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孕妈谋杀案”震惊朋友圈:余生太难,请放她一条生路……
日期:2020-06-23 19:46:58 作者:窈窕妈妈 来源:窈窕妈妈 阅读:

“孕妈谋杀案”震惊朋友圈:余生太难,请放她一条生路……

  最近,一则大象被“投喂炸弹”的新闻,在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

  事发在印度,一头野生大象,吃了人类喂食的菠萝

  刚刚吞下去,菠萝突然爆炸了。

  原来,这竟是一只藏有炸药的“菠萝炸弹”。

  很快,大象的食道、胃等多个部位被炸裂,疼痛难忍,发出了惨烈的哀嚎声。

  受伤的大象四处逃窜,但并没有伤人,它离开市区,到了10余公里外的森林

  它走入河中,试图用冰凉的河水缓解自己的疼痛。

  有人试图把它牵引河道进行救治,但它一直不愿意离开。

  4天后,它终于撑不住了,倒下了……

  更残忍的是,在解剖大象的尸体发现,这头15岁的母象,肚子里还怀着宝宝

  一个孕妈妈,跟自己还没出生的孩子,就这么一起没了……

  多么让人痛心

  视频来源: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01

  给大象投食炸弹,的确是件很残忍的事情

  但人类的无情,远远不止这些。

  前几天过一部刚刚上映的韩国纪录片,叫《人类-动物》。

  摄制组带着演员,去了南非、泰国、美国等10多个国家,与动物近距离接触真实拍摄了它们如何被人类伤害故事

  而大象,是被伤害最严重物种

  大家知道,大象最珍贵地方,是象牙

  因为象牙稀缺,所以价格昂贵,更诱发了许多不正常买卖和掠杀。

  在非洲,偷偷杀害大象、盗取象牙的事情,经常发生

  你一定以为,杀害大象是靠枪吧。

  其实不是。

  枪动静太大了,他们用的是砍刀和电锯

  因为大象身体庞大,偷猎者不可能整头带走。

  所以他们选择先敲断大象的脊柱,让它无法抵抗,然后直接将脸砍掉。

  

  被砍的那一刻,大象还是活着的……

  

  有的偷猎者,为了掩盖罪行,还会找一些树枝堆在大象身边。

  这样即使直升机巡逻,也很难发现尸体,他们也有机会顺利逃走。

  还有一些残忍的偷猎者,担心群鹰来偷食大象,暴露他们的目标

  就把大象的皮肤剪开,在尸体里注入毒素

  这样不仅尸体能尽快腐烂,来啄食的鹰也能一起毒死。

  拍摄到这里,同去的演员朴惠,多次忍不住崩溃、流泪。

  2018年,主持人小S参加《奇遇人生》节目录制时,也曾经见过同样的场景,更是场失声痛哭。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会相信人类竟然这么可怕!!

  @《奇遇人生》

  跟大象有同等遭遇的,还有犀牛

  它们比大象更稀缺,所以牛角也更珍贵。

  有谣言说,犀牛角能治疗癌症,还能壮阳,所以不少人就去偷猎犀牛角来卖。

  他们偷猎的方式,也是先弄晕犀牛,直接将它的角连同脸,一起活生生砍掉。

  而这些残忍的做法,直接导致了犀牛的灭绝。

  可能你觉得非法杀戮很可怕,但合法猎杀,其实更可怕。

  在非洲赞比亚的琼圭,因为经济落后当地人成立狩猎公司公开接受猎人来捕杀野生动物。

  你只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他们就会带你去野生动物区,随意猎杀。

  猎人因为付了钱,不再有罪恶感;当地人因为增加了收入,也选择对野生动物的死亡和灭绝,视而不见。

  他们甚至还会笑着拍照留念,并一起分赃猎物。

  人们总说,野生动物很可怕,猛兽会袭击人。

  可实际上,最可怕的根本不是动物,而是人!

  如果人类不去招惹动物,它们又怎么会攻击人类?

  为什么不能和平共处,而要为了一己私欲杀害它们呢?

  02

  除了陆地动物,海里的鲸类,也受到了同样残忍的对待。

  在冰岛和英国之间,有一处丹麦海外属地叫法罗群岛。

  这里的小岛风景秀丽,人口不多,平时很寂静。

  但每年夏天有那么一天,异常热闹。

  因为这一天,有一群短肢领航鲸要在这里路过。

  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快速追赶、杀戮,分割鱼肉。

  据当地媒体报道,这个习俗他们已经维持了300多年,每年杀害的领航鲸高达上千头。

  这场一年一次的血腥事件,震惊了全世界

  但当地人却不以为然。

  他们坦言:很享受,也很自豪。

  可能你会觉得,这种非人性的事情离我们很遥远,但你一定去过海洋馆吧。

  那些表演节目的鲸鱼和海豚,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

  在日本一个叫太地町的小镇,有世界闻名的海豚湾。

  每年九月,这里的居民都会大规模捕杀各种鲸鱼和海豚,并贩卖到世界各地的海洋馆。

  最贵的海豚,一只能卖到十几万美元,赚取的利润,当地政府和人民一起瓜分。

  而他们捕获的方式,也异常残忍。

  先将海豚圈进自己的海域,然后几个人一起把它压到水里。

  用尖刀或铁棍戳断它的脊柱,并迅速堵住流血口,这样不容易染红海水,也不容易被发现。

  他们每年都要捕获各种鲸鱼和海豚上万只,有一部分,直接在捕获过程中惨死了。

  到手的猎物,卖相好的,就以高额的价格贩卖到世界各地的海洋馆。

  卖相差的,就带着失去人的惨痛记忆,关在网箱里自生自灭。

  有一种比较受欢迎的宽吻海豚,在大海里生存,平均寿命是30-40年。

  但如果被关起来,只能活4-5年,寿命缩短了近10倍!!

