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演员黄渤在关注认知障碍的公益节目中,聊到了自己父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症。
最开始的时候,他以为父亲只是年纪大了,记忆力衰退。直到父亲说“没有过儿子”,并把他当作是老战友时,黄渤才意识到父亲生了病。
那一刻,他觉得自己的头发都竖起来了。
黄渤父亲得的“阿尔茨海默症”是什么病?这种病严重吗?在中国,这种病又是什么情况?
提到“阿尔茨海默症”,很多中国人都会觉得不明所以。但是如果说起“老年痴呆”,则多数人都不陌生。
阿尔茨海默症,其实就是人们俗称的“老年痴呆”,也是“失智症”的一种。
失智症指的是一个人因为管控记忆力、注意力和推理能力的多种心智能力受到损害,不再具备自理能力的疾病。[1]
该病症可由许多原因引起,而60%-80%是由阿尔茨海默症造成的。这种疾病常见于65岁以上的老人中,而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2]
阿尔茨海默症在世界各地都十分常见。而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患者规模正在疯狂增长。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研究了2000-2015年中国已发表的关于失智症的25份文献,综合分析后得出,中国失智症总患病率为5.15%,在近十五年来处于上升趋势。[3]
该研究结果与2019年《柳叶刀》的最新研究相吻合,研究显示,如果以健康寿命损失年数(Years of life lost)来衡量中国人的主要死亡原因,1990年时还排在第28名的阿尔茨海默及其他失智症,在2017年已经上升到了第8名,每十万人里有35人因此死亡。[4]
(点击查看大图)
只看发病率很难直观地感受到失智症的严重程度,但是患病人数可以。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报的研究数据,1990年中国失智症发病人数约为348万人,十年后这个数字上升到了514.9万人,2010年更是达到了961.6万人之多。[5]
如今已经是2019年,而根据该研究的预测,2020年时中国患上失智症的老人将达到1406.9万人,2030年时将达到空前的2329.1万人。
(点击查看大图)同时,女性患病率远高出男性,城市患病率远高于农村患病率。这是因为女性平均寿命长于男性,同时,城市化的加速带来了更多的城市人口,而医疗卫生条件更好的城市居民平均寿命高于农村居民,失智症成了长寿人群不得不面对的新危机。虽然失智症的患病率在不断上升,但在中国不同省份之间,该病症的影响程度不一。《柳叶刀》的研究显示,中国有14个省市因失智症造成的健康寿命损失年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除此之外,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在2018年一份报告中提到,世界上每过3秒,就会多一名失智症患者。在全球,这一数字将在2050年达到惊人的1.52亿。[6]
被忽视的失智症
尽管中国罹患失智症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这种疾病依然没有得到中国人足够的重视。很多老人发现自己记忆力大不如从前时,并不会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觉得自己只是衰老了,有时还不忘自嘲一下“人老多忘事”。
但实际上,失智症应该引起老人和家人们的足够重视,因为它直接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后果。
八旬老太瞒家人去接孙子迷了路,75岁老人为女儿买生日蛋糕迷路,老人逛市场迷路徒步走400公里……这些新闻中的迷路老人实际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患有失智症,而这正是它带来的坏影响之一。
2016年重阳节那天,民政部的下属研究机构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联合今日头条发布了《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白皮书的调研显示,每年全国约有50万老人会走失,算下来平均每天走失约1370人。[7]
而在老人走失的背后,失智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有17%的老年人因此而走失。
(点击查看大图)
然而,在中国,老年人失智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仅就诊人数非常少,真的想起来去医院了,病程可能已经到了中晚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年发表的一篇研究调查了全国40个城市的60家大型医院,结果发现,失智症患者从出现症状到首次确诊,平均在13个月左右。在诊断时,发现轻度痴呆占36%,中重度痴呆的患者占66%。[8]
黄渤意识到自己父亲患上失智症时,就已是中晚期了。
意识到父亲患病的严重性后,黄渤推掉演出,陪伴在家人身边,但是却丝毫没有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父亲的病一点一点加重,这是他第一次感觉到什么是无能为力。
现在,黄渤的父亲连走路都已经十分困难。作为“百亿影帝”,黄渤要给自己的父亲找高质量的专业看护不是难事,但是对于普通家庭而言,由于发现晚、入院晚,不仅专业护理已经有心无力,很多人只能看着亲人在医院去世。
难以发现的失智症,至今还是个迷
等到亲人发病,子女往往都会自责,悔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对父母多一点关注,好早点发现生病的征兆。
人们的常识觉得,人老了记忆力就会变差,所以当一个人出现健忘、失去时间感和迷路等失智症早期症状时,老年人不仅会自嘲几句“瞧我这记性”就一带而过,而且子女也会误以为这是父母年纪变大后出现的正常现象,从而忽略了失智症的可能。
(点击查看大图)
