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6号泵》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0-04-14 23: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6号泵》的读后感大全

  《6号泵》是一本由[美] 保罗·巴奇加卢皮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页数:31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6号泵》精选点评

  ●充满灰暗色彩的人类未来

  ●北京折叠 逊毙了

  ●比起吃了会死,垄断基因多样化,物种入侵等等确实是转基因可能导致的问题文笔技巧也都不错。但这人所有作品都是这个调调,充满了对技术快速发展恐惧,对未来的绝望,就比较无聊。第一篇能色情小说看,相比之下倒不但那么单调,这个人还不如去日本写那种未来系的残虐小说。

  ●巴奇加卢皮(这名字我就没读对过)是这些年最好的预言科幻作家,对某种可能的笃,让他可以自如尝试同类型的短篇或长篇

  ●不是我的菜,不好看。已经没兴趣发条女孩了。

  ●漂亮

  ●软科幻短篇集。《长笛女孩》力荐,本书最佳,一篇精致小故事设定有趣描写细腻优雅。《沙渣之族》还行,结尾印象深刻。《柔软推荐,唯一一篇非科幻,以文学标准评判也算是中上。

  ●《拆船工》粉转路人。《6号泵》路人转粉。

  ●在科幻世界上陆陆续续看过几篇,如黄卡人等,虽是中短篇但依然动人心魄。未来既有乌托邦,也有另一个末世。看了下书评,这部作品的热度远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巴奇加卢皮的小说很像迪克,没有什么救世主之类的存在,只有反乌托邦下求生的普通人

  《6号泵》读后感(一):个人觉得是保罗最好的作品

  一开始知道保罗是在科幻世界上读到几个短篇《黄卡人》《长笛女孩》,后来才知道都在这本短篇集中收入。想说的是,这些短篇真的震撼人心美丽而腐烂,阴暗

  后来又读了《发条女孩》和《拆船工》,前者的世界观跟《黄卡人》是一个,但读来太累,没有短篇震撼。后者情节比较平淡积极乐观

  这些短篇是我最喜欢的科幻作品了。

  《6号泵》读后感(二):纯属浪费时

  看到豆瓣上评分这么高才看的,看完就后悔了。纯属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深度思考,随便编造几个看起来很高科技的词,然后套在故事里面,这不叫科幻,这叫瞎编。就算剥去那些科幻的外壳,故事情节也是空洞乏味。比如《柔软》这个故事,就是一个人自己太太杀了,然后跑了,就没了,就没了!别说科幻了,这个都根本不能算小说!沿袭了欧美小说一贯的废话连篇。人物对话活动,甚至周围环境的描写极为冗长啰嗦,每次都以为是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埋了什么伏笔,强忍着想放弃冲动,到最后发现就是废话,彻头彻尾的毫无意义的废话!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灭杀小组》这个故事,探讨了永生实现之后,一些人宁愿放弃永生而生儿育女。这样的构想其实是值得深度思考和讨论的,可惜作者明显功力太弱,随便编了一些情节就草草收尾了。科幻真的不是胡思乱想,随便把一个烂故事的背景搬到未来就叫科幻了。如果想看对人类和宇宙有深度思考的,还是去看阿西莫夫吧,真正有思想的大师。这些小儿科的伪科幻就算了吧。

  《6号泵》读后感(三):触手可及的末日

  人类有一百万种办法让自己绝种。这不,巴奇加卢皮随随便便从现有的发展道路往外迈了一小步,就想出了十种,然后还写成了故事。故事开始时,都是些熟悉的生活场景,主人公不是流浪汉、走私贩、农民、边民,就是保安或警察,做着那些读者预期他们会做的、符合其身份的事情,只是夹杂着一点点的怪异。在一幕幕的场景转换中,怪异之处越发明显,最终撕裂了读者的常识。原来,这并不是我们的那个世界。能源、生物、水、智力或是死亡,某项我们习以为常、视若无睹的要素,在故事的世界中被抽离了。其后果是某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疯狂。当然,疯狂是对读者而言。至于主人公,他们多半已经安之若素。虽然在故事结尾不免一阵子抽搐与挣扎,但世界,已经缺失了一角的世界,只会沿着缺角的方向继续滑落,难有波折。

  作为思想实验,本书的故事多少都有新意,那种抽丝剥茧、层叠推进的叙事方式也带来很棒的阅读体验。(不过《柔软》非常讨厌,这篇算不上是科幻、而是将变态日常化的故事,突破了我的底线。)如果不是有的世界设定过于刻意,大概会给本书五星吧。

