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是一本由(日)村上春树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写小说的时候村上总是希望把自己藏起来,借助主角行为或者话语来间接来“说话”。写散文时村上就没那么多顾忌,肆无忌惮的好处是让我们看到真实的村上,幽默而富有各种趣味,没了小说家的神秘,多了几分人味。容易腻,随性而读最好。
●没想到村上君是个逗逼
●已经把有关“村上朝日堂”的系列看完了,估计再看几本也不成问题。
●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些随笔表达出村上脑内构造的「蠢萌」所在,很有些篇目看得出他没什么可写,然而又要应付专栏的截稿日,所以不得不挤出一些可笑又呆滞的联想来,配上安西水丸君过分涂鸦的「后现代」插画,用来下酒是真心不错。
●能将这么乏善可陈近似闲扯的小随笔读的津津有味也就只能是我这样的脑残粉啦,可多半会产生好想找个阳子这样的姑娘去八十年代的日本一块生活一段的感叹!当然,需得可以是无所事事不用工作的状态咩!
●虽然村上君说自己喜欢从书中读出教训,也希望读者能从他的书中读出教训,但我理所当然地没有从这本书中读出任何教训——一是我原本就不喜欢从任何书中读出教训,也不善于读出教训,二来也是这个系列确实大多轻松愉快并没有蕴含太多教训。但不知怎么的,我还是觉得相比第一本读起来更累一些,大概是时间的原因吧。
●三星半。
《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读后感(一):可爱的村上君
严肃的村上君是个好玩的闷骚之人。喜欢他的纯粹和简单(比如散文<模范主夫>里的状态。摘抄一段。
“主夫的日常同主妇的日常差不多同样四平八稳。。。一般人要看报纸或看电视、开收音机,但我不干这个。这是因为,当时我们穷得如同“无形文化采茶”,买不起收音机和电视,订报的钱都没有,故而家中一无所有。没有钱,生活这东西就simple(简单)得令人吃惊。世间有“simple life”这个牌子的西服,若是“simple life”,我这方面要详细得多。”
《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读后感(二):村上
还是第一次看村上的散文集,新年的第一篇由村上开始。大学毕业后开了个酒吧,后来转而写作,处女作且听风吟就得了新人奖,过上了家庭煮夫的日子,靠着妻子打工赚钱,那时候村上没什么钱,一天抽五六十根烟,喜欢喝啤酒。
中年后开始戒烟,长跑,进而喜欢上马拉松,村上一篇篇淡淡描述过往,每篇都很短,对于了解村上平日的生活倒是蛮有帮助,他不太喜欢聊天,于是只去一家理发店,搬了家坐电车两个小时也不愿意换,因为可以不用交代什么就可以理个发回去。
村上一直在感慨,年轻人咋不读书了,书店咋都是侦探小说了,其实我也挺想问的。
《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读后感(三):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
《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村上春树。村上的专栏又持续了一年,然后再次集结而成的随笔集,所以才叫“卷土重来”,出版于1986年。内容可读性比之前那本更好,提到了不少自己的趣事(脱发、戒烟等),语言依旧亲切生动,值得一读。本书好句:1.教训这东西有的时候沦为同一模式,有的时候又具有摧毁另一种意义上的模式的力量。2.所谓正确的评论是不存在的。3.对失败最好一笑置之。3.过分赞扬什么,往往不好收场。4.别人的劝说大多当耳旁风,而自己也很少认真劝说别人。4.我的座右铭是“健康第一,才能第二”。因为单纯考虑起来,健康可能招来才能,而才能不至于招来健康。5.物体一旦产生印象,印象就反过来限定物体。6.我猜想,年轻时候学过头了,长大成人后就可能发生“学习中毒症”或“学习过敏症”。“学习过敏症”指的是虽然学生时代学得发疯,但走上社会之后只顾东躺西歪看电视:而得了“学习中毒症”的人反正非得学点什么不可,不然就坐立不安。