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游戏》是一部由约翰·班德汉姆执导,马修·布罗德里克 / 艾丽·西蒂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也是小时候看的电影。那个时候对这种表现“战争”与“游戏”的方式特别感兴趣
●人工智能威胁论的鼻祖,不少人因为这部电影成为了 骇客和程序员。
●The only way to win is not to play it.
●1.当纪录片看更合适2.如果不是米特尼克粉丝在2016年后没必要看
●剧情是有点俗套,细节牵强到不能谈合理性,不过83年能拍出这样的黑客电影相当不错了。
●居然是83年的片子!
●冷战疑云下的青少年电影。如今看来很是怀旧,特别是在昨天看了头号玩家的情况下。
很久很久以前在改版之前的中央八套看过这部电影,当时对电脑和网络的知识还一无所知。知识觉得电影里讲的故事很有趣,很特别。对计算机里有程序,程序里面有后门这件事影响深刻。只是多年后,学过专业计算机知识的我,还不具备侵入他人计算机的能力。
《战争游戏》观后感(二):简直要看睡着。。
。。终于买到了。。呵呵。。看来老天开恩了。。让我买到了这部找了7,8年传说中的片子。。该片是1983年拍的。。讲一男孩通过电脑闯进了北美防空系统差点造成世界大战。。。唉。。。由于是1983年拍的。。电脑不像电脑。操作系统不像系统。。。什么东东嘛。。简直硬是要看睡着。。还好。。它的第二部现代多了。。APPLE也有了。。。呵呵。。不过始终没有那么刺激。。。很普通的片子。。希望大。。失望也大啊。。。
《战争游戏》观后感(三):WarGames
大卫•莱特曼(马修•布罗德里克饰)是一位天才少年,他将业余时间全都投在了电脑游戏上。一天,他通过搜索,搜到了一台网络电脑,简单破解后,他开始玩一个叫做“全球热核战争”的游戏,一个模拟世界大战的游戏。
但大卫并不知道,隐藏在“全球热核战争”之后的,竟是美国军方的战争操作计划响应系统(WOPR)。这个机密系统控制着美国军方的武器,而大卫启动的“全球热核战争”游戏竟然导致系统自动准备发射核弹!
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各国军队严阵以待,而大卫不得不行动起来,他要用自己的黑客技术阻止电脑发射核弹,阻止这一切。
在这部1983年的电影里,电脑还是个这么个傻乎乎的形式,因为这种题材的电影的科技应用一般会有一定的超前性。比如你数年前看到的好莱坞电影中就能看见不少ipad之类的触摸式的电脑科技了,而基本上是我们这几年才用上这些科技。按照这个推理来说,这部1983年的电影中使用到的科技设备都应该是超于当时3-5年的先进科技。可就是这样,才短短的30年不到的时间,在我们现在人的眼里,那简直就是弱爆了!
不得不说,我们处于人类最好的时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我们每年甚至每个季度都能有很多欣喜。看看我们的智能手机的发展速度吧!特别想到了,今天正好看见一个2011年6月最新上市的三星智能手机要500欧左右,才半年时间到了现在年末竟然跌了一半。或许再过2-3年有人再看这段评论的话,就会觉得那玩意简直弱爆了吧!
我们“弱爆了”的速度真的是越来越快了!
话说回到这部电影本身来说,从创意到想法,绝对是部好电影,绝对值得那俩小时的时间,绝对值得一看。
《战争游戏》观后感(五):我们不讨论电影
这部电影。对于一个计算机迷来说。也许更关心的是那部IMSAI 8080
和配套8寸软驱与IMSAI 212A的调制解调器.这些老古董.在80年代初.可是黑客们人人梦想的装备,
也许现在眼光看来.INTEL 8080 CPU 速度才2MHZ. 内存才4K.最大扩展到64K
那个时代没有PCI-E 只有所谓的可怜的S100总线. 通过逐步扩展
软件吗.可以跑CP/M (DOS的前身) 可以运行BASIC,FORTRON.
这部电影,是我看过最早关于黑客的电影。90年代在电视看过。感觉主人公在键盘上敲敲打打的很帅诶。
我一直感觉70年代后期,是微机发展的黄金时代。一切刚开始,一切都有可能。以8080,6502 Z80 这样的8位CPU.为代表。
例如CP/M成就了微软。我想 6502 也成就APPLE。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幸福的一批人。
其次那个时代。计算机的门槛相对很低。6502 2114 一切有可能。。现在时代,不是一个个人玩电脑的时代。DDR内存都贴到CPU的上面(POP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