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是一本由[英]罗斯•韦尔福德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02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读后感(一):《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读后感
“穿越”也算是一个特别火爆的题材,之前很多人说外国人喜欢“穿越”到未来,而中国人喜欢穿越到“过去”。因为两者穿越的时空不同,因而论述国人比较因循守旧,缺乏创造和创新精神,尤其当“清朝穿越题材”流行,满屏幕的“霸道阿哥爱上穿越女”,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其实,细细思量,穿越到那没有抗生素的年代,随时随地有小命折损的风险,又是何苦?不过是无数过去的小事堆积成就了“现在”,纵使后悔,又哪里来的“后悔药”?《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讲述了一个儿子穿越回父亲12岁时,一起经历的种种。
一切源于“爱”。过去,我们有太多的遗憾,有太多不舍,因此,我们会幻想“穿越”。因为我们提前知道了故事的“谜底”,我们可以尽我们的一切力量去改变,让“遗憾不再”,让故事变得圆满。作者的出发点就是基于“爱”,才产生了这样一个回到过去,改变过去,从而让人生不再有遗憾的故事。什么是沟通的基础?我们经常抱怨,抱怨父母不理解孩子,孩子不理解父母等等,甚至各大卫视的总有着奇奇怪怪的“调解节目”。其实,只要心中有爱,心里为对方着想,哪里需要那么多调解呢?本文的作者,一个小男孩在父亲的指引下,回到了过去,与父亲共同经历的一切,使得他更了解父亲。相信很多人也会想父母亲在自己这个年纪的时候,在干什么呢?父母在和自己年纪相仿的时候,是不是和自己有着同样的烦恼呢?故事的过程,经历并算不上怎么精彩绝伦,但是结果还是圆满的,改变了父亲原本的结局,一家人可以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珍惜当下。科幻小说或者影视剧中一直也有展现“穿越”,但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在当前并没有发生,“时间异步”和“空间异步”并没有出现。“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这样的诗句,要在以前,相信大部分人并不会有太多太深刻的体会,但是经过了不寻常的2020,相信更多的人会有更深层次的体会。每一天太阳升起,我们早上从哪里出发?夕阳西下,忙碌一天的我们下班回到何处?家人始终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所以,请珍惜当下的每时每刻,切记保持热爱!
《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读后感(二):儿童版的时空穿梭
《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是由罗斯韦尔福德所写的一本童书。之前看到过英文版的,感觉蓝斯指数要达到一定标准,才能阅读。这次非常开心看到引进翻译的中文版,个人感觉适合九岁以上,能自主阅读的孩子都可以来阅读。
开篇,故事里的主人公我用“爸爸死过两次,马上就要死第三次”这重磅炸弹,简单且直接了当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住。这种写法非常抓读者的眼球,因为正常人的思维里人只能死一次,就非常让人好奇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才能造成一个人即将死第三次。原来他的爸爸第一次死在三十九岁,和他没关系;第二次是因为他,主要是因为那个时间机器;主人公“我”在说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次死亡的时候,把故事走向转向了科幻,因为出现了“时间机器”。这种转折很自然,定了此文的走向。
故事里的主人公我藏在之前住的房子外面的灌木中。作者用遮住脸,藏在灌木中,等待时机“这几个词,表明我的行为必须隐避。而后连用的“从灌木钻出,摘掉头盔,放进箱子,拉起衣领,穿过马路,收住脚步,隐身在篱笆后”,这一连串的动词,用得非常精准,生动形象的刻画出,当时我的心情,虽然是“装作若无其事,毫不犹豫”,但内心是紧张的。作者非常善用动词,这些恰到好处的词,这个故事活了起来,有了生趣。那是因为生日当天收到爸爸死前留给他的一封信,需要去以前的房子找时间机器。
