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兰亭序杀局3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0-03-09 23:4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兰亭序杀局3的读后感大全

  《兰亭序杀局3》是一本由王觉仁著作,49.80元出版的392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8-6-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兰亭序杀局3》精选点评

  ●火车上一气读完,主角光环有点略强,整体不错年代也是很神往的点对我来说

  ●一直很好奇,萧这边有王弘义女儿,好好发挥下,王弘义不就over了。用自杀逼王弘义自首可能难做到,逼他放人还不是很简单……那后面几章都不用死人了 后面李世民转变比较突然啊 居然不杀萧了。

  ●2018051#天下感觉都是他的,哈哈哈哈哈

  ●宏大布局,以《兰亭序》隐藏的秘密贯穿全书作为线索实话实说,读下来一部不如一部,感觉最后越来越收不住了。皇帝身边早就被天刑盟控制了,为何还要这么大费周章定计划刺杀?萧君默已经到了无所不知的程度,早已算好每个人的计划每个人的身份,这样的人却能活到最后,只能说是作者美好的构想吧。但瑕不掩瑜,这也是好看的虚构小说

  ●比起前两本来说收尾略显仓促,不过也能自圆其说,很棒的一部小说,值得推荐

  ●男主完美,这种人性也只有小说才有了吧。

  ●优点:和历史结合的比较好,能自圆其说,基本所有人物都交代了结尾,没什么坑。 缺点:没什么悬疑的,除了沂津的身份都特别好猜。。情节有点理想化,巧合太多,有点清汤白水

  ●2019.26 从三本来看,整体一般。基本就是皇帝和几个皇子每个势力一帮人,然后强行在每一个地方安插卧底套路。由于历史注定,所以结局基本没有悬念,小说套路化严重,男主开挂,打斗和角色牺牲场面限于笔力显得十分模式化,如果拍成电视剧有好演员演技弥补的话也许会更好一些。

  ●还我书钱3...

  ●三本看完都有一个通病 就是高开低走 前半段就算还算有来有回 等到后半段急转直下 各路人马智商下线就是为了凑历史本 不知道如何安排后路的角色直接剧情杀 但好在该圆的坑都圆上了

  《兰亭序杀局3》读后感(一):2020,2.24

  这次疫情在家一口气读了好多这类的书。这三本我是一口气看的,第一部很好吊人胃口,第二部把辩才王羲之等人的历史形象来个180°改变,让我难以接受,不过虚构的兰亭序的秘密还是挺好看的,满足了打发时间需求。到了第三部,真是无语。李治真有这么狠毒大唐还会被武周取代?总结一下,该系列就是抄袭或者说仿效达芬奇密码,加兰亭集的诗,加主角光环合起来。

  《兰亭序杀局3》读后感(二):字如人生少年一起练字吧!

  可以卑微如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我最喜欢的古文,我喜欢情怀“俯仰于天地‘,来自兰亭序。

  中学时我们都背过《兰亭集序》,到了这个岁数记得的也就寥寥几句。流觞曲水,俯仰天地。

  我一直相信字如其人,你落在纸上的笔画会描摹出你的,所以写出那么美丽的书法的王羲之,一定是一个胸怀天下,坦坦荡荡的人吧!

  这本书以兰亭集序为线索,引出了盛世下的波谲云诡,贞观之治的恢弘往往与夺嫡的权谋相伴,这一本推理悬疑的大案,是我一年来看过最好的古代推理小说了!

  虽然最后的时候,紧张的权谋落下帷幕,掺杂儿女情长的故事,没有落于流俗,略微失望。

  《兰亭序杀局3》读后感(三):历史更迭能任由主宰吗?

  一周一口气读完三部,痛快,过去对隋唐历史故事没大接触(大概是金庸没写过),自从读了大唐悬疑录系列/长安十二时辰,开始兴趣渐生。看到这本小说名字想起之前大唐悬疑录之兰亭序就想对比下哪些是共同的史料素材,哪些是作者编织的故事。

  李世民对王羲之书法尤其是兰亭序的痴迷,使得后人不断追问,兰亭序一定不止代表着书法作品,更隐藏着令一代雄主无法释然的东西,是帝王之道还是李世民永远无法掩盖的玄武门之变的证据呢,于是后人演绎了各种版本。

  作者的学术背景使得此书读来较之悬疑录描绘的更加丰富,时常看到某个人物,都去百度百科读上一会,与历史存在事实部分贴合非常自然,尤其是凌云阁二十四功臣,成功给我种草隋唐英雄历史。

但贯穿整个阅读过程,我始终有个疑问

  《兰亭序杀局3》读后感(四):勉强打个三星半

  1-3全套来评价,我最多给三星半。考虑到一、二之前都打了3分,然后又觉得这本书还是有可取之处,也没什么特别大让人看不下去的硬伤,所以勉为其难三还是打了4分,提高一下1-3的平均分。。。