山东青岛的一位老人得了失智症很久,但一直都没有被家人发现。从2013年起,这位老人就多次出现了迷路行为,但子女们不以为意。后来,子女发现老人话多但交谈困难,有时不记得自己早饭吃什么,以为他是老糊涂,依旧半个月去看老人一次。直到2017年,老人认不出家人、攻击镜子中的自己、不会主动吃饭后,子女才将其送到医院做全面检查,确诊为阿尔茨海默。[9]阿尔茨海默症这么难以发现,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阿尔茨海默症的具体病因依然是个谜,目前只有一些假说,如胆碱性假说、类淀粉胜肽假说等。
2017年7月,《柳叶刀》上一篇名为《失智症的预防、干预和护理》的文章研究了失智症潜在的风险因素,发现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影响失智症的主要因素也不相同。[10]
(点击查看大图)
在少年时期,教育水平是主要影响因素;到了中年,高血压、肥胖和听力损失都会影响失智症的发病情况;而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13.9%的失智症是抽烟造成的。除了抽烟以外,长时间不活动、心情低落、社交孤立、糖尿病等都会增加患失智症的风险。如果家里有人得过阿尔茨海默,那么子女也要小心预防,因为遗传因素也有可能致病。根据研究,目前约有5%-15%的阿尔茨海默症病例属于遗传,可能与几个特定基因异常相关。其中一些异常仅在一方父母携带异常基因时方能遗传,而病变父母将异常基因遗传给孩子的概率为50%,这意味着约一半孩子会出现阿尔茨海默症。[2]面对失智症,能怎么办
失智症目前并没有治愈办法,现有的一些药物只能起到延缓病情的作用。那么,预防就成了对付失智症的关键。其实,上文所述的大多数致病因素都是可以避免的,例如戒烟戒酒,多出去活动,少吃油腻高糖的食物等等。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罹患失智症的几率自然会跟着下降。只不过,这些最简单的预防方式,却往往也是最难做到的。改变生活方式之余,有些风险并不是我们自己能够避免的,如果真得了失智症,我们能怎么办?在日常生活中,失智症的发生不仅会让患者丧失日常生活行为的自理能力,使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更会让患者面临致残的极大危害。在失智症的一系列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跌倒风险的提高,以及跌倒后造成髋骨骨折风险的提高。对于患者而言,他们最需要的是家人的照顾和专业的护理。然而,现实情况很残酷,越来越多的子女不在父母身边了。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流动,以及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外地寻找机会,和父母一起居住的人越来越少,空巢老人正在成为新的社会现象。山东青岛的那位老人,每半月才能在周末与子女相聚;黄渤在退出了《极限挑战》的拍摄以及推掉其他高片酬的演出机会后,才有空陪伴自己的父亲。越来越多的子女像黄渤一样,每年只有国庆或者过年的长假,才有时间回乡探望父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表的《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有高龄老人3000多万,失能老人4000多万。[11]而根据《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报告NO.6》,截至2016年底,空巢老人已占老年人口的51.3%,这意味着这个群体已经要以“亿”为单位计数。[12]与之对应的,是老人对“照护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根据调查,高龄老年人对照护的需求最为强烈,自报需要照护服务的比例从2000年的21.5%上升到2015年的41.0%,上升幅度是79岁及以下老人的3倍多。[11]虽然护理需求急速上升,但是护理专业人员、机构和床位数量却远远没跟上。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人员数量目前依旧处在结构性紧缺的状态。(点击查看大图)老年人护理看起来只是保姆工作,但它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跨学科的专业技能,还要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社会认可度不高、收入不高和高风险的现状,使这个职位失去了吸引力。
另外,不低的看护和治疗费用,也让很多家庭无力承担。失智症,被称为世界上“最贵的疾病之一”。2010年,各国仅花费在阿尔茨海默症上的资金总和就超过全球GDP的1%[13],再分摊到每一个患者身上,可以想象他们的经济负担有多重。(点击查看大图)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中国有超过35%的城市家庭和45%的农村家庭承担不起任何医疗保健费用[14],面对失智症,很多家庭无能无力。除了看得见的经济账,还有看不见的无形压力。成年人的世界,都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还有职场压力这座大山压在背上。当家里老人患上失智症后,整个家庭都可能遭受重创。由于偏见和歧视,很多老人被确诊为失智症后,他们的家庭都倍感压力。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40%的失智患者和25%的失智症照料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受到排斥,有60%的患者表示,他们被诊断为失智症后,最可能疏远或者失去联系的是朋友,其次是家人。[15]在众多照料老年失智症患者的家属中,有八成以上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有的人甚至患上了抑郁症或焦虑症,那种无法和亲人沟通的无力,那种看不到希望的悲痛,都会在无数个深夜里变成绝望。