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以为只是餐厅倒闭,没想到你也那么惨"
日期:2020-02-13 22:45:20 作者:于小戈小号 来源:咕咕自留地 阅读:

"我以为只是餐厅倒闭,没想到你也那么惨"

  《搭上全家的命炒作热搜,觉得她犯得着么?》

  一只巴西的蝴蝶扇一扇翅膀,

  引起了德克萨斯的一场海啸

  一小撮蝙蝠汤的武汉人

  引发了一场全球大公卫生危机

  你以为只是家门口餐厅接连倒闭

  小油菜涨了三毛钱,叫外卖变得困难了一点而已

  很快你就会发现连放了20天假后

  公司发现没有你公司也一样运转

  然而,这竟然还是一种乐观猜想

  前阵子我女朋友跟我说得帮她改地址了,原本寄到剧组的货,这下都得改成里了,一时半会儿复工不了了,派了个同事天天电话帮她催订单,跨境出仓只能人肉盯,很麻烦,疫情大考后,连顺丰都变得非常不可控

  她说我以为只是线下影响,没想到你们也会被影响

  实惨,你们想象不到的稀巴烂

  各地海关在过年前10天左右陆续停了清关,受疫情影响1/31返工推迟到今天,还没全面复工。

  国内现货也被憋死在仓库地zf不让开工,直接把仓库、货都封了,谁敢偷偷开工先罚7万,第二次被抓直接坐牢。

  以我们上海顺丰总仓为例,论花多少人工,三倍五倍十倍,我们都愿意砸在“365天不停发”上。

  可是今年,“钱给足”这道符彻底失灵,多少钱都没用仍是每天艰难发货,日发单量从5000降到日单100,年前直采入仓的货全憋死在仓里了,总仓喉咙口卡住起不了量,物流全面瘫痪,品牌急得跳脚。

  从大年初三到现在我几乎每天都在批钱,加加加,一路加钱,供应链要加钱,运输要加钱,人工要加钱,就连海外航线运输也要加钱

  临时加急加钱在北京开新仓,全部用北京当地工人

  受到Who 把我们判为Pheic的影响,多国航线取消,海外我们定的货,跨境物流价格一路飙升,价格高得可怕

  比起餐饮灾区,一个月光工资就要1.56亿的餐饮巨头,3个月现金流断裂,我们一个月五六百万的运营成本,真的是毛毛,哪好意思叫苦啊

  海底捞一天亏损8000w,影业大量从业人员失业,更别提惨到不忍直视的旅游业酒店业了,咱能跟人家损失比么?没法说。

  《中欧商业评论》2月5日发布的中小企业调研报告

  34%的企业,账上现金能维持1个月

  33.1%的企业,能维持2个月

  17.91%的企业,能维持3个月

  这意味着85.01%的企业,最多能维持3个月,不到10%的企业,能维持6个月及以上

  我在朋友圈po了个动态

  有两个朋友小窗我,一个是fashion领域创业者,跟我吐槽说,Q1算是完蛋了,我说我们也是我们积压了1w6订单憋死在仓发不出去(总算今天只剩2k单了),她说你们能卖出去就不错了,我们卖都卖不出去。

  疫情升级后,重奢重创,门都不出,谁还买包啊,买口红的好歹能卖卖睫毛膏,戴口罩总得露眼睛吧,卖包的咋整,虚荣消费类奢侈品,全瞎

  史上最惨淡的情人节,订了广告位、流量位的,全盘瞎,靠吃大户,挣广告钱的自媒体们一片惨绿

  另外一个朋友是演艺圈的,问我说,你们招人么?

  我说招啊,咋啦,你要转行啊

  她说是啊,这年景怎么做艺人企宣,怎么宣啊

  昨儿在公司吃午饭,我问大米,你说杂志养那么多广告销售怎么办,全凉,奢侈品牌预算全砍,还跑什么客户,那么多人怎么办,全裁了么

  大米说:这不是时代的选择,仍是个人的机遇。

  Can't agree more

  记得在2019年春夏,忘了在哪一场活动上,我和几位创始人分享融资寒冬下的机会探讨

  当时主持人让我们给2019年的寒冬级别打个分,满分10分,全场创始人打的分都很高,9分10分,还有人打了100分,都是清一色男创始人

  我当时给2019年寒冬等级,打了6分

  台上其余的各位,都用一种“小姑娘真是不知道厉害”的眼神看着我

  有一位创始人说,2019年的寒冬,不是寒冬,是冰川纪

  另一位创始人说,2019年,除了阿里头腾系头部公司需要战略,其余的公司都不需要战略,唯一的战略就是“活下去”

  最后一位创始人说,2019,先裁员50%,再谈战略

  (我很想知道疫情升级后,大哥把剩下50%也裁了么?)

  记得那会儿我们的投资人在群里,艾特大家,让大家不计一切快速拿钱,不要计较固执,因为2019年6月以后,可能就再也拿不到钱了

  在那个时间点,爆出了经纬张颖的著名言论,“对于投错了且我们彻底失望的经纬系公司,不再把更多新钱浪费

  当时,主持人问我说,为什么给2019年的寒冬等级打那么低的分,是低估了寒冬的影响么?

