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余生很长,别慌张,别失望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03-26 23:06: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余生很长,别慌张,别失望读后感摘抄

  《余生很长,别慌张,别失望》是一本由史铁生著作,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2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余生很长,别慌张,别失望》精选点评

  ●这本书不厚,一口气读完,节奏感不错作者文笔也好。

  ●节选了多个作家作品,但时代一样,他们的经历或许我们真的无法感同身受,只能说假装借鉴

  ●好书,余生很长,值得我们好好的读一读

  ●很美的名家散文,刚好一周时间读完了触动很多~

  ●喜欢 看三遍了 还有很多摘抄内容

  ●余生很长,不要回头,别失望,一切都好。

  ●余生漫长之路,我们需要懂得更自己快乐走下去。

  ●第一次看书名感觉不怎么样,看了作者是史铁生有些意外,不过这本书还是挺好看的老头风趣

  ●装帧很好,内容不错,特别喜欢这个书名,非常有感触

  ●名家随笔集。买这本书缘起于凑单+误会,误以为是史铁生的书,盲选凑单,没成想,竟是合辑。好在里面有大量的好文笔,让此书,不虚此行。最钟爱史铁生文笔的朴实无华沁人心脾,还有汪曾祺老人的,永远不会让我失望,文章里饱含人间苦难,又富有看透悲欢后的从容字里行间总能透出他享受生活乐观态,可以“嚼”的文字

  《余生很长,别慌张,别失望》读后感(一):人生没有“完美

  人生没有“完美”,活在当下。适合反复阅读的书。文学随笔散文。大家们的文笔总是那么缓缓道来,平淡生活中点出对人性、文学、亲情爱情理解。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这里我想到了完美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找到了很多共鸣,中年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对里面的一句话“对终身伴侣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刻感慨良多。建议大家安静雨季午后看会更适宜

  《余生很长,别慌张,别失望》读后感(二):《余生很长,别慌张,别失望》

  看书名的时候还以为是一本励志书,没想到是一本集齐了各大大佬们的随笔,和短篇文集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国外翻译书籍看多了,再看到这些文学巨佬们的文字,突然觉得,文字原来这么美,文字还能这样组合,朗朗上口,又栩栩如生。 其实很多时候,我都以为自己在看课文,一边看着书一边拿手机翻看一些不认识的字和意思。自从有了手机之后,更加依赖打字,很多时候拿起笔写字的时候,总是半天都想不出来。就好像现在看这本书,看到很多字都模凌两可,不知道怎么读。 摘抄一段描写音乐的:“热爱音乐,古典交响乐,现代的摇滚乐温文尔雅歌剧清唱剧,粗旷豪迈民谣村歌,乃至悠婉凄长的叫卖,孤零萧瑟的风声,温馨闲适的节日的音讯,你都听得心醉神迷,听得怆然而沉寂,听出激越和威壮,听到玄渺与空冥,你真幸运,生存之神秘注入你的心中使你永不安规守矩。” 关于完美人生:史铁生认为如果没有挫折、没有坎坷、没有撕心裂肺的煎熬,没有望眼欲穿的期盼,没有万死不悔的追求和等待,那么当成功到来的时候,你会就不会有感慨万端的喜悦,不会有刻骨铭心的幸福。没有痛苦和磨难你就不能强烈的感受到幸福。 老舍认为:完美的人生不过就使平淡的日子。有七间小平房,院子必须大,靠墙又几株小果木树。先生管擦地板,太太管做饭,女儿十二三岁,儿子顶好是三岁。因为身体好,所以没有肝火,大家都不爱闹脾气。除了为小猫上房,金鱼甩子等事着急之外,谁也不急叱白脸的。 汪曾祺说:“随遇而安”“遇”,当然是不顺的境遇,“安”也是不得已。不安,又能怎么着呢? 关于现在:朱自清说:“他们事事都等待“明天”去做,“今天 ”却专作为等待之用;自然的,到了明天,又须等待明天的明天了。这种人到了死的一日,将还留着许许多多明天“要”做的事——只好来生再做了吧! 事情已过,追想是无用的;事情未来,预想也是无用的;只有在事情正来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捉它,发展它,改正它,补充它;是它健全,谐和,成为完满的一段落,一历程。历程的满足,给我们相当的欢喜。” 关于理想朱光潜说:“理想的另一意义是“一个问题的最完美的答案”,或是“可能范围之内的最圆满的解决困难的方法。””