说起生日,故事中的我还收到了妈妈送的仓鼠,非常合他心意。为了照顾好仓鼠,还特意去图书馆借了《给仓鼠迷的入门手册》。想要了解某一动物或是事物,最好的办法就是去阅读相关的书籍,书上会告诉你该怎么做。
校园生活,这又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可以说又从之前那种诡篇的风格中转换回来,非常巧妙。可以回想一下,处在青春期的人是什么样的。有喜欢独处的主人公我,有喜欢伪装和善的乔利恩,有喜欢谈恋爱的人,总之校园生活还好。在这里我们看到12岁13岁孩子的性情,或都说是更真实的表现。这个年龄段正处在青春期,有一股冲劲,也有一种矛盾。就像故事中的我,既不相信时间机器,却又安照爸爸的吩咐去做。最终他和被史蒂夫起名为阿兰希勒的仓鼠,真正的跨越了时间,来了一起旅程。
整个故事,作者采用这种先结局,再看过程的倒述手法,倒也十分有趣。作者对于主人公爸爸,史蒂夫或是拜伦爷爷的介绍,习惯用列举法,一二三这样列举出来,别有一番趣味。阅读起来,感觉更直观一些。这些小技巧,也可以学一学,在写作文的时候练习使用。
总之,这是一本非常脑洞大开,非常有趣的书,快乐阅读,就从翻开这本书开始吧。
《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读后感(三):永远像个孩子
好久没有读过儿童读物了,纷纷扰扰的世界总是让心异常忙碌,偶尔闲下来了,总有几个间隙会生出寻找童真的冲动,想要从澄澈的视角里发现这个世界的奇妙。
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喜欢“仓鼠”和“穿越时空”,两个可爱的小元素让人有些无法拒绝这样一本可爱的书。而花上一天的把它读完,发现自己也非常喜爱故事里那个聪明勇敢的小男孩——“阿尔”。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没有想过一个12岁的小朋友比我聪明和勇敢得多。
小主角“爱因斯坦”是个电脑小行家(在我看来,绝对当得起),在12岁生日的时候拿到父亲四年前去世时留给他的一封信,于是开始了一场拯救父亲的时空穿越之旅。
在一次次计划与实施里,他找到了留在旧家车库里的时间机器,在时间旅行的“祖父悖论”与“幽灵法则”里尝试摸索,穿梭在三十年跨度的光阴里,带着拯救爸爸的信念,勇往直前。
面对失败的恐惧,亲人的阻拦,智慧和勇气一个孩子最好的武器,
书里面关于时空穿越的一些相关知识让喜欢读科幻小说的我眼前一亮,没想到也可以是这样准确地出现在这样的书籍里面,让我觉得这个故事不仅非常可爱,还具有严密的知识性与逻辑性。它们会为读者的想象插上翅膀,去往一个神秘未知的世界。
拜伦爷爷和他的《斯里·卡尔帕纳的记忆宫殿》一书,也非常奇妙。记忆也可以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有时候记住一些看起来并不那么有用的东西,却也很可能在关键时刻帮助到你。最关键的是,故事的讲述并没有十分刻意,一首小小的歌谣,一个小小的奇妙联想就可以做到(唯一有些遗憾的可能就是因为英文翻译过来的原因,那首歌谣的奇妙不那么容易被理解)。
无论是主人公的品格还是故事里的知识,都可以使读者受益颇多。对于读到它的小读者,它更会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智慧宝库。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派往人间的天使,他们背负巨大的责任,把智慧、勇敢、善良等等美好的品格带来人间,让已经长大的孩子时刻记得最初的自己 。
也许故事里的小主角做过很多错事,比如为了销毁自己穿越时空的痕迹而放火烧掉学校,又比如面对伙伴的溺水因为害怕而逃走,每个孩子都会害怕和退缩,也都会犯下一些让人非常头疼的错误。但我想,有责任心的家长已经在孩子读这样一本书前教会了做人的可为与不可为,而不是因噎废食,让他们被迫拒绝这个精彩的世界。
孩子是需要风雨的花朵,不该被永远养在温室里,他们应该在失败与犯错中学会独当一面的勇气,以及解决麻烦的智慧。
孩子会有孩子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也许看起来天真又幼稚,但那却是他们世界的法则,比如属于他们的弱肉强食和物以类聚。“坏孩子”之所以是坏孩子,绝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就是坏孩子,也并不决定他们一生都是坏人,虽然好像每个人的童年都遇到过一个力气很大的坏男孩。
如同大人有很多要守护的东西,孩子们同样拥有,比如一只受伤的猫咪,比如一个小小的秘密。“时间机器”在成年人看来实在是匪夷所思,不会有人相信自己的孩子告诉自己“爸爸发明了一个时间机器”这样的话,也只有他们会坚定不移地相信,和因为知道这个神奇的事情而激动不已。