7.看来,人这东西要随着成长而一点点失却夏天的乐趣。8.等年龄到了一定程度,嗜好就会从啤酒转到别的酒上去,绝对。9.人生,在能尽情喝酒的时候才是灿烂的。10.工作告一段落端起酒杯时的心情的确是人生微小而实在的乐趣之一。11.尤其我们这代人大多体验过“street fighting”(街战),一直被煽动说“选举是欺骗”,因此年纪大了稳重下来了还是很难自然而然地去投票站。12.以我个人的基准来说,第二次读时比第一次有趣的小说是好的小说。13.每个人都有能力极有限的渺小可怜的存在——没有这样的自我认知不可能戒烟成功。14.我的一个朋友说“好的杂志就是停刊的杂志”。15.的确,过度健康的人在别人眼里确实像傻瓜。
《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读后感(四):村上朝日堂的随笔读后感
很好,过年的电影的书单再次被村上君承包。
自从看了村上君,三明治咖啡和啤酒就逐渐从普通食物变成了喜爱在到“路过非买不可”的东西。有机会的话也想品味一下朗姆咖啡和御田杂烩;此外,《红发同盟》的情节我怎么觉得很眼熟呢?上面的作者是柯南道尔,但是我印象中福尔摩斯不也破过类似的案件嚒
关于戒烟一二三,虽然我也抽烟,但是我不是热衷于烟的那类人;所以有一个星期猛抽那么几包(有一天直接抽了一包尽管当时还是刚刚开始吸烟)如果不特意去买的话也会把抽烟这件事情忘掉
但是肥胖不一样啊,怎么戒糖呢?可恶的村上,连一句多的也不肯写。
村上君,老实说,你可真的没收任何广告费咩?
其中最想看的电影是且听风吟
最想读的小说是《水形人》以及《女人与男人的名誉》
《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读后感(五):唠叨一些话
勤勤恳恳地每天写文章,坚持不懈的跑步爱好者,还是个早睡早起的“晨型人”,……。这样的村上,怎么看都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会让人莫名想去亲近的人物。他的文字也有其吸引力,诙谐有趣,看他的书,感觉上好似在听他谈心,被当做朋友般对待的读者,读起来也才更有劲头吧。
此前的村上朝日堂系列也都一一看了,一如既往的村上风格——好奇心强,观点想法怪诞。看他的书,能把一时的不快给卸去,偶尔还会逗人发笑。正因如此,才延续不断地在看村上君的书。村上的随笔系列共有11本,看了其中的7本(加上这本),觉得村上的书写得有趣是一方面,想不断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个热爱跑步每天早睡早起的作家,他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他对周围人怎么看,他喜欢吃什么料理,他会做饭吗,为何要当作家,……。总之,一大堆疑问等着解答,如此,看他的书便成了必不可少的功课。
村上又是极喜欢唠嗑的“顽童”,一件小事可以扩展不少东西,一些观点似乎在某种程度还跟自己不谋而合。“咦,原来村上春树也喜欢吃甜甜圈啊。”就是这么个感觉。他的唠叨不会让人生厌,毕竟其观点有许多新颖之处,又善于抓住读者的好奇心,反倒让人增添兴趣。
跟着看村上春树的书那么多年,也跟其做了许多改变。比如跑步就是跟着村上学的,原本以为跑步无非是体育生的专属,现在能变成自己的习惯这么坚持着,与村上的影响脱不了干系。再有就是喝冰镇啤酒这点,过去就仅仅觉得——“噢,喝啤酒啊,那喝吧”。根本不会想到啤酒还会有美味的那一瞬间,现在也彻底转为冰镇啤酒嗜好一族了。
书里头关于戒烟那篇,深感村上的强悍,常人果然无法企及。因为,身边的人三番屡次说要戒烟,而且意志坚定的加以保证,可是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后来,我便深深地相信戒烟跟登天的难度是一样的。建议想戒烟的,可以参考着看看村上春树的《戒烟一二三》,或许能有所裨益,指不定还可以现拿现用。
关于村上春树,想说的话实在不少。先唠叨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