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不要和用花呗的人做朋友
日期:2019-11-01 12:57:08 作者:图书馆 来源:图书馆 阅读:

 不要和用花呗的人做朋友

  不要和用花呗的人做朋友

  01

  我认识一个同事,今年三月刚拿到第一份实习工资,2500元。当天晚上,他就去网上分期买了台苹果pro,17999元,12期,每月1600元多。

  他盘算得很清楚:每月1600元,还剩900,吃住在学校,基本没啥开销毕业后转正,工资至少5000,除去还款,吃住都可以搞定,分期的费用完全可以承担

  年轻人自己挖坑,往往从盲目自信开始。毕业后,他和朋友一起找房,预算每人500一个月,合租。这个价格只适合城中村,两人都看不上,楼层低、面积窄,没阳光、没信号

  最后他们找到了一套小区里的房子,两房一厅,3200一个月,押二付一。他咬牙从借呗里借了5000出来,全部交给了房东

  网易严选的厨具、宜家的办公桌沙发、搬家费、宽带费,他狠了狠心,又把第一张信用卡刷爆了,额度不高,5000块。

  美好毕业生活从还债开始,每个月的状态就是:工资还没发,银行账单就到了。

  最穷时,他连2块钱公交车费都快拿不出来,晚上回来清水面条,没有油只有盐和生抽,最狠的时候,一瓶老干妈吃了半个月。

  毕业不到半年,他已经欠了5万块,还不算利息。我已经猜到,接下来三年,他会越欠越多,开更多的卡,借更多的网贷高利贷,拆东墙补西墙。

  典型贫民窟青年表面风光无限,背地里狂风呼啸。一边消费根本不符合身份日用品,一边承受着这个收入根本承受不起的债务。一步步把自己的人生推向债务深渊万劫不复

  你说他蠢吗?大学毕业,智商应该不低。

  你说他不蠢吗?人生还没开始,就让自己背了一身的网贷,还自诩有为青年。

  这样的财商老实说,是真蠢。该骂吗?该!我觉得该狠狠地骂,不然永远不会清醒

  02

  像这样的年轻人多吗?多。

  红星新闻报道,90后女护士李玫深陷网贷,母亲替她还了23.7万后,她还偷偷借,加起来共借了60万。母亲受不了,说出她是领养的真相

  李玫月收入不过8000元,每月开销却高达三四万。问她花哪里去了,她说,

  “每天上下班只坐网约车,中午叫外卖,下午一杯星巴克,固定消费三四百。平时无聊的时候就上淘宝,看到喜欢的就买。”

  “爱上了说走就走的旅行,一张机票,周六去,周日回,去过不少城市打卡。不去打卡周末也一定会出去玩,有时会请朋友吃饭。”

  60万的贷款,除了消费,还有犯贱的创业

  2014年,李玫看到某个辞职的同事在朋友圈面膜感觉做的还可以,就出了一点小钱,算是合伙,帮忙推广面膜。频繁发圈的结局就是被拉黑,李玫没做下去,合伙的钱又打水漂

  我身边有不少这样的朋友,每个月就五六千块收入,背着四五十万贷款。他们和李玫一样欲望大于能力,用最精致产品,借最昂贵的网贷。甚至是丧心病狂的裸贷、高利贷。

  汇丰银行调查显示,现在90后的负债额是月收入的18.5倍,已经步入社会工作的90后,人均负债超过10万。

  我国90后在借贷市场中占比高达49.31%,位居亚洲同龄人首位,有28.57%的人使用消费贷款,是为了偿还其他贷款。

  全中国有一半贫民窟青年在消费贷里挣扎,呐喊,越陷越深、越走越偏。那些每天在朋友圈岁月静好的年轻人,很可能就在负“债”前行;那些天天鸡血的年轻人,说不定超前消费已经到了2021年。

  03

  我们都得了妄想

  在消费贷坑里的人,彷徨焦虑久了,其实很绝望

  什么杀死了希望

  是妄想症。上流社会妄想症。

  闺蜜单位有个女下属,家里农村条件不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某些观念洗脑,开始念叨着女人永远不要亏待自己的话。每月发工资,两周就花完,没钱了就刷信用卡。

  后来结了婚,老公也是打工族,没攒什么钱,两人也没钱买房子。女方花销不低,朋友圈里光鲜不得了,去个好地方就要发照片包包鞋子不便宜,明明没钱也不亏待自己,鞋子一买就是几双,衣服经常换,但私下经常和同事借钱,一次200、300,过一周还。

  工作倒是没少努力,慢慢做到了财务副总,但存不到钱,想了很多办法才凑到了房子的首付。现在还房贷压力大的要命,脸憔悴了很多,看起来老了十岁。

  就这样,朋友圈还是没少发买买买的照片。

  一个人活得好不好,还真别看朋友圈那些光鲜亮丽文案和照片,晒什么缺什么。

  互联网链接了10亿人,每个人都好像得了上层社会妄想症,总觉得去四季酒店吃个自助餐,买个绝世爱马仕,就觉得自己身价百万。

  可大多数人没有驾驭这些奢侈品的能力,你的灵魂就会被侵蚀, 你就成为卡奴、房奴、消费贷奴。

  《贫穷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一书中,探讨的是联合贫困线下的10亿人为什么脱不了贫。

  我们虽不是书中描述的那10亿人,但思考问题方式,对金钱管理,都和真正那1%的上层社会的人,差了一个银河系

  当哪天生活来个暴击巨浪,贫民窟小公主们小王子恍然大悟:“Oh My God!原来我和那最底层的10亿人,毫无区别!”