一个孩子懂得的东西,远比大人以为的多得多,虽然每个大人都是从孩童时代长大,却只有少数愿意在长大后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的他们的世界,体会他们的想法,所以每个孩子都可以长成大人,却只有少数大人能活得像个孩子。我想,很多大人都需要在孩子的故事里寻找曾经的自己。
永远保持好奇,永远善良勇敢,永远像个孩子。
《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读后感(四):时空中的爱恋
穿越时空,是小说中常用的情景,但是在儿童文学中并不常见,这是因为儿童只是处于生命的最初阶段,他们有着大把大把的时光可以挥霍,缺乏必要的是非判断能力。不过,罗斯韦尔福德所著的《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则打破了我们的陈见,让我们理解了儿童也是可以在亲情的召唤上担负起重任,尽管对于成年人是无法理解其潜在的能量,但是阿尔却实实在在做到了。
人死不能复生,这是生命的本来面目。罗斯韦尔福德在《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并没有否认这千古不易的规律,只是寄托了更多的人性向善。书中随处可见的书信,不仅言辞美好,体现了父亲对阿尔的关爱,而且说理清晰,一步步引导阿尔去发现真相,甚至在真相的质疑中创造更多的惊奇。 拯救灵魂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的事情,更何况对于一位只有十二岁的孩子,他一次次触摸底线,却能化险为夷,绝地求生,这不仅是罗斯韦尔福德在情节设计上的成功,更多地体现了我们作为一个精神健全的人,所必须经历的考验。没有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生存,但是你在与他人、与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渐渐就成为了社会学上的“人”。
在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罗斯韦尔福德无疑是成功的。但这还不够,把悬念融入在时间线的推移中,方显作者的高人一等。 阿尔,故事的主人公,在学校里没有朋友,但是他很享受自己的孤独,直至有一天,他阅读了父亲的遗信,由此开启了一段精彩的人生旅程。也许,生命总是在与外界的交换中得到延续与成长,阿尔的冒险之路并不平坦,好在他有慈爱的母亲、睿智的爷爷,更难得的是他遇到一位值得称颂的继父,支持着他在艰难困苦中一直走下去。
父亲的形象,在本书中起初是模糊的,对于一般的爱好,他都没有,对于特殊的爱好,他却做得很好,他乐于与电脑打交道,乐于帮助其他程序员成长,乐于在生命中品尝孤独,并且将这份孤独因缘巧合地遗传给阿尔。隔着时空的守望,让这则故事有了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我们首先是自己的主人,才能友爱身边的人,否则只会欲望越多,毁灭越快。 卡莉的形象很滑稽,作为异父异母的恶魔姐姐,他给阿尔带来的考验并不算少,不过我们透过现实看本质,正是她的存在,才让阿尔成长,去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学会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不仅如此,而且渐渐学会了将思考转换为行动,最终发现了父亲的秘密。
《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读后感(五):如果真的能穿越时空……
穿越时空,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一件事情。小时候也曾梦想过拥有哆啦a梦的时光穿梭机和任意门,想去哪里去哪里,可以看看未来的世界,也可以回到过去修正错误改变人生。然而当这一切真的发生时,命运却不会按照我们设想的脚本来创作。
小男孩阿尔在12岁生日的时候收到了来自四年前去世的父亲的一封信。父亲在信中指导他利用自己生前制造的时间机器,回到1984年去阻止一场事故,这场事故是导致父亲英年早逝的罪魁。然而一连串的突发事件,让阿尔不仅未能阻止父亲死亡,甚至还让他在12岁的时候溺水身亡!命运彻底发生了变化,妈妈不再是妈妈,爷爷也不再是爷爷,自己的人生彻底失控,阿尔还能回到原来的生活中吗?
如此脑洞大开的故事,作者采用了倒叙、插叙的手法,层层悬念,故布疑阵,引人入胜。故事一开头便惊悚地提到“我爸爸死过两次”!车库的地窖里还发现了报道爸爸遭遇不测的报纸,想想在这样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怎么会有来自未来的报纸?
像这样充满了悬疑色彩的小细节比比皆是,加上作者处理得十分精巧,看似不经意,实则在整本书中埋藏了无数的彩蛋。这些小细节带来的疑问会在大脑中一划而过,只有通读全书之后,你才会对某些神来之笔恍然大悟,后知后觉地赞叹作者的行文布局太刁钻!
