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长安十二时辰》收官,原来你竟然是部职场剧?
日期:2019-08-14 22:48:40 作者:张先森 视觉志 视觉志 来源:视觉志 阅读:

《长安十二时辰》收官,原来你竟然是部职场剧?

  作者 | 张先森

  被称为今年“最佳国剧”的《长安十二时辰》(以下称《长安》),至今在豆瓣上有超过24万人打出了8.5的高分

  在刷屏了一个多月后,“长安反恐24小时”的大戏终于落幕,原来背后的大boss居然是徐宾?!

  关于剧情我们暂不讨论,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隐藏在剧情背后的“职场潜规则”。

  先说说长安,长安是什么样的呢?

  马伯庸在《长安十二时辰》的后记中写道,长安城是一个梦幻之地:

  “一个秩序井然气势恢宏伟大城市三教九流五湖四海的诸色人物云集其中,风流文采与赫赫武威纵横交错生活繁华多彩,风气开放多元。”

  在今天看来,长安就像不相信眼泪的北上广,汇聚全国八方客,无数的张小敬和徐宾们在那里挣扎奋斗,在那痛并快乐着

  一场“长安保卫战”,其实也是这些人的奋斗史(上位史),是一个时代即将落幕的缩影

  01

  736年,53岁的林九郎正式当上中书令。

  中书令就是右相,位高权重,大唐的CEO,真正的职场老司机

  剧中林九郎对应的历史人物是李林甫,文化水平不高,但官一直做到一代权相,凭什么?

  最初,李林甫不过是一个基层官员

  靠着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本事,李林甫在官场中步步高升,笼络了一批支持他的人马,凡是不入他的圈子,就是他的敌人

  李林甫擅长给人挖坑设套,一个典型的两面派。

  两面人都是戏精,爱玩阴的,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左相李适之入他的坑被罢了相,张九龄被他挑拨离间贬官,就连安禄山都对他马首是瞻……

  李林甫在这场权力游戏中玩得溜,还因为他有两把刷子法律音律

  他为人快准狠,在修订法律方面业绩颇丰;他文凭不高,但精通音律,是个合格的音乐爱好者,很容易爱好歌舞的唐玄宗玩到一块。

  当艺术成为政治工具,又反过来挖了王权墙角

  唐朝覆灭后,还有人重蹈它的覆辙

  蔡京写得一手好字,因此跟热爱书法的宋徽宗惺惺相惜,上演了一出屌丝逆袭好戏;宋朝“球王”高俅,也攀上了同样热爱足球的宋徽宗,最后葬送了大好江山

  蔡京和高俅的升级版就是秦桧,其他朝代如明朝的严嵩,清朝的和坤,贪权贪财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02

  透过《长安》,可见李林甫的世故圆滑和弄权之道。

  在恐怖分子活跃的长安城内,狡黠的林九郎把自己关在府中,里三层外三层重兵把守。

  后来萧规杀入花萼楼,他全然不顾圣人安危,跑得比谁都快,活脱脱一个胆小鬼

  如此贪生怕死之人,怎会在职场上混得开?

  林九郎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老板面前什么当讲,什么不当讲;他还喜欢打小报告,口蜜腹剑,深得老板欢心

  在很多方面,林九郎就是行走的“职场教科书”。

  他说:“年轻人总想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不想按老规矩,他们不懂,老规矩才是最不容易出错的。”

  看看人家,多老辣,多圆滑啊。

  他信奉“细节决定成败”,还说细微之处,方显功夫

  细节对他来说就是察言观色,他知道圣人多疑,就让人给严太真(原型贵妃)换了破的茶具,让圣人怀疑郭立仕私藏了金器,也就达到了他离间计的目的

  林右相的职场“情商”是很高的,可惜他的小聪明都用在了这些坏心眼上。

  他的“高情商”还表现在会笼络人心,也会找人替他背锅。

  职场上最怕做背锅侠,如果遇到像林九郎这样擅长甩锅的上司,可以说是很倒霉了。

  林九郎深谙用人之道,他说:“年轻人总是不懂得一个道理,话不是说出来就有用,要看听话人愿不愿意听。”

  一些基层干部向他干谒诗文想得到他的提拔

  他不信这一套,那他是怎么判断个人呢?

