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农传》是一本由[美]吉米·索尼 [美]罗伯·古德曼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2.00元,页数:38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香农是天才,而且让人惊讶的是,他也是一个价值投资者。 但这本书写的非常零散,一个人的传记变成了一堆人的传记,看完书对香农本人的经历居然没有太多印象。 翻译非常糟糕,很多地方翻的不知所云,关键地方也有翻译错误的。 后半部分强压着耐心速读完,不值得花时间的一本书。
●我蛮喜欢和羡慕这种将热爱和好奇延续一生的人物故事,更羡慕他们夫妇之间的那种深刻的默契和信任。
●“毕克斯·比德贝克,你有他的唱片吗?” “他是我的最爱。”/疏离 香农即使和关系不错的同事,也不够亲密。其中的另一个原因是,香农喜欢在夜间工作/我认为人类是机器。不,我并不是在开玩笑。我认为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与计算机不同的机器,例如,它们在组织上是不同的。但是它能够轻易地被复制,它有大约百亿个神经元倘若你用电子设备模拟出每个神经元,它就会和人类大脑一样运行。倘若你复制费的大脑,它的行为就会和费的一样/几乎你所遇到的每道难题都混淆着各种无关数据,抛开它们将难题简化为主要问题,才会更明白到底在试图解决什么。倘若不能,尝试第二步利用类似问题的现成答案去套自己的问题,进而推断出它们的答案具有共同点,倘若不能第三步试着重新提问改变用词,改变观点… 从思维障碍中解脱出来p364/遵循范围广泛的好奇心
●噢…可爱的香农
●密西根大学本科→MIT硕博→贝尔实验室研究人员→MIT教授。最重要的成果是其硕士论文和在贝尔实验室期间发表的《通信的数学原理》,开创了信息论一门新的学科。翻译质量稍微有点差。
●书一般,翻译也不行。 还是不行,给三星我是说服不了自己的。怀疑是在校生翻译的。 我开始生气了,很多句子根本读不通,严重影响理解。给两星以上的你们真的看完了吗?
●搞通信的人都知道所谓的香农定理,却没有想到生活中的香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此书为我们揭开了通信奠基者天才的一生。保持初心,才使得天才能够尽情发挥,去探究一个又一个未知的世界。
●r. fano说是shannon指明了什么是可能什么不能。bush, gallager都出场了,最后还有verdu! 译者不熟悉信息论和编码。
●香农传 - 32岁奠定信息论,极度的天才,也对各种挑战智力的游戏充满孩童般的好奇,和另一位调皮科学家索普一起试图击败赌场,这是多么有趣的人生!天才如他,也一眼看出来股市技术分析的不靠谱,他说:要关注公司和产品! - 1980年代初,阿兹海默病就开始侵袭香农,使得他在人生最后20年,却无法切实体会到信息论对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改变。这是多么让人悲伤的遗憾! - 这本书整体可读性还可以,尽管有些翻译比较生硬,但读到后面开始变得精彩。
《香农传》读后感(一):标题毁书
看标题,既然是传记,就应该围绕传主一生最重要的成果——信息论,特别是信息论的由来和此前的历程。但是香农青年得志,而整部传记用力却是均匀分布的,在发表了信息论以后,又讲了很多,有趣,却与标题无关。
再看英文原题,明白了。原题是 A Mind at Play ,全文正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所有事迹都隐含指出香农探索中的自由精神、“懒惰”、玩心或者童心。发表信息论前后,传主始终如一。
是中文译题,《香农传》特别是副标题“ 从0到1开创信息时代 ”令人读后不爽。
《香农传》读后感(二):堪忧的翻译质量
作为一本装帧尚可的书来说,内容的错误实在是不应该出现的。略有信息类专业的常识,就能排除一些最明显,也是最无法容忍的错误。举个例子吧。
Cha16 P175
香农指出,我们应该庆幸语言的冗余度没有更高,否则我们就不会有填字游戏了。冗余度高了不是垃圾信息多了吗?不是可以更简单直接的通过其他多余的字母确定是哪个单词吗?还有这种低级别的错误,整本书的质量实在堪忧。本来还打算怎么看看,现在就觉得大概把香农的故事大概有所了解,这本书就完成任务了吧。
《香农传》读后感(三):信息的本质就是消除不确定性
在没接触过本书之前,我听过我们公司的 CEO 讲过信息的本质就是消除不确定性,但不知其来源。直到听到本书,才发觉香农之伟大,将信息抽象得这么那么透彻,还给出其单位 bit(比特),一个比特表示 0 或 1,可以通过电路的开或关表示。这无疑是信息时代极为重要的基础。
除了将信息抽象表示外,他还将信息进行编码以解决传输失真问题,并提出了香农极限,即当达到一定的速度时,即使如何编码都无法保证信息不失真。
香农的这些成就始于兴趣并得益于二战前后宽松的研究环境。兴趣是需要沃土栽培并持续灌溉,不能有太多的限制和功利,反观国内的教育环境就有点急功近利了,从小就赶鸭子上架似的学这学那,结果造出的本科论文基本就是废纸,没什么信息量。
但愿我的书评可以消除你的一些不确定性。
《香农传》读后感(四):向祖师爷致敬
香农是信息领域的伟大先驱,他将虚无缥缈的信息数字化,并解决了信息传输中的噪声问题。他终生为好奇心所驱动,香农解谜式的研究风格影响了MIT的一代人。作为信息领域的先驱,和冯诺依曼、图灵相比,香农是在是太默默无闻了,书中写道香农是一个内向的人,不喜欢在公众面前发表言论,所以书里面关于香农的言论相当少,而很详细地介绍了香农发现信息论的思考过程,以至于书后面居然有19页的reference!!!