  《余生很长,别慌张,别失望》读后感(三):余生很长,别慌张,别失望

  这是一本名家随笔,包括史铁生,老舍,朱自清,丰子恺,李大钊,郁夫达,傅雷,夏丏尊等等。我也爱写随笔,写作是最好的休息。看着这些大家的所思所想,不时地也刷新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在现实生活中,周围很难有同你思考相同问题且有自己见解的朋友,因此我想,不时地看看他们的经历和思想,也是一件很有裨益的事情。

  对于这本书的章节划分我很喜欢,第一章全是人生态度,人生问题,角度相对宏观一些。第二章提醒人们聚焦自身,认识自己,里面的文章都是各位作者的真实经历与感受,对于后人非常有学习的价值。第三章是关于人生目标和自我实现方面的,第四章涵盖了人生百态。与前两章相比,三四章稍微逊色了些。

  1.史铁生

  我是通过这本书真正认识史铁生的。他的才学和励志故事不可能缺席任何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但我之前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语文课本,不曾想去认识他。在这本随笔中,我才真正动脑筋去认识史铁生,他真是一个可爱的人,可爱到颠覆了我印象中那个顽强不屈自强不息的形象。他,就是一个普通人,有着和我们一样的七情六欲,也曾在失意的时候想死,也曾在迷茫的时候不会活着。他特别爱做白日梦,脑洞很大,他的白日梦天马行空,在收尾时还能悟出道理,名家做梦都和普通人不一样。比如他曾对自己进行“好运设计”,假设自己下辈子的生活,从出身到智商再到兴趣爱好,设计得像真有那么回事一样。他会纠结自己即将出生在一个穷人家还是富人家,百般考量决定不要太穷也不要太富,而且理由讲得还特别充分。他假设自己下辈子颜值极高并且遇到一个同样高颜值的女神。他还假设自己双商爆表,高中时代斩获语文数学物理各科第一名,唯独英语没有,哈哈他说是英语老师判错卷子了,真是太可爱了。他假设自己来世有个强壮的身体,体育神经活跃,弥补了这一世的不足……白日梦做罢,他的道理是:“所谓好运设计,所谓幸福,显然不是一种客观程序,而完全是心灵的感受,是强烈的幸福感。没有痛苦和磨难就不能强烈的感受到幸福。那只是舒适只是平庸,不是好运也不是幸福。”他说:“上帝让我终生截瘫就是为了让我从目的转向过程。”

  2.郁夫达

  中国革命烈士,为抗日救国牺牲的爱国主义作家。他曾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举行抗日救国宣传活动,为中国共产党奉献一生,最终在南洋一个小镇失踪后被杀害,后被追认为烈士。郁夫达与徐志摩,邵洵美,戴望舒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子”。他的文字抑郁又颓废,这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他一生波折,自幼丧父家庭落败,青年不得志,情路坎坷经历了三段婚姻,壮年时期承受丧子之痛,为国家忧虑难安,最终英勇牺牲。了解了郁夫达之后,我不得不去读一读他的小说《沉沦》。

  3.汪曾祺

  他是和我脾气性格最贴合的作家,你只需看他的作品《随遇而安》《自得其乐》,你就知道它是一个多么会自己哄自己玩的人。我喜欢他的洒脱,他曾这样写:“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

