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刺青》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07-10 23:1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刺青》读后感100字

  《刺青》是一本由[日]谷崎润一郎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19-9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刺青》精选点评

  ●谷崎一郎,真的恋母恋足恋女童,恋的坦坦荡荡。他女人,又珍惜女人,能发现女人真正的美。不得不说是个中高手

  ●想起几天前,走在马路上,前面走着一个小姑娘,手里拿着一枚红叶,然后被风吹掉了,她跑了过去,我以为她会捡起来 [微笑]她直接一脚踩过去了,再给她15年,也可以成为一个背后刺着大蜘蛛的女人

  ●比起长篇小说,还是更喜欢谷崎的短篇小说

  ●读客的包装真的太操蛋了,拿回就把书腰+后面强行塞进来的广告页撕掉扔了,要不是小哥哥拦了一下,封皮也被我扔了…

  ●读过这一本之后,觉得无论什么样的人,无论什么样的人生都不值得大惊小怪,不理解只是因为不知道前因后果,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导自演,人生来脾气禀赋不同教养生活经历又大不相同,故而结出什么样的果实都在情理之中人心之扭曲,深不见底,不可预测,这样看来,能够成长为一个正常而不发疯的人,才是非常的出人意料而又违背天理的。

  ●充满暴戾危险力量感的作品。但我还是喜欢春琴抄和阴翳礼赞啊。

  ●神经衰弱者不宜看。神童异端者的悲哀最有共鸣。而关于肉体,性,恋足和受虐施虐倾向等“癖好”,在时应该很超前,但若看不透其中的美,神秘时代感真实性(比如我),很容易看成小黄文。或者说如今的心理学精神分析都更为普遍,已经或多或少听说过那些病态理固不足为奇了。

  ●比起“美”,谷崎这本书里主要写的是“欲望”,欲望在人身的萌发与扭曲(甚至有时候比较变态,比如受虐和恋足)……比较有趣的是女性的欲望体现得比较强势,例如《刺青》《麒麟》中的“恶女”形象;而男性的欲望却多为消极,如《少年》《神童》等等。或许体现了作者本人的文学探索

  ●大谷崎早期的作品竟然如此妖艳的令人害怕

  ●好看!有几篇重复很喜欢神童这篇

  《刺青》读后感(一):试问谁不是方仲永

  他叫春之助,少小聪慧,酷读书,立志成为一代圣人无奈家贫,几乎止步于中学校门,幸好父亲老板慷慨相助,聘他当家庭教师,而他不负众望,一直名列前茅

  小说开头,春之助聪明灵秀,远超于同龄人,那时的他沉浸在知识中,思想纯粹,每一天都很快乐

  小说结尾,春之助已泯然众人灵性尽失,容貌平平幻想从艺,缺乏男性魅力却幻想左拥右抱,这时的他是个仆人佣人胆怯却无比符合世俗标准的人。

  未来,他可能有一番作为,毕竟那个年代的读书人很吃香,也可能彻底堕落到泥淖中,无论向好还是向好,都已经完成从神童到普通人的蜕变。

  其实,每个人小时候都有某种天赋,有些人记忆力惊人(我小时候就这样),有些人数学好,有些人体质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天赋或多或少会消失。

  没办法,生活在俗世当中,每天为茶米油盐发愁,哪有时间挖掘天赋?春之助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没因家境贫困辍学,却因意志不坚定沉迷美色,懈怠学业,父母老师同学老板,没一个阻碍他追梦,他最后却自己放弃梦想。

  小说字数不多,人物弧线却很棒,幻灭感十足。

  《刺青》读后感(二):《刺青》:希望能得一美女,于其光泽艳丽的肌肤上,刺入自己的灵魂与气魄

  《刺青》这本书我只读了《刺青》的这一部分。它是谷崎润一郎的一部日式美学作品,并先后影响了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等人。它所体现的美是我个人理解而言是有点畸形的审美,给人一种“堕欲”的感觉。就像古惑仔盛行时期,人们对于黑帮有一股难以名状的憧憬与畏惧。人们惯于生活中浮在表面的美,对纯净向往结束之后开始憧憬恶魔美学。

