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长线法宝》是一本由(美)杰里米 J.西格尔(Jeremy J.Siegel)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和投资者的未来重复篇章较多;关于标普核心收益、收益质量的论述尤其值得推荐;其他内容共鸣甚少;看来我确实要找些指数基金投资了。
●三星。
●看看标普500里面企业的变迁、历史数据与经验,很有益,行为金融和心理学一章提炼的也很值得一看。
●讲了一些一直自己想分析,但是没有时间与精力分析的结论,虽然是基于以前为基础的分析,不一定适用于将来,但还是值得参考。
●长线投资的指导书,写的非常适合操作,解答了很多原则性问题。
●理性数据让人冷静,show me the data让人安心
●经典
●不管是出于实操目的,还是只是想对股市和宏观经济进行理论上的了解,这都是本不错的书。内容丰富全面,股市历史、投资工具、经济指标、投资建议、甚至股民心理都涉及到了。不过有些章节粗略看看了解即可。
《股市长线法宝》读后感(一):长期投资股票指数基金
《股市长线法宝》作者是著名教授,书的学术性更强,擅长用数据说话总结下来六点。1.将你的预期与收益率的历史水平保持一致,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股票收益率介于6%~7%,平均市盈率大约为15倍。2.股票的长期收益率比短期收益率更稳定。与债券不同,股票的长期投资可以弥补投资者因高通货膨胀而遭受的损失。因此,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股票在投资组合中所占的比率也将不断扩大。3.股票投资组合中配置比例最高的资产应该是低成本的股指基金。4.至少将股票投资组合中1/3的资金投资于国际股票,即总部设在美国以外的公司发行的股票。高成长国家的股票价格通常被高估,投资者只能获得较低的收益。5.从历史上看,与成长性股票相比,那些低市盈率、高股息的价值型股票的业绩更好,风险也更低。按照价值型投资策略构建投资组合:买入价值型股票指数投资组合,或是持有基本加权型指数基金。6.通过制定严格的投资规则来确保自己的投资组合步入正轨,尤其是当你发现自己时常被情绪所左右的时候。
《股市长线法宝》读后感(二):【股市长线法宝】
总体的印象就是本书通过数据事实来证明,长期持有股票的收益率肯定比持有债券要高。
对于这个结论,自己也是深信不疑的。特别在最近股市已经跌倒了2500点的位置,更需要打点鸡血来坚定自己的书中提到股市崩盘的时候,“人们往往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股市将变得更加混乱,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股市即将复苏。”股市会不会变得更加混乱其实都没什么关系,股市混乱其他经济状况也好不了,所有的产品的价值都会受到影响。房产市场也不会例外的。第二种,股市即将复苏,如果人民都还是那么乐观的话,那么股市投机心里还是有的。我们其实不需要判断股市的走向,而是要判断所选择企业的价值,企业没出现问题,那么你仍可以继续持有,股市总有一天会正常的,你所要做的就是多喝点鸡汤,好好保重身体。
逆向思维的艺术,书中提到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到:“世俗的智慧,教导我们以常规的方式失败,比以非常规的方式成功更为有利。”所以做出与市场相反的行为是不容易的,但是往往也是正确的。
周五的时候早上股价下跌,稍微增加了一点点。下午各种消息,高层集体发声,大盘大涨,下午忍住了没有跟着大涨去加仓。不过怕下周又会跌回去。市场信心不足,很多人还是会做空的。股市会不会跌倒2200,是不知道 的,也许2200以下还有更低的。不过下跌并不可怕,越下跌,越要买,要相信,时间会给你馈赠的。市场上的每次下跌都是给你的机会。
《股市长线法宝》读后感(三):价值投资的另一种主张:买入而长期持有
本书《股市长线法宝》是一本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用统计数据来论证自己观点的。本书共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基于历史事实,论证了股票是最好的资产配置方式。也告诉我们:“当股价上涨、牛市出现时,投资者在牛市顶峰会找一些理由来使自己相信这个牛市还会再创新高;而熊市来临以后,人们则对以后的市场失去信心,这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支持股票长期投资优势的历史证据。