  4.老舍

  我对他的了解已经足够多了,朴实童真又佛系,猫奴一个。但这本随笔中他写的《婆婆话》还是给了我惊喜,文中糙话说细理,写了一些老舍先生对于婚姻的看法,真实又好笑,所有人都值得去读一读。

  5.夏丏尊

  上学时学过他的文章,到现在文章不记得了,只记得他的名字。这本书摘录了一份他写给好友的信,大致内容是规劝他不要放弃学业,专心研究文学是不可取的。“你也许会感到头上浇冷水似的不快,但你既承认我为朋友,把终身方向和我商量,我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把要说的话藏匿起来,用恭维的口吻敷衍,讨好一时。”这让我想起去年我和一位朋友的“名师之辩”,那是一场极其不愉快的辩论,我当时觉得自己很久很久没和一个人谈得这么不愉快了,对方的观点全部逆向而来,相当难听。现在想来都是良言。我觉得人生能遇到直言相劝,不图讨好的朋友是一种福分,我想遇到这样的朋友,我也希望我是这样的朋友。

  6.朱自清

  他总是和别人想得不一样,这本书他又给我两个新的认识,特别亮眼。

  (1)他认为人生是刹那的现在,没有谈的必要,对于人生的意义也是寻不着的。那些试图解释人生及其意义的人不过是自慰自驱。着眼于全人生的人,往往忘记了现在的生活。

  (2)他认为“及时行乐”是颓废派。

  他的观点新颖又大胆,使我非常感兴趣,我不能及时的辨别是赞同还是反对,我需要深度的思考,但这两个点,都是我愿意费脑筋的点。

  此书还有一些其他名家,因为文风不喜欢所以不提及。

  《余生很长,别慌张,别失望》读后感(四):《余生很长,别慌张,别失望》

  这是一本名家随笔,包括史铁生,老舍,朱自清,丰子恺,李大钊,郁夫达,傅雷,夏丏尊等等。我也爱写随笔,写作是最好的休息。看着这些大家的所思所想,不时地也刷新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在现实生活中,周围很难有同你思考相同问题且有自己见解的朋友,因此我想,不时地看看他们的经历和思想,也是一件很有裨益的事情。

  对于这本书的章节划分我很喜欢,第一章全是人生态度,人生问题,角度相对宏观一些。第二章提醒人们聚焦自身,认识自己,里面的文章都是各位作者的真实经历与感受,对于后人非常有学习的价值。第三章是关于人生目标和自我实现方面的,第四章涵盖了人生百态。与前两章相比,三四章稍微逊色了些。

  1.史铁生

  我是通过这本书真正认识史铁生的。他的才学和励志故事不可能缺席任何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但我之前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语文课本,不曾想去认识他。在这本随笔中,我才真正动脑筋去认识史铁生,他真是一个可爱的人,可爱到颠覆了我印象中那个顽强不屈自强不息的形象。

  他,就是一个普通人,有着和我们一样的七情六欲,也曾在失意的时候想死,也曾在迷茫的时候不会活着。他特别爱做白日梦,脑洞很大,他的白日梦天马行空,在收尾时还不忘悟出道理,名家做梦都和普通人不一样。比如他曾对自己进行“好运设计”,假设自己下辈子的生活,从出身到智商再到兴趣爱好,设计得像真有那么回事一样。他会纠结自己即将出生在一个穷人家还是富人家,百般考量决定不要太穷也不要太富,而且理由讲得还特别充分。他假设自己下辈子颜值极高并且遇到一个同样高颜值的女神。他还假设自己双商爆表,高中时代斩获语文数学物理各科第一名,唯独英语没有,哈哈他说是英语老师判错卷子了,真是太可爱了。他假设自己来世有个强壮的身体,体育神经活跃,可以弥补这一世的遗憾……白日梦做罢,他的道理是:“所谓好运设计,所谓幸福,显然不是一种客观程序,而完全是心灵的感受,是强烈的幸福感。没有痛苦和磨难就不能强烈的感受到幸福。那只是舒适只是平庸,不是好运也不是幸福。”他说:“上帝让我终生截瘫就是为了让我从目的转向过程。”