  冯唐《不三》里有一句:我们这些工匠就着女性的身体,创造瓷器,恍惚间还是迷恋那些身体。”而男主角清吉执着寻找数年最大的愿望便是“希望能得一美女,于其光泽艳丽的肌肤上,刺入自己的灵魂与气魄”。人们对于女性身体的迷恋想象或者说是性本能的驱使使他们将美与女性躯体相联系,并且产生了崇拜。

  “当时的戏剧、草双子均以美丽的人为强者,丑陋的人为弱者。”清吉苦苦等待的就是那个可以魅惑世间无数男人,拥有妇特质的女人。

  他通过《肥料》这幅画唤醒了姑娘俘获男人的强大野心。他在姑娘背上刺上新妇罗的图案,蜘蛛紧抱着她的背部,而男人就像被蜘蛛蚕食一样,拜倒在她的脚下,心甘情愿成为肥料。

  在唤醒她妖冶本性的同时,清吉将他的灵魂注入她的体内,并在源源不汲地供养,以此获得快感与永生。

  这种特征的女性在很多作品里都有体现,而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漫画作品《富江》,女主细长的媚眼,眼角带痣,通过魅惑一个个的男人来作为自己的养料,并且不断分裂出一个又一个的富江。虽然血腥黑暗但是又让人欲罢不能,它所唤醒的同样是潜藏在人们内心的黑暗与野心。

  《刺青》读后感(三):要将负面行为和情感当作艺术来品评的作品

  看看封面上的介绍: “在人类文学史上《刺青》作为恶魔主义的代表作品,为传统唯美派文学注入了全新的力量。”不知道你怎么看,反正这让我想起一句广告词:不看广告看疗效。因为喜欢日本的文学,想看一下所谓唯美派到底怎么美的,可看了半天觉得很失望。

  首先,这个版本翻译的太烂,雅就不说了,信与达是否合格我都严重怀疑。因为,阅读有时会有如鲠在喉的感觉。百度了一下别的翻译版本后,我后悔买了这本书,还不如网上翻译的好。看了一下译者简介,还是会长,难不成这不是本人翻译的?学生凑的数?反正译者没有文学功底,可能更适合去翻译学术作品吧。拖这本书的福,我觉得自己要学一下日语了。

  其次,由于作者曾在上世纪初来中国,所以原本我还期望这短篇集里能有一些相关题材,结果一无所获。看来不能在网上买完全不熟悉的书。真是的失望。另外凤凰文艺真是越来越不靠谱,(忍了没有用烂这个字)。

  从小说本身来讲,作者是否开了日本文学某些先河,这对于普通读者不太重要,作为普通读者,最直观的触动应该在于他所谓的“恶魔”主义,而且阅读过程中我没有办法不将这个主义和所谓“性变态”进行关联。书中很多小说都涉及到SM性虐待、恋足等等在国人看来极其隐晦的性行为,作者写别人不敢写,加之对于情感的思想的理解深刻,以及合适的艺术表现手法,于是他出道了。

  谷崎本人曾这样说道:“艺术就是性欲的发现。”这在很多艺术家中也都有着近似的表述。不过,对于绘画、音乐等其它艺术形式来讲,它们的形式往往是间接而抽象的,因此只要作者不泥陷于低俗,那他对于一般受众都相对更“艺术”,毕竟这种艺术语言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应用的。但小说就不一样了,但凡愿意读小说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而且越是本能的东西大家越倾向于低俗的理解。文字就是这么直接,直接地允许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己创作。

  所以,这本书能这么出版,也是挺不容易。也许在内容上有了一定的修正吧。在这本书中,就算是不谈性,很多小说谈及的也是社会中比较另类,甚至负面的行为和情感,也经常涉及到人本身内心深处的不太示人的那一面情感和思想。比如坦然地欠账不还、天才的陨落、恋母等等。可以说,作者对于一般人所唾弃不齿的行为的心理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可以艺术地表达出来。这也许就是将其说为恶魔主义代表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刺青》读后感(四):艺术就是性欲的发现

  

看看封面上的介绍: “在人类文学史上《刺青》作为恶魔主义的代表作品,为传统唯美派文学注入了全新的力量。”不知道你怎么看,反正这让我想起一句广告词:不看广告看疗效。因为喜欢日本的文学,想看一下所谓唯美派到底怎么美的,可看了半天觉得很失望。

