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 / Pexels、网络
9月29日| 见字如面第 18 期“
每周我会从留言中挑选一位 读者来信 写一封专属
回信,替他
解决困惑回信,是仅次于见面的仪式感 ” 每个人一定都经历过这样的爱情:
为了一句话,翻遍对方几百条朋友圈动态;
手机不离身,为了等一条秒回消息;
因为约会紧张整夜,对着镜子吹毛求疵;
见面时总有说不完的话,刚分开就觉得已经许久未见。
“恋爱,最甜的地方在哪里?”
心动的那一刻。
但心动无法保鲜,总会有高光褪去的时候。
“那恋爱,最苦的地方在哪里?”
对面前这个人,产生犹豫的那个瞬间。
今天的信,回给陷入困惑的毛毛:
每段冷却终结的关系,都有过一段满怀憧憬的开始。
每次犹豫不决的背后,都藏着一个爱着的人。
那些亲密无间,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质的?
《怦然心动》里,有个情节:
布莱斯为了吸引朱莉的目光,在镜子前精心打扮。
想呈现一个最完美的自己,却又不想被对方发觉自己的刻意。
那神情和动作,像极了每个刚坠入爱河的人。
既怕暴露了自己的小缺点,破坏了在对方心目中的印象。
又暗地里较着劲,不想被对方发现自己的小心思。
心动最大的魅力是:
你能从另一个人的身上,发现很多新鲜、奇特的点。
他可能会有一些,跟你完全不同的习惯、喜好;
又或者,有着一些让你欣赏、羡慕的小细节。
公司一个姑娘,有段时间一反常态。
人精致了不少,穿衣服的风格也跟从前大相径庭。
有几次茶歇路过她身旁,发现她看起了松浦弥太郎。
直到有天在餐厅碰到她跟男朋友一起,两个人一起趴在橱窗边,探讨要吃点什么。
我才知道,原来她恋爱了。
后来再闲聊起近况,她告诉我:
开始就知道对方优秀,居然还有过一段时间自卑;
后来自己也开始注意细节,想在不匹配的方面先做出改变。
暗暗琢磨着,这样就可以减少后期不必要的摩擦。
“毕竟是真的想好好在一起嘛。”
她说这句话时的眼神,让我想起看过的一部综艺:
相恋7年的美惠和川崎,跟熟悉的朋友互相吐槽对方。
两个人曾有无数次试图把对方改变成自己的理想型,却都以失败告终。
美惠说刚认识川崎的时候,觉得他是个爱干净的男人。
但是相处久了却发现,他有时候袜子扔在盆里很多天,总是攒到一起洗。
川崎也抱怨,刚认识美惠时她温柔极了;
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总会为了一些小事就冲他发脾气。
但提起第一次见面,两个人的眼睛不约而同都亮了。
——“他那个时候帮我提东西,人精神得很。”
——“她在人群可显眼了,我一眼就看到了。”
每对恋爱超过100天的情侣,都会面对同一个问题:
“好感跟光环褪去,你是否还能接受面前这个不加修饰的人?”
他可能有很多不够体面的缺点,睡觉呼噜震天响,偶尔磨牙说梦话。
会在压抑的时候,向你吐露自己的负面情绪。
不再完美,不再特别,不再满足憧憬和期待。
甚至时间久一些,你还会发现,不论是处事方式还是生活习惯,都有着很多不同。
他喜欢睡硬床,你更喜欢软毯。
他喜欢吃甜的,你却喜欢吃咸的。
他喜欢有话直说,你更希望面前这个人,不用你开口就能懂。
而这些差异,也让你们的相处产生了源源不断的矛盾:
“你为什么不够懂我,不能体谅我?”
“你为什么一定要计较这些?”
我的一个朋友,结婚6年,前些天两个人闹着要离婚。
周末约好看电影,他去了公司楼下等她。
出于舒服随便套了一件T恤,怕堵车高峰也没开车。
结果电影看的郁郁寡欢,去了从前最喜欢的餐馆整顿饭也索然无味。
最后,两个人大吵一架。
妻子觉得他不够重视,也没体谅自己已经累了一天还要挤地铁。
他也委屈自己原本好意的安排,被浪费了。
朋友来找我的时候,向我吐槽了妻子的很多缺点。
我递给了他一张纸,让他试着写下对妻子不满的地方,纸写了大半张,他忽然停下了。
我看着他沮丧的模样,问了他两个问题:
“看电影吃饭,你原本期待她是什么反应?”
“肯定是满心欢喜,有说有笑。”
“那你到底是介意她这些缺点,还是因为这次约会产生的不满情绪呢?”
朋友当即愣住了,顿了顿告诉我:
“其实她平日里,也挺好的...”
爱一个人是什么模样?
就是明知道对方有很多缺点,每次都被气到牙根痒,跟亲近的人抱怨吐槽;
明明有好多次想要离开了,但最后还是陪着对方走了很远的路。
我曾经采访过4对年近半百的夫妻,向他们讨教婚姻持久的秘诀。
得到的都是同一句有趣的回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时候过于关注计较一些事,反而会更快失去理智判断的能力。
很多人在感情受挫的时候,第一个念头总是想放手。
但我更希望在决定前,你可以冷静下来想一次:
“面前这个人,究竟是哪一点不再吸引你了。”
每个人都幻想过,一次就遇到同频的那个Ta,但我更希望你懂:
每段舒服的感情,都是在漫长的磨合、经营中成长起来的。
这世间最好的爱,是不期待、不束缚。
如果你也有想用力珍惜的人,记得点点文末的“在看”。
让Ta看到,这份在意和认真。 点个“在看”
爱要让Ta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