  在人类惨绝人寰的捕杀下,野生动物一直在以可怕的速度灭绝。

  拥有巨型象牙的大象,大部分已经消失了,因为它们都是猎人的目标。

  非洲狮子,目前仅存2万只。

  虽然早在4年前,它已经被列入濒危物种。

  但直到目前,仍然在以每年五六千头的速度消失。

  过去十几年,有很多稀有的野生动物,已经灭绝了。

  像东部美洲狮、白暨豚、越南爪哇犀牛……地球上再也见不到这些物种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野生动物,在面临着灭绝危机。

  像亚洲象、小浣熊、亚马逊河豚、苏门答腊猩猩、山地大猩猩……

  如果不加以保护,不久后它们也会消失。

  不久前的澳大利亚山火,从2019年一直烧到2020年,

  火灾持续7个多月,损失惨重。

  但在这场因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灾难中,受伤最深的,仍然是动物。

  被山火烧死的野生动物,高达12亿5000只,现场惨不忍睹。

  正如人类文化学者贾雷德·戴蒙德所说:

  

  迄今为止,人类一直是使地球动植物遭受灭绝的最大原因!

  但如果野生动物真的都消失了,生态环境被破坏,地球和人类又会怎样呢?

  太可怕了,简直不敢想。

  就像电影《流浪地球》中所说: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

  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

  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违背自然者,必被自然反噬!”

  我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明白这个道理呢??

  03

  让人庆幸的是,这世上还有一群人,一直在替那些伤害野生动物的人赎罪。

  大家都知道,泰国的大象特别多。

  虽然它们很少有象牙,逃脱了被猎杀的悲剧,但却没有逃脱被奴役的命运。

  为了让大象更听话,人们会在大象四五岁时,将它带离母亲,进行极致痛苦的训练。

  用铁棍敲打,抹杀它的野性,让它失去记忆和自我意识,长大以后好去表演。

  在这样的虐待下,一部分大象会昏厥死去;还有一部分受伤了,不吃不喝;还有的大脑会出现问题……

  那这些不能再干活的大象该怎么办呢?

  泰国有个天使般的女人叫柴勒特,她创建了一个大象生态园,专门收留那些受伤的大象。

  她像朋友一样,每天给大象喂食,陪它们说话,抚慰它们受伤的

  在泰国桂河畔,还有一个大象世界,经常会传来钢琴声,甚至还会举办音乐会。

  59岁的钢琴师Paul,已经在这里谈了9年钢琴了。

  而他的听众,就是一群受伤的大象。

  这里一共有25头大象,最老的90岁,最小的只有9岁。

  但没有一头大象是完整的,也没有一头大象有完整的象牙。

  有的眼睛被戳瞎,有的象牙被挖断,有的身体直接变了形……

  Paul的琴声,就是来为大象疗伤的,也是来为人类赎罪的。

  

  @一条

  Paul的妻子说:

  她看尽了大象遭受的苦难,也知道人类亏欠它们太多。

  所以她支持老公,也愿意冒险陪他来这里给大象弹琴。

  一头叫Plara的大象,伐木时被戳瞎了眼睛,人们又挖走了它的象牙……它带着一身伤痛来到了这里。

  它跟Paul成了好朋友,虽然它看不见这个世界,但能听懂琴声。

  2012年,Plara死于细菌感染,那个夜晚Paul一言不发,闭着眼弹起了《悲怆奏鸣曲》,为Plara举办葬礼……

  

  

  一只受伤的大象,听着贝多芬的音乐,突然半跪在了黄昏下。

  不知道它是否想起了曾经的苦难,还有死去的同伴……

  有人说,动物都是有记忆的。

  谁伤害了它,谁伤害它的家人,它一辈子都会记得。

  其实不仅是动物,地球也是有记忆的。

  就像马云曾说过的那样:

  地球是有灵性的,如果它愤怒了,也会报复人类。

  地震、海啸、干旱……

  到那时候,谁也没有船票。

  保护地球,保护野生动物,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哪怕我们只能少骑一次大象,少看一次海豚演出……也是在为保护野生动物做贡献。

  愿你我都能献出微薄之力,警醒身边每一个人。

  (部分图片来自韩国纪录片《人类-动物》,@抖音一条,@《奇遇人生》)

  • End •

  长按下图识别关注

  窈 窕 妈 妈

  万物有灵

  保护它们

  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点在看,警醒身边更多人

  ?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孕妈谋杀案”震惊朋友圈:余生太难,请放她一条生路……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