是否存在漏洞,分析结果是否过于草率。批评之后在提出自己的分析方法,并且论证本流派如何避免之前的漏洞和矛盾,如何适用于更广泛或是更加真实的分析。批评其人容易,但是批评之后立论并且论证才是关键

  虽然没有深入的研究奥派,但是直观感觉是读过一些哲学史和经济史的经济学家对历史的一种描述。运用的哲学知识不够专业,但是比纯经济学家知道得多一些,很多论断前后难以自圆其说。资本和资本品的概念模糊不清,重视企业家才能并把该概念无限放大,却漠视外部和内部的局限条件。其次,奥派的成名来自于历史实证,经验主义当然有很多漏洞,但是对实证主义的抛弃注定了奥派的小众化。

  《奥地利学派》读后感(二):读后感

  学经济学的都知道凯恩斯和他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这是现在经济学派的主流,很多国家都在奉行着凯恩斯主张的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我们的四万亿也基本是遵循了这样的理论,但随着扩张经济政策的不良反应的体现,人们渐渐开始了反思,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有一种学派被人们提起,那就是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主张。

  偶然的机会,在亚马逊网购的时候,点了这本普及奥地利学派的薄薄的一本小册子,简单而全面的介绍了该学派的核思想和一些学者流派的主张,让自己也对它有所了解。

  奥派和古典经济学最显著的区别是强调,经济是一门行为科学,而不是决策科学。强调了知识和企业家的才能是真正的企业利润创造的源泉。经济行为的决策不单单依靠数据和模型,不关心静态和理想的均衡,更多的是人文主义和主观能动,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动态市场的瞬息万变相结合,企业家的才能促使了社会中失衡行为的协调并转化为利润的机会等等。

  这本小册子不厚,区区百来页,读起来对于非经济专业的人来说有点费力,但不影响总体的简单明了,花点时间,作个小小的思维导图的笔记,还是很好理解的,同时对于现在的很多经济现象可能也会有了自己更深的理解。

  《奥地利学派》读后感(三):Notes

  人的行为过程要实现的目标的价值越大,这个过程就越长。

  资本品:被行为者主观视做是每一行为过程的中间阶段的事物。三种基本要素,自然资源 劳动和时间

  经济周期理论:资本品是难以相互转化的,离最终消费阶段越近,其可转换性就越差。

  利率:市场价格/社会时间偏好率

  庞巴维克《资本与利息》不是所有的经济品都是劳动的产品。商品的价值是主观的。经济品的价值最终决定因素不定。剥削理论忽略了时间偏好规律。

  奥地利学派的视角来看,资本品的供应方和需求方都依赖于对时间偏好的主观认知。

  米塞斯《人的行为》

  对货币的需求并不取决于货币今天的购买力,而是取决于行为者对货币昨天购买力的体会,否则就是循环论证。

  货币用和经济周期理论,计划经济的不可能性理论原因在于不可能获得必要信息,人是所有社会过程当仁不让的主角。人类行为学和历史。

  庞巴维克:节俭悖论 储蓄的任何增加都将降低消费,从而促使消费品的相对价格下降

  哈耶克把大萧条视作是美联储在这十年间大规模地人为扩张信用的结果

  衰退体现在投资部门的过度生产和那些靠近消费的部门的生产相对短缺

  反对货币主义主要原因是,所谓宏观理论,只关注货币数量变动对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而不关注相对价格结构的影响,因此他往往忽视引致医院的配置错误以及最终导致的失业。

  哈耶克 严格的货币本位制度 反对 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财政和货币操控

  市场不是理性组织 而是自发秩序 即一个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

  计划经济的思想谬误 在于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制度 如道德法律语言和经济制度 不可能被任何人有意识地创造出来,而是长期演进的过程

