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0-07-12 23: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的读后感大全

  《终究悲哀外国语》是一本由村上春树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2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精选点评

  ●这个让我崇拜得不能自控作家烦恼,不是烦恼是悲哀。

  ● 第二遍

  ●有严肃,有幽默

  ●2019讀書023。

  ●所谓男孩形象,列成条条就是: 1. 穿运动鞋 2. 每月去一次理发店 3. 不一一自我辩解

  ●夸下的海口终于实现啦这一系列都读完了。我觉得最有趣的是脚注里的“山羊部分记得最牢的倒是这个:“你们可知道不流泪切元葱的诀窍?”“NO.”"就是赶在流泪前快快切完。"(笑)。

  ●为了书名买的书...他写东西谨慎,不想透露出一点不尊重不同意见想法世界上多些这样宽容谦逊的人就更好了。

  ●在学校这本书还真是ironic。。随笔就是有随便一写然后把人点醒的能力

  ●果然还是只能看小说

  ●村上笔下的美国也是有趣的很,处处能看到和日本的对比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读后感(一):行走外国

  这本书主要是村上春树在外国普林斯顿定居时的一些游历,短短的16篇,写出了很多他自身经历的有趣的事情。禁止带酸梅干盒饭讲述大学村的兴旺、在美国和日本跑步不同的体验穿着运动坚持去理发店理发。可能读过之后,能体会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的生活状态激发出对那种生活向往的体验。村上春树所说的“自己如此命中注定似的受困于不具'自明性'的语言这一状况本身所含有的某种类似悲哀的东西”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读后感(二):评《终究悲哀的外国语》

  挑几个观点讲下。

  首先,关于性别平权,我认为先生看得很清楚:不光光是女性男性同样没有受到性别平等的看待。因此,想要实现平权,得先让每个人从他人性思想支配下走出来。

  其次,是受美国团块世代一章的启发。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要做的事,我们这代人要做的事早就在苦痛迷茫不公显现同性爱情接纳传统文化的传承、真正的思想解放与平权,这些,我们心知肚明。即使无法一步达到也没有关系。十年不够那就二十年三十年,反正我们还年轻

  最后,关于自明性一说,让我有了些许灵感。“我们迟早都将在若明若暗地带被无言的自明性所抛弃”,这或许就是我想追求荒谬一说。我一直都想执笔写一个没有来也没有去的荒诞故事创造一个在世上游荡毫无意义灵魂。现在该是时候了。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读后感(三):评《终究悲哀的外国语》

  还是怀着获得村上式趣味莫名新知的心情看这本书的,因为他的随笔和小说,读起来感受一样,前者是相轻松新鲜好笑的,常有伍迪艾伦那样的絮叨嘲讽自黑的幽默,所以读他这类书之前,好奇、情绪都会上涨,但买之前核对目录避免重复也是必做功课。这本仍是如此,写了他旅居普林斯顿期间的各种遭遇、日常琐事、生活感受和思考,零零碎碎却也有意思得很。脑子里蹦出来的怪趣想法、旅途中遇过的那些匪夷所思的人和事、对电影音乐书写作食物酒的个人化谈论,也只在他的这类书里可以畅快读到。“我极其单纯地想游历更多的地方,想体验更多的事,想见更多的人,想尝试更新的可能性—想趁还能做到的时候尽力做一些。”可能这就是喜欢看村上旅行记的原因,在自己的脚步还未迈得更远的时候,他像个远行回来的朋友满足了我对陌生世界的好奇。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读后感(四):外国语不一定悲哀

  二十年的美国和现在美国会有什么不一样呢,又有哪些还是一样的呢?我替村上君去好好看看。

  普林斯顿和哈佛是不是还是考究的学院派我不得而知,只能说,看了村上的随笔,他描述的普林斯顿和我心里的普林斯顿是惊人的一致的。世俗之外的桃源,不过时代变了,可能没有二十年前那么纯粹了。虽然可能没有多大机会去普林斯顿学习和工作,但它在我心中是最想去的 dream college 是不会变的。

  村上还提到很多其它的现象,比如女权主义(没有贬义的意思)和种族歧视等等,在当今的美国似乎有点矫枉过正的感觉。所谓的 PC (political correct)不减反增,其实放眼世界,哪哪都有这种 correct ,改变不了就接受。

  说到书名,终究悲哀,村上自己也解释了的,不过依我看来,这没有什么可悲哀的,毕竟二三十岁的年纪,不出去走走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也有可能是年纪不到没有那个人生体验和感悟。

  总之会好好给自己做心理建设的,新生活加油。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读后感(五):读书如和作者对话——所以与同性格的人对话,大抵舒服很多

  其实不大喜欢村上的小说——准确地说,除了网络小说与言情小说,其他的小说,都不大喜欢读。即使是很喜欢王小波的杂文或随笔,对他爆得大名的三部曲小说也仍是喜欢不起来。

  村上的随笔却是很喜欢的。之前已经看过那本《当我在谈跑步的时候,我在谈些什么》,读来甚为喜欢,因此再入手此书。

  读罢觉得果然没有读错书。行文风格倒在其次,关键是作者的描述很有趣。说到穿衣、与人交往、爵士乐,一点一滴的小事,都能讲的这样津津有味,引人入胜——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些都是作者觉得很有趣的事情。

  关于与人交往,作者说他并不喜欢多言,也不喜欢那么热闹的交往。我觉得读书和写作,如果钟其中一样,必定是能够与自己的寂寞和谐共存的,因为必须要长久地独处。

  人在异乡,本来就有种强烈的孤独感吧。加上自己的性格,喜欢的东西——读书、写作、跑步,都是必须承受独处这一感受的爱好。

  总之读完,如遇同类,心情大好。

  近来总被同伴评价为“奇怪”——因不喜人多的场合,又喜欢读书。因此与周围的人交往看来,总觉得有点怪怪的。看到村上对于此种事情有类似描述,甚感安慰。

  对于他写到自己的个性就是不喜欢做“别人安排给他的且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而对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却一定会排除万难要做下去。我想说,呜呜呜,其实我也是这样~~~~(>_<)~~~~ 可是,别人说这样不对!要喜欢自己要做的事情才对!——至少,从这类事情的看法一致上来说,我就不得不喜欢这本书了!

  总之,认同感和共鸣太多,心欢喜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