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我是谁》是一部由萨菲·奈布执导,朱丽叶·比诺什 / 妮可·加西亚 / 弗朗索瓦·西维尔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觉得我是谁》影评(一):50岁不敢见20岁小狼狗在中国不存在
就我所知,周围就有不少老少恋,很多也是通过网络,男生被50岁大妈勾引在饥渴难耐的年纪再正常不过了。很多男生表示是个母的就行。而片中的大妈却不敢见?来中国吧!这样的颜值大妈我愿意。片中说她怕见后失去对方,看来还真的是爱上了,而非只是为了解决性欲的约炮。又或者是因为个人自尊,怕看到对方嫌弃的表情?总之50岁了我觉得没什么不敢的了。换做是五十岁的男性我想能更自信的出现在对方面前。
《你觉得我是谁》影评(二):小看
我觉得这部片子最大的问题是,女主选择的男性对象,床伴型男友也好,网恋搜美也罢,全是皮相好的年轻男孩子。就像童话里的平民女子渴望被王子爱上,王子的吻和爱让她可以变成公主一样的存在;青春不再的女性渴望被年轻男性迷恋和深爱,藉此来肯定自己依然是有着不输于青春的巨大魅力。——如果她只是想恋爱,想被爱,为什么不去考虑同年龄男性?因为那对于她而言没有“获得肯定”的意义。同时,她又无法接受年轻男孩子对于她皮相层面的否定,从头到尾她全是自卑和听从于年轻人的评价,这个故事的内核是老去的卑微,老去女性的卑微,所以我简直要是滑稽+苦笑。世人就这样看待这个群体吗?貌似理解关怀,实际上也还是视她们为被怜悯对象。 真是,小看人啊。
女主演技绝佳。整部影片中,她对男友若即若离的失望,对新恋情的激烈渴望,对不能见光的网恋的伤心绝望,对真爱“自杀”的心如死灰,再到最后知道真相后拨通电话时的复杂情绪……切换自如,完全自然流露。
人到中年,经历了丈夫难堪的背叛,虽然有一段恋情但自己也在苦苦挣扎,她是最最渴望一丝抚慰和温情的人,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上的。对于恋情的热烈,果然跟年龄无关。可轰轰烈烈之后,留下的只有她一人而已。她痛苦,她辗转反侧,她无法走出这段感情。可反观对方,早已move on,都要升级为人父了。
所以算什么呢?徒留花开空对月,最终陷入的,感动的,纠结的,只有自己。
刚刚看完这个电影,有一丢丢想说的。
我觉得女主的形象很丰满。她缺爱,又对爱情保持高度的理想主义。在她虚构的故事的结尾处,男主面临肉体和灵魂的考验,最后她让他选择了前者,在被甩之前,让故事里的自己给车撞死。克莱尔不相信自己值得一份超越年龄的爱,但又坚信爱情理想的模样,而甘愿做一个爱情的殉道者。用女主的话说,就是"我宁愿死也不愿意被抛弃"。也许是因为她的职业,搞文学的人或多或少有些理想主义吧,不过看到这边我也能感受到丈夫的背叛对她的信仰是多么大的颠覆…
诶总之我觉得电影在很多方面还是很触动人的。比如女主隔着屏幕嗅到爱情时的那种小激动,不自觉地咬起手指,时时刻刻关注手机等等。在爱情里面我们都一样,理想化也好,现实也好,爱情本来的面目总是叫人向往不是吗?
《你觉得我是谁》影评(五):别问我是谁
我是谁?我是一个年过半百的中年人,容颜早已老去可仍然精致,有着让人引以为傲的职业,同时更是个爱情向往者。网络本就是虚拟的,聊的又这么投机,我认为其实你并不需要知道我是谁,我只是想弥补内心缺失的东西。可我又觉得干嘛不告诉对方我已经是一个中年女性,也许网络上的投机会让他不介意这些呢?也对,毕竟50岁了,人老珠黄,脸上长满皱纹,皮肤松弛,还像个小姑娘会显得特别可笑。一开始总是美好的,最后她越来越焦虑恐慌。就像年轻人在不是特别了解的暧昧阶段,聊的火热,心里向往,到了后面总会有各种矛盾。而女主她焦虑的是该不该坦白,又怎么坦白,在这虚拟的爱情里,她只不过是想弥补内心的遗憾,也跟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向往爱情。我没有女主的经历,也不懂到了被称为中年时候对过去的遗憾或自我救赎的那种感受。无论什么年纪,仍然拥有一生!无论什么年纪,都值得被爱和拥有爱!
说是悬疑吧,其实是刻画了女性在面对爱情、激情、衰老时的嫉妒、羡慕、不安
以及女性之所以如此在意容颜逝去青春不再,也是因为男性的标准,他们更喜欢青春的肉体娇嫩的容颜,而说起根源科学家们表示,这是古老的雄性基因决定,相对的,雌性更在意能否获取自己及后代的安全,好像很有道理,不过,那么多人不生育后代,那么多不在意后代的虐童者们难道是基因突变?
