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穿越百年的古色之旅
日期:2020-02-27 14:26:37 作者:廖美美 来源:廖美美投稿 阅读:

穿越百年的古色之旅

  穿越百年的古色之旅

  廖美美

  桥廊回环曲折,廊边是一排高大榕树月光透过树缝,照在桥廊的地上,如同铺了一层细碎轻纱。我走在桥廊的地板上,站在屋檐下,抚上门窗鼻尖萦绕着淡淡的墨香。我提起裙襦,缓缓朝光源处走去,几步之外,书墨香迎面扑来。我停住了脚步,眼前闯入了三个大字“还读”。还读?还读?是否取自陶渊明诗句中“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或许是吧。

  在烛光和月光的交映下,“还读楼”这三个字仿佛泛着金光,照亮此间书房。書房的桌案边徘徊着一位面容秀气书生,只见他一袭青衫长袍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一手执笔一手捧书,口中似乎还念着什么。房外喧闹一番,一派乐景,而屋内却是一片静地,这让我想到了“静则明,水止乃能照万物,品超斯远,云飞而不碍空”的境界,有的相比了。屋内扫视一圈,书架整齐摆放着各种书籍。在烛光的映照下,仿佛要和墙面融为一体。风翻动书页沙沙作响,蝉唤醒笔墨隐隐闻香,那书生神情专注。而我立在门前望着那青衫书生,听他边读书喃喃自语,开始迷恋起这栋楼。

  此时,我眼前展现了一幅水墨画:一袭青衫,一卷诗书,一壶老酒,懒卧春山云作枕,闲歌绿水成弦。以翠柳为友,以黄花为伴,多么美妙的面面。我想“寒窗苦读十二载,金榜题名一朝时”,只拼少年志;更想待锁心染铜绿时。一场细小的雨将我的目光唤回,“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我来到了那栉次鳞比的古宅村落中。

  轻步迈在鹅卵石铺的街道上,周边青砖黛瓦,木窗墙,心中不禁涌出点点诗意,想吟口而出。我惊奇发现,村中每栋古宅的门楣上都刻有各种古怪名称,似与“还读楼”争相斗艳,其中的“紫来居”“江州遗泽”“半耕读”都有一段独特经历。我矗立在一座门楣下,认真倾听们的百年故事。“子非安之鱼之乐也”,但我愿以仰为引,来感悟的故事,触摸骨肉温度

  一个名字背后是一段鲜活的故事,村中的每栋古宅在这片土地上都有它的专属标志,和滋养着这一方水土文化。这一个个名字,也是一段段流传百年的优秀精神。“汇剑气无形问,飞花摘叶皆可伤人。”且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源远流长的。而这一方的水土的风土人情,也在这个时代中散发着独具一格魅力同时也在不断地引导子孙后代在文化继承发展,更在发展中创新。

  秋凉风起,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我从课桌上伏起,看到静静摊在桌面上的旅游书发呆,脑中不禁过一些片段,不知是真实还是幻想了。

  山水写树,圣人之作,古木千章,青砖黛瓦,浓墨之笔,传承千古,不枉一回。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穿越百年的古色之旅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