  2.郁夫达

  中国革命烈士,为抗日救国牺牲的爱国主义作家。他曾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举行抗日救国宣传活动,为中国共产党奉献一生,最终在南洋一个小镇失踪后被杀害,后被追认为烈士。郁夫达与徐志摩,邵洵美,戴望舒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子”。他的文字抑郁又颓废,这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他一生波折,自幼丧父家庭落败,青年不得志,情路坎坷经历了三段婚姻,壮年时期丧失幼子,为国家忧虑难安,最终英勇牺牲。了解了郁夫达之后,我不得不去读一读他的小说《沉沦》。

  3.汪曾祺

  他是和我脾气性格最贴合的作家,你只需看他的作品《随遇而安》,《自得其乐》,你就知道它是一个多么会自己哄自己玩的人。我喜欢他的洒脱,他曾这样写:“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

  4.老舍

  我对他的了解已经足够多了,朴实童真又佛系,猫奴一个。但这本随笔中他写的《婆婆话》还是给了我惊喜,文中糙话说细理,写了一些老舍先生对于婚姻的看法,真实又好笑,所有人都值得去读一读。

  5.夏丏尊

  上学时学过他的文章,到现在文章不记得了,只记得他的名字。这本书摘录了一份他写给好友的信,大致内容是规劝他不要放弃学业,放弃深造自己研究文学是不可取的。

  “你也许会感到头上浇冷水似的不快,但你既承认我为朋友,把终身方向和我商量,我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把要说的话藏匿起来,用恭维的口吻敷衍,讨好一时。”

  这让我想起去年我和一位朋友的“名师之辩”,那是一场极其不愉快的辩论,我当时觉得自己很久很久没和一个人谈得这么不愉快了,对方的观点全部逆向而来,相当难听。现在想来都是良言。我觉得人生能遇到直言相劝,不图讨好的朋友是一种福分,我想遇到这样的朋友,我也希望我是这样的朋友。

  6.朱自清

  他总是和别人想得不一样,这本书他又给我两个新的认识,特别亮眼。

  (1)他认为人生是刹那的现在,没有谈的必要,对于人生的意义也是寻不着的。那些试图解释人生及其意义的人不过是自慰自驱。着眼于全人生的人,往往忘记了现在的生活。

  (2)他认为“及时行乐”是颓废派。

  他的观点新颖又大胆,使我非常感兴趣,我不能及时的辨别是赞同还是反对,我需要深度的思考,但这两个点,都是我愿意费脑筋的点。

  此书还有一些其他名家,因为文风不喜欢所以不提及。

  《余生很长,别慌张,别失望》读后感(五):余生很长,别慌张,别失望

  这是一本名家随笔,包括史铁生,老舍,朱自清,丰子恺,李大钊,郁夫达,傅雷,夏丏尊等等。我也爱写随笔,写作是最好的休息。看着这些大家的所思所想,不时地也刷新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在现实生活中,周围很难有同你思考相同问题且有自己见解的朋友,因此我想,不时地看看他们的经历和思想,也是一件很有裨益的事情。

  对于这本书的章节划分我很喜欢,第一章全是人生态度,人生问题,角度相对宏观一些。第二章提醒人们聚焦自身,认识自己,里面的文章都是各位作者的真实经历与感受,对于后人非常有学习的价值。第三章是关于人生目标和自我实现方面的,第四章涵盖了人生百态。与前两章相比,三四章稍微逊色了些。

  1.史铁生

  我是通过这本书真正认识史铁生的。他的才学和励志故事不可能缺席任何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但我之前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语文课本,不曾想去认识他。在这本随笔中,我才真正动脑筋去认识史铁生,他真是一个可爱的人,可爱到颠覆了我印象中那个顽强不屈自强不息的形象。

