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接触了很多的老板,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究其根源还是因为我想通过学习与观察去寻找最好的商机,或者是说向那些成功者虚心学习,毕竟我是换了一个行业,这个行业与我是完全陌生的。
有一天,一位并不是太大的老板跟我说:“真正的老板都不会陷到具体的事务中,如果他整天忙得焦头烂额,而员工却无所事事,那他就不是老板,而是一个打工者”。
我当时还不以为然,感觉老板就得天天老多事才行,但经过近一年的观察才发现他的所言不虚。凡是那些事无巨细都要伸手抓一把的老板,公司都管理的一团糟,而自己也是又累又气,累是因为干的多,气是因为总感觉员工能力不如自己,还不好好干。
而实际上,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朋友,你是什么样的老板同样也会遇到什么样的员工。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也。如果你一件事成功了就认为自己样样都比别人强那就大错特错了,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个人的能力,也可能是上辈的帮助,还可能是政策的红利,更有可能是机遇偶然,不能都归功于自己的英明神武……
记得过去有一个故事,说某人跟别人说自己读书多刻苦,做事多认真努力,一天到晚都没有闲着的时候,不是看书就是做事。但是,听的人却问他:那你什么时候思考呢?
孔子还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做生意也是这样,只做不思就会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我们常说:“在错误的道路上停止就是前进”。只是很多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还以为自己每天忙忙碌碌就是充实,那只是用时间将自己塞满,并非有质量的创业。
就像一列火车,你是车头就在前面领跑,而不是时时回头看看后面的列车是不是偷懒了,频频回头还能跑的快吗?各司其职就是了。
如果老板连员工的活都干了,那员工还能干什么?
动车为什么快?是因为每节列车都有自己的动力系统,协调一致向前奔,所以才快。如果有一节车厢没有了动力,速度肯定会受影响,如果除了车头之外的所有车厢都失去了动力呢?
结果不言而喻,所以,老板要像个老板,激励别人去干,而不代替别人去干。
作为老板不去思考,不从大处着眼,没有战略思维与长远规划,而是纠结于鸡毛蒜皮的小事,为了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而绞尽脑汁,又怎么可能有宏观的眼光与胸怀?又怎么可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记得有一个故事,说鬣狗总是诋毁狮子,并要跟它挑战,但狮子却无动于衷,既不反驳亦不接受挑战。连小狮子都看不惯了,问他的爸爸:“你又不是打不过鬣狗,为什么不接受挑战呢?”雄狮说:“胜了它不会换来荣光,反而是成就了鬣狗,它以后可满世界炫耀说自己曾和狮子对决过……”
狮子不打鬣狗,老板同样也不能天天跟员工计较生气,用制度管人而不是天天像个土皇帝似的将自己的情绪与精力耗费没用的小事上。
我见过很多的老板,虽然投资失败了,但没欠过员工一分钱,哪怕自己砸锅卖铁、吃糠咽菜也不会克扣员工的钱,这样的老板,我想一定有东山再起的一天,因为,虽然他没有了钱,但他还有人心。没有钱,也只是暂时的没有钱。
很多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想当一个周扒皮似的老板,如果是这样,谁还会真心给你干?而你总不可能将每一个人都控制得了吧。付给人家钱,有一部分是必须得给的人家的价值,多给的那部分才是人家的积极性。而创造绩效的部分正是多出来的那部分热情与积极性。
过去的时候,我常说:“买人一块一,买菜九毛九”。也就是说买菜的时候,你可以使劲儿往下侃价,因为这是一次性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然后交易结束。
而雇人则不然,雇人之后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给人家的一定要比人家预想的多,这样才显出自己的诚意与尊重,才能将人家心中的潜能与热情给激出来。只有有强烈进取心与奉献心的员工,才可能建立一个有活力与前途的公司。
创办公司不是为了去挣多少钱,而是提供一个平台,给大家一个发挥自己专长并能得到财富的空间。如果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而不去照顾到别人的利益,别人又怎么会主动去想你的事儿?
俗话里说:“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以真心换真心才能得到人心,否则都是扯蛋。
华为为什么能做大到如此?因为股份都在员工手里,每个人都不是在给老板打工,每个人都是创业者,这样就有了创业的内在动力。跟动车一样,每个人都自带动力。
带领一群自带动力的员工,老板只要负责好战略发展就行了,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规划前途远景。
单位也是这样,一把手啥也想抓,最后就是下属啥也不干,既然你如此能干、还如此英明,我们就只负责鼓掌就行了……
老板要有老板思维,不能抢员工的活干,更不能侵占员工的利益,否则活不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