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周易明意:周易哲学新探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0-04-24 23: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周易明意:周易哲学新探经典读后感有感

  《周易明意:周易哲学新探》是一本由温海明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元,页数:78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周易明意:周易哲学新探》读后感(一):一本终生受益的书籍,一个传承大道学者

  温教授的著作《周易明意》问世了。该书详细介绍卦爻符号系统,并以此为切入点基于卦变体系对卦、爻、辞细剖精讲,在讲析过程中从天人之意哲学角度进行延伸与探析。本书微言大义内涵广厚,对易学爱好者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感恩温教授二十余年传承易学,化育育人,为后学晚辈指点迷津,为易学大道薪火相传。

  《周易明意:周易哲学新探》读后感(二):一本值得认真领会的好书

  在疫情期间,幸好有这本书的陪伴,让我能认真领会人天之意,反省自己修炼身心,获益良多。能与此书结缘,是我人生中遇到的一大幸事打开了我领会的视野,让我能以意念沟通天地万物,即使独处一室也不感到孤单,在我无助的的时候给我力量,在我烦躁的时候,与它相伴就能获得清幽宁静。是一本有益修炼的好书,值得阅读推荐

  《周易明意:周易哲学新探》读后感(三):意本论的建构

  《周易明意》一书有两大线索,其一是以十二消息卦变为六十四卦的卦变线索,主要接续马恒君先生《周易正宗》一书的解易思路并加以系统化和体系化,提出“卦变是解释卦爻辞的总纲”这一重要观点。在对历代学家理论吸收基础上,作者以十二消息卦变六十四卦的思路解释易经的卦爻辞,并对每一卦的卦爻辞都做了深入详实的解释,可谓极有功于后学。另一条线索则是以“人天之意”为根本的“意哲学”的发明,以“意”为生生之本,此一线索本贯彻于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根本精神,通过“体用不二”、“心性道意一如”、“心物一元”等核心命题,温教授构建了一个圆融无碍、圆润无尽的意哲学体系。就易学而言,本书可谓实现了周易象数与义理、“结构内容”的统一;就哲学而言,本书一方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另一方面回应了近现代以来西方哲学的挑战,可谓是中国哲学的返本开新。

  《周易明意:周易哲学新探》读后感(四):《周易明意》不能令读者满意的一些地方

  因为看到出版社的宣传文章里提到,作者写作此书时继承了《周易正宗》的精神。而马恒君先生的《正宗》是高手写法,也不拽文,现代大白话就能把古老的卦变说讲解清楚,更重要的是,它对“爻位升降”的解释非常地细致,一些推论也很符合理性。所以我对《明意》的内容是心怀憧憬的,认为《明意》也具有这些优点。

  可是拿到手后觉得本书的内容比较奇怪:

  1、本书的写作目的首先是要建立一种名为“意本论”的思辨形而上学。其次,对该形而上学的论证不是正面的,而是采用注释周易经文与传文这种侧面方法来进行的。

  建立体系这件事无可厚非,因为前面已有陈来(仁本体论)、杨立华(理一元论)了。抛开赶时髦不论,一种理论的系统化,会具有足够的凝聚力,特别对于我国的传统哲学,五四以来饱受批评,如果想要被人们重新接纳,那么它的众多观念就不能是散乱的,而应当是脉络清晰且符合逻辑的。

  然而这正是矛盾的地方,分散式的注释体写作如何能够保证理论的体系性?

  或者说,本书面临性质定位的难题,究竟是一个现代式的“周易注本”,还是一套脉络清晰的“哲学理论”?

  作为读者,我认为本书可以称为一个不错的周易注本。但是欲成就一番“哲学理论”,则还缺少许多的要素

  1.1、另一个,伴随建立体系而来的,思辨形而上学如何能够面对当代哲学的分析考察?

