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大会 第一季》是一部由马东 / 何炅 / 高晓松执导,脱口秀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奇葩大会 第一季》观后感(一):生活的恶
看了奇葩大会里刘楠说的,铠甲永远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以最赤诚的肉身去面对每个人,在你遇到恶的时候,这个硬的东西会来刺伤你,让你痛但痛过之后,你会长出铠甲。我想也许生活就是应该如此,被伤被痛后拥有一身盔甲却还能有一颗真诚柔软的心,而不是像刺猬一般反而长出长刺,封闭自己,把外物隔绝于千里之外。
《奇葩大会 第一季》观后感(二):短评写不下了移步这里
1. 对快乐婊何炅路转粉 反应之快绝对不输马东 矮大紧和康永哥 2. 新选手目前喜欢美食作家蔡要要和蜜芽CEO刘楠(后来喜欢遗珠金句王傅首尔)3. 康永哥提醒选手的一句话很受用“永远不要用大家第一反应的观点来理论 会很干 要多想一层” 4. 据说下期看不到矮大紧了 桑心 喜欢他和康永哥的碰撞
《奇葩大会 第一季》观后感(三):字数超了一点的短评
好看,但是因为每个人上台前都经历了很严格的筛选,每个人上台都能说出点东西,但是这一点东西不足以给人留下特别深的印象,而且没有表现不好的人的对比没有之前那么大的冲突了。同时感觉这一季更注重收视率和曝光率,邀请了更多的有名气的人和大来宾,没有以前单纯选拔辩手时的任性了。不知道这种改变是好还是不好,就是感觉没有之前那么过瘾了
《奇葩大会 第一季》观后感(四):奇葩大会少了竞技多了观点
奇葩说火了后,效仿奇葩说的节目为他们提供了新奇葩,不过《偶像就这样婶儿》请来了李银河当摆设。《暴走法条君》最早请到了刘紫晨,辩手付首尔果然直接说参加法条为了准备来奇葩说。下午发了一个谷大白话,俗得有文化是一种追求,果然.....哈哈哈 奇葩大会少了竞技,但是多了好多有趣的观察点,更厉害了,想想第三季的奇葩来了,太多功利性的选手。
奇葩是靠边缘起家的,现在却成了主流。是歪打正着,还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有个奇葩说,当初的摇滚青年,现在已叼着烟斗,还要伪装叛逆,颇有今日《奇葩说》的写照。无论如何,成了主流,责任也重。是青年观众把这个节目捧红的,恰好是这个群体最需要引导,而“引导”是他们最反感的,那么把各种观点都摆在这里,请你选择,自己判断。这应该就是这个节目的初衷。还是最喜欢康永。
《奇葩大会 第一季》观后感(六):Les émotions
1.wechat
2.le discours de Caicong est véritablement génial; Li Yinhe est aussi attractive; la prochaine fois je vais écrire plus de mots, parce que j'ai beaucoup de devoirs!!!
《奇葩大会 第一季》观后感(七):摘录一段我公众号上的文字
莫某打开了奇葩说海选。 莫某沉默了。 莫某觉得自己可能没有幽默感。 莫某开始觉得自己对待服务人员态度很懦弱。 没有环游过世界,没有闪婚闪离,没有过深夜独自一人走在大城市的街道上。 莫某觉得自己不配做当代年轻人。 “你没看出来那些选手的经历都是编的吗” 胡说!何老师不会骗人! 莫某渴望今年能穿着比基尼去叙利亚体验生活。 当代生活鼓舞人心。
微信号:Ake-Nut
《奇葩大会 第一季》观后感(八):憋着不去厕所写完的一段碎碎念
我就是还没看就打分的上帝 看到第一期里面有刘梓晨其实挺惊喜的 一直都没有那么讨厌 或者恶心他 当然我这样大概是因为我没敢去看他的小视频吧! 刘梓晨和想象当中完全不一样 当然他这样子也不一定是他真实的样子 在一个平台上面表现出与网络上面完全不同的面貌 一个或许会让人怜悯的面貌
谁知道呢 说不定他又可以或许一些热度了。。。
去厕所了。。。憋死我了
《奇葩大会 第一季》观后感(九):说说投票赛制
本来应该入选的都被淘汰了。奇葩说如果不引进新的思想新的血液,就越来越像一小撮人的狂欢了。老奇葩的选票都投给了能哗众取宠,或者和他们相同思想相同观点的人,很难说节目会不会固步自封。第二季只记住了邦尼(没有被同化),第三季的董婧(融入集体),这一季不太看好。节目的初衷是秀出不一样的自我,然而现在是不能秀出跟导师跟老奇葩不一样的自我,是不是变味了?
(当然老奇葩们我还是很喜欢的)
《奇葩大会 第一季》观后感(十):宝剑收起了寒光
从第一季三个大男人穿的苏格兰裙看到现在,很喜欢这档节目,康熙结束后就转看奇葩说了,虽然风格并不一致,但是火光四射的唇枪舌剑也让人大呼过瘾,第三季感觉质量略降,但是谷大白话,李开复李银河这些嘉宾而非奇葩在奇葩大会的出现带来了不同的风貌,也改变了节目的节奏,这样很好,我要思想上的“奇葩”不是男扮女装穿个裙子出来吼两嗓骂个娘的“妖艳贱货”,不过感觉剑走偏锋的变少,三观端正的居多了,开始走中正平和路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