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大冒险:给孩子的生命启蒙绘本》是一本由(法) 维克托·库塔尔著作,48出版的40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基因大冒险:给孩子的生命启蒙绘本》读后感(一):茁壮成长,需要好的土壤
科学启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如何向认知能力有限的孩子普及科学,使之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是摆在我们面前严峻的考验。谈到生命科学,我们尽管知道基因这个词语,但对于基因的来龙去脉却是一头雾水。当孩子就此提问时,我们或许会顾左右而言它,因为在我们的成见中,似乎儿童长成了少年,就会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其中的变化。 中信出版社出品的《基因大冒险》讲述了一对拥有相同基因组的双胞胎——波比与波弟,他们具有音乐的天赋,却有着对音乐不同的理解,前者喜欢狂热,后者偏好安宁,但是我们可以说他们不是一类吗?答案是否定的。 在博诺姆教授的实验室,波比与波弟第一次接触了奇怪的概念,比如细胞、基因、染色体,这些看不见、听不着的概念却左右着我们的生命轨迹,不能不说是神奇。孩子总爱问的问题“我们从哪里来的”,作为家长,我们很难说清楚孩子从哪里来,这不仅仅是性教育,更多的是因为我们作为家长并不熟悉科学,掌握生物学的知识。 每一位孩子都是父母爱的礼物,让孩子在绘本中体验割不断、理还乱的亲子之情,是极其美好的阅读享受。父母未必要强于孩子,孩子也未必不如父母,二者不仅在肉体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在情感上也是魂牵梦绕的关爱。 如果有这么一本书,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展示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让孩子懂得自己是父母基因的传承者,从而更加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同时,此书还告诉了我们先天固然重要,但也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完全可以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孩子的内生动力,引领其成为理想的模样。或许孩子并不理解什么是先天,什么是后天,但是通过绘本图文并茂的解释,他们一定会很快认识到先天与后天的区别,尽管不是严格的定义。 谈及基因,绘本不仅以人自身作为例子,还涉及了苹果、蜜蜂,这是一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推理过程,孩子很乐意自己观察能力的提高,也欣赏世间万物的神奇与瑰丽;更何况在举例工蜂与蜂王时指出它们的区别在于饮食,更有助于打破孩子的思维定势,成为一位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行家”!
《基因大冒险:给孩子的生命启蒙绘本》读后感(二):趣味基因解读在这里---评《基因大冒险》
提及人类的基因学,它无疑是一门深奥且神奇的学科。哪怕时至今日,还有无数的科学家投身于基因学科进行相关的探索研究。
对于充满着好奇心的孩子们而言,他们会通过形形色色的问题来追问我们家长有关于基因涉及的很多问题。如何将复杂而又有趣的基因知识分享给孩子们呢?《基因大冒险》就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采用绘本童话形式娓娓道来基因遗传学的有趣儿童读物。
正如编者推荐的,本书最大的亮点便是用亲切灵动的形象和生动有趣语言向孩子们解释遗传学知识。而从我个人抢鲜一读之后最大的感受便是这本书以点及面,用最为形象的视觉感知层层递进地揭开着生命学的奥秘。基于阅读群体的低幼年龄段为主,所以本书之中阐述的内容更多地着重于用最简单的方式介绍很多深奥的遗传性知识点。提升孩子们的生命遗传探知欲,有趣形象解读基因生命的生气,更为了孩子们对未来生命基因研究打好基础。
翻看绘本的首页,一个基本家庭的组织架构赫然形象地映入小读者的眼帘。爸爸,妈妈和双胞胎兄弟的卡通造型借由着肤色,眼睛颜色,头发颜色的不同直指着下一代的遗传并非是父母基因的全盘接受。及至于随后的故事便是通过双胞胎兄弟们波比和波弟的相同和不同更加具体细致地告知着我们哪怕双胞胎也不可能样样相同。除了身体长得想象方面的共性,他们其实更多的会在性格,爱好,习惯等等方面出现不同的差异。为了寻求其中的根源,我们会在随后的实验室旅行中有了科学方式下的发现之旅。定义上有关于遗传性的剖析,到诸多家庭成员合照的发现,细胞的介绍,染色体的概念分享等方方面面的讲解,本书用着容易为孩子们理解认知的方式诠释着遗传基因学的生动知识点。个体的生长过程中固然受到遗传学的影响,但是本书同样非常客观地强调了人类生活方式和周边环境也印象了基因组的外在表现。后天的经历会影响一个人的先天基因。在本书结尾时,我们更可以发现基因其实还有着许多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揭开和挑战。
是啊! 遗传学研究的是生命的秘密。借由着这本《基因大冒险》的学习阅读,我们的孩子无疑打开了发现神奇基因世界殿堂的大门。这实在是一段太奇妙的阅读经历。
《基因大冒险:给孩子的生命启蒙绘本》读后感(三):基因大冒险——生命的意义