首先,这个版本翻译的太烂,雅就不说了,信与达是否合格我都严重怀疑。因为,阅读有时会有如鲠在喉的感觉。百度了一下别的翻译版本后,我后悔买了这本书,还不如网上翻译的好。看了一下译者简介,还是会长,难不成这不是本人翻译的?学生凑的数?反正译者没有文学功底,可能更适合去翻译学术作品吧。拖这本书的福,我觉得自己要学一下日语了。

其次,由于作者曾在上世纪初来中国,所以原本我还期望这短篇集里能有一些相关题材,结果一无所获。看来不能在网上买完全不熟悉的书。真是的失望。另外凤凰文艺真是越来越不靠谱,(忍了没有用烂这个字)。

从小说本身来讲,作者是否开了日本文学某些先河,这对于普通读者不太重要,作为普通读者,最直观的触动应该在于他所谓的“恶魔”主义,而且阅读过程中我没有办法不将这个主义和所谓“性变态”进行关联。书中很多小说都涉及到SM性虐待、恋足等等在国人看来极其隐晦的性行为,作者写别人不敢写,加之对于情感的思想的理解深刻,以及合适的艺术表现手法,于是他出道了。

谷崎本人曾这样说道:“艺术就是性欲的发现。”这在很多艺术家中也都有着近似的表述。不过,对于绘画、音乐等其它艺术形式来讲,它们的形式往往是间接而抽象的,因此只要作者不泥陷于低俗,那他对于一般受众都相对更“艺术”,毕竟这种艺术语言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应用的。但小说就不一样了,但凡愿意读小说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而且越是本能的东西大家越倾向于低俗的理解。文字就是这么直接,直接地允许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己创作。

所以,这本书能这么出版,也是挺不容易。也许在内容上有了一定的修正吧。在这本书中,就算是不谈性,很多小说谈及的也是社会中比较另类,甚至负面的行为和情感,也经常涉及到人本身内心深处的不太示人的那一面情感和思想。比如坦然地欠账不还、天才的陨落、恋母等等。可以说,作者对于一般人所唾弃不齿的行为的心理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可以“艺术”地表达出来,有时接近于病态、夸张,但又想诱惑你上钩。这也许就是将其说为恶魔主义代表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刺青》读后感(五):《刺青》:对美的极致追求,隐含着对受压迫女性的悲悯

  谷崎润一郎作为唯美派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曾7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但他能够步入日本文坛,与永井荷风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

  1910年,谷崎润一郎发表了处女作《刺青》,得到了永井荷风的称赞,因此在日本文坛得以立足。谷崎润一郎与永井荷风同样作为唯美派作家,但二者给我的感觉却截然不同。

  在对美的追求这一点上,谷崎润一郎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他的短篇小说《刺青》简直就是为美而生的,在这部作品中,谷崎润一郎将自己的美学思想统统提炼了出来,所以通过这篇小说分析谷崎润一郎的美学理念是十分有必要的。与此同时,谷崎润一郎不只是在单纯地写美,他对美的极致追求中,隐含着他本人对于受压迫女性的悲悯。

1、在繁杂的现实中打造出专属于美的世外桃源

  谷崎润一郎对美的极致追求,首先就体现在《刺青》对社会背景的设定上。谷崎润一郎虽然并没有架空时代背景,但却在日本的江户时代打造出了一片专属于美的世外桃源。

  ①社会尚美的氛围

  谷崎润一郎把《刺青》的时代背景设定为日本的江户时代。但与此同时,他并没有严格遵从历史事实,而是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围绕着“美”的主题,对原本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加工,最终打造出了一个为美而生的世外桃源。

  谷崎润一郎笔下的江户时代,社会上一派歌舞升平,人们过得悠游自在。不难看出,此时的人们至少不用为了生计发愁,生活水平应该达到了小康的标准,因此才能人人活得悠然自得。也正是基于此,社会才有了追求美的可能。

  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来看,人一旦满足了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保障,自身的需求就要更进一步,前进到精神领域这一更高的层面。而《刺青》中的人们已然不必再为吃喝发愁,那么对于美的追求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不出意料了。

