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执法者》是一部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 桑德拉·洛克 / 奇夫·丹·乔治主演的一部动作 / 冒险 / 剧情 / 惊悚 / 西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斯特伍德在西部片里依旧是无敌般的存在,片中他每吐一口痰就相当于《北斗神拳》里健次郎说出“你已经死了!”
●To hell with them fellas. Buzzards gotta eat, same as worms.
●很一般啊
●伊斯特伍德不仅打的一手好枪,还吐的一口好痰,又浓又黑,又快又准。不过话说回来,伊斯特伍德无论是拍还是演,都可以说是西部片的代表者之一,这点毋庸置疑的。与莱翁内相比,没有刻画鲜明的正反人物形象是一大不足。
●《不法之徒》呈现的是伊斯特伍德内心最纯粹的西部世界,没有种族的蔑视以及大快人心的正邪之战,有的是主角逃亡的无奈以及浓浓的人文情怀。相比较莱昂内的电影,本片更加暴力狂野,而且躁动的镜头让影片具有了西部片不同以往的表现力。
●老人、印第安人、美丽的少女、法外狂徒,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共同保卫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萍水相逢也能同生共死,即便人生多舛也能够一笑泯恩仇,东大木已然成为了优秀西部片的代名词之一。片尾相忘于江湖的百味杂陈27年后在「神秘河」中再次启用,“我们都死在了过去”。
《西部执法者》影评(一):气吞万里如虎
影片风格犀利,摄影布局极为考究,视万物为刍狗的上帝视角与小委婉的莫名情怀有不可思议的交融,再加上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气概,最终造就了这部足以与其它伟大作品并驾齐驱的西部电影。
六星。
《西部执法者》影评(二):没有丑化土著人的西部片
Eastwood的片子风格都比较接近,所以情节和他的‘半独角戏’不用多说了。说说配角好了。
看西部片常常会有丑化土著人的情节。现代的西部片中要么没有土著人,要么土著人都是悲壮的受害者。但是,这个影片中对于土著人的处理比较‘客观’。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客观,但是至少是特别。
片中出现了至少三个不同的土著族。我搞不懂他们之间的关系。但是那个老头的一大段话是再明白不过的:美利坚合众国巧取豪夺。
片中照例出现了被白人凌辱的年轻女土著。她照例崇拜孤胆英雄,照例要誓死追随他。但是她竟然没有和偶像发生性关系!很有性格。
土著人,有英雄,也有孬种。
至少这是比较客观的。
《西部执法者》影评(三):法与不法
我挺喜欢西部执法者的
有点奇妙的是电影的中文名称叫西部执法者,但英文片名却是The Outlaw Josey Wales ~明明是不法之徒
他所谓的西部执法者,法在这里指的是其实是"正义"的用法~~
但outlaw的law或许指的是常规、道德标准
Josey Wales 没有什么可以在失去的,于是没有什么可以约束他,不管是南军、北军,白人、印地安人,警长、盗匪~~一切的制度规范的标准都在他面前都荡然无存了
于是Josey Wales 的队伍成为了一个民族的大熔炉,他无视于世间的法律,反倒协助创建了真正的乐园
他与印地安人的酋长的对话当是全片中最主要表现的价值观,人们要的只不过是生存,互利共生,抑或两败俱伤,真正的规则当只有如此~~
与自然共生,与他人共生,是贪婪、无止尽的掠夺逼使良民成为了不法之徒
《西部执法者》影评(四):看好莱坞如何颠三倒四歪曲历史
y 尼可 不得转载
美国内战的游击队起源于堪萨斯战争时期的密苏里的奴隶制支持者,肆虐于捍卫自由的堪萨斯,详细内容,请参考堪萨斯相关内容。
到了一八六年美国内战全面爆发,奴隶制势力的游击队日益猖獗,就像在堪萨斯战争时期一样,这些恶棍不穿军装,专门在战线后方烧毁房屋和农田,掠夺财物,以强奸妇女,虐杀儿童为乐,不活动时便隐匿在奴隶制支持者的社区。这些恶棍严重威胁着联邦后方的安全,并牵制了大量联邦军来保护后方的平民和补给线。这些恶棍被叫做“bushwhackers”。
为了对付这群恶棍,以莱恩为代表的堪萨斯出身的联邦军将领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由于支持奴隶制的社区就是那些恶棍的据点,因此莱恩等人的做法是烧毁那些奴隶制支持者的社区,让那些恶棍无处藏身。使用这种强硬手段反制那些恶棍的联邦军被称作“jayhawkers”。
到美国内战结束,许多流氓恶棍继续在西部流窜,制造了许多谋杀、银行抢劫和火车劫案。
在之后一百多年的时间,一些无耻之徒、奴隶制遗老、种族主义者反复通过书和影片歪曲历史,美化着那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恶棍,顺便赚取着这种臭水沟里的不义之钱。