  我说不是,我不是对2019过度乐观,

  我只是觉得,寒冬还没到, 这还只是秋天。

  事实上,从我们2015年底,从体制里辞职跳出来创业,2017年第一次融资,就一直在被喊寒冬寒冬寒冬,每次融资都要被再唱衰一次,都要被担心拿不到钱,而事实上,回过头来看,2019,很有可能会是最好的一年。

  作为一个战略上激进,财务上保守的创业者,我并没有对于形势严峻、困难挑战抱有任何侥幸心和盲目乐观。

  事实上,就我们所提前布局的业务,在过去2年里,都押对了。

  我不觉得全民禁足的20天里,迎接中小微企业的是绝地灭亡,不,我真的不这么觉得,是一场大考,一场倒逼,这是真的。

  如果现在的时间点,创始人还抱着一种“苟”过去的想法,那么这个企业就完蛋了。

  疫情之后的中国,绝不是猫着过冬,坐等春暖花开,等是等不来的

  人生没有任何的美好,是靠等来的。

  2002年11月第一例Sars出现,3月传播肆虐,5月阿里上线了淘宝,10月才有了支付宝,一个传奇才刚刚开始。

  2003年,还在中关村卖碟的京东,惨遭Sars“灭顶之灾”,2004年,才有了京东。

  没有Sars,就没有淘宝,没有京东。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09年雷军才开始创立小米,

  2010年,微信才诞生

  所以,急什么呢?

  Sars为全中国人民,带来了淘宝和京东这两件神秘的礼物,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改变了每个人的命运。

  新冠肺炎,也一定会为2020之后的10年,20年,带来意想不到的革命与传奇。

  当武汉的疫情,看起来越来越像个巨大的黑洞,吸走了全国各地最优秀的医生,既然第五版新肺炎治疗方案是个标准化方案,是否有可能催化机器人开药送药,AI医生智能问诊,永远不会感染不会累不需要休息的机器人,代替15年才能培养一个医生的脆弱肉身?

  这场灾难,会倒闭多少个行业,提前进入无人化,智能化,多少行业会因此被倒闭提前10年进化史?

  你要相信,在任何看起来最糟糕的时代,都孕育着巨大的机会,传奇往往是在时代危机的重创下,前后夹击中淘汰掉生命力低活的竞争者,强者愈强,强者恒强。

  钱、人、资源,都会更加集中在头部。

  这不是一个猫着过冬的时机,恰恰相反,这是一个最好的弯道超车的时机,优秀的人才好招了,新业务试错成本低了,竞争对手反应变慢了,是综合考验创始人战略进化能力和团队高效反应效率的时间点。

  不用过度同情大批行业、大批企业的死亡,春去冬来,物竞天择,你要相信,一个卓越的创始人,无论身处在哪个糟糕的赛道,都有办法让自己活下来,活得好。

  不要错过一个艰难的历史时机,对于创始团队耐挫性和绝地反击能力的考验。

  本来就对市场创造不了核心价值的鸡肋业务,在年景好的时候,苟延残喘,烧着投资人的钱,浪费创始人的生命,消耗团队的无效勤奋。

  正好冬天来了,冻一冻,死一死,消费者并不需要那么多选择,投资人没必要为创始人错误的战略和执念买单,创始人也好死了心重新出发,团队也值得把青春和奋斗投入到更有价值感的事业,不是很好么?

  钱太热的时候,扎实的好公司,未必摸得到好牌。

  泡泡破一破,退潮时,就知道谁在裸泳了。

  钱溢出来的当儿,捏着钱的人头脑发热,ppt公司持续圈钱,讲个性感的故事,刷点量兑点数,荒唐的to VC模式,也该死一死,全民回归理性。

  已经40多年没打仗了,75年以后出生的,都没见过战争是什么。

  新肺炎引发的一系列蝴蝶效应,对所有人都是一场大考。

  疫情后的中国,很多很多的新机会,还会持续孕育出新的巨无霸,新的国民巨头。

  那天晚上3点半,我们好几个创始人都在等WHO 宣布Pheic的事

  当天晚上宣布以后,我反而松了口气,睡了个踏实觉

  那真的是老天爷给的机会,是命

  从此以后,一心一意做内需市场,这场疫情已经证实了不起的国家实力。

  在一个老天给的特殊历史机遇下,

  一场灾难突然围起的隐形墙,

  14亿全世界最爱花钱的人民,

  突然花不了钱了

  这会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时代红利

  在这场同呼吸共命运的抗灾运动中

  有多少行业会萌生出新的消费场景,庞大的刚需人群,新的解决方案模型

  而在这一系列微妙的剧烈震荡期里

  中国新生代消费者将对更了解中国人的新型本土品牌,报以前所未有的巨大耐心、信任与支持。

  你永远都想不到

  废墟的背后

  会是一片什么样的奇迹花园

  《面膜做了一半,突然被封楼,我的脸可怎么办?》

  如果你不知道我是谁?

  《你-是-谁?》

  www.yuxiaoge.com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以为只是餐厅倒闭,没想到你也那么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