《和仓鼠一起穿越时空》除了处处设置悬念,还探索令人着迷的一系列话题,包括生死、友谊、亲情、科学的可能性。如果有机会利用时间机器拯救一个逝去的亲人,你会怎么做呢?
有人说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心跳停止,在生物学意义上被宣告死亡;第二次是举行葬礼,宣告你从此不存在于社会;第三次则是世界上没有人再记得你,整个宇宙都和你无关,这就是终极死亡。
正如《寻梦环游记》中所说,比死亡更可怕的是被爱的人忘记。当世界没有任何一个人记住你的时候,你也将从这里彻底消失。父亲派伊希望阿尔能穿越时间阻止死亡,他想时刻陪在阿尔身边,不愿意错过儿子的任何一个成长瞬间。当他前往未来得知自己将要死去的时候,派伊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静待阿尔12岁生日的时候开启时空穿越的魔咒。
阿尔想念爸爸,尤其是当妈妈组成了一个新家庭的时候,他感觉到了自己的格格不入。时间机器是阿尔与父亲唯一的连接,尤其当自己无法完整回忆关于爸爸的十件事的时候,阿尔感受到了爸爸将被慢慢遗忘的恐慌。他想为爸爸逆天改命,重新回到他的身边。
早就洞察了这一切的拜伦爷爷有着非凡的记忆力,他一开始就给阿尔敲了警钟:“生命是非常精彩的礼物,我们应当打开思维,思索每个可能的时刻,珍惜每一时刻留下的记忆,因为人会变,场所会变,万事万物都在变,只有记忆不会。顺其自然,接受命运,这就是快乐之道。”睿智的爷爷将自己体悟的生命哲理告诉了阿尔,那时的他却无法理解爷爷的用意。
随着一次一次地穿越,阿尔和爸爸一起拯救被虐的小猫,一起维修电脑,拜访拜伦爷爷,这一切让他想拯救爸爸的心情更加迫切。可是原本的计划被爸爸的“坏朋友”彻底打乱,失去了爸爸的阿尔悲伤迷茫。因为改变了过去,现在已经面目全非。
阿尔是一个聪明、勇敢、极有条理的孩子,就在那样的混乱的情况下,他还能冷静地思考如何让生活回归正轨。最终阿尔并没有回到原来的世界中,而是像拜伦爷爷所说:“你可以回到过去改变你的世界,但你只是亲手创造了另一个世界,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逃避不是改变。”既然回不到原来的生活,阿尔便创造了一个他梦想的世界。
这算是一种逃避吗?或者说有无数个平行世界,在这些世界中生活着经历各式各样遭遇的阿尔,因为对过去的选择决定了未来所处的空间,却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虽然过上了梦想的生活,但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同时也强制改变其他人的人生轨迹。
拥有着“超级大脑”的拜伦爷爷有着完全不同的观点,他喜欢利用超强记忆力,来回味人生中的种种过往,不需要借助任何科技手段,不会改变周围的一切,也不会对未来产生影响,却仍然能够回味那些绚丽的时刻。
阿尔的爸爸在穿越未来得知自己将死的时候曾经告诉过他:“假如有机会窥探你的未来,千万不要那样做。未来自有它的安排,不需要你来干预。”为什么却看不穿过去的也只能过去,眼前的生活,才是生命的真谛。
《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读后感(六):如果你有一台时空穿梭机,你会选择使用它吗?
如果你有一台时空穿梭机,你会选择使用它吗?
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估计都会毫不犹豫的说,“当然用啊,为什么不用呢?”
