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的影评大全
日期:2020-03-11 22:51: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的影评大全

  《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是一部由刘毛宁执导,动画 / 短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影评(一):(ฅ>ω<*ฅ)

  

开始是被画风名字吸引,观看后被剧情折服,没有人物配音,没有精美画风,全篇简单的带点旧时代复古色调作品,不带感情的幕后音用讲故事方式推动着故事的发展温柔轻快的ost让人舒服,13分钟很短让人回味无穷,我夸爆刘毛宁

  《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影评(二):这样的 也曾是狸狸的童年[失望]

  #豆狸推荐# 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 | 动画/中国大陆 这样的 也曾是狸狸的童年[失望] 没有绚丽多彩描述 甚至显得过于平铺直叙 但 这正是这份简单 像极了每一个我的童年 简简单单 容易满足 平凡的童年因为每一个玩伴 变得不平凡 推荐指数:⭐⭐⭐⭐️⭐ 刘毛宁执导 配音

  《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影评(三):童年记忆里总有一起拥有想的人

  讲述的是一个80后男孩,从出生到认识小明过程,从现实与动画结合真实故事。他对乡下生活眷恋,一开始的晒稻谷空气中弥漫着谷香和灰尘气息,再到一个下午与小明坐在树杈上,一起玩弄着小玩具观赏傍晚的夕阳

  这部电影简单却有意味深长了解那个年代的生活和童年时代好朋友相处快乐,及童年时代的梦想

  《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影评(四):(补影评)第十届CSFF大学生短片节观看

  这可能是我目前看过最好的中国现实主义题材动画短片。

  涉及了90年代时代背景,和计划生育

  并且第一人称视角娓娓道来一个孩子的童年。

  我应该和作者是同样的岁数,他看到了我所看到的一切,并把记录了下来。你让我想到了我自己的的童年,也想到了我们一代的童年。

  茫茫人生之河,多少人被淹没其中,我们的童年,我们的时代。

  谢谢你,你把它记录了下来。

  《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影评(五):农村孩子,该要去哪儿呀

  

画风很淳朴自然,像极了小时候老家。这片儿于我特别共鸣小时自己也自己攒钱买小玩意儿,比如跟着老爸老妈村子北边的树林里拾虫蜕、和小伙伴们一起用竹竿儿捅马蜂窝,还有在收获季节陪着老太奶奶下地拾豆子……总有一种感觉,我这一代就是原生农村的最后一代孩子。现今农村的孩子们啊,很多都喜欢角落里用一块亮晶晶屏幕满足自己的愿,用碎片般的瞬时幸福,遮蔽了乡下生活的应有的模样书本里的梦想与远方。等孩子长大了,就到远方的城市面包,孩子的孩子又很喜欢亮晶晶的屏幕……如此的生命轮回,往复不息,造成了一个伟大国度的时代悲哀。真希望小孩们的老爸老妈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往是内在的,从而更加关注孩子们的学习与成长。孩子就像一张白纸,能否灿烂的过一生,关键就在于爸爸妈妈们如何去上色。一个人故事的开始,是以亲子之间的互动为序幕的。

  《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影评(六):时间流逝,回忆中有你-《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观后感

  看完这部13min的动画短片,我有点不知该如何起观后感的题目了。感觉自己的文化和能力真的有限,想好好写一些文字,但有时真的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

  这部短片是中国传媒大学一位学生讲述的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这让我看到了中国动漫的未来很光明,相信有他们,中国动漫一定会不断更好的。

  影片用讲述的口吻,缓缓介绍了刘毛宁的小时候的事情。那个年代何其相似啊,但是他的父母辈挺厉害的,敢在那么严厉的情况下能生三个小孩。我们族吧,那时候头胎男孩只要一个,头胎是女孩也只多要了一个,不论二胎是男是女。其实我总感觉那个年代的人有点想不开,明明生活都算是有点穷,还非要生那么多小孩(扯远了点)。看画风,刘毛宁小的时候家里真的算是不错的了。那时候父母对他影响是挺大的,毛主席、列宁竟然是他的偶像。我想他的思想很高大上啊。只不过后来遇到了一个真实的他认为很厉害的朋友-小明,他的偶像就变了。小明不简单啊,有着很好的理想。我感觉我就是混子型,从小也没啥理想,长这么大了还是没啥理想。看着人家那么小就有那么伟大的理想很是佩服。小时候结交的朋友都是真朋友,这个我是有经验的,发现越长大越孤单。能够不变的真的还是那小时候的伙伴们。只是刘毛宁讲述了个悲伤的故事,他的小伙伴在小时候不幸离开了人世。这个短片既是回忆过往也是纪念他的小伙伴吧。

  其实我也想写一下曾经,我听过的我经历过的,只是开了个头然后就搁浅了。很希望能够记述一些自己能够记得的事情。只是自己总是放任自己,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动画最后用了有点美好的处理手法,小明坐着他的宇宙飞船飞向了星空。或许在刘毛宁心里小明就是那样子了,也或许这是他自我安慰的一种心理吧。

  人生真的是难以预料而且变化多端。真的应该珍惜遇到所有善良的人和事。许多时候在不经意间就会物是人非了。其实更多的是物也非了。我脑海中的曾经逐渐会消失,那些来过生命中的人还是要感激的。好与坏,悲和喜,构成了这样的人生啊!

