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秩序的根基》是一本由[美]拉塞尔·柯克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8,页数:5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美国较少历史包袱的传统笼统认知不同,其秩序的根基正因为源远流长才有今天的枝繁叶茂。作为对“暴力倾向”的对冲,有根基的秩序历经信仰、理性、道德、法律及市场的浸润而变得持久有力,为文明的发展打造路径、拓展方向。进而需要思考:1.不同文化均有“秩序”的基因,但其根、干、枝、叶的差异化成长,源自者何;2.从反向的“失序”看,“深根”对“有序”即对“失序”的控制有效,但久已则效力递减,较易构成对“有序”的悖反,从而形成“深根失序”的格局;3.“失序”双重效应的转换(打破秩序的代价与创新的收益),体现着根基系统的开放抑或封闭;4.我们的秩序根基是什么,如何转化;5.人类文明的根基在肌理下的勾连……
●不朽之作,清晰宏美,证明了自由来自保守,来自漫长的、民族的“人民选择”,而非精英空想设计的启蒙,恰恰颠覆自由的才是自诩精英的强加而非“愚民”选择。总体的线索是:罗马自然法综合了希腊理性与混合政体,去除了一神教的教廷膜拜并吸纳其超权力的神性,渡海到不列颠遏制了蛮族的游牧习惯法结晶为普通法衡平法,恢复自耕农的社区力量形成美国,并在林肯那里以保守而非激进的方向,回归了先天保守的共和传统,战胜了后天奴隶制对先天自由的激进颠覆。这与华夏从三皇五帝经汉唐宋明到辛亥以降的历次重光、演进,恰为东西文明互补脉络。
●美版通三统……
●突然想起黄宗羲的明儒学案,黄说古人因病立方,原无定局。通其变,使人不倦,故教法日新。理虽一而不得不殊。入手虽殊,而要归未尝不一。这本书想写的是美国学案吧,但是归一乏力,又缺通变,各章泛泛而谈,到处充满着“深入分析xxxx超出了本书的范围”。
●9分,清晰描述美国价值观怎样形成的。扣分在于太雷同于西方思想史一类
●比想象中易读,且十分精彩。太好看了,历时一个多月终于看完了。
●God bless USA
《美国秩序的根基》读后感(一):《美国秩序的根基》书评
#读完#历时40天,在出差途中读完《美国秩序的根基》。作者拉塞尔.柯克以严谨的说理与偶尔的幽默讲述了人类个人道德秩序与人类共同体秩序,人类理性与灵性生活,人类世俗法律与造物主律法的发展。本书的中文版也充分展现了译者张大军先生对于宗教、哲学史、政治学以及美国宪政制度的扎实功底。读完本书,顿悟保守主义与一致性在英文单词上是一个词根。
《美国秩序的根基》读后感(二):读书 |《 美国秩序的根基 》
如果与「 阿尔比恩的种子 」对比阅读,「 阿尔比恩的种子 」是近距离用放大镜考察美国历史文化源流,这本著作则腾空而起,以宏大视角,纵观几千年历史,由希伯来人、古希腊罗马、中世纪、直至不列颠移民,谈论美国的灵魂秩序与政治秩序源流。
作者秉承伯克的保守自由主义信条,极擅于用浅显语汇解释各时代哲人思想家的观念、宗派理论主张,为读者有条不紊地梳理描绘出一幅全景。
《美国秩序的根基》读后感(三):读拉塞尔柯克《美国秩序的根基》
66 有德性的人应该追求荣誉。梭伦经由宪政改革达成的目标,各个阶层和派别必须约束自己。voegelin对梭伦的重要评价。
100 美国人发布《独立宣言》的当年,吉本出版了他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第一卷。美国建国者认为罗马共和国和自己创建的美利坚合众国之间有类似之处。
108 西塞罗的时代。对于美国政治领袖的巨大影响。
110 国家篇和论职责。美国建国者们对西塞罗的洞见有一种亲切感。
112 西塞罗对自然法的理解仍在影响着某些人的头脑:人类法只是仿效了永恒法,这些永恒法是人类独有的,因为地球上只有人才是理性的存在。
229 米兰多伯爵的《人的尊严》。
275 霍布斯的才学。以及其描述的世界的冷酷。
358 孟德斯鸠曾含蓄抨击下的旧制度下的法国的那些缺陷--特别是中央集权被成倍放大了。
427 美国宪法设立的中央政府不是民主制的,而是代议制和共和制的。民主国家适用于一个狭小的地区,共和国可以扩展到一篇辽阔的区域。
456 林肯所展现的罗马式的崇高感。
翻译的文笔不错的。
《美国秩序的根基》读后感(四):美国秩序的根基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整个世界都沸腾了,美股狂跌。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新当选总统会把美国甚至全球带入癫狂吗?早在1970年代,拉塞尔·柯克就已给出了他的回答:不会。
作为美国当代保守主义思想大师,柯克坚信秩序的重要性,称之为“人类的第一需要”。他认为,美国的伟大与繁荣来自于它的秩序。为了探寻这些秩序的发生与发展脉络,柯克将目光投向先知时代的耶路撒冷,即基督教文明的缘起,并顺着希腊的哲学、罗马的法律、中世纪的神学、英格兰的宪政,一路汇聚成新英格兰清教徒的殖民地秩序,并由此生长出今日的美利坚。
在本书成书的时期,美国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与挑战,一时间人心惶惶。柯克却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他坚信,只要秩序的根基仍然牢固,美利坚就不会完。
美国秩序的根基 [美]拉塞尔·柯克/张大军/汉唐阳光|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6
子扉我 2018年夏 季风异次元空间二世
原载上海季风书园微信2018年8月3日
《美国秩序的根基》读后感(五):笔记
帕特里克·亨利:经验的明灯 柏克:变化是我们自保的手段。 秩序的必要条件:对道德想象力感知的真理的普遍信念 主要社会组织:家庭、宗教集团 以色列留下的道德遗产 法律来自上帝(那是秩序与正义的源泉)而非王权 美国法国革命的区别:圣经的人性有罪与启蒙哲学家的人性良善 更多对罗马而非希腊的赞颂:秩序与广袤 对梭伦的尊敬;潘恩说“对最卑微的个体造成的最轻微的伤害被视为对整部宪法的侮辱”时可见民主优势;制约与平衡;公正不追求权力-立法者典范(沃格林的评价)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直接影响不那么大 亚里士多德:君主-独裁,贵族-寡头,共和-民主 中产阶级:社会的中道力量;拒绝直接民主,重视代议制和法律,混合政制 宗教纽带:并非国教而是在家庭个人层面上作用罗马:秩序、美德、家庭、混合政制、堕落 西塞罗:自然法~英国衡平法 美德与多数的冲突 罗马的灭亡:上下(皇帝与无产阶级)一起打击中间阶级。社会不能和谐。老罗马人殆尽与宗教的凋零。 吉本著作对美国有影响。美国开国关注罗马乃至文明衰败经验。 希腊-美国-罗马 特殊-中间-普世 分裂-联邦-一统 美国从中世纪得到遗产,虽然Fathers对中世纪评价偏低。 英国: 普通法、衡平法 国王与法律下的自由 普通法:判例、陪审团、人民的创造、对抗性、无罪推定与地位平等;法治开端 (两派:加入权利法案来实现普通法;不愿加入权利法案以免其他权利不能实现) 骑士-绅士 大学 孟德斯鸠的巨大影响而非法国一般启蒙派 风俗的重要性 休谟:对阴郁轻率的狂热分子的反对 理性的限制 纪念普布利科拉的普布利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