  这个问题很普遍,并非此书所独具。“意本论”的提法显然受到阳明后学的浸染,那么很显然的,“易学哲学”与“心性儒学”它们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这还仅仅是一个派别间的问题。

  更为困难的是,更新后的中国形而上学如何回应当代分析哲学对本体论的各种批评?这是思辨形而上学永远无法回避的事情。

  2、以卦爻、卦变来注释周易,在此书中尚还属于因循马恒君《正宗》的程度,仅处于“推广”式的写法,还没达到“推进”它的程度。

  书中很常见的是,【明解】部分采用《正宗》的卦象解释,然后紧接着,没有过渡与延续地就在【明意】部分进行哲学诠释。因此这个现象从另一方面显示出,本书的“易注”与“易学哲学”还没有很好地勾连起来。

  3、开头六十四卦方圆图部分,作者提到莱布尼茨与二进制。这个不尊重数学史的错误点,可算是书中众多草率论断的典范。

  【明意】部分的文字实在难以称为严肃的哲学论证。文字里含有无法忽略掉的诗意表述、描写人事状况的陈述、标签化地引用知名的哲学观点。如果出于论证的必要性,前两个的浮泛态度多少还可以被理解。但是第三个,一个哲学学者在引用某个哲学观点时绝不能如此的随便。不然,读者如何相信作者具有可靠的哲学素养呢?

  《周易明意:周易哲学新探》读后感(五):意通物论与意本论哲学体系的建构——读温海明教授《周易明意-周易哲学新探》

  意通物论与意本论哲学体系的建构

  ——读温海明教授《周易明意-周易哲学新探》

  2019年温海明教授新著《周易明意-周易哲学新探》一经出版即引起了易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事实上,此书可以说是作者二十余载学术历程迄今最重要的著作。遍览此著,读者会赞叹于作者对《周易》卦爻辞经文及《易传》的清晰解读和自成体系的独特阐释,也会对晦涩难懂的《周易》哲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更为深刻的体悟。

  一、独特的个人际遇及求学历程

  温海明教授本科求学期间,因个人庭际遇和对人生疑惑的警觉,开始执着于中国哲学的思考。历经坎坷,作者问道游观,参禅访寺,深深体悟到人生宇宙的哲学智慧于中国哲学中一览无余。怀着对古圣先贤的无限崇敬和对哲学智慧的倾心慕,作者怀着一颗虔诚的赤子之心,于1996年入北京大学哲学门拜陈来先生门下攻读中国哲学硕士,自此开启了与易学的不解之缘。

  1995年,作者得授河图洛书、先后天之学;1997年结缘马恒君先生《周易辩证》(《周易正宗》前身),卦变系统解易如醍醐灌顶,此后作者向马先生求教不辍及今;燕园求读期间,作者从朱伯崑、陈来、李中华、张学智、王博、刘大钧、朱高正、余敦康诸先生研习《周易》经传,受益良多;新千年之际,温海明教授赴美留学,追随著名汉学家,美国夏威夷大学的安乐哲教授学习中西方哲学。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周易明意》是过去二十多年中的《周易》哲学沉思录,力图汇通易学与中西哲学。”由此可见,《周易明意》不是一本类似传统注本的注释之书,而是融汇了作者的生命历程和对中西方哲学的贯通解读,以及对一种意本论新哲学体系的探索和自觉。这个体系立根于中国传统哲学,上溯阳明心学,试图打通心学易等阳明后学及新儒家学脉。对《周易》的执著也是作者自担任国际易学联合会秘书长兼学术部长后,孜孜不倦去推动易学国际化的原由,从作者的著作中便可以看出,把《周易》作为沟通中西方文化的桥梁和纽带是大有裨益的。

  二、全书架构及组成

  《周易明意-周易哲学新探》主要包括五个组成部分,核心内容由第一、二、三编,三部分组成。1、第一部分:序及自序;2、第二部分:第一编,导论-《周易》哲学的人天之意;3、第三部分:第二编,易经明意-爻意分说;4、第四部分:第三编,易传明意-卦意总论;5、第五部分:参考文献及后记。下面我们具体来认识各部分的内容。

  1、第一部分:序及自序;