  制度强调理论

  序列的演进的过程导致价格动态形成

  竞争和垄断是动态的

  资本和利息 考虑微观经济协调过程

  货币信息和金融理论

  人及其警觉以及创造性的企业家才能

  效率应该从自发地对非均衡状态中的失调进行协调的企业家才能动态定义

  无公共产品和非竞争性消费

  成本收益信息不充分,规则和规范难明

  人口理论 文明的进步需要实践知识不断扩展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

  自由和产权

  数学形式主义往往会忽视人性最基本的特征,而人才是经济学家应该研究的社会过程的主角

  《奥地利学派》读后感(四):一次入门

  从我的理科生涯中已经有深刻的体会,动态的问题,非线性的问题始终是工程领域最复杂的问题,典型的像“非线性系统的动态控制”这样的问题就是实际工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面对这样复杂的系统,科学家们仍然尝试用数学的方式去解决他们,有的甚至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甚至应用在实际的工程问题当中。当研究客体转换为社会经济生活这样远远复杂的系统中时,就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数学方法能否始终解决任何复杂庞大的问题?如果不能,能否有一种其他的方法来解决?奥地利学派给出的答案是运用逻辑,引入时间和创造性等概念可以建立一整套经济理论。当然,对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批评我几乎都能接受,包括过度的将模型简化为只关注确定约束下的最优化问题,只关注均衡模型,忽略了社会经济行为中最重要的人的因素等。但同时,对于奥地利学派将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我将会怀着最大的兴趣与最大的批判性眼光去慢慢的验证。

  奥地利学派对于企业家才能的概念的引入几乎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让我眼前一亮的。企业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存在,自然就决定了企业家拥有的重要特质不应该被忽略。企业家才能蕴含的最重要的特质是企业家的创造力以及所能发现的新的知识和信息,这些知识和信息使得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者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这也使得社会的不协调得以改善并消除。因此,奥地利学派严重经济学的目的就是研究信息的发现和传递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企业家的才能进行驱动,需要有合适的制度保证企业家的才能能够充分发挥。这样周而复始的创造新知识新信息,产生不协调,解决不协调的过程,使得文明得以持续的发展下去。

  在奥地利学派之父卡尔门格尔之前,西班牙黄金年代的经院哲学家们做为奥地利经济学的思想根源,就贡献了许多后来奥地利学派中重要的概念,包括主观价值理论,市场的动态特性,时间偏好原理等。然而,当亚当斯密以及古典经济学派的大潮之下,卡尔门格尔对主观主义价值的捍卫和延续才显得弥足珍贵。此外,卡尔门格尔另一个最重要的贡献在于解释了社会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法律和语言等)的演进是自发的,当然,这种解释也是建立在人类行为和人类互动的主观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

  做为门格尔最出色的学生,庞巴维克在时间偏好理论和老师“不同级财货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资本和资本品”以及“利率”的概念。其中,资本是资本品在具有市场价格的社会经济体系中,企业家对资本品价值的主观评价,因此,在没有自由市场或市场受到干预的社会中,资本会受到错误的评估和判断。更极端的情况就是,计划经济不可能实现经济计算。利率,是另一种重要的市场价格,是当前商品对于未来商品的价格,它对于协调市场经济中的消费者、储蓄者和生产者的行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米塞斯和哈耶克正是以此建立了经济危机理论,正是对利率的货币操控,导致了经济主体的行为失调,扭曲了社会生产结构,社会就会以经济衰退的方式进行再调整和恢复。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米塞斯最系统,最综合的讨论了经济学的方法。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支,更是作为人类行为学的一支,其经济理论可以建立在人的行为的概念和范畴基础上,并以先验和演绎的方式构建起来,这就形成了奥地利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的基础。现实只能通过人类行为学理论解释,否则将不为人所知;研究未来可能发生的人类行为和问题,只有思想而不是经验才能做到。当然,货币价值,经济周期这些重要的经济学理论也是米塞斯的重要贡献。

  最有名声的哈耶克,完全承接了米塞斯的衣钵,继续完善了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同时和新凯恩斯主义以及芝加哥学派在货币、资本和经济周期理论方面进行了持续的辩论。当然,凯恩斯主义和自由市场经济的辩论还会持续进行下去,孰优孰劣则有待进一步的学习之后能有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判断。除了经济学的贡献之外,哈耶克还在哲学和政治领域有突出的贡献,哈耶克对社会的法律和制度的研究也是从自由主义出发论述了社会合作产生的自发秩序,同时批判了基于计划经济的社会制度中自由,正义,法律的确实和扭曲。

