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琪》是一部由艾拉·萨克斯执导,伊莎贝尔·于佩尔 / 布莱丹·格里森 / 玛丽莎·托梅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星半吧,私心加了半星因为是在去过两次的辛特拉拍的。淡淡的故事配合并不汹涌澎湃的人生,每个人都在生活的拐点,映照出在夕阳下的群像,大西洋的壮阔背景前是人生的多变,多少繁复与伤怀皆在影像和时光里瓦解。人生,看似无常却有常。
●家庭是避风港也可能是漩涡中心,秘密既然称为秘密,就一定具备炸毁一切的潜质。
●我是怀着悲伤的眼光,看着不知悲伤的事物——木心在《最后一课》里讲的这句话大概也是《弗兰琪》想要分享给她的家人抑或粉丝的话。既然萨克斯如此心水鲍姆巴赫,那么他这部作品的主角也一定是属于纽约客、知识分子和中产家庭。众所周知,鲍姆巴赫的电影主题是《鱿鱼和鲸》的交战、是理想与现实的不和谐、是婚姻的安稳与恋爱的自由之间发生冲突。你说女主角悲观吧,她却纵情一跃向你展示暮年心境里的少女心;你说她积极向上无所顾忌吧,成人的世界又是如此无聊,令她透不过气。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死前的一段过程。女主角一路漫无目的地行走一路不期而遇地与人邂逅,最终悲欣交集之处只剩下她自己。明星的光环渐渐褪去,她坐在房间里弹起了哀乐——她成了那位失声的歌剧演员,犹如驻足在《咖啡公社》里的伍迪艾伦,亦如纷纷站在夕阳下的每一个人。
●没有任何别的美国导演拍得出这样的电影(一部欧洲电影),真正关于人的,并让这诗意小镇中的树与土地作为安静的见证者。
●对白电影,全片没换几次镜头吧?有些中景很美,有些没有拍好。英语世界中产人空降到葡萄牙,生死之外都是些没写好的心理小九九。看着看着竟然想要了解结尾了,竟然没有很不喜欢,IY还是继续演自己擅长的。总体还是有些一般。
●雖然怕于阿姨的粉絲罵我,但我很想説這就是今年《小小的白色謊言》版的《人盡皆知》啊,哈哈哈哈。
●更像是献给于佩尔的作品,光芒万丈。不枯燥但无趣,意料之外的长镜头结尾,导演似乎要四两拨千斤地表达人生哲理,可惜节奏太平淡,后半部才渐入佳境,作为首映前半小时不断有人离席,可见一斑。
●于佩尔又一次重复自己的表演,影片摄影和剧本更是差的不可思议,这也能进戛纳主竞赛?
《弗兰琪》影评(一):太可了
演员弗兰琪一家从各地相聚于葡萄牙小城辛特拉,准备度过一个惬意的家庭假期。弗兰琪朋友伊莲娜的偶然到来打乱了计划,家庭成员们也都各怀心事。一家人三三两两地漫步在辛特拉,在清新的自然野趣和闲适的城市街景中尝试通过对话解决问题。没想到弗兰琪隐藏了一个足以影响所有人的秘密。在一家人心情沉重之时,她自己却在这场漫步的最后变得云淡风轻了起来。以小清新著称的导演艾拉·萨克斯集合群星,到葡萄牙旅游小城展开一趟叩问心灵的旅程。
《弗兰琪》影评(二):简介
演员弗兰琪一家从各地相聚于葡萄牙小城辛特拉,准备度过一个惬意的家庭假期。弗兰琪朋友伊莲娜的偶然到来打乱了计划,家庭成员们也都各怀心事。一家人三三两两地漫步在辛特拉,在清新的自然野趣和闲适的城市街景中尝试通过对话解决问题。没想到弗兰琪隐藏了一个足以影响所有人的秘密。在一家人心情沉重之时,她自己却在这场漫步的最后变得云淡风轻了起来。以小清新著称的导演艾拉·萨克斯集合群星,到葡萄牙旅游小城展开一趟叩问心灵的旅程。
《弗兰琪》影评(三):仲夏家庭絮語(Frankie,2019)
1、故事展現出無窮紛呈的阻力,然後帶我們跟著劇中人物化而為夷。最後和這群人一起「擇日而登假(遐)」,走上山丘,頗有昇華而遺世之感。
2、仲夏家庭絮語(Frankie,2019)呈現了人如何擺脫不了生存的焦慮與死亡的恐懼。本來人一生的旅程是「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事中的女主角弗蘭琪在社會上擁有巨大的名望與地位,晚年本該安享天年、含飴弄孫,可弗蘭琪並不安逸,沒有獲得休息。瀕死之際,在大限壓力下,她著急的帶著病體,無止無休的要求方方面面做到完好:張羅一場家族旅行,分配遺產,成立影藝基金,為兒子安排相親——其中帶有一種不自覺的、生物性衝動下的緊張感。劇情發展讓我們看見一切並不盡如她意,但正因如此,她才意會到放手,最後靜觀流化,自由自在(電影最後給伊莎貝雨蓓表情特寫時,她的眼神意味深長)。