不过,失智症最让人绝望的,莫过于团圆佳节时,你才愕然发现曾经最疼爱你的他(她)开始记不清你了。又或者,他(她)突然走失,你开始满世界地寻找,最后却在街头咖啡厅里看着他(她)呆呆地望着你,嘴里念着你的名字,拿着你最爱吃的东西问:“你是谁?”我们还年轻,而他们已经在变老,我们不曾参与他们的青春,而他们却融入在我们成长的点滴之间。这个中秋不要让距离成为团圆的阻碍,太平洋咖啡与你一同回家。参考资料:[1] Family caregiver allience. (2019). 阿尔茨海默式病和看护. Retrieved Aug 04, 2019, from https://www.caregiver.org/阿尔茨海默氏病和看护-alzheimer’s--and-caregiving[2] 默沙东诊疗手册大众版. (2013, July). 阿尔茨海默病. Retrieved Aug 04, 2019, from https://www.ms.com/zh/首页/大脑、脊髓及神经障碍/谵妄和痴呆/阿尔茨海默病[3] 刘伯源, 王久玲, & 肖义泽. (2016). 中国 60 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 Meta 分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37(11), 1541-1545.[4] Zhou, M., Wang, H., Zeng, X., Yin, P., Zhu, J., Chen, W., ... & Liu, J. (2019). Mortality, morbidity, and risk facto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Study 2017. The Lancet.[5] Xu, J., Wang, J., Wimo, A., Frat, L., & Qiu, C. (2017). The economic burden of in China, 1990–2030: for health policy. Bulletin of the Worl Organ, 95(1), 18.[6] Worl Report 2018. (2018). [ebook] Alzheimer's , p.34. Ava at: https://www.alz.co.uk/research/Worl.pdf [Accessed 4 Aug. 2019].[7] 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 (2016). [ebook] 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联合今日头条, pp.9-13. Ava at: https://index.toutiao.com/pdfjs/view.html?file=//index.toutiao.com/report//69f39440.pdf [Accessed 12 Aug. 2019].[8] 彭丹涛, & 于普林. (2010).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就诊状况及多奈哌齐治疗效果的调查.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8), 691-693.[9] 半岛网. (2017, Sep 14). 老人行为异常误以为是"老糊涂"不料竟是痴呆症. Retrieved Aug 12, 2019, from 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709/20170914/news_20170914_2763944.shtml[10] L, G., Sommerlad, A., Orgeta, V., Costafreda, S. G., Huntley, J., Ames, D., ... & Cooper, C. (2017). prevention, , and care. The Lancet, 390(10113), 2673-2734.[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May 17). 报告精读 | 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 Retrieved Aug 04, 2019, from https://www.ssap.com.cn/c/2018-05-17/1068009.shtml[1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Apr 12). 报告精读 | 社会体制蓝皮书: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报告NO.6(2018). Retrieved Aug 04, 2019, from https://www.ssap.com.cn/c/2018-04-12/1067378.shtml[13] Alzheimer's . (2010). Worl Report 2010: The Global Economic of . Retrieved Aug 11, 2019, from https://www.alz.co.uk/research/files/Worl.pdf[14] 痴呆:一个公共卫生重点. (2012). [ebook]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 p.42. Ava at: https://www.who.int/iris/b/10665/75263/7/9789290616023_chi.pdf?ua=1 [Accessed 12 Aug. 2019].[15] Alzheimer's . (2012). Worl Report 2012: Overcoming the stigma of . Retrieved Aug 11, 2019, from https://www.alz.co.uk/research/world-report-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