  《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影评(七):童年里的那种情绪

  《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 “洞洞奖之所以有趣” “是因为在没有戳开始前你永远不知道小格子里面是什么样的玩具”

  没有华丽的转场特效和充满视觉冲击感的炸裂画面,只是很平静的叙述自己的童年,声音放大的话会觉得那个夏日仿佛永远漫长不会结束,那记忆中最早的雪一开始下,童年也就宣告终结了。 沉下心来打磨一部作品很难,因为这里是中国,或者说大陆,台湾的作品在意识形态上已经较为成熟,也知道影视创作的核心是什么,不像大陆一直在生产干瘪的垃圾,其实,在经济市场上,生产者的产品是面向消费者的,消费者的喜好大部分决定了生产者生产什么样的作品,如果真的是这个样子,我们也就不能老抱怨看到的都是些矫揉造作、狗血的剧情和供人沉溺的肥皂剧,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喜欢看到这种东西。 又想到了去年三年级复习资料艺术部分的一句话:“当文艺创作者为了使自己的作品能够成功出售,在作品中违心的表达雇主的意愿的时候,文艺创作也就走到了尽头。”(画家的名字和作品现在想不起来了,感谢应试教育) ps:超过10分钟的视频不能上传,只能链接走起了。(这就很蛋疼了) http://www.vmovier.com/56937?source=other&people=user&position=1#0-qzone-1-67210-d020d2d2a4e8d1a374a433f596ad1440

  《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影评(八):无题

  “洞洞奖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再没有戳开之前,你永远都不知道小格子里面是什么样的玩具。”

  “小明说,那真像宇宙里的星辰。”

  想象这些台词用慢悠悠的语速念出来,再配上慢悠悠的画面 ,就可以感受到影片为了表现出“意境”的努力了。

  可如果台词不够好呢?

  举一例:

  “那个时候我不愿意和她在一块儿,奶奶便总说自己身上有虱子,惹得我不愿接近,直到最后被送进火炉的时候也没有找到那虱子,而我却时常想起她。”

  “便”和“而”这些关联词的使用,主语的缺失,都别扭。

  违背口语习惯,不说“那只虱子”或“她说的虱子”,选择“那虱子”,还要尽力表现得云淡风轻,在不经意间提上一嘴,就是所谓幼稚的文艺腔。

  其实这本来不应该算大问题,王家卫的《堕落天使》台词也稀烂,但因为影像风格足够抢眼,让人愿意忽略台词上的不足;毕赣《地球最后的夜晚》里的所谓诗也稀里糊涂,但长镜头一甩出来仍然能使人满足。

  而《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这个名字和《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什么关系——没有这些,如果失去讲述,它就是一套动图做出来的ppt,在这种悠闲的画面里,要表现出“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之外的东西,都要倚仗旁白,这种情况下如果台词欠雕琢,结果可想而知。

  ———————————————————

  用照片来强调其真实性,或者突出怀旧的氛围,这些做法在前半部分还行的通,但越到后面现实感就越弱,最后的梦境作为设计出来的结尾,激化了这个矛盾。

  或许那个时候,把一切交给画面,让火箭在大雪中伴着音乐升空会更好一点?

  ———————————————————

  有一点我喜欢的:

因为溺死而涨大的人身和无措的主人公

  法国绘本《美丽黑暗》里有类似的画面:

出现在漫画开始,很有冲击力的一幕。 施川汤雨期受其影响创作了《夜与眠》,两个实验体小人的逃亡故事。

  导演看过这个绘本。

  这也是全片中情绪最激烈的时刻,虽然还是淡淡的,而且色彩有点太明亮。

  《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影评(九):记忆里的童年是一幅风景画

  短短13分钟的故事,似乎让人有种放不下的魔力。

  它取材于作者的童年生活,虽然这些浓缩的片段已过去十几二十年,但当以色彩明丽的动画形式展示出来后,仿佛回味昨夕一样真实。

  尽管大家出生的环境和年代各不相同,可是童年的趣味、悠闲散漫以及很多无来由的想象力,是被时光带走、埋藏亦或生根发芽,感受起来大抵是相似的。

“在我的童年时代,我时常因为无所事事把一块吸铁石绑在裤子的后面,整天拉着它出门。吸铁石能吸到公路上的铁钉、螺丝和啤酒盖,这让我很开心。那个时候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他和我一样无所事事。后来伴随着他的意外去世,我的童年也就结束在了那里”。

  片中主人公发现朋友小明突然溺水死去时,其实是比较茫然的状态,起初并不相信他已离开人世,后来确定之后,才是一个很悲痛的状态。

  童年的友情,其实对多数人而言,是比较模糊脆弱的,往往缺乏稳固的特征,童年的朋友顶多叫玩伴。因为童年时期的个体,对于很多东西是没有深刻认知的,很多时候都是被其他人牵引着,对于友情、生命甚至人生的体悟,或许根本不会投入自己的思考。

  如果观众回忆起自己的童年,能够对这部动画里展现出的童话质感产生共鸣,可能就是童年天真散漫的模糊性带来的艺术美化吧。

  当然,除了故事的简洁有力,画质也是绝对吸引眼球的。很多人都说画风很有梵高的色彩风格,后来作者也做了回应:“我确实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深受他的影响,我也很爱他这个人,我回忆家乡,想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中间一条石子路,旁边一排松树,两边大片的麦田,充满绿色和金黄色。我相信荷兰的农村也一定有这样的风景,梵高是个很纯粹的人。”

  都说童年是浅浅的,但它何尝不是最纯粹的呢?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副天然艺术画啊!

  《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影评(十):那个无法回去的岁月迷宫

  这个作品给了我巨大的力量。

  吸铁石、洞洞奖、时钟、死去的蚂蚱、秘密基地、宇宙飞船、童年游戏、巨大的尸体。

  这些诗意的元素,切合的联系在一起,相互交错,行程了一个童年的迷宫让你去探索,重组。

  我在里面行走,并发现了自己的过往,我觉得最好的就是作者的旁白,没有太多个人情绪的植入,让我仿佛在听一个朋友讲故事,温暖柔软。

  这是个年轻的导演,值得很多的鼓励,希望能看到他以后的作品。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的影评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