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人间不值得”让观众记住了这个玩世不恭的内蒙古少年——李诞。李诞那些搞笑的场面,甚至于有些轻浮的表现。让人感觉不出他曾经也上过大学。他也曾吐槽过自己写了两本滞销书,是不知名作家。比起高晓松、蔡康永,我们在李诞身上找不出一丝文人应该有的气质,反而我们沉浸在他的段子里。
这个曾经大学里四年在床上喝酒、看书、写作,在表面上他渡过了一段不算美好的校园生活。但是却没有阻挡他热爱写作的内心和追求属于自己的梦想。
我们看到只是舞台上表面的李诞,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里,正是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李诞是 认真到骨子里的人。想想,能在床上和书本渡过四年的小伙伴常见吗?可是李诞却做到了,看书是他认真的模样,而我们只注意到舞台上滑稽的李诞,忽略掉是他的努力成就了他。
只看到一方面,而忽略掉另一面,是一种通病。看待一个人,我们要客观而不拘束于表面。
几年前,我去面试厨师的时候。当时那家店的厨师长是一个有点口吃的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子,我在面试的时候就很纳闷他连话都说不利索,怎么能做厨师长呢。当我通过面试,进入后厨才发现,这位有点口吃的厨师长可以把厨房的事宜安排得井井有条,并且精通厨房各项菜品和食品卫生。
虽然这位厨师长的口头能力稍微有点问题,但是他是以行动去传授给每一位到这个厨房的新人。他在这个厨房里也很受人尊重,遇到问题愿意一起解决,后来才明白这大概是他能胜任厨师长的原因吧。我们总是以一副审视缺点的态度去对待他人,但是我们也要渐渐尝试用赞美与人相处。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缺点,我们不能强制性去改变别人的观点,但是我们也要渐渐的去改变我们某些方面的偏见。
相信大家也曾有过这样的同学,明明上课经常迟到,放学经常早早离开教室,但是他们的学习成绩却是班级前茅。我们只看到他种种不好的行为,却没想到他上课时专注的听讲,认真的解题,才能撑得起他的学习成绩。
我们身边不缺乏这种所谓的“神人”,那是因为他们在我们看不到的努力过、钻研过,所以才有如今的成绩。别轻易贬低那些“玩世不恭”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努力我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