  林九郎说:关系,看这人从前得谁重用,与谁为敌。

  他的理由是对的,毕竟物以类聚,因为人以群分。作为CEO,他识人用人的依据不是凭他之言,而是全面了解,看他的圈子和社会关系

  林九郎聪明反被聪明误,他过分热衷圈子文化,每天想着怎么排除异己,把许多知识分子排挤到了边疆,搞得办公室内一个能办事的都没有。

  一个搞各种小圈子的职场,必然要耽误正事

  在他的支持下,安禄山崛起。最终“安史之乱”的爆发,李林甫有不可推却的责任

  职场老司机也会翻车,李林甫最后的下场,也应验了那句“no zuo no die”。

  03

  林九郎是职场老司机,他手下还有一个年轻版的“林九郎”。

  他叫元载,历史上确实有这个人,出身微寒,后来一步步爬到了宰相之位。

  《长安》里的元载,八品小官,没钱没背景还爱装x。

  他先是假装救出了王韫秀,扭转了自己的人设

  然后靠女人灵活辗转在各方势力之间,关键时刻出来插一脚,最后坐收渔翁之利,从此走上了一条阳关道。

  剧中的元载真是太令人讨厌了,大家都盼着他领饭盒,可这部剧里他注定不会死,因为他还没当上宰相呢。

  虽然出身卑微,但这番话无疑打动了傻白甜王韫秀。

  这点不得不服元载,他确实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抓住机遇审时度势,迎娶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巅峰

  元载“厉害”在哪呢?

  一,他对机会有超乎常人敏锐嗅觉

  启示:在职场,升职加薪的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小人物也能搏出一片天地

  二,他擅长权衡利弊,凡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启示:“后路”洗白后就是B计划工作中要放远目光考虑后果,做二套方案才不容易出错。

  三,他识时务,找站对了靠山

  站对了风口,猪都能飞起来。元载的风口,是对机遇的把握,也是阵营的准确判断。

  他先是靠女人上位,又攀上了办公室大红人李辅国,讨好了老板唐代宗。

  四,他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利用一切资源为自己的升官之路开道。

  启示:做人别太自私,更别太贪心,毕竟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元载有多自私?李辅国引起老板不满之后,他亲自参与到铲除李的计划中,对靠山过河拆桥。

  扳倒了李辅国,元载又除掉了一个大宦官,终于成为老板的红人,官至宰相,成功实现了从青铜王者的逆袭。

  然而得势后的元载,变本加厉,独揽大权,贪腐至极,最终被老板赐死,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元载的进阶之路很励志,但他的职场生涯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运气好的时候,千万别飘。

  04

  有人问:如果上司是右相,同事是元载,该怎么办?

  答:跳槽到隔壁李司丞工作室

  李必是一个好领导,为保太子和保苍生焦思苦虑,也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更难得的是,他对部下一视同仁,没有领导架子,他对奴婢檀棋说“你在我这里能办大事”,他不想辜负任何人。

  作为靖安司首脑,他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启用死囚张小敬,主持长安反恐工作,运筹帷幄之中。

  实际上,李必是执行者,何监才是靖安司的一把手

  何监的原型就是贺知章,最长寿的唐朝诗人,办公室里德高望重元老,就连老板见了他都叫一声“贺老”。

  自36岁成为浙江高考状元,贺知章混迹官场50年屹立不倒,靠的就是6个字,人脉人情低调

  贺知章的朋友圈有多牛?

  他和张若虚等并称“吴中四士”;和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和陈子昂、孟浩然等称为“仙宗十友”……

  有时候搞事业,拼的就是社交和人脉。

  贺知章混得如鱼得水,最后衣锦还乡,还靠人情。

  他虽然自称“狂客”,他张弛有度,不像李白那样得罪权贵;它虽身居要职,却谨言慎行,跟在老板身边几十年没有半点差错,可见他对人情的判断之准确,无人能及。

  贺知章人情之厚,在于他会夸人,喜欢给同事点赞

  他最著名的一次夸人,是看了李太白的一首诗后夸赞道:“你简直就是天上贬谪下来的仙人啊!”