  04

  我们都以为钱很好赚

  太多一夜暴富的故事让我们相信:钱很好赚。

  李佳琦、薇娅,还有众多小年轻挣到第一个100万的案例,引发了焦虑同时也引发了鸡血。

  我曾报过一个写作课,教人如何写稿赚钱的。很多人报名了,也确实有几百人在其中学会了投稿,或者做号。

  但投稿市场尽是差别,有5000元的,1000元的,500元的,200元的,也有20~30元的。关键是,这是门技术活,用脑,用力,用时,你的时间有限,能写出来的稿子也有限,写出来能不能用,会不会被拒稿也是个问题。

  靠副业赚钱真的那么容易吗?

  我有个朋友,接了一个文案策划的活,3000元,看起来很多,结果是熬夜通宵改了一个星期,还是不通过,前后磨了两周的时间才弄好,甲方还打了折,说了各种问题,最后我朋友才收到600块。

  通宵两周换来600元看似还不错,但我朋友那段时间整个人变得极其暴躁休息了一整个月才恢复过来。

  不是说搞副业不行,我一直支持管道收入。但这事没那么简单,所以就不要在花钱上大手大脚,每一分钱都很重要的。

  还有搞什么奶茶店加盟、刷脸支付加盟的,看人家赚钱也去搞,结果赔的倾家荡产。总有小韭菜们想去踩一脚,绿油油的样子人家不割你都不行。

  千禧一代成长比较和平安稳年代,没经历过一些时代苦难,容易盲目自信,觉得钱很好赚,觉得创业很应该。

  还是醒醒吧。如果你从未理性评估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理财能力,就贸然按着自己的理想主义走,你除了成为大佬们的韭菜,一点用都没有。

  05

  我们躲不开“即时满足感

  所谓抗风险能力,理财能力,都来源于你有没有理计划

  看过一本书,作者把这个世界的人划分在三个车道上,有人在快车道,有人在慢车道,有人没有资格走在车道上,一生都在人行道上。

  走在人行道上的人,永远处于一种破产状态。

  “即时满足感”充斥了他们的大脑,手上一有点钱,先想到绝不是存起来,一定是散财 ——去旅游、买新车、新衣服,或者其他火爆新品

  这样的人不可能过上高品质生活,哪天发大财也是把钱散掉,因为那样太爽了。

  他们陷入“生活方式奴役”的泥潭中,贪恋及时行乐,感官刺激获取即时满足感。他们更不会有详细的理财计划,每个月的负担渐增。

  美国金融危机前,55岁以下的人中,57%的人资产净值为零,甚至为负;金融危机爆发后,85%的家庭存款为零或为负。

  中国家庭也不逊色,至少有一半不存钱的。《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表示,中国新一代年轻人里(35岁以下),56%的人暂未开始储蓄。开始储蓄的44%的人中,平均每月储蓄仅1389元。

  没有理财计划,光是寻求即时满足感,就注定会被各种寄生性债务缠身。那就不用喊穷了,因为以后只会更穷。

  06

  中国年轻人大部分是被概念养大的,吹牛逼的多,肯踏实的少,爱空想的多,肯实干的少;会花钱的多,懂存钱的少;眼光短浅的多,见识长远的少。

  在消费贷如此严重的时代,结合最近看的几本理财书,分享几点建议

  1.先还债!

  这条建议适合欠消费贷的人,房贷除外。如果你是年轻人,还欠着花呗、借呗、白条、微粒贷、信用卡、各种网贷,那你什么都别想,只做一件事就可以了:还钱!

  做个表格统计下自己欠了多少钱,利息多少,每个月收入多少,仔细算一下,你多长时间可以还清。

  中餐晚餐控制在15元以下,搭2元钱的公交上班,鞋子、衣服、宝宝电子产品,能不买的就不买,把省下钱把消费贷还清。实在不行,求助父母

  2.再存钱

  我认识一大堆的人,花呗欠几千,信用卡刷爆,还厚着脸皮大谈投资机会、理财思维、暴富真理老实说,我听着都觉得脸红。

  给自己定个10万存款的目标,每个月3000,一年就3.6万,三年就够了,别人三年欠10万,你三年存10万,这就是你们的差别。你已经超越绝大部分年轻人。

  3.别创业

  很认同半佛仙人一句话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适合搞加盟,他们只适合老老实实上班,高收益对应的从来是高风险,能承担风险的人是极少数,绝大多少数都是自以为能承担,结果出事儿之后哭爹喊娘。

  这话同样适用于创业,绝大多数人,不!适!合!创!业!很大概率,你就是那个绝大多数。

  再回到开头那句话:年轻人给自己挖坑,往往从盲目自信开始。所以,创业,需谨慎,适用你的,可能是第四条。

  4.多渠道

  除了本职工作之外,找第二份第三份收入,尤其是大城市,机会多,做一到两份兼职并不难,类似投稿、家教销售保险等,门槛不高,只要用心,大部分人能胜任。

  让自己的月收入突破1万,再突破2万,甚至是3万,很多月薪3万的,其实都有几份收入,风险低,收入稳定,比创业强很多。

  5.少装逼

  我读研究生那会,一大学同学结婚大家聚一起讨论份子钱多少合适普遍说法是1000,这是惯例。我说你们随意,我还读书,最多就200。

  其他人工作了,但工资也不高,没买房也没买车,包1000块,何必呢,自讨苦吃。反倒是后来,我还和这个同学经常有联系,也相互帮忙。

  没那个经济实力,就不要趟惯例那浑水,把人情消费降下来,一年能省好多钱。

  承认自己目前没钱,不丢人。丢人的是,十年后,你还是没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不要和用花呗的人做朋友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