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第三种黑猩猩》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04-19 23: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第三种黑猩猩》读后感100字

  《第三种黑猩猩》是一本由【美国】贾雷德•戴蒙德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016-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第三种黑猩猩》精选点评

  ●2019年最后一本。角度丰富人类学读本,《枪炮病菌钢铁可以看作是第四部分的扩写。翻译我觉得还好,有些汉语典故实用得让人豁然开朗不足的是太多台湾汉语用法(包括句式专用名词人名地名影响理解,引进大陆时改一下更好。 译者王道先生的访谈,有关于翻译文笔解释,很有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q1vV7DbknQ

  ●悲观了372页,最后2页强行给了点希望。也许恰恰是前面372页的分析太过强大,让人感到作者给出的希望充满了悲哀无奈,更像是他留给自己的一点安慰。PS:“扩充阅读”的部分非常棒,希望所有科普或者专业书籍都能有这个部分。

  ●人类从何处来,区别人类与其他物种语言艺术特征,性演化,人类的迁徙史。人类往何处去,迁徙与物种的变迁,第六次大灭绝。以此书为基础,成书性趣何来,枪炮病菌与钢铁,及崩溃。人类简史对此多有借鉴

  ●比人类简史更加详尽,人类的基因,进化,种族,语言。最后还对人类未来充满了忧虑

  ●再深入看看智人这种猩猩吧 作者略有点悲天悯人 看透了人类的自毁倾向 其实多么希望我们能够自救 也救救这个脆弱星球 很多内容可能是GGS的先声吧 翻译是不错,就是私货夹带太多了,还带了明显民族情绪,(时不时来句古诗词虽然有点怪,给北京猿人正名?那又不是我们的祖先激动个啥?)真是对不住钻石大叔初衷

  ●这是戴蒙德第一本科普,但我弄错阅读顺序了,读了钢铁那本再读这本之后后几章内容变得有些重复

  ●读完钻石先生的枪炮后,感觉这本书的论述不足以支撑作者的结论。但是人类学本来就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科,作者的伟大之处在于抛出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能,引导后来人继续探索,人类简史的前几章不就是满满的这本书的痕迹吗?

  ●书里有些论点想法有意思,值得思考。但此版本的翻译真是让人难以忍受!不土不洋的翻译,乱七八糟,把好好的一本书毁于一旦

  ●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之前的书,值得找时间细看。作者是坚定达尔文主义支持。和赫拉利比起来,该书的作者对于人类发展简史的论述更扎实性别选择的论点在此书里的论述很有说服力

  ●好书 拓宽视野 大一军训十日读完

  《第三种黑猩猩》读后感(一):第三种黑猩猩读后感

  这是一本有趣的科普读物,由人类的生理特征变化环境不同联系文化的演化,最后提出关注环境危机重要性记录一下阅读过程中印象比较深的几点:

  人类的丁丁比黑猩猩和大猩猩的大,但是睾丸大小处于中间值,其中涉及的生理与文化的原理;

  人类何时才有了质的进化:语言是进化的关键;

  农业既是现代文明的发展的起点,又是女性命运恶化和阶级不平等的开始,同时带来了传染病;

  滥用有毒化学品是否是人类特有的;

  破坏环境,毁灭其他物种是人类特有的还是动物的共性;

  灭族屠杀:人类的潜能,通常通过责怪受害者,为自己树立“正确”的立场,将受害者视为野兽,非人类看待。

  《第三种黑猩猩》读后感(二):无题

  如果没有新的哲学出现,人类已知的所有制度与机制就不会改变。那么在我们子女的有生之年,生命的灭绝就会开始进入尾声。

  人类核危机与环境危机的产生,带来的灭绝浪潮已经远超那颗毁灭恐龙的“彗星”。

  想到之前和很多朋友聊了诸多宗教和信仰对应的神话,这些故事里都会提到一个“毁灭世界的使者”,我们一直在等待和寻找这个预言。很有意思,可能我们自以为是的预言根本就不包含我们的物种,如果一定有我们参与的成分,那么这个“使者”倒是我们的“某种来源”。

  很讽刺,我们以为超越时空的预言可能只是个站在时间轴上史料。

  不知道地球生命这本小说会怎么写,目前来看,人类的出现,是为了给这一自然段画上句号而从亘古走来。

  本以为看看人类发展会带来客观上的安全感,不会在人性这种命题上总是遭遇坎坷。谁知道我们用自豪的科技与理性发现的自我,毫无安全感可言。还不如主观上人性的模棱两可让人活的安。