有人会选择回到过去,有人会选择去往未来。不过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的说,选择回到过去的人会占多数。因为大家有太多后悔的事情,你可能会说,“如果能回到过去,我一定不会选择这条路”。
传闻希特勒当年就派人去寻找过时光洞穴,他想要穿越回1941年或者更早的时候,去纠正自己的错误决策。也有人想要穿越回1930年去阻止希特勒上台。很多人可能很想回到十年前,屯上几十几百套房子,或者回到几天前,去买上几十几百注中奖的彩票。
有关回到过去的世界的作品也非常多,比如经典的电影《蝴蝶效应》,《大话西游》等等,都是在讲回到过去的世界,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英国作家罗斯·威尔福德的小说《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也讲了一个穿越到过去的事情,但它和以往的穿越题材不同,以往的题材大多侧重于穿越之后发生的事情,而罗斯·威尔福德在《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重点探讨的却是要不要穿越这个话题。
《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的篇幅并不长,也就十万字左右,但是故事却惊心动魄,令人难忘。
主人公名叫阿尔,是一个12岁的少年。阿尔8岁那年,爸爸派伊就去世了,妈妈后来改嫁了。也就是说,阿尔母子现在和继父父女俩生活在一起。
12岁的生日那天,阿尔的爷爷拜伦送来了一封信,这是爸爸派伊去世前留给阿尔的礼物,正是这封信改变了阿尔的命运。
阿尔从信中得知,爸爸派伊一直在研究时间穿越,而且有所突破,他的成果就藏在老房子的地窖里。出于对爸爸的思念,阿尔迫切的来到了老房子的地窖里,在里面发现了一台时光机和派伊留下的第二封信。
在第二封信里,派伊告诉阿尔,时光机他已经验证过有效。他在测试的时候,穿越到了未来,发现自己死了,残留在大脑中的金属片诱发了疾病,不治身亡。这个金属片来自一场事故,那年派伊才12岁,他开着自己组装的卡丁车,撞到了一块石头上。
派伊试过改变这个结局,但是失败了,他寄希望于阿尔。他希望阿尔能够回到1984年,也就是派伊出事故的那年,阻止事故的发生,这样派伊就不会受伤,也就不会在阿尔8岁的时候去世。
阿尔选择了使用爸爸留下的时光机,他穿越回了1984年,见到了12岁的派伊,但是他不仅没能阻止事故发生,反而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派伊直接掉进海里淹死了。
故事讲到这里,关于时间旅行的一个悖论出现了:
既然阿尔的爸爸在12岁时就死了,那么阿尔的妈妈也就不可能嫁给派伊,阿尔就不会出生,也就意味着阿尔穿越前的那个世界已经不存在了。
阿尔试图回去,结果发现那个世界里,妈妈确实嫁给了别人,没有生出阿尔,也不认识阿尔。继父当然也不会成为继父,根本不认识他。
我们可以想一下,如果你回到过去,事情的发展反而更加糟糕,你还会选择回到过去吗?
很多人会说,反正有时光机在手里,大不了再穿越回去一次。阿尔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因为时间旅行并非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这也是《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这部小说的精彩之处,罗斯·威尔福德用生动的语言解释了关于时间的科学理论,而这个理论的基础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在小说里,阿尔的爸爸派伊虽然已经去世了,但是他经常在阿尔的回忆和梦中出现。
派伊热衷于研究时间旅行,他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研究很深,通过信给阿尔进行了大量科普。
派伊把人类比作金鱼。金鱼只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比如鱼缸里的石头、水泡,什么时候有食物投放下来。但金鱼对人类是什么、汽车是什么、足球是什么,根本没法理解。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面前,人类就如同金鱼一样,金鱼不能理解人类,同样人们也不能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不过派伊认为自己理解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提到爱因斯坦曾经就相对论打了个比方:“将手放在热煤炉上一分钟,就仿佛煎熬了有一小时。跟一个漂亮女孩聊天一小时,却仿佛只过去一分钟。这就是相对论。”
派伊解释说,爱因斯坦想表达的意思是,“时间的流逝只存在于我们的感官中,我们能看到它、感受它、描述它,恰恰因为它源于我们的主观描述,它是不真实的。毫无疑问。你能够将想象中的一种动物描绘得绘声绘色,然而这不意味着那一种动物真实存在”。
我们认为时间是一种线性流动方式,也就是从这一分钟到下一分钟,从这一年到下一年。按照这种认知,人类是不可能回到过去的。因为要想回到过去,就必须超过光速,可是光速是“宇宙的极限速度”。
但爱因斯坦认为这种线性流动并不是时间存在的唯一方式。实际上,所有的事物可能同步发生,我们对时间的认知只是相对的,就像把手放在滚烫火炉上的例子。
派伊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对事件进程的理解—一件事情结束,另一件事情发生—也许只是在无限维度中同时发生的量的叠增,在不同的时空间穿梭的秘诀也许不在于寻找到超级能源、令我们的速度超过光速,而在某个数学方程式中。
派伊找到了这个数学方程式,制造出了时空穿梭机,实现了时间旅行。他在亲自验证之后,得出一个关于时间旅行的结论:
在同一个时间维度,一个物体(或人)只能出现一次。否则,在同一时空中,就会出现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自己。这会引发全宇宙的混乱。
根据这个结论,派伊不可能自己穿越回去救自己。所以他只能靠自己的儿子阿尔执行任务。
同样的道理,派伊掉进海里淹死了,阿尔也就无法再回到那个时空去重新阻止事故的发生。他要么接受事实,要么再次穿越回更早的时空。
但是穿越回更早的时空,事情的发展就一定会如你所愿吗?