第二部分是价值、风格化投资和全球市场。首先阐述的是股票价值的基本因素是用于支付股利的公司收益和这些股利的贴现率,而盈利收益率是预测股票未来实际回报率最好的指标。近年来,股利支付比率的下降使股票回报率的来源从股利转向了影响未来利润和股利增长率的资本利得。第二部分分析了经济增长和老龄化对股票回报率的影响:快速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保证高回报率这个道理,从历史数据来看,经济增长较慢国家的回报率反而大于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回报率,同时较快的股票回报率往往伴随着较低的市盈率。如果通过膨胀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税收政策仍然对股票有利,商业周期仍然比较缓慢,那么我们20PE是比较合理的,而历史平均市盈率为15倍。第三部分是如何战胜大盘:分别从规模、股利收益和市盈率进行比较。高股利低市盈率通常能够平均水平,而规模则难言统一,所以规模因素应该纳入到组合管理的要素之一。而PE、PB和股利收益率则是选择个股的标准。第二部分的最后一章是全球化投资,对于基金投资来说意义重大,也是组合管理的最大化应用,在全球市场进行分散投资。
第三部分是论述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首先是分析货币供应在经济和金融市场中的作用:短期内股票和其他证券资产均不能规避通货膨胀;长期股票表现出色。同时,从2000年开始,利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了。其次是股票与经济周期的关系:经济周期是决定公司利润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人们一般只能在经济周期的转折点几个月后才能确定其转折点,而此时已经失去了市场先机。第三是世界大事的股票市场的影响:世界大事或许短期内对股票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但好消息是,他们对股票的长期回报率并没有什么影响。最后是经济数据对股票的影响,利率对股票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但是央行发送银根对股票市场却是十分有利的。总结第三部分,对于宏观对于市场的影响我们还是无法找出相关性,但是货币政策对于市场总体而言的影响相对确定。所以,货币政策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宏观影响。其他的宏观需要考虑的是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四部分是短期股市波动,对于短期波动,作为一名从内心深处以事物的本质为出发点,对于短期波动我觉得还是不需要去考虑。市场低估与高估才是考虑的重点。仓位管理。
最后一部分是总结性的。第一,降低股票预期回报率,排除通货膨胀后是6.8%,平均市盈率为15倍,20倍为合理的;第二,长期比短期稳定,股票应该展其资产的绝大部分比重;第三,全球化低成本股指基金是不错的选择;第四,价值型股票拥有较高的回报率和较低风险;最后,制定一个严格的准则以确保自己的投资组合方式有迹可循。
本书对于我的影响:强化了股票投资的信心;从数据上支撑了合理的投资回报率目标;对于宏观经济的理解,一切看货币政策;合理的15PE和20PE;忘记择机;一个合理和严格执行的投资体系至关重要;
《股市长线法宝》读后感(四):价值投资的另一种主张:买入而长期持有
本书《股市长线法宝》是一本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用统计数据来论证自己观点的。本书共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基于历史事实,论证了股票是最好的资产配置方式。也告诉我们:“当股价上涨、牛市出现时,投资者在牛市顶峰会找一些理由来使自己相信这个牛市还会再创新高;而熊市来临以后,人们则对以后的市场失去信心,这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支持股票长期投资优势的历史证据。
第二部分是价值、风格化投资和全球市场。首先阐述的是股票价值的基本因素是用于支付股利的公司收益和这些股利的贴现率,而盈利收益率是预测股票未来实际回报率最好的指标。近年来,股利支付比率的下降使股票回报率的来源从股利转向了影响未来利润和股利增长率的资本利得。第二部分分析了经济增长和老龄化对股票回报率的影响:快速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保证高回报率这个道理,从历史数据来看,经济增长较慢国家的回报率反而大于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回报率,同时较快的股票回报率往往伴随着较低的市盈率。如果通过膨胀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税收政策仍然对股票有利,商业周期仍然比较缓慢,那么我们20PE是比较合理的,而历史平均市盈率为15倍。第三部分是如何战胜大盘:分别从规模、股利收益和市盈率进行比较。高股利低市盈率通常能够平均水平,而规模则难言统一,所以规模因素应该纳入到组合管理的要素之一。而PE、PB和股利收益率则是选择个股的标准。第二部分的最后一章是全球化投资,对于基金投资来说意义重大,也是组合管理的最大化应用,在全球市场进行分散投资。