  经济学是一门认识社会中经济生活的学科,由于是人对经济生活的认识,所以如何解释人们所认识的经济现象一定会受到人的价值观的影响;由于经济生活对现代社会极其重要,因而又难免受到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只有意识到这些,才能在这个充斥着各种噪音的社会中做到尽量客观,无限接近真理。

  最后是一些疑问,迫切希望能在上述经济学大师的著作中找到答案

  如果完全的自由市场能很好正常运转,需要政府做什么?有完全的自由市场存在吗?如果没有,只能从演绎推理的方式证明奥派的经济学系统是否有足够的说服力?如何看待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经济?

  《奥地利学派》读后感(五):《奥地利学派:市场秩序与企业家创造性》读书笔记

  通过此书,我对奥地利学派有了比之前多的了解。对于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来说,经济学根本不是一套关于选择和决策的理论,相反,它是处理社会互动过程的理论集合,这些互动过程的协调程度高低不一,取决于行为者在发挥其企业家才能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警觉。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并不认为生产是外部的自然物理事件,相反是一种心智的精神现象。

  在新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模型中,他们往往忽视协调的力量,这种力量奥地利经济学家认为源于企业家才能,实际上,企业家才能不仅促进了信息的创造和传播,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对于社会中的失调行为的协调。而社会失调如果被企业家发现,会通过企业家才能,物化为利润。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家将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区分开来也是毫无意义的。经济问题必须作为一个互相联系的问题来研究。对于成本,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将把主观成本结合到模型中只是一种修辞,尽管会提到机会成本的重要性,但还是会以客观的方式处理它。卡尔门格尔指出文字语言的优势,认为文字才可以抓住经济现象的本质,而数学语言则不能。考虑人类天生的创造性能力,会在一系列的具体环境中不断生产和发现新的信息,在经济学中,函数的三个要件都不会发生。使用函数所要求的信息不变的假设完全抹去了每一个社会过程中的主角:拥有天生的企业家创造能力的人。

  奥地利学派认为,企业家才能的发挥会产生三个极为重要的效果:首先,企业家才能创造出以前不曾存在的信息;其次,这个信息通过市场传递开来;最后,企业家行为教育有关经济主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满足他人的需求。创造、感知和传递信息的总是人类。所以,在《米塞斯评传》中也有提及奥地利学派的思想:真正重要的不是谁具体发挥了企业家才能,而是存在一种没有对企业家才能的自由发挥施加制度或者法律强制的环境。因此,从政治上讲,大多数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都是自由主义哲学家,他们都致力于维护不受控制的市场经济。

  企业家才能是具有竞争性的,一旦行为者发现某些利润的机会,并采取行动加以利用,机会就消失了,其他人便无法利用这个机会。有人会错误的认为,一旦企业家才能的力量已经揭示并且穷尽所有已经存在的社会调整的可能性,并把它们都利用完全,企业家驱动过程就会逐渐式微,并最终停止或者消失。实际上企业家才能绝不可能耗尽或者终止。因为这些协调行为发生的同时会不断创造和传递新的信息和知识,这个过程不断扩散,永无止境,导致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关于奥地利学派的先驱,德科瓦鲁维亚斯-莱瓦,在1555年表达了整个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分析支柱——主观主义的价值理论,他认为:物品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它的客观性质,而取决于人的主观估计,即便这些估计是愚蠢的。德科瓦鲁维亚斯-莱瓦建立的主观主义传统被另外一位著名的经院哲学家继承,路易斯·萨拉维亚·德拉卡列,他说:在任何情况下成本都是跟着价格走的,而不是相反。另外,卡斯蒂略·德博瓦迪利亚的“卖者之间大量的、相互的争斗和协力将使产品的价格下降”构成了每一个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维护市场机制的基石之一。胡安·德玛丽亚娜认为:国家不可能获得它所需要的信息以使其命令具有协调的性质,因此它的干预必然导致扭曲和噪音。坎蒂隆强调,企业家作为市场过程背后驱动力的角色,并且他解释说货币数量的增加并不立刻影响一般的价格水平,相反总是通过对市场中出现的相对价格的影响和扭曲而逐渐的对实体经济的各个阶段构成冲击,这就是著名的坎蒂隆效应。