《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里有一个重要角色,阿尔的爷爷拜伦。
拜伦是印度人,学过很长时间的冥想。他最令人惊讶的本领是拥有超强的记忆术,“凡是打过照面的人,他都能记住名字”,他能记得1982年哪一部专辑最畅销。
拜伦认为人应该“顺其自然,接受命运”,这就是“快乐之道”。如果套用一个流行的词,拜伦是一个很佛系的老头。
他对阿尔说,“生命是非常精彩的礼物,我们应当打开思维,探索每个可能的时刻,珍惜每一时刻留下的记忆。因为人会变。场所会变。万事万物都在变,只有记忆不会。”
在拜伦的理念中,人死了就死了,只要记得就可以。他的大脑就像许多房间,每个房间都存储着记忆。“我可以随时到访这些房屋,取出记忆,再次生活其中,回味打磨,而后再放回原位。只要愿意,我随时都可以去那里。”
他还专门写了一本关于记忆术的书,书名《斯里·卡尔帕纳的记忆宫殿》。他在书中写道,“印度的潜修者—他们的大脑里—有一间、一间又一间的屋子,每间屋子都有门,通往其他房间、花园、前厅、森林,他们用这些房间来存储任何想要记住的东西,并为每件东西编造出天马行空的生动的画像。”
因此拜伦不赞同派伊对时间穿越的研究,当阿尔想用时光机阻止爸爸死亡的时候,拜伦也表示反对。拜伦认为这只是一种逃避,“你可以回到过去改变你的世界,但你只是亲手创造了另一个世界,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
阿尔无法接受爷爷的观点,阿尔坚持要回到过去阻止爸爸的死亡。爷孙俩发生了剧烈的争吵,两人不欢而散。
事实证明,爷爷拜伦似乎说得对,阿尔回到过去了,不仅没能阻止事故,反而间接导致了爸爸的死亡。更惨的是,原来的那个世界他也回不去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拜伦的观点是正确的,拜伦接受了派伊的死这一事实,但如果有机会避免这件事,并不是不可以尝试的。阿尔不愿意接受爸爸已死的现实是逃避,但拜伦在记忆中回味过去,又何尝不是另一种逃避。
拜伦在自己书中提到斯里·卡尔帕纳说过的话,“尽情地生活吧,这样,当死亡像夜半时分降临在你身边的小偷一样来到时,便没有东西可偷”。但是很明显,拜伦自己没有真正领悟这句话的含义。
如果能有机会创造一个新世界,当然要抓住这个机会。因为认真对待每一个机会,这才是尽情的生活。所谓的佛系并不是真正的面对生活,而是一种逃避。
阿尔在最后一刻领悟了这句话的含义,他在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情况下,最后一次启动了时光机,时间调到了事故发生之前。阿尔本人没有过去,他只是送了一封信和一只仓鼠。在信中,阿尔列出了所有的注意事项。
最终,阿尔成功了,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派伊避开了危险,阿尔得以回到爸爸妈妈以及爷爷身边。就这样,《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有了一个温情美好的结局。
为什么阿尔最后只是送了一封信和一只仓鼠?罗斯·威尔福德的这种安排其实很有深意,这意味着阿尔这次没有亲自去干预那个世界。派伊收到信,能不能避开那些危险,其实是由派伊自己决定的。
而之前阿尔一定要亲自去干预,则是一种恐惧的表现,也就是拜伦所说的不敢接受现实的苦难,只是想用改变过去的方式来逃避。此时的阿尔已经完全接受了现实,他已经没有东西可偷了,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你有一台时光穿梭机,你到底要不要用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