  从此,李白“诗仙”的名号就这样流传开来。

  成大事者往往低调务实,贺知章就是个表率

  他生了儿子,老板帮他取名;他退休了,老板带队为他践行,排场之大,轰动一时

  按理说这样的老人荣归故里,当地官员肯定要手捧鲜花列队迎接:领导辛苦了。

  可是并没有,因为贺知章回家非常低调,穿得普普通通,村里小孩笑着问他:你这糟老头子,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呀?

  曾经叱咤风云大佬退出江湖,能有这般低调境界,与栽跟头的元载形成鲜明对比

  05

  元载的另一面,是张小敬们。

  一些人为了权力而步步算计,一些人却为了长安和黎民步步惊心。

  他们的是崔器,是萧规,是徐宾,是檀棋,是闻无忌,是张小敬,是挣扎和奋斗在长安的底层人物。

  比起元载和右相的精通人情世故,工作履历相当丰富的张小敬,能力卓绝,却安于本分

  萧规抱着第八团的旗,说“就算我倒下了,旗也不能倒”。

  军旗对他来说就是信念,也是活下去的精神支柱,他参与徐宾的计划,除了为第八团讨一个公道,也想让所有人知道他们的故事

  萧规、徐宾和闻染都有一个共同目的,让张小敬活着。

  在张小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甘于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生。

  凡人也要有梦想,长安是张小敬不愿醒来的梦。

  他有原则,有底线,他说他是个兵,就是不退,不退就是初心不改、坚持到底,为的就是心中的信仰

  张小敬的信仰是什么?长安。

  哪怕长安只有一个百姓,也值得他守。

  悲剧的是,底层员工有信仰,老板却没有。

  开元盛世之后,李老板开始膨胀,终日沉迷于歌舞酒色

  他专心享乐,让“奸相”李林甫做了CEO,也为集团埋下了一颗炸弹

  一个繁华盛世就这样一点点溃烂,归根结底都是人的原因

  盛唐衰落,唐玄宗无心朝政,林右相们溜须拍马奸臣当道,外部势力虎视眈眈

  越是繁盛,就越是落寞,长安城外已是民不聊生,而皇帝毫不知情,只想着炼丹长生

  萧规本是放下兵器,当老板自诩是神,他才明白一切多么可笑

  他拿起武器,和张小敬企图改变老板的思想,可一切终究是来不及了。

  华丽的盛世外衣下,早已经溃烂不堪。

  徐宾是一切阴谋背后的大boss,一个看起来老实忠厚小人物。

  但他有倾世之才,善以大案牍术推演案情,在今天看来简直就是大数据先行者,典型的程序猿AI,行走的人肉搜索引擎

  他算计好一切,更算准了人心,要做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

  “人这一生,总要做一件让自己得意的事,才好意闭眼。”

  也有人说,徐宾背后的金主才是终极大boss?

  编剧没有给出答案,或许在给11年之后的安史之乱埋下伏笔

  已经不重要了。

  不管如何,张小敬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大唐不会因为这十二时辰的反恐行动而万代平安。

  天宝三年元宵的这场仙灯会,是最后的盛世狂欢。

  元宵过后,长安城内白雪纷飞,像是由盛转衰的寒冬

  这时候,画面转为黑白,李必潜心修道;登徒子cp没有走到一起,檀棋进宫,张小敬放弃老板给的高薪厚职,他说他始终是守长安的兵。

  正应了他唯一会的那首诗: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必问檀棋,人都走了你还在看什么?

  檀棋说,长安的太阳,真美。

  一语双关,张小敬是长安的太阳,他身上有光;

  大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看更多走心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扫码关注

  视 觉 志

  张小敬:人呐

  总得有点梦想在前面

  才能活下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长安十二时辰》收官,原来你竟然是部职场剧?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