最让人感慨的是,香农年轻时代接触的微分分析仪有一个房间那么大,而在他的信息论的引导下,技术不断革新,他晚年时用上了苹果二代计算机。作为一个天才,香农也是相当另类的,他大多数时候是为了自己的好奇心而服务的,在开创信息论后便转向了别的领域。为了好奇心,他会花时间在别的科学家看不上的问题上,会各种独轮车和获得杂耍学博士证书在科学界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通信原理老师说,你可以其他的内容都忘记,就是不能忘记香农公式!!!
《香农传》读后感(五):让爱玩的心灵尽情飞翔吧
在阅读《香农传》之前,我对香农一无所知,而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被纪念值得被宣传的人物。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叫互联网时代,而这个时代的各种便利性都是得益于香农的贡献,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互联网。这是我在维基百科上查到的关于香农的简介:
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美国数学家、电子工程师和密码学家,被誉为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是密歇根大学学士,麻省理工学院博士。 1948年,香农发表了划时代的论文——通信的数学原理,奠定了现代信息论的基础。不仅如此,香农还被认为是数字计算机理论和数字电路设计理论的创始人。1937年,21岁的香农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他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将布尔代数应用于电子领域,能够构建并解决任何逻辑和数值关系,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具水平的硕士论文之一。二战期间,香农为军事领域的密码分析——密码破译和保密通信——做出了很大贡献。维基百科在对香浓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们来说说这本书,简单说一下这本书,整本书详细介绍了香农的生平,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美中不足的是这本书的翻译,这是我第一次吐槽翻译,后面我再详细说明。接下来详细说说这本书。
对于这样一个天才人物,我们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吗?这本书的最后有进行了相关的总结
我们能从克劳德·香农身上学到什么?首先,克劳德的主要研究对我们当今前所未有的专业化是一种有益的矫正。他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很可能比20世纪的任何具有相似地位的学者都要广泛,他拒绝被轻易归类。《香农传》这其实就是一种跨学科学习的能力,在这本书的开头就提到,香龙在数学和机械两门学科之间都有较深的学习,所以他既没有向工程师指责数学在盲目追求抽象的事物,也不像数学家去控诉工程师只讲究实用,而是将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种能力也是从查理宝典里面极力推崇的。
在我们的时代,当人类的知识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克劳德·香农却是一个例外,他是一名能够将深刻抽象的数学思想与对关键技术问题广泛而具体的理解结合在一起的科学家。他能够被称作过去几十年来最伟大的一位数学家与最伟大的工程师。《香农传》记得在不久以前和同学聊天提到,感觉学习学到最后越钻越深,可研究的面就越来越窄,相应发展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也许我们可以从香农身上得到启发,每一种学科都可以和其他学科进行结合,通过跨专业的学习,从而创造更多的应用。这个世界本来就有无限可能,也许,只是我们自己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而已!