  他,就是一个普通人,有着和我们一样的七情六欲,也曾在失意的时候想死,也曾在迷茫的时候不会活着。他特别爱做白日梦,脑洞很大,他的白日梦天马行空,在收尾时还能悟出道理,名家做梦都和普通人不一样。比如他曾对自己进行“好运设计”,假设自己下辈子的生活,从出身到智商再到兴趣爱好,设计得像真有那么回事一样。他会纠结自己即将出生在一个穷人家还是富人家,百般考量决定不要太穷也不要太富,而且理由讲得还特别充分。他假设自己下辈子颜值极高并且遇到一个同样高颜值的女神。他还假设自己双商爆表,高中时代斩获语文数学物理各科第一名,唯独英语没有,哈哈他说是英语老师判错卷子了,真是太可爱了。他假设自己来世有个强壮的身体,体育神经活跃,弥补了这一世的不足……

  白日梦做罢,他的道理是:“所谓好运设计,所谓幸福,显然不是一种客观程序,而完全是心灵的感受,是强烈的幸福感。没有痛苦和磨难就不能强烈的感受到幸福。那只是舒适只是平庸,不是好运也不是幸福。”他说:“上帝让我终生截瘫就是为了让我从目的转向过程。”

  2.郁夫达

  中国革命烈士,为抗日救国牺牲的爱国主义作家。他曾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举行抗日救国宣传活动,为中国共产党奉献一生,最终在南洋一个小镇失踪后被杀害,后被追认为烈士。郁夫达与徐志摩,邵洵美,戴望舒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子”。他的文字抑郁又颓废,这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他一生波折,自幼丧父家庭落败,青年不得志,情路坎坷经历了三段婚姻,壮年时期承受丧子之痛,为国家忧虑难安,最终英勇牺牲。了解了郁夫达之后,我不得不去读一读他的小说《沉沦》。

  3.汪曾祺

  他是和我脾气性格最贴合的作家,你只需看他的作品《随遇而安》《自得其乐》,你就知道它是一个多么会自己哄自己玩的人。我喜欢他的洒脱,他曾这样写:“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

  4.老舍

  我对他的了解已经足够多了,朴实童真又佛系,猫奴一个。但这本随笔中他写的《婆婆话》还是给了我惊喜,文中糙话说细理,写了一些老舍先生对于婚姻的看法,真实又好笑,所有人都值得去读一读。

  5.夏丏尊

  上学时学过他的文章,到现在文章不记得了,只记得他的名字。这本书摘录了一份他写给好友的信,大致内容是规劝他不要放弃学业,专心研究文学是不可取的。

  “你也许会感到头上浇冷水似的不快,但你既承认我为朋友,把终身方向和我商量,我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把要说的话藏匿起来,用恭维的口吻敷衍,讨好一时。”

  这让我想起去年我和一位朋友的“名师之辩”,那是一场极其不愉快的辩论,我当时觉得自己很久很久没和一个人谈得这么不愉快了,对方的观点全部逆向而来,相当难听。现在想来都是良言。我觉得人生能遇到直言相劝,不图讨好的朋友是一种福分,我想遇到这样的朋友,我也希望我是这样的朋友。

  6.朱自清

  他总是和别人想得不一样,以前一篇《论做作》直接把我折服,这本书他又给我两个新的认识,特别亮眼。

  (1)他认为人生是刹那的现在,没有谈的必要,对于人生的意义也是寻不着的。那些试图解释人生及其意义的人不过是自慰自驱。着眼于全人生的人,往往忘记了现在的生活。

  (2)他认为“及时行乐”是颓废派。

  他的观点新颖又大胆,使我非常感兴趣,我不能及时的辨别是赞同还是反对,我需要深度的思考,但这两个点,都是我愿意费脑筋的点。

  此书还有一些其他名家,因为文风不喜欢所以不提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余生很长,别慌张,别失望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