  然而谷崎润一郎笔下的社会对于美的痴迷程度,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令读者感到意外的。

“人人努力变美,使得大家朝天秉的身体注入色彩,鲜艳浓香、绚丽多彩的线条和颜色在当时人们的身体上跃动。”

  在当时,对于美的追求几乎达到了无人可例外的地步。无论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二三十岁的青年,亦或是七八岁的儿童都对美追崇不已。他们不仅乘轿子要选身上刺有美丽图案的车夫,自己也十分热衷于在身上刺上漂亮的花纹,痴迷于把自己雕刻成一具美感十足的艺术品。在全国性的刺青会上,众人还要通过比较刺青,来决出谁是美的化身。

  可以说,《刺青》中的社会对于美的追求,已经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那些孜孜不倦地渴求着美的人们,足以令每一个读者感到震撼。

  ②追求极致美的刺青大师

  正是因为社会上的人们都渴望通过刺青让自己的身体变成盛放美妙艺术品的容器,所以能够刺出这些创意奇特、构图巧妙的刺青大师们就成了社会追捧的对象。《刺青》就是以其中一个刺青大师清吉的视角展开的。

  清吉此人可以说的上是极端中的极端,如果说普通人追求美的狂热就已经令人感到吃惊了,那么清吉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则更令人感到疯狂。

  清吉对于美的过分痴迷,与他本人的经历密不可分。早年的时候,清吉深受日本传统风俗画浮世绘的影响,想做一个画家。然而不知为何,他最后沦落成了一个刺青师,与自己当初的追求相去甚远。虽然昔日的梦想没有实现,但渴望绘画的那份追求和自己学到的关于绘画的理念依旧在清吉心中闪闪发亮,他将身为一个画家应该具有的操守融入了刺青师这一职业中,严格把守着自己的职业底线。

“除非是能够吸引他的肌肤和骨骼,否则休想买到他的刺青。即便偶尔请他画下刺青图案,一切构图及花费均得听从他的要求。”

  光是这挑剔的程度,便足以令人想象出一个追求美到极端的大艺术家了。除了绝不轻易出手之外,清吉作为声名远扬的大刺青师,内心中还埋藏着一个不为人所知的渴望。

  他渴求自己能够遇到一具曼妙的女性躯体,而他将会以这绝美女子动人的躯体为洁白的画布,刺刻出他对于美的所有理解。这是清吉多年的夙愿,也是他几十年来坚持下去的动力所在。在《刺青》中,谷崎润一郎是这么写的,“清吉想要刺入的是自己的灵魂”。在小说的最终,清吉也确实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坦率地说,清吉这个人物就是为美而生,为美而死的。美是贯穿他一生的追求,是支撑他活下去的动力,也是让他能够含笑而饮,坦然了此一生的砒霜。

  写到这里,我个人感觉谷崎润一郎与永井荷风的区别其实已经体现出来了。永井荷风的文虽也优美,但“美”更多只是一种辅助工具,用来表现人物的圣洁。但谷崎润一郎则不同,他的美是纯粹的,《刺青》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为了追求美而产生的。可以说,谷崎润一郎就是唯美派的“清吉”,是一个追求美到了极端地步的小说家。

2、暴力美与女性美的统一

  谷崎润一郎的美学理念在处女作《刺青》中同样也得到了集中体现。

  ①美的化身——女性

  谷崎润一郎的许多作品都体现出了她对于女性的看重。在《春琴抄》中,佐助为了让心目中的女神能够永远在记忆中闪耀着圣洁的光辉,不惜把自己的双眼刺瞎,以此来逃避现实。在《刺青》中,清吉希望选取女性的躯体来完成自己最后的刺青,而不是男性,同样也体现了谷崎润一郎崇拜女性的美学理念。

  清吉发现自己的心动女子时,仅仅只是看了一眼那女子的玉足。尽管如此,清吉依然疯狂地渴求着有着那双美足的女子,并因此就判定她便是自己想要找到的那个人。

“从拇趾到小趾的纤细五趾排列齐整,其趾甲的色泽完全不亚于在绘之岛海滩捡获的粉红色贝壳,脚踵圆如珠玉,令人怀疑那是经岩石缝中流出的清冽泉水洗就的润泽皮肤。”