3、莊子大宗師:
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猶有所遯。若夫藏天下於天下而不得所遯,是恆物之大情也。
《弗兰琪》影评(四):这种有着强大自然魅力的地方,会使人更理性、更坚强,看问题更透彻
这部《弗兰琪》比我才看过的法国电影《浪荡假期》更接近候麦的风格,故事情节更自然、更平衡,人生的启迪更淡雅、更绵长。这是演员弗兰琪约前夫、现夫以及一大家子,还约了朋友从世界各地相聚于葡萄牙小城度假的故事,大家各怀各的心事,这个说一不二的著名女演员也无法左右一切,如已之愿,但最后大家在自然清新的环境下各释已负,都显得非常轻松。
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更没有大起大落的化险为夷,故事通过人物对话让观众知道了他们的生活经历,还有下一步的打算。基本上都是成年人,即将成年的孩子也相当有主见。人主要还是要把握好自己,对于别人,建议到就行了,不要强求,强求也没有效果。环境对人的思维和决策有相当程度的影响。电影也说过,在纽约求婚和在葡萄牙小城求婚的结果就是不一样。这种有着强大自然魅力的地方,会使人更理性,更坚强,看问题更透彻。在这种地方,会使你的视野更开阔,会让你感到与工作、挣钱和发展相比,人的情感和归宿更重要,你会更好地看清之前的是与非,知道自己到底应该追求什么,到底应该怎么做。
葡萄牙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她的沿海风光,与意大利和西班牙相比,她的人文古迹没有那么密集,但也不失温情浪漫,更自然,更空旷,绝对是个让人放得下身心的地方。即便是没有看过的景点,也不赶着去看,而是轻松、淡定地与亲人和朋友联系情感,提升心智,这种旅游度假更令人心旷神怡。
《弗兰琪》影评(五):生命在关系中流淌
知道人生即将走到尽头,Frankie邀请至亲和挚友来到小城Sintra,共同度过也许是他们最后一个在一起的假日。
在影片前半部里的一次散步中,Frankie因为导游讲奇迹泉水使疾病痊愈的传说而突然生气。在她身处的残酷境地之中,这样的传说就像是拿她的痛苦开玩笑。她愤怒地对家人抱怨:can you pretend that you accept my fate, just for today? 此时,前夫开口说: Come on, Frankie. It's not just about you.
这句话似乎凝结了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
尽管人们因Frankie而聚集在一起,她却并不是各个场景的中心。电影里有许多篇幅都在描述Frankie周围的人在这假期里的一天里,各式各样的经历,带出各种与她有关或者无关的经历,感受和回忆。Frankie本人并不在场,然而她会在不久的将来离开这件事,已经提前坠入其他人生活的湖面,牵动起阵阵波澜。Frankie的命运不再只是她自己需要面对的一件事,她周围的人也在以他们各自的方式体会着她生命即将到来的“终结“。
人物视角间的游移给影片带来流淌的节奏,就像是几个人一起散步。每一个人的存在,都被展现成一种关系性的体验,自己并不是唯一的中心,人活着,也被活着。生命在关系中流淌着,虽然并没有改变悲剧的基调,却舒缓了死亡带来的压迫感。死亡令人恐惧,因为它是孤独的,因而也是绝对的。然而,在不同人物视角的串联里,死亡变成了一种“主体间“的体验,没有人是“死亡”的旁观者。因而不再只是Frankie一个人承受,也不只是一个终结了。
好像一支溪水,逐渐分成树状的支流。这些支流作为一个整体,并不能够等同于分化出它们的源头,然而盛满它们的溪水并未改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