好莱坞的这类电影如《不法之徒威尔斯》(The Outlaw Josey Wales),国内竟然翻译成《西部执法者》或《独行侠大复仇》,前者简直是颠三倒四,后者恐怕是对侠这个字的侮辱。
而诸如莱恩、蒙哥马利、詹尼森等为人类正义事业献身的英雄人物则被好莱坞歪曲和妖魔化,或者无人问津。
我们绝不能忘记历史的真相。
《西部执法者》影评(五):《The Outlaw Josey Wales[不法之徒]》我呸
http://axinlove.com/2011/06/the-outlaw-josey-wales/
《The Outlaw Josey Wales[不法之徒]》我呸
y @xinl.ve 110623
Movie Rating:8。
上世纪70年代,西部片逐渐没落,Clint Eastwood的牛仔事业不可避免地落入窠臼。在继续保持演员工作的同时,尝试做导演的CE,驾轻就熟选择西部片作为试水的类型。早期的稚嫩和观众经历西部片黄金岁月形成的品味,给CE的表演与执导,带来的是一片批评。《The Outlaw Josey Wales[不法之徒]》之前的辉煌属于John Ford[约翰·福特]、Sergio Leone[塞尔吉奥·莱昂内]的传统西部片,以精炼、细致和恪守规则的典雅电影语言闻名,之后则属于《Unforgiven[不可饶恕]》、《No Country For Old Man[老无可依]》等的西部片变形记,批上了黄沙荒漠小镇的外衣包罗社会万象。位居两端之中的《The Outlaw》因具有了一种内容和情感的纯粹,或者说简单,昙花一现了传统,也预言着西部片未来的异化。
电影的时代背景为美国内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CE饰演的Josey Wales经历家园巨变后加入南方军游击队。内战宣告南方的失败,拒绝放下武器的Josey Wales成为了独行的牛仔。这是属于传统西部片的段落:牛仔拒绝文明与驯化,浪迹天涯的同时完成某项使命,而将他们的故事流传。只有贴上孤独、沉默、冷酷的标签,才能被标示为一名合格的牛仔。酒精、赌博、女色或杀戮等只是孤独牛仔的嗜好,成不了他们前行的羁绊。死神的敲门声开始于牛仔的动“情”。爱情、亲情、温情等等都会要了牛仔的性命。但煎熬过波折,牛仔也就能找到家园安定下来,暗示被文明世界接纳与牛仔的消亡。
本片之中异化的段落是一直在拒绝同行之人的Josey Wales,最后不得不成为一群人的头目,暗示着责任的增加。束缚和责任是牛仔的敌人。与此同时,多人相处的过程不免要使得牛仔参与社会生活,潜移默化间完成从游牧民族到农业社会的转变。从传统的西部片的情节来看,主角一定需要完成某项任务,这一过程是为电影的主要段落。而完成任务之后的牛仔们,往往会被导演安排一个留有猜测意味的结局,大多是牛仔们继续维持之前的生活,被改变的是牛仔身边的人和牛仔的心境。要进行文明化或者社会化的情节段落,使得牛仔的性格变得不那么纯粹,也就意味着不再具有早期的类型传统,好处是使得电影变成了一个大筐子,所有在现代商业城市化的人际生活能被纳入西部片的焦距之中,西部片的边界得到了扩张。
寡言少语面无表情一直是CE的银幕形象,除此之外,本片之中的Josey Wales又多了一项随处吐口水的特征。与前面所说的西部片的传统和异化产生明显对照的是Josey Wales在做牛仔时无所顾忌地“我呸”和老太Lone Watie相处之后,不得不在老人面前把将要出口的唾沫又咽了回去。“我呸”的对象甚至包括了一具尸体和一条狗,前者犯了忌讳,后者让普通人都会心生反感。Wales与老太打交道的过程更为有趣。不相识前,老太还会嫌弃Wales没有教养,相识之后,野性的牛仔也不得收敛自己的行为。牛仔行事的利落洒脱,从Wales的“我呸”得到了一定程度表现,电影的前半段反映的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的牛仔与牛仔作风。而在后半段,出现一位年轻美丽而且柔弱的异性时,电影的意图依然保持的非常简单,我们会期望、并且见证二人的结合。情感的生长非常简单,不会像后来的电影那样让人纠结。
印第安人是西部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论是以反面还是受苦难的正面人物的方式出现。在本片之中,牛仔与印第安人的交集产生了非常奇妙的效果。Josey Wales那日的早起,仿佛暗示他要面对命运,失去已经到手的平静生活,但最后与印第安人达成和解,既改变了Wales的命运,也将印第安人的形象从野蛮的抢劫犯变成了可以交流沟通理解的平等人,西部片的人物形象因而又有不同。
《The Outlaw》林林总总的特征为影片赢得与之相匹配的名声。我存疑惑的地方,在序曲的Josey Wales与他之后的声名大噪相比,变化太大。Josey Wales在南军时的队长,Fletcher,占用戏份不少,但没有太过耀眼的性格与形象,不如拿着枪上阵的老太,《Hot Fuzz[热血警探]》的黑色桥段。
The.Outlaw.Josey.Wales.1976.720p.BluRay.x264-SiN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