  谷崎润一郎对于美足的描述确实很浪漫,足以令读者想象出那令清吉心动不已的双脚该有多么的美妙。但谷崎润一郎选择把女子的脚作为首先描写的对象以及决定女子美丽程度的关键,而不是人们平常看重的脸庞,其实还是比较值得玩味的。

  谷崎润一郎认为女性是美的化身,而他本人又是一个纯粹的美的追求者。因此在她的作品中,女性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被他排除在美之外的男性,则只能仰望着女性。所以,清吉第一眼看见的是姑娘的脚,是因为男性在仰望至高无上的女性的过程中首先要看见女性的脚,其次才能是大腿、胸脯、脸庞。

  除此之外,谷崎润一郎文中许多的叙述也足以体现出他崇拜女性的美学理念。

“这双玉足,将被男人的鲜血滋养,也会践踏男人的身躯......所有的男人,都将成为你的肥料!……”

  在谷崎润一郎笔下,男人的鲜血是用来滋养女性的琼浆玉液,男人的身躯是用来帮助女性绽放出绝美之花的肥料。高高在上的女性们用玉足践踏着身下的男人们,享受着他们的崇拜和供给。当然,从现实情况来看,男女理应是平等的,但谷崎润一郎作为纯粹的艺术家,我们不应苛求太多。

  ②暴力摧残下诞生的美

  除了崇拜女性,谷崎润一郎笔下的美还经常与令人战栗的暴力行为融合在一起,这种创作倾向被评论家们定义为“恶魔主义”。其实读完之后,我倒觉得恶魔主义与现今流行的暴力美学比较相似,都是通过暴力的行为展现别样的美。

  “恶魔主义”首先体现在刺青过程的痛苦上。刺青并非什么简单又轻松的事,对于要被刺青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首先,被刺青的人要忍受细细的针尖戳破红润肌肤时带来的疼痛,而这样的过程一天要重复上五六百次,光是想想就令人不寒而栗了。而为了完成刺青的最后一道工序——上色,这些可怜的家伙还必须抓紧时间跳进热水里,让温热的水流与刺出的伤痕亲吻,带给自己钻心的疼痛。

  等到大功告成,刺出的图案自然光彩照人,但谷崎润一郎同时也在提醒我们,要想获得这样的美绝非什么易事,唯有经历过令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才能将美请入自己的身体。

  除此之外,清吉在给姑娘刺青时的行为也同样十分暴力。姑娘一开始并不想被刺青,然而清吉强人所难,在给姑娘下了迷药之后,趁着姑娘昏睡无意识,强行在她背上刺下了新络妇蜘蛛的图案。固然,按照清吉所说,有了这幅刺青,姑娘便可以成为全日本最美丽的女子,但这样的美却是在暴力胁迫的辅助下诞生的,便少了几分自然的感觉,让人感到不适。

  说到这里,其实我觉得还是由于谷崎润一郎是一个纯粹的美的追求家,才有了这种种的美学理念。正因为纯粹,所以为了达到目的无所不用其极,所以他的作品既有过分崇拜女性的偏执,又有令人感到不解的,通过暴力来展现美这一有些变态的做法。总而言之,通过《刺青》我们可以对谷崎润一郎的思想有大致的了解。

3、揭开美的表象,看谷崎润一郎的悲悯心

  诚然,《刺青》是谷崎润一郎美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但他所要展示的绝不仅仅是自己的美学思想。揭开美的表象,你会发现《刺青》当中隐含着谷崎润一郎对于受压迫女性的悲悯之情。

  ①受压迫的女性

  虽然《刺青》明显地表现出了谷崎润一郎崇拜女性的审美理念,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作品中的女性地位并不是很高。

  首先,清吉作为刺青大师,来找他刺青的却只有男性,也正是因此,清吉才渴望得到一具曼妙的女性躯体来完成自己的夙愿。这样的现象其实很怪异,按照前文所说的来看,如果社会整体风气是追崇美的,那么作为社会构成必不可缺的女性本身也应该参与其中,而刺青作为展现美的最佳方式,反而没有女性的参与,这便令人匪夷所思了。

