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明不苦
夏至之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将迎来全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但生命中并非所有的夏至都能昼长如斯,温暖如斯。
高二升高三那年的夏至,于我而言便是永夜的开始。那时月考刚结束,我便开始发烧,起初是低烧,我也只当作是平常的小感冒,想着不能落下功课,我甚至都未告诉妈妈。直到我浑身关节阵痛,而且疼得越来越厉害,我才感到不对劲。
妈妈发现了我的异常后,立即带我去了医院。紧接着便是持续半个多月的输液、吃药。眼见一轮的复习进度一天天落后,我在全身滚烫、脑袋昏沉的情况下,不得不每天都捧着资料边输液边复习。或许老天并没有看到我的不甘心与努力,尽管我竭力与病痛抗争,却始终高热不退。家人商议后,不顾我的反对,帮我请了长假,决定带我去上海看病。
到达上海后,因为临时找不到空的床位,我只好躺在过道旁的折叠床上。我整日面对着天花板上永不熄灭的灯,挣扎在沉睡与苏醒的边缘。闭上眼睛,耳朵里便传来其他病人输氧的声音;睁开双眼,便看见医护人员推着病人奔向急救室。
三天后,输液依旧未见效,医生便建议我住院治疗。由于床位紧缺,我转到其他的医院住院。当我腋下夹着冰袋躺在病床上的时候,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同学们埋头苦读的背影。我曾抱怨过高中学习之苦、作业之多,但在彼时,我却无比想念上学的日子。
我不知该如何形容那段日子,只知道内心充满对未知的恐惧,脑中的弦时刻紧绷着,仿佛随时会断开。记得做骨髓穿刺术的前一天晚上,我因为害怕,一个人将脸埋在臂弯里流眼泪,尽管邻床的一个已读大一的安徽学姐安慰我说骨髓穿刺并不痛,她还做过淋巴活检术和骨髓活检术,那才是真正让人痛得死去活来。
第二天一早医生便来了。我趴在床上,忍不住流眼泪,我不知道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打麻药时,我感觉髂骨处一阵酸胀,随后是轻微的刺痛感,待到一切结束后,我发现自己早已满头大汗。
几天后,当我捧着物理一轮复习资料,穿着病服坐在窗前,看着阳光透过窗玻璃打在书页上的投影时,我不由得想起文森特·梵高说的一句话:“生活对于我来说是一次艰难的航行,我不知道潮水会不会上涨,及至没过嘴唇,甚至涨得更高,但是我要前行。”是的,我有太多太多想做还未曾做到的事,又怎能成为一个苟且偷安的逃兵,轻言放弃呢?
苦难要么使人坚强,要么使人怯懦,我坚决地选择了前者,选择不向命运妥协。
从上海回来后,妈妈便为我办了休学手续。整整半年时间,我都待在家里一边养病一边复习。
在家复习初期,想要六科瞬间都跟上之前的复习进度是不可能的。当我看着英语阅读中无数个陌生的单词时,我心中感到焦急不安,却又不知如何是好。我一次又一次地将卷子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趴在桌子上闭目遐思。我感到焦虑愤懑,感到压抑绝望,我多想时光永远静止在这一刻,让我不用面对高考,不用面对失败。但是,曾经那无数个挑灯战斗、奋笔疾书的日子,那些滚烫又明亮的日子,总在我脑海中徘徊不散,令我对现在颓废的自己感到厌恶。
我终是重新拾起了卷子,将褶皱一条条压平。我想,既然已经跌入了低谷,那么只要现在足够努力,那么走的永远是上坡路。我开始为自己制订周密的复习计划,早上6点准时起床背英语单词并听听力,上午看书、记忆要背诵的内容,下午和晚上写作业。
可惜,命运并不会因为你曾经历许多人不曾经历的苦难而對你施以仁慈,依然会给你沉痛一击。
在我铆足力气踏实学习认真考试的情况下,那年高考我依然只考了458分,而那一年,江西省高考本科线447分。
我将自己锁在房间里,蹲在墙角,把脸埋进膝盖间,一时间泣不成声,两耳的轰鸣声里夹杂着妈妈着急的敲门声。“要不就去上大学吧,毕竟你高三休学了半年多,能过本科线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复读,你身体又会吃不消。”妈妈企图劝说我打消复读的念头。
可是爸妈朋友的孩子中,有去同济大学的,有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有参加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拿了第一名的,而我却一无是处。我也曾自我怀疑,也许这就是我真正的水平吧,也许我就是不如别人,也许我就是这么笨。
我开始整日漫无目的地埋头于网络,7月份填志愿的时候也是一副毫不在意的神情。夜深人静之时,昨日的种种如电影快进一般,在我的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回放着。是的,高三9月份下旬我便因病休学了,我半年多没去上课,能过本科线已经很不错了,我这样想着,可内心深处却总有一个声音在冷笑,笑我在自欺欺人,笑我的逃避无知,笑我的胆怯懦弱。
整个暑假,我都躲在房间里,悄无声息地流眼泪,最抑郁的时候,我甚至像许多有轻微自虐症的人一样,使劲掐自己的手臂。然而亲人和朋友的身影一个个从我眼前晃过,过去与未来的美好使我无法选择以这种自虐的方式来逃避。
在高考面前,我曾是一个胆小的逃兵,但我不想永远当一个逃兵。因此,在高考失利的情况下,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复读,选择在我跌倒的地方重新爬起来。
犹记得第一年高考的前两个月,我曾到校参加过几次联考,总分排名全年级600名开外,每次数学都只有六十几分。我喜爱数学,然而那让人羞于启齿的成绩让我感到无限自卑。
我永远不会忘记在一节数学课上,数学老师站在讲台上看着我说的那句话:“有些人啊,都快高考了,竟然在课堂上还睡得着。”我的疲倦与睡意在瞬间消失殆尽,眼眶同时开始酸胀。我假装揉眼睛擦去泪水,然后盯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仿佛在看无字天书一般,脑海里一片空白。我明白,没人关心你经历了什么、压力有多大、基础有多差,所有人只在乎眼前所看到的结果,而成绩便是评判一切的标准。
回首“高四”这年,曾有多少个夜晚,我梦见我像不知疲倦的西西弗斯一样,推着即将到达山顶的巨石,哪怕我知道下一刻迎接我的便可能是无功而返,但我从未选择后退。简媜曾言:“当上帝赐给你时间的荒野时,就意味着,他要你成为高飞的鹰。”而我甘愿成为那浴火重生的鹰,成为那逐日的夸父,哪怕要忍受无涯的寂寥,也要向着未来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