第三部分是论述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首先是分析货币供应在经济和金融市场中的作用:短期内股票和其他证券资产均不能规避通货膨胀;长期股票表现出色。同时,从2000年开始,利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了。其次是股票与经济周期的关系:经济周期是决定公司利润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人们一般只能在经济周期的转折点几个月后才能确定其转折点,而此时已经失去了市场先机。第三是世界大事的股票市场的影响:世界大事或许短期内对股票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但好消息是,他们对股票的长期回报率并没有什么影响。最后是经济数据对股票的影响,利率对股票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但是央行发送银根对股票市场却是十分有利的。总结第三部分,对于宏观对于市场的影响我们还是无法找出相关性,但是货币政策对于市场总体而言的影响相对确定。所以,货币政策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宏观影响。其他的宏观需要考虑的是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四部分是短期股市波动,对于短期波动,作为一名从内心深处以事物的本质为出发点,对于短期波动我觉得还是不需要去考虑。市场低估与高估才是考虑的重点。仓位管理。
最后一部分是总结性的。第一,降低股票预期回报率,排除通货膨胀后是6.8%,平均市盈率为15倍,20倍为合理的;第二,长期比短期稳定,股票应该展其资产的绝大部分比重;第三,全球化低成本股指基金是不错的选择;第四,价值型股票拥有较高的回报率和较低风险;最后,制定一个严格的准则以确保自己的投资组合方式有迹可循。
本书对于我的影响:强化了股票投资的信心;从数据上支撑了合理的投资回报率目标;对于宏观经济的理解,一切看货币政策;合理的15PE和20PE;忘记择机;一个合理和严格执行的投资体系至关重要;
《股市长线法宝》读后感(五):股票投资的实证力作
这本书的名字取得太俗气了,编辑估计想打造畅销书。本书没有给什么真正的法宝,只是对股票的长期投资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作者主张:
1.核心观点:长期来看,股票收益率高于其他投资,应采取股权偏向的投资组合。
长期来看,债券收益低,在于受通胀影响很大,当然最后说了一个按通胀修订的债券。股票在长期内具有抵御通胀的作用,因为其资产价格是由实业资产增值的,只要投入与产出价格同时上升,就没有必要担心通胀。公司的营业情况需要研究经济环境或周期。如果能在衰退前卖出,复苏时买入是最好的了,虽然这很难。 但短期内没有这个作用,可能是因为成本上升型通胀、利息成本、资本利得税。
一个投资组合负相关性越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一点值得注意,作者说得长期股票更赚钱,说得是股票投资组合,而非单一股票。
从税率的角度看也是股票有优势,包括以下几点:资本利得税股票是卖出的时候收税,有延期优势;股票税率下调;通胀税低。
2.被动投资策略,以获取市场平均收益。
因为个人往往无法战胜大盘,而且积极策略的交易成本很高。所以指数基金、指数ETF是被作者推崇的。
但他也不否认技术分析有一定作用,尤其是最近的很多实证结果显示如此。在对随机漫步假说和技术分析的阐述中,他认为可以进行技术分析以推断股价趋势和市场逆转时机。 使用两种方法:移动平行线法,算出过去一段时间股票收盘价算术平均值,如果现价突破了这一值,那么市场会产生逆转;动量指标,即“买涨卖跌”,也可以是大家经常说的“买涨不买跌”。
3.价值型投资。
股票价格是未来股利的现值,而收益取决于盈利。
盈利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有很多会计方式,衡量方法:
1.营业利润。
2.目前最好的标准普尔“核心收益”,它的好处是纳入了员工股票期权和养老金收支,排除了一次性、偶然性的收益。
3.应计收益=账面利润-现金流,衡量公司是否夸大利润。
未来影响预期回报率的因素:边际税率和资本利得税、通胀、交易成本下降、宏观经济稳定。由此,作者认为未来股票还是更好的投资方式。
判断股票回报率的策略:1.规模。长期,小盘高于大盘,但大多数时候小盘低于大盘;2.估价。价值型高于成长型(价值型被低估),但价值型在熊市中表现好,成长型在牛市中好。3.股利收益与回报率成正比;4.市盈率和回报率成反比;5.道琼斯10策略,每年末买入指数中收益率最高的前十个股票。
4.信心坚持。
长期投资者需要保持信心,不被波动所影响。
总得来说,主要是要坚持价值型基本加权指数基金或ETF的长线投资,以获取市场平均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