  全书谋篇布局还不错,看得出来是先写了提纲后作的,不像某些网文作家随手写,随手挖坑,写红了再想办法填。全书有完整的世界观构建,宏大且无大疏漏,相对难得了。

  但是我对作者有几个不满。

  1、既然是整体忠于历史而不是架空小说,那么你可以各种虚构人物、事件+阴谋论,但最好不要和史实有明显冲突,有冲突之处也应该以“事实如此,但因合理理由xx,被世人/史书改为xx”这样的逻辑掩盖过去,如刘洎这样处理,我是可以接受的,李承乾可能也和历史较为接近,但李泰这个宠儿绝对是在书里被夸张了,细究的话冲突应该比比皆是。

  2、为了复杂而复杂,尤其是二、三两部,颇有点侦探小说本格派炫技的感觉,但是你又不是写侦探小说的,又写不出什么有新意的计谋,还不如把这些缩缩水,全书缩成两本正好。如果说一开始男主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的时候,做事的主要动机就是为养父报仇,直接刺杀魏王然后归隐山间不就得了?因此牵连不会死超过10人吧?非要写完三本书死满一千人?

  3、为了侠客而侠客。全书人物都透着满满的侠肝义胆,哪怕是宋兵乙,也都为了上一级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是否真的伟大的目的,随时随刻抛头颅洒热血,被抓前都是立刻服毒,万一被抓都是宁死不屈。一个两个我接受,各个都这样我就看到怀疑人生了。另外,天刑盟的人这样我还好理解一点点,吴王这个角色塑造我是最不能忍的。李恪从小顺风顺水,得到李世民万般宠爱,官阶吓人,也曾因为骄横等事被李世民责罚,史书中这样的人也被塑造成和男主生死之交,万事社稷为重,恨不得脑袋绑在裤腰带上天天一起上战场,我无法理解。

  4、玛丽苏。啊啊啊真是苏入骨髓,是不是每个网文作者都是这个毛病?全书因男主而死之人大概有上千人,直追柯南。处处逢凶化吉,所有适龄女青年都对他爱到死去活来,但同一拨的弟兄则99%需要在适当时候为了他而肝脑涂地。至于女青年们,当然除女主外,大部分都需要先后为救他而殉情。这种安排,中学的时候看看还行吧。

  实在是忍不住吐槽了一整篇。

  《兰亭序杀局3》读后感(五):披着悬疑小说外衣的四子夺嫡宫斗剧

  花了460分钟在爱奇艺阅读,读完《兰亭序杀局》三部曲。 小说以王羲之《兰亭序》为关键线索, 以玄甲卫萧君默串联着整个朝堂与江湖展开。 本以为是个唐朝悬疑破案小说,可它上演了四子夺嫡的历史大片。 难能可贵的是,小说太子,魏王,吴王和晋王等历史人物都回归到他们最终的结局。真实历史改编。

  阅读中,你会觉得作者是把《兰亭序》《兰亭集》研究的非常透彻,才能在如此还原历史的前提下,还描绘出一段生动的江湖故事。读个小说,还特地去查询了历史,再去看《长安十二时辰》你会有更深的感触吧。

  读完此书一直在思考着一个历史问题? 嫡与庶?长与贤?家族与个人的问题?

  李世民对于嫡长子太子其实还是很重视的,虽然太子才能相较于平庸,也做了很多荒唐事,但也从未考虑过废太子,就在逼宫这样大逆不道的情况下,也没有处死而是被判充军,足以感受父亲的爱。

  可是他又对嫡二子魏王又无比的宠爱,甚至远超太子。助长了嚣张气焰,让他有夺嫡的资本。

  吴王是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甚至被李世民称为最像自己。可是他是个庶子,这点让自己缺少了政治和舆论的胜算。替他可惜。

  按道理来说,皇位怎么也轮不到嫡三子晋王,可他又因为有个长孙无忌的舅舅,仁慈的个性,如果被立为太子,会保存所有的兄弟。不会干净杀绝这些种种理由,而最终胜出成为唐高宗。让人不胜唏嘘。不由感叹,运气真好,天时地利人和真的缺一不可。难怪世人只是评价他是李世民的乖儿子,女皇武则天的弱丈夫。

  四子夺嫡中,你能感受到李世民的这个作为君王理智和父爱之间的较量。

  读完后,不由的想起了《知否》里面“纯臣论,比起个人利益,家族荣耀最重要,比起宣誓主权,领土完整更重要,要想国家好,从自己做起,每个人在各自的位置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leader,做辅助,做打野。发挥所长,目标一致。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让人外看了笑话。国家强盛,我们才能好。我们好,国家会更好。

  最后吐槽一下,《兰亭序杀局》男主萧君默的金手指太强了,不但是个优秀的人才,还是个天刑盟的盟主,你以为这就完了,他还是隐太子李建成唯一留下的儿子!!!!他都有可以争夺皇位的资本了,只是他不愿意而已。

  这难道是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个开挂的人生吗。哈哈!(写的乱七八糟将就看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兰亭序杀局3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