(后半段与影片无关)
延伸开来可以说很多,假如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不需要和真实人类相处,只需从AI处获得满足,
那个时候,
而相对的,
对AI的要求也完全根据人类的需求而定,这是否是新时代奴隶?人类总害怕AI反攻,歪?因为我们的历史就是这么演变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时的黑奴、革命、起义…我们局限于人类的视野看待AI,其实也是一种妄猜
《你觉得我是谁》影评(七):朱丽叶•比诺什影后级的演技是最大看点
这种貌似占据在东亚影视剧里的话题,没想到竟然也在欧洲艺术片里开始浮现,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我们正身处一个彼此距离不断拉近的时空,越发便利的网络技术令沟通交流变得随手可得,然而,人们却始终无法突破情感交流的障碍:人们难以在虚拟世界里彼此坦诚相见。阿萨亚斯在《私人采购员》里曾探讨过网络和在线沟通软件对现代独立女性心理的影响,这种有趣的探讨延续到这部电影中。 中年离异女士透过网恋排解苦闷重觅爱情本来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追求爱情的自由和权利。女主角却在网恋中不断卷入谎言,乃至精神崩溃的境地,全因她无法勇敢面对年龄与衰老问题,只能选择用欺骗手段来掩盖弱势,以换取一时的心理满足。透过心理医生的介入,加上真实/虚构的两种结局,剧本进一步阐明主题:女性逐步认清身份与性别优势,最终接受自我的艰难过程。 朱丽叶•比诺什生动诠释了一位独立自强的单身妈妈,拥有渊博的学识却无法辨清理性的边界,偏执与妒忌的性格,以及心理挣扎演绎令这个濒临精神分裂的人物极其可信。影后级的演技也足以掩盖剧本里情感泛滥的设计,以及较为低端的剧情反转。
《你觉得我是谁》影评(八):贪恋
很文艺也很悲凉。一个受到前一段婚姻深深伤害的女人,对自己受到的伤害已经没有办法诉说。只想得到一些爱抚和关怀,哪怕是虚无,也是想通过这些关怀重新建立起被击垮的自尊心。
或许不是贪恋年轻的肉体,而是涉世未深的人才会毫无顾忌的述说内心的感受,夸张的表达对另一个人真挚的贪恋。女主贪恋这些纯粹的情感。对于自身对这种贪恋爱抚和被爱的感觉,对于女主来说,是不是爱情。也不一定,这可能也是爱情的一种形式。
极致浪漫但也虚无缥缈,没有感情基础,或者完全没有接触过的网恋,能到这种程度,可能和人物设定有关。都是和艺术相关的一些职业,情绪可能会更加浓烈。所以也不会觉得特别的突兀,虽然突然就爱了,会觉得…嗯…黑人脸问号。额…跑题了。不管怎么说吧。虽然狗血但画面还是很美的。心理医生这个角色可能只是剧情发展的一个推动发展的这么一个功能,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卵用。还一脸严肃,感觉下一秒脸就要垮下去了。心里医生如果真的是做这些工作。有点心疼女主的咨询费。二次跑题。
不管怎么说吧。贪恋是人之常情,希望在现实生活里能遇到如此贪恋自己的人吧。
这部电影表面看是在说一个50岁的老女性文学教授向更老的女性心理咨询师咨询她撩上小鲜肉,却又让深陷迷情的小帅哥为她绝望,她误以为他死了,心里无法接受,因此找心理咨询师咨询的故事。实际上是在探讨50岁的女人如何接受断崖式衰老的事实。 虽然在这个年龄,老女性文学教授工作出色,气质迷人,在大课堂上侃侃而谈,魅力四色。但在课下,她却是因年龄老去,被老男人小男生无情抛弃的老女人。为证明自己的魅力,她凭借自己对青年男性心理的了解撩上了小帅哥。 一个女人是否能接受自己的衰老,更大成分取决于她爱过的男人对她衰老的态度。她的结婚20年的丈夫跟年轻的女人好了,他的新小男友,心里也一直揣着那个年轻靓丽女人的粳。她一次又一次失望了。她在痛苦中做出了无法弥补的决定。好在小男友在极度绝望中选择了活下来。小男友拯救了他自己,也让她免于自我心理的懊悔与折磨。 如果一个女人在衰老的过程中,仍然被男人温柔的爱着,她是会优雅的老去的,如果男人能接纳女人容颜的衰老,迷恋女人精神的富足,那么女人或许也会优雅的老去。而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女人在衰老的过程中,对于所经历的每一段感情,能不断的自我剖析,反思,总结,咨询专业的心理专家,她就会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她也会优雅的老去。
《你觉得我是谁》影评(十):一如爱情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即使舍友八个小时前刚离开宿舍,并且未来一个月内都不会回来,我还是本能的拉拢床罩,留着另半边宿舍的灯,才按下播放键。
我不得不在电影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开始写这些话;因为我知道,随着故事的发展,我的感受会改变。
不得不说,我从未如此的为一段感情中一方所受的折磨直至死亡而震撼;因为不同于以往的,我此刻也正深爱着一个人,并且也正处因不可自拔而备受折磨的阶段;我不会一直保持这个阶段我坚信,就好像我也不会再看这部电影第二遍;而我现在内心所涌起的一切情绪,看着克拉尔收到埃里克斯短信后的偷笑;看着埃里克斯和克拉尔在一起后,克拉尔每天脚下生风的神采;看着两人相互吸引却无法相见的焦虑;以及埃里克斯被克拉尔拒绝后颤抖的叹息;是如此真实的,因为我明白,这甚至就是我。
同时,作为旁观者,我又是清醒的;因为在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不得已体会到了比现实更加残酷的无力感,深深的对所有爱情中的那些悲伤,感到惋惜;
真的不必如此,但我们偏偏就是这样。
我们相爱,但可能在各自的眼里,我们从来都不知道对方是谁,自己是谁。
所以这部电影让我很痛苦,也曾让我幸福,让我哀叹,也让我期待。、
一如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