  《6号泵》读后感(四):世上没有活老虎,除了在动物园的

  如果这本书是个盘子,里面的各短篇是盛着的小食点拼盘,那这些拼盘可以讲是——粒粒有风味,并且拼凑出一顿食完后口吃留香、回味的大餐。

  是第一次阅读巴奇加卢皮的科幻作品,《发条女孩》和《拆船工》尚在蒙尘中,《6号泵》是完全被封面吸引后而产生强烈阅读愿望。

  短篇合集读感的常规套路——我比较喜欢或者印象较深的几篇是:

  1、长笛女孩。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BB作品,在读此篇时,“科幻尤其是人体改造还可以这样写啊”的想法不时出现。长笛姐妹的身体竟然是能彼此弹奏的乐器集成,鬼斧神工的科幻创意;不仅创意叫人惊诧,还有故事进程中的人类思想,无论是长笛妹妹如“星美”般向往的自由,还有权贵大人的贪婪、冷酷、狂妄。故事不仅仅只有科幻元素和设定,读完最后悬疑式的结尾能不叫人思考?

  2、沙渣之族。

  这个族已不再是人类,尽管是由人类的躯体改造而来,尽管有族员怀念那只狗的温暖。读到前一篇“口袋里的大师”的成都,再到这篇,对BB的科幻作品里的特色多少有些了解,人体可以大动干戈的改造、无机的世界也能整成有机的,可再怎么折腾,人类和世界却在挣扎、衰败。BB的世界没正能量,只有人不如狗,无论强者还是弱者。

  第四、第五篇相对来讲平缓一些,科幻元素不丰富。

  而从第六篇开始就毛骨悚然了。

  3、灭杀小组、柔软。

  这两篇很暴力。人类不能是孩子,要是生了那母婴一起扑杀掉,用文字描写的扑杀过程相当血腥和凄惨;丈夫杀了妻子,凶手和尸体一起浸泡在浴缸里,文字描写出来的镜像叫人看了踹不过气,尸体的模样、凶手的心理,安安静静地动态着,在闲庭信步里闻着尸臭。

  4、黄卡人。

  姚向辉翻译的短篇《6号泵》个人觉得反而没怎么出彩,也许是篇篇都是佳作的原因。相对来讲,我喜欢梁宇晗翻译的《黄卡人》多点。下图里的译文是个证明。

  《6号泵》读后感(五):干净凛冽的故事和硬朗坚硬的科幻内核

  毫无疑问,单凭这本小说集的质量,以及2009年荣获轨迹奖最佳小说集的这份荣誉,这本小说集是值得专门写个书评的。当然,这本书是实打实的诚意之作,保质保量相当不含糊。10个短篇中,近一半都是得奖或者提名的作品,尤其是《卡路里人》(The Calorie Man),《沙渣之族》(The People of Sand and Slag),黄卡人(Yellow Card Man)和《六号泵》(Pump Six)。

  其实,正如中国读者给保罗.巴奇加卢皮起的中国诨名“霸气加鹿皮”名字一样,这部小说是俨然霸气十足的。干净凌冽的故事和毫不拖泥带水的叙事风格,一如《发条女孩》(Windup Girl)的质地考究且制作精良。

  保罗的出现应该是最近10年里,世界科幻圈中最大的收获。这个在打扮和造型上不知道是不是深受尼尔.斯蒂芬森和柴纳.米耶维影响的70后科幻作,正在用他笔下的世界重新塑造着新的科幻文学的样式。看过他作品的读者应该会对他笔下的世界有着这种深深的印象:肆意狂放的想象力是你无法猜透和看尽的,如同菲利普.迪克一样嗨药般的旺盛和肆无忌惮;故事和场面的搭建风格是又是凋敝的、昏沉潮湿的、如同夕阳西下的大漠边疆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九龙城寨。他笔下的世界尽管是颜色昏暗的,但是文笔风格着实有着雷.布拉德伯里一样细腻的故事线条,也有罗伯特.查尔斯.威尔森的那种那种写实深刻的描写。如果说海因莱因在几十年前给大家留下了一个“点子大王”的印象,那么保罗就是几十年后科幻世界中能成功接下海因莱因衣钵的新一代的“点子大王”。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是非常喜欢保罗.巴奇加卢皮的作品的,他的特色你很难用准确的流派和表述去一言概之。