当然香农最大的贡献还是他的信息论。他将开关的两种状态简化成0和1,将开关简化成符号之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体系,开关已不再重要,只是一个符号,这一符号体系可以被运用到任何媒介中,无论是笨重的开关还是微观的分子排列。唯一需要的就是能够表达“是”或“否”的“逻辑”门,这个门可以是任意事物。同时,香农定义了比特:“一台拥有两种稳定状态的设备能够存储1比特信息”。从此,电路设计成为了一门科学。
对于一个当年学习数字电路被各种门搞得晕头转向的我而言,从0到1开创了这种设计思维,并由此无限延伸到其他任何地方,实在是超级伟大的创举。在此我最大的感受是,同样的武器在不同认知水平的身上发挥的能量是完全不同的,当初接触数字电路的时候只是天天喝面包板在较量,从未认真思考其实际应用,更别提推而广之了。所以,有时候看不懂一些事物,也许只是自己的层次太低罢了。
下面着重谈谈香农对信息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中感受香农信息论的伟大之处。
只有当我们提前约定好符号的含义,一切才有意义。一切通信皆如此,无论是电线发送的电波,代表象征单词的字母,还是代表象征事物的单词。《香农传》这有点符号学的意味,一切信息皆是符号,只有提前定义,符号才有意义。
测量信息的真正尺度不在于我们所发送的信号,而在于我们能够发送而没有发送的信号。发送信息是指从可能的信号池中进行选择,并且“在每次选择时都会消除所有可能被选择的其他信号”。选择的目的在于排除替代方案。信号的信息值取决于在选择的过程中被排除的替代方案的数量。大词汇库中的信号比小词汇库中的信号要承载更多的信息,而信息衡量了选择的自由。《香农传》这里告诉我们衡量信息的价值关键在于没有发送的信号,并且它取决于在选择过程中被排除的替代方案的数量。这个乍一看很难理解,我们其实可以从排列组合的角度来理解这段话。你发送的一段信息,其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你从多大的词库去选择了你的词汇,通过下面这段话可以对此有更清晰的体会:
想象另一个极端的例子,假如一枚硬币的两面都是头像,那么无论你抛多少次,它能够赋予你任何信息吗?香农坚持它不能提供任何信息。它不能告诉你尚不知道的情况,因为它不具备任何不确定性。信息到底衡量了什么?它衡量了我们所克服的不确定性。它衡量了我们学习新事物的可能性,或者更具体地说,当一件事物承载了关于其他事物的信息(正如计数器能够告诉我们一个物理量,或一本书能够告诉我们人生),它所涵盖的信息数量反映了未知情况的减少。能够解析最大程度的不确定性的消息,即以最公平的方式从最广泛的符号集合中选择出的包含最丰富的信息。但当一切都充满确定性的时候,并不能产生信息,因为没有什么可以传达。《香农传》所以,能在多大程度上消除不确定性,这才是信息的真正价值。而在香农所处的时代,信息的传输存在诸多问题,噪声干扰是最大的一个问题,当一个信息从A地传输到B地之后,由于噪声干扰,接受的信息和发送的信息已经产生偏差,这增加了不确定性,从而使得信息的有效价值很低,或者说没有价值。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关键所在了。
书中提到当时有个人想单纯通过提高信息传播的能量来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实际效果不理想,甚至直接破坏了海底电缆。
而香农的处理方式在我看来得益于他在密码学的研究:
用香农的话来说,信息的冗余特征使得破解密码成为可能。密码史学家戴维·卡恩曾经这样解释道:“大体上,冗余是指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实际传递的信号会超出实际需要的信号。”信息解决了我们的不确定性,而冗余就是信息中不能给我们提供新信息的部分。正如香农所说的:“MST PPL HV LTTL DFFCLTY N RDNG THS SNTNC(它的意思是,most people have little difficulty in reading this sentence。)”《香农传》这个在中文中我们也见过类似的实验,将中文的顺序打乱,我们还是可以阅读文本信息,这就是信息的冗余度给了我们推断的线索。
书中并没有提到密码学和香农信息理论的关联,但二者的关联肯定是存在的。由于信息的冗余给了破解密码可能,反过来思考,对于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出现的信号损耗,只要增加信息的冗余度,就可以抵抗信息干扰,解决信号传输问题,提高信号的抗干扰性。
当然,这只是我简单的解读,实际的理论肯定更为复杂,由于这本书是传记而非信息论的专业书籍,所以这方面的专业内容没有很深入去探讨。香农提出的方法是:忽略物理信道,承认它的局限,我们可以通过控制信息来克服噪声。噪声的解决方案不在于我们说话的声音有多大,而在于我们怎样说出想表达的内容。
“增加信息冗余度”就是香农所谓的怎样说出想表达的内容,书中通过这么一路模型来解释香农的理论:
从最简单的代码开始:A = 00 B = 01 C = 10 D = 11倘若我们使用这种代码,单一比特带来的错误可能是致命的。如果发送者说的是“1”,而接受者却听到了“0”,我们可以使用如下的代码:A = 00000 B = 00111 C = 11100 D = 11011 现在任何字母即使对任意比特造成了损伤,也可以被识别而不至于被误会成其他字母。假使出现两个错误,事实可能就会变得模糊不清,比如00011既可能是出现了一个故障的B,也可能是出现了两个故障的A。但是要出现3个错误,才可能使一个字母完全变为另一个字母。新代码相比于老代码更能抵抗噪声,要比简单的重复更有效率。
这只是香农信息论的冰山一角,有兴趣的可以详细阅读信息论的专业书籍。总之,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是在香农的信息论的推动下在如此迅速发展的,现在的高清直播,即将到来的VR直播,可以说如果没有香农的贡献就没有如果丰富的世界。为此,我们真的要感谢这个天才巨匠!