  《第三种黑猩猩》读后感(三):第三种黑猩猩

  这是一种关于人如何变成现在的样子、时候,以更广的视角来看待人类的发展,比如说我们不知道的,从80万年以前猿类也有很多种,但是后来有大量的灭绝,那我们现在世界上只有4种大猿,非洲有三种,亚洲有一种,这是跟我们最近的亲戚了,那我们到底是怎样变成现在的样子,一独大,把亲戚关在笼子里呢 进化论告诉我们人是计划来的,但是到底是怎么样进化来的,这本书系统的回答了一些脑中的疑问,比如说80万年前族群为什么原来会灭绝10万年前,为什么不同的族群会有不一样的变化?比如说一些选择策略、语言的形成、艺术为什么存在等。在后面几章其中能透露出作者的思想,形成了另外一本书,枪炮病菌那本书的核心理念。 印象比较深的是关于人的生理上老化的策略,人类为什么两种的身体维持的策略,一个是损害控制,一个是定期更新,与人的定期更新,就是人的高基础代谢,那这样会耗费了我们很多的能量。另外器官的老化也会大体平衡,所以到寿命的时候各个器官几乎是同时衰竭。

  《第三种黑猩猩》读后感(四):一本可以勾起我们对人类起源兴趣的书

  之前看过作者的《枪炮、钢铁与病菌》这本书,相比较而言这本第三种黑猩猩内容有很多与上一本类似,但不影响这本书的高评价。主要的兴趣在于提出了人类的起源、人类为什么进化、人类为什么会发展成这个样子,这些很少在一般的历史书、生物书、或者人类进化史上看到的内容。作者能把自身的经历和学习进行深入的思考然后展现给读者,其实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如果仔细的思考都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至今没有答案也有可能现在的答案是错误的。当然关键的是看我们是否能像作者那样仔细的思考以及认真的分析了。其实人类自身有很多谜团到目前也没有解开,我们当年是如何诞生的,如何发展到今天的,很多的关键问题都没法回答。因此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利用科学手段寻找证据在现在看来也是必须的。人类很多习以为常的东西到几天都没有解开谜团,这本书其实也没有真正的回答,比如:语言到底是如何产生的?人类的文明进化和语言文字的传播过程等。只不过这本书给出了一些合理的解释,同时引发了人们的兴趣。所以,我认为看完这本书还是要思考,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才是爱看书的人应该的收获。

  《第三种黑猩猩》读后感(五):第三种黑猩猩

  我们已经习惯从印刷品和电视获得信息,很难体会文字发明前,老年人对社会的重要,哪怕一两个老人,都可能掌握着社会的命脉。克罗马侬人比尼安德特人长寿20年的事实,可能就是克罗马侬人成功的重要因素。活到较高的年纪,不仅需要生存技巧,还涉及体质的变化,也许包括人类女性停经的演化。因此,长寿是我们越过兽界、进入人境的本钱。

  自然选择必须做的是:调配维修身体与生殖的相对花费,求得最大生殖率(终身生殖成就除以寿命)。

  改善童年的营养,成年后身材就会增高。我们在欧洲的中世纪古堡观光,得弓着身子穿过里面的房门,可见那些古堡是为身材矮小、营养不良的族群建造的。

  冰期结束之前,在那里生活的狩猎-采集族群,男性平均身高是177.8厘米,女性是167.6厘米。农业兴起后,身高急剧降低,大约公元前4000年前,男性是160厘米,女性是155厘米。到了古典时代,身高又开始缓慢上升,但是现代希腊人与土耳其人还没有“恢复”到祖先的水平。

  那些有害的身体构造与行为,构成了有效的指标,显示发出讯号的个体是诚实的:正因为那些形质特征或行为特征令个体陷于残障的境地,所以那个个体必然是优越的。不需花费成本就能发出的讯号,容易用来欺骗受讯的一方,因为跑得慢的、基因品质低劣的个体,都能发出那个讯号。只有高成本的有害的讯号,才能保证诚实。举例来说,一头跑得慢的瞪羚,要是朝潜行过来的狮子表演弹跳,一定逃不出狮口;而跑得快的瞪羚,表演过弹跳之后,仍然跑得过狮子。

  纹身的人其实是在炫耀他们的力量——抵抗感染与忍受痛苦。今天我们以其他的方式表演,例如开快车,或服用危险的药物。不过,我们想要传递的信息,仍然一样:我很强壮,我很优秀。

  所有家畜中,只有马在世界各地都受到重视,就是因为它的军事功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第三种黑猩猩》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