  他似乎把“Apocalyptic/Post-Apocalyptic”和“Cyberpunk”的风格朝着故事性的方向变得更加的扩展和延伸。这一方面,他很像早期写《佐迪亚克》(Zodiac)的尼尔.斯蒂芬森和《末日邮差》(The postman)的大卫.布林。在他的小说中,他似乎更关注的是高科技发展下的人类社会的演化和变异,尤其关注的是“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相互影响的结果。无论是从他的长篇小说《发条女孩》到他的短篇小说,你几乎可以清晰看到他对于生态环境破坏和人类无节制发展的担忧。高技术背景的社会忧虑一直是科幻小说的优良传统,保罗在他的故事中把这种传统发挥得更具有专一性。那些光怪陆离的世界中,是原始技术(例如《发条女孩》中升降梯的压舱人以及《卡路里人》中的能量踏板等)和高级科技(例如基因技术、人体改造等)糅合混杂,但是他又很克制地保证故事的一体性和这些故事背景的完整性。因为他在的故事显得比尼尔.斯蒂芬森和威廉.吉布森的故事完整和自洽;比金.斯坦利.罗宾逊和罗伯特.查尔斯.威尔森来得沉稳和结构精致;而那种技术思辨的味道又有着女性的敏感,正如有时候你会觉得这种情怀难道不是南希.克雷斯阿姨笔下的《西班牙乞丐》(Beggars in Spain)么?

  他始终在关心那些技术发展超越人类社会本身且无法自洽的世界里,个体的命运和人类的命运,他笔下的人物的那种反叛和抗争,在读者看来更多地像是他自己情感的投射,他对于一个过度无序发展的高技术社会的担忧和不满,他对于一个被资本诱导朝着“投机主义”发展的技术社会本质上的不屈服和不信任。所有凌冽的笔锋下,都是温柔心,也是坚硬毫不动摇的思想内核。

  在科幻小说中,单纯比拼文风干净利落的应该有保罗一席之地,另一个人是写《副本》(Altered Carbon)的英国人理查德.摩根。作为大西洋两岸的这两位作家来说,算得上是科幻小说“冷笔锋”的双雄。

  和科幻世界文学史上的那些伟大作家相比,保罗.巴奇加卢皮显然是年轻许多,作为晚辈初出茅庐,也非著作等身。但他的作品和未来,值得期待。目测这位70后会成为科幻文学史中未来名人堂里面的一个响亮的名字,一如他的前辈们。

  这是一本能量密度极高的科幻小说集,这本小说集是对保罗.巴奇加卢皮出道初期创作非常好的一个总结,也是一本让不认识他的读者开始认识他的入门读本。

  五星推荐。

  顺便写一点关于国内中文科幻小说出版的一些感想。单纯从图书的选题和出版质量上讲,老司机就是老司机,你大爷永远都是你大爷——尽管SFW作为一个体制内的事业单位的局限性和不思进取胆子不够肥等等问题,在国内科幻圈早已被吐槽太多,但是作为中国最大也是最领先的旗舰,其江湖地位确实是你不得不认可的。从《译文版》到单行本的这个幻象译介套路尽管看上去有点鸡贼,但是这种SFW独特的出版套路确实使得其出版成本降低在经费预算方面确实是做到了最优化。另一方面,《译文版》平台的先推出,也可以使得编辑部在收集读者信息方面比一般的出版公司在选题和出版方面,自由度和考虑度更大。当然,这年头版权拼钱,SFW可能是拼不过的,但是作为老字号独门独户的中国招牌,SFW的江湖地位和历史传统恰好是其手握大把版权的优势所在。但是大家也清楚看到这种独孤求败的江湖地位也是造成SFW这十年来发展速度减缓的另一个原因。希望现在日益繁荣的中国幻想图书出版市场可以刺激一下SFW走得更好。所以,当手上拿着这本《六号泵》的小说集时,觉得这不是应该是幻象文库或者中信、译林应该慧眼识珠早点拿下的么?SFW最大被吐槽的地方就是图书装帧,几百年如一日,对风格和品味的如此坚持估计也就只有SFW了。当然从成本出版考虑可以理解,但是不是也可以考虑一下学习一下幻象文库或者中信,至少你可以把手上的版本计划整合一下,考虑出一些文库本或者珍藏版之类的。还是那句老话,全中国估计没有哪个公司或者出版社手上握着的幻想图书版权有SFW多,好好珍惜。

  以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6号泵》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