这里举一个书中提到的例子来说明香农贡献的重要性:
在1941年12月7日早上,部队参谋长乔治·马歇尔有重要信息要传达给位于太平洋的指挥部:日本决定不再通过政治对话解决与美国的争端;它有可能发动战争。可是如何传达信息?一直以来,美国高级军事和政治领导人所使用的唯一的信息传达系统,都被认为是不够安全的。因此,他选择了相对较慢的无线电报来传递信息。不幸的是,当信息到达的时候,日本对珍珠港的袭击已经结束。《香农传》想象一下:如果香农的理论在此之前已经成熟应用,这场偷袭是不是可以避免?当然,这里还是要感谢作者写到了这一段,我觉得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完整的历史。
除了信息论之外,香农还是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有一个叫忒休斯的发明简直是机器学习的原型。香农发明了这么一只机器老鼠,将其放在迷宫内,老鼠在迷宫里面不停地摸索,最后找到正确的道路。这里面蕴含的思想就是现在非常火热的机器学习。他还发明了一台弈棋机,可以进行人机对弈,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弈棋机,这不是人工智能吗?
香农说:“我最大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够建造一台机器,它能够真正思考、学习、与人类沟通、熟练地控制周围的环境。”但他并不担心通常人们所恐惧的由机器运行的世界——人类退居二线、由机器人占主导地位的状况。香农的看法是相反的:“从长远来看,(机器)对于人类来说是福音,而关键在于更快地实现这一点……(如今)人类和机器有了更多的共情……我们必须互相靠拢,以便反复沟通。”《香农传》其实,香农的梦想现在看来就要成为现实了。
同时,香农还沉迷于杂技,甚至用理论的方法对杂技进行了分析,以下是他的分析:
对杂耍者的每一步动作进行拆解,我们会发现一系列可预测的抛物线。一个抛向空中的球会产生一道弧线,多个球产生多道弧线,其余需要做的就是将它们组合成一致的模式,确定节奏。这就是香农研究杂耍问题的方法,它不仅是对协调性的练习,而且从中可以得出一个代数公式。他的杂技定理如下:(F + D) H = (V+ D) N F = 球在空中停留的时间;D = 球在手中停留的时间;H = 手的数量;V = 手中无球的时间;N =抛接球的数量。《香农传》多么认真的玩耍啊,所以我觉得这本书的英文名《A Mind at Play》更贴切,中文名《香农传》太随意了。
香农对股市的研究也是十分深入,他通过自己不断的研究得出这个结论:许多人在应当研究公司的基本情况和收益的时候只看股票价格。预测随机过程会伴随许多问题,例如公司的收益状况……我的大体感受是,选择那些即将成功的公司比预测短期变化更容易,短期变化只会持续数周或数月,更多的随机性和预料不到的事情会导致人们大量买进、卖出股票。
他的结论和查理芒格的结论如出一辙,选择成功的公司比预测短期变化容易,因为在一个复杂系统里面,有无限种因素导致短期股价的变化,因此,从理论上讲,短期的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你“预测”对了,你知道这其中运气的成分占了多少呢?当然香农也是十分幽默的,当被问及哪种信息理论最适用于投资时,香农回答道:“内幕消息。”
对于这样一位天才,晚年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对他而言是无比的残酷,但是即便疾病缠身,在他几乎忘了自己是谁的情况下,他还是喜欢拆解东西,研究其中运转的机理,用通俗的话说,这才是真爱。只有真正的兴趣爱好,才能在一个人已经忘了自己是谁的时候还能醉心于此。相比之下,有多少正常人平时只是在浪费生命?面壁思过时间!!!
在香农晚年写个《科学美国人》的编辑的信中,我们也能看到他可爱的一面。这里不剧透了,想知道的话去看书吧。
在这篇笔记的最后我想总结下香农提供的思考问题的6部法则:
1、简化问题;
2、用类似的问题进行类比,用类似问题的答案来套用面临的问题;
3、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描述问题,避免思维定式;
4、结构化分析,将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
5、再不行就逆向推导,假设已经得出结论,看能推出怎样的前提,从而通过证明前提来证明结论;
6、对于已经解决的问题深度思考,看问题可以延伸到多大的范围。
这个六步法则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书中原文我就不罗列了,原因就是我之前说过的翻译太差了!!!前面提到了6部法则,到了最后描述的时候只看到了5条。为此我专门找来了英文原版的进行查阅,发现原文中finally这个单词译者没有翻译出来,导致阅读起来前后不搭。
好了,吐槽归吐槽,中文版虽有缺点,但是整体阅读是没有问题的,值得一读,当然可以的话阅读原版是最好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是一名值得我们每个人了解的天才,不仅限于他对这个世界作出的贡献,还有他本身具备的品质,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向这位天才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