  序:这一部分是中国台湾著名易学家,民进党创党元老,理学大家朱熹后裔朱高正先生的撰文。朱先生回忆了与温海明教授九十年代相识,相知,亦师亦友的过程,并对作者此后在易学研究领域勤勉耕耘给予了高度评价。朱先生盛赞作者:“近些年,深通西方哲学与文化的他提出立足易学,推动易学国际化,增进文化自信,促进中国哲学与文化复兴等学术立场与相关观点主张,在当今全球化视野中强化当代中华文化主体意识,可谓具有战略眼光和责任担当。”

  自序:在该部分中,作者梳理了撰写此著的心路历程,从中可以发现作者对易学的当代创新具有高度自觉,能够站在中西哲学贯通的高度去审视易学可能在21世纪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作者沉迷易学二十余载,试图建构“心(意)通物论”,提出了全新的文王卦变方圆图,以及提纲挈领的阐述了《周易明意》建构的先天八论:生-能-向-缘-识-行-量-境与后天八论:缘-识-向-境-能-生-行-量。这也是该书最具特色的部分,我们将在文末最后具体阐述。

  2、第二部分:第一编,导论-《周易》哲学的人天之意;

  这一部分,作者阐释了《周易》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对周易的原理、占卜、易的内涵作了简要阐释,详细解释了周易的内在结构,如河图洛书、大衍筮法、象、卦、辞的所指等。尤其是大衍筮法,详尽的描述让对此有兴趣的读者定会如获至宝。另外还有对周易的卦爻符号系统,如太极、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五行、六十四卦方图与圆图、六十四卦次序、八宫卦都作了详细的解读,对于易学初学者及未曾涉猎易学密钥的读者而言,该部分甚为重要。总体而言,作者立足以《易传》解《易经》,强调经传互证,辨象证义,认为象数与义理不可分开,使用全新的卦变系统来贯通解释卦爻辞,并提出意本论哲学体系。

  3、第三部分:第二编,易经明意-爻意分说;

  在易学注解的传统体例上,由于《彖传》是对六十四卦卦辞的解释,《大象传》是对六十四卦卦象的解释,《小象传》是对六十四卦具体爻象的解释,因此往往附录在具体的经文中,《文言传》是对乾坤两卦的注解,也常附录在乾坤两卦中,以便于注解阐释。《周易明意》仍遵循这样的章法。因此在这一部分主要是作者对六十四卦经文、《彖传》、《大象传》、《小象传》、《文言传》的阐释。作者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三部分,即明译、明解、明意来具体解释经文,阐述易例及建构意哲学体系。明译,是对该部分的具体直译;明解,是对具体翻解的易例及方法的说明;明意,是作者以易为依托所做的意本论新哲学体系的建构。

  作者试图将周易的每一个字和象都解释清楚,从全文看没有卦变系统的解释这是不可能做到的,正因为作者对卦变系统有了全新的贯通解释和研究,并将卦变运用在具体释易的内容中,几乎做到了整个经文的贯通,这是周易研究著作中前所未有的创举。

  4、第四部分:第三编,易传明意-卦意总论;

  这一部分是作者对《系辞》、《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的具体译解和发挥,主要用明译和明意两部分来阐释具体易传内容和作者全新的意哲学体系。在这一部分,作者几乎做到了凡字必有所释,对于周易久远晦涩的文字而言,这是很多易学研究者无法做到的。

  5、第五部分:参考文献及后记。

  这一部分主要是参考文献和成书后记。从参考文献可以看出,作者二十余载研易春秋,遍览汉、魏、唐、宋、元、明、清、民国及当代主要易学名家著作,对于想要系统研究易学及易学史的读者来说,这个参考书目可以说是研究易学史的绝佳文献目录了。

  每一本学术著作都凝聚着学人的生命和心血,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读者的生命历程和灵魂对话。从后记中,读者可以了解作者二十余载研易春秋的心得体会,以及成书所具有的艰辛创作历程。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到《周易明意》作者的辛勤耕耘和成书后的豁然释怀。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周易明意:周易哲学新探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