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语言(第3版)》是一本由王爽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6.00,页数:33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因为大部分内容在微机原理的课上都有提到,这本书的文笔也全无教材那般生涩僵硬之感,所以花了一天就翻完了。 最后的综合研究部分算是将这阵子看的K&R和指针联动起来了,了解了底层是如何实现,高层的定义也就显而易见了。
●容易入门
●清晰易懂,比学校发的80x86汇编好看多了. 需要注意的是16位汇编程序无法在64位上运行, 需要借助DOSBox建立16位DOS虚拟机,还需要下载MASM, LINK, DEBUG程序.
●非常好的一本书.如果你对计算机底层有兴趣 读这本书很有帮助
●学习Linux内核第一步完成,Next: 《x86汇编语言-从实模式到保护模式》
●16位汇编入门
●写得比较简洁,能快速上手熟悉汇编程序的编写和运行。因为只是快速了解一下,没有使用DEBUG(在win7下没有搭建起来)
《汇编语言(第3版)》读后感(一):只能说力荐
我们学校用微机原理来教汇编语言,大部分同学对汇编语言都是一知半解。跑完这本书,这门课直接95。汇编语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无聊的,枯燥的,但是我在跑这本书的代码时却是感觉乐趣重重。里面的讲解方式可谓是一种哲学,所有知识都是连贯的,不会无中生有,不像学校教材一般,学一本书还要找几十本辅助资料。
《汇编语言(第3版)》读后感(二):一点想法
本书最有用的知识应当是控制硬件的编程思想,至于8086只是作为该思想的载体,有时间完成课程设计和研究实验固然可以,但是本书毕竟是2003年的教材,在有的限时间下,将已经吸收的知识做好读后总结,比花费大量时间独立完成课程设计性价比更高。待以后深入学习了编译原理等知识再回头完成应该也会别有一番滋味
《汇编语言(第3版)》读后感(三):不应该错过的汇编语言
很喜欢这本书,每个知识点不是简单的概念堆砌,每个实现原理细节都通过精炼,易懂的语言告诉你为什么,一步一步引导读者理解,看了还觉得特别有意思,能感受到作者王爽老师花了很多心思。之前也零零散散看过一些讲汇编的书籍,以及反汇编一些代码来学习,但总觉得没有掌握到根本所在,通过这本书理解了不少,很开心,推荐。
《汇编语言(第3版)》读后感(四):极好的入门书籍,瑕不掩瑜
这学期开汇编,花了四个星期看完了这本书准备打个基础。 这本书对初学者非常友好,基本上是把知识手把手的教给你,不说晦涩难懂的专业性文字,所以入门是很好的选择。 但这本书对8086指令系统覆盖面过窄,许多很有用处的指令完全没有提及,而且对于基本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也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全书后半段全程在和显示器打交道,让人感到有些枯燥,b800h满天飞。 就这样,总之还是要感谢这本书,起码就领进门而言,是完全合格的,瑕不掩瑜。 mov ax,4c00h int 21h
《汇编语言(第3版)》读后感(五):这是条没什么卵用的书评
个人认为, 汇编最重要的就是理解CPU和内存之间的协作关系。
数据、指令或者栈空间保存在内存中, 由程序操作寄存器, 使得内存的数据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被处理。 要想将数据作为指令执行, 则将CS:IP指向该内存单元; 要想将数据作为单纯的数据处理, 则改变DS或BP段寄存器内容, 再使用bx、si、di、idata等寄存器数据或者立即数表示偏移量; 要想将一段内存作为栈使用, 则将SS:SP指向该内存单元。
内存中的数据代表什么不由内存自己决定, 而是由寄存器和指令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