  而文中提及的两个女性,一个是艺妓,一个是艺妓的丫鬟。因此,我猜测女性在社会的实际地位应该是比较低的。因为地位低,所以女性只能成为身不由己的艺妓,而本应该比男人更加爱美的女性也因此没有刺青的权利,男性才因此成了刺青师的常客。后来清吉不顾姑娘个人感受,强行给她刺青,也能说明女性在当时其实是受压迫的对象。

  谷崎润一郎这样的叙述明显是与他的审美理念冲突的。他认为女性作为美的化身,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在他的小说中,女性的实际地位却非常低,没有自由选择人生的权利,而只能成为附庸他人意志的傀儡。

  ②女性的反抗

  正是基于女性本身遭遇了不公正的对待,所以《刺青》中的姑娘最终发起了反抗。

  姑娘的反抗精神在一开始便有迹可循。在清吉告知姑娘,自己决定让她变成全日本最美丽的女子,让她去吸干那些男人身上的养料时,姑娘被这大胆的想法震住了。她激烈的反抗,想要逃离。可以说姑娘的心中本身就有反抗的种子,只是缺少破土而出的时机。

  而等姑娘发现自己的背上已经被刺上了巨大的新络妇蜘蛛的图案时,她的态度忽然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接下去,要到浴池去上颜色,会很痛苦,你要忍住哟。”清吉的嘴凑近姑娘耳边,慰藉似的轻声私语。“只要能变得美丽,无论怎么痛苦我都能够忍受。””

  姑娘此时开始变得主动了起来,而不再选择逃避,这是她反抗的开端。等到她身上的刺青被注入了绚烂的色彩,开始变得生动起来时,反抗的号角便吹响了。她接受了清吉一开始的期盼,决意要让全日本的男人成为滋养自己美貌的肥料,而让她走到如今这一步的清吉,成为了她第一个目标。

  其实一开始我是十分震惊的,当姑娘说出那句“我已经抛却了过往的胆怯,师傅你将首先成为我的肥料”时,我的内心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感情。

  勇敢反抗的女性本应该令人感到钦佩,让人赞叹不已,心生崇拜。然而谷崎润一郎笔下的反抗却让我觉得有一种悲壮的色彩,因为女性获得反抗能力的同时,也代表着她们妖魔化的开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姑娘背上的刺青其实很有说法。

  新络妇蜘蛛并不是自然界的生物,而是日本民间传说中的妖怪。新络妇蜘蛛常常幻化成貌美女性,勾引那些为美貌而荡漾的男人,然后取下他们的首级,挂在结成的蛛网上。被刺上新络妇图案的姑娘不也正是如此吗?她将凭借着全日本绝无仅有的美貌,勾走所有男性的魂魄,让他们匍匐在自己的脚下,为自己献出炽热的生命。而那些层层堆叠起的骷髅头骨,便是姑娘反抗后得到的王座。

  对女性的崇拜出于不真实的表象,而反抗的起点意味着妖魔化的开端,固然《刺青》中的姑娘拥有绝世美貌,却也令我感到哀伤不已。在谷崎润一郎笔下,美成为了反抗的工具,成为了杀人的利器,这是何等的悲哀。而谷崎润一郎大概也是别无他法,才把美赠予给笔下的女性,让她们以此获得自保的能力,立世的根基,成为图腾,成为神话,成为不再被俗世束缚的女妖魔。

  谷崎润一郎的伯乐永井荷风曾说:“在明治维新以来之日本文坛,是谷崎润一郎成功地开拓了没有任何人敢动手的艺术的一个方面,其作品最大特点之一是:由于肉体的恐怖,而产生出神秘幽玄,那是从肉体的残忍中反动地体味到的痛切的快感。”

  今天再读他的作品,仍旧可以清楚明白地感觉到他理念的极端。对于女性的过分崇拜,对于阴暗的暴力行为的直言不讳的描写与热衷,都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奇怪的作家。

  但倘若你觉得谷崎润一郎的作品是靠艺术性而弥补现实性的缺乏,我很大程度上是不认同的。他更像是一个斗士,用极端思想铸成一把把长剑,去反抗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不公。在众人把女性贬低的一无是处的情况下,他仍旧在讴歌,在赞扬,用最为决绝的反抗为她们披上美的冠冕,成为超脱凡世的神话。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刺青》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