  庞巴维克表明每一资本品的投资过程都要求事先的储蓄,也就是减少消费。而在利率的形成市场上,当前商品的供应商或售卖者是储蓄者,他们相对更愿意放弃当下的消费以换取未来更高价值的商品;当前商品的需求者或购买者是所有那些消费当前商品和劳务的人。庞巴维克坚持资本品的价格不是由生产的历史成本决定的,是由对其未来生产力根据利率贴现后的价值决定的。

  米塞斯认为:任何通过信用扩张而被放大的通货膨胀过程,迟早会被自发地、无情地扭转,并引发危机或经济衰退,这时,所犯的投资失误会显现出来,大量的失业将会出现,所有错误投资的资源需要清算和重新配置。计划经济是不可能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因为使用了错误的方法论,即试图构建均衡状态的模型,并且假定所有实现这种均衡所需的信息是可得的。米塞斯的另一个贡献是关于“企业家才能”的观点,他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企业家,在于把握时机、填补空隙。

  哈耶克把大萧条视作是美联储在这十年间大规模的人为扩张信用的结果。他强调:衰退在根本上是由对消费品的相对过度需求所引发的危机,或者是由于储蓄的短缺,即储蓄不足以完成错误实施的更为资本密集的投资。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灵感源泉主要是——计划经济是思想自傲或科学自大导致的致命错误。在他看来,社会不是由一个人或一群热的头脑“理性组织”的系统,相反,它是一种自发秩序,也就是说,一个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是通过成百上千万人之间连续互动形成的,它不曾也绝不可能被任何人有意识的设计出来。

  奥地利学派总结当代经济学的一些观点势必在将来会引发经济危机:首先,理论家只关注均衡状态,而均衡状态和现实没有关系,那只不过是通过数学方法分析得出的状态;其次,他们完全无视动态的市场过程以及真实世界的竞争,或者从不恰当地角度研究这些问题;第三,他们对主观信息、知识和学习过程在市场中的作用重视不够;第四,不加区分的使用宏观经济总量,忽视了研究市场中经济个体的计划之间的协调。

  经济学界存也存在对奥地利学派的批评,对于此,奥地利学派是这样回应的。“奥地利学派和新古典所使用的方法论是互补的,并不排斥”。而在奥派看来,这不过是他们想免受奥派强有力的批评下折中的看法,这种互补方式想要成立,那么新古典方法必须真实反映人类的行为方式,并且从总体上看不会使其理论分崩离析,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对于新古典使用的简化假定,奥派也是不认可的”。奥派的经济学家指出,假定的简化是一回事,而假定完全不符合现实是另外一回事。对于新古典的假定,奥派认为他们的假定与人类如何行动及表达自己的经验事实矛盾。“奥派经济学家认为不能形式化他们的理论主张”。数学是由语言符号构成,会忽视人类最基本的特征,人才是经济学家应该研究的社会过程中的主角。

  米塞斯教授曾说:经济学家成为一个专业者这种发展,是干涉主义的衍生物。专业的经济学家是个工具性的专家,他帮助政府干涉民间经济活动设计种种措施,他在经济立法方面是个专家,今天的经济立法,其目的总是在妨碍市场经济的运作。

  读过老师推荐的书之后,我对经济学有了新的认识,不再仅仅是新古典经济中的各种“假设”、“均衡”和“数学表达式”等等,对于经济学的研究应该聚焦在社会中的“人”,尤其是那些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想要发展,不应该带给那些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束缚和制约。对于没有储蓄支撑的信用扩张,必然为经济危机埋下种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奥地利学派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