基因大冒险 ——生命的秘密 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你相信吗?就算是基因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会在许多方面表现得天差地别。基因大冒险绘本讲述了波比和波弟一对双胞胎的故事,他们拥有相同的基因组,长得一模一样。他俩还是音乐家,他们组成了银河系最知名的乐队:X-X乐队。波弟热爱摇滚,玩吉他,他热情似火:波比吹萨克斯,沉稳安静。在生活中,他们也有不同之处,波弟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而波比呢,他需要思考一会儿才会行动。通过波比和波弟的小故事,来引发孩子们思考,为什么他们长得一模一样,却又那么多的不同呢?也通过简短的故事中,孩子们知道了什么叫作细胞,细胞里面还有一个小房间叫作细胞核。所有细胞核里都有一些X形状的小支架叫作染色体,染色体由一种有点特殊的物质组成,这种物质的形状像缠绕在一起的花环一样,我们叫DNA。作者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孩子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更加的形象化和具体化。每个DNA里,都承载着可以决定我们身体某一部分特征的具体信息,比如有的孩子的眼睛像妈妈,有的孩子的鼻子像爸爸,还有手的大小、个子的高矮等等,也就是说我们遗传了父母的一些特征。一个人拥有的整套DNA叫作他的基因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基因组,然而双胞胎除外。然而基因组并不能决定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还会受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的影响,后天经历会影响他的先天基因。所以,如果先天基因不是很优越,没有关系,后天的培养可以改变。这本书让孩子们感觉到很奇妙,很有趣。书中利用简洁的图画,鲜艳的色彩对比,孩子很容易看懂,看明白。它大大地可以帮助父母解决“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我是怎么出生的”等一系列孩子们提出的敏感性问题,我们中国式教育往往就是忽略,也可以说是回避这些敏感性的问题,当孩子问起:”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家长们就会开玩笑的说:“你是妈妈捡来的。”从来不直面回答这些问题。这本书不仅仅为父母提供了帮助,同时也教会了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方式,再次面对类似的敏感话题时知道如何解决。
希望作者可以再出这些关于死亡问题类的绘本!
《基因大冒险:给孩子的生命启蒙绘本》读后感(四):《基因大冒险:给孩子的生命启蒙绘本》:你知晓双胞胎是怎样遗传的吗?
此前爆过一个新闻,某个科学家对基因DNA做手术,然后诞生了个双胞胎,被世界攻击说此举影响人类遗传……当然,这件事跟小朋友说不清的,这本《基因大冒险:给孩子的生命启蒙绘本》倒是可以讲讲看,只是其中的大冒险,明显输给了成年人世界里的那个DNA手术。
按照我们成年人的心理,其实我希望DNA可以做手术矫正,把我们的遗传基因进行优良改进,让自己的种族优秀发展下去。虽然作为一个外行旁观者,我不知道此举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也顾忌不到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变化,但是一颗向往变优秀的心,是没啥错误的。只是变优秀的手段,有点不太阳光。不是自我完善,而且是依靠现代科学和技术,用冷硬的手术刀令基因重组……不想了,头大,基因这样深层次的东西,我还是就此打住啊。
我们来探讨一下遗传学。其实生活中,我发现了“隔代遗传”这一惊讶现象。我发现自己的孩子遗传了我父亲性格或情商上的某些特质:比如做什么事特别慢;比如情商特别低;比如话多;比如特别二;比如特别不精明。总之打心眼里我就比较担忧,这样的傻白甜跟身边的一群聪明精致的别人家的孩子如何竞争哦。他从不操心操肺,明天考试今天还可以照样玩耍——完全不像我啊,我干事情特别匆忙迅速,有考试往往晚上心不定睡不好觉,不太喜欢说话也从来顺从大众。
地球上的许多生物都是由许许多多个微小单位构成——它们是细胞。细胞里面有个小房间称为细胞核,细胞核里有一些X形状的结构叫作染色体,染色体里面的特殊物质就是DNA,书面语叫作脱氧核糖核酸,这个物质就是我们身体里遗传基因的载体了。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基因组。但是双胞胎可能会拥有相同的基因组。
基因组就是整套的DNA。我们身上的DNA有遗传至父母的一部分,然后也有自己的一部分生长。所以我们的DNA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会跟任何人完全相同。这一点是哪个科学家发现的呢?他太伟大了。
但是小朋友们,你们一定要知道,虽然你们的DNA遗传自父母,但是你们会长成什么样的人,会获得什么样的能力,有着什么样的聪慧,以及会喜欢什么样的技能和爱好,未来会获得什么成就……这一切可是跟父母无关哦,完全可以任由你们自由生长,自由选择,自由发挥,自由努力,以及自由成长了。
棒棒哒!
《基因大冒险:给孩子的生命启蒙绘本》上说,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周边环境,会影响我们的基因。一个人的后天经历会影响他的先天基因。所以一切都是未知的,小朋友们的未来更是未知的,你会遇到什么人,你会喜欢什么特长,你会向往什么样的生活,你会获得什么样的机遇,以及现实生活将给你怎样的历炼——这都是你要面对的,我可不想替你操心了。而且我的操心也是无用功,所以就不管了。
我父亲是双胞胎。而且据说是比较弱的那一位。可是这一对朋胞胎兄弟出生后,夜晚睡觉的时候一个由亲妈带着,一个由外婆带着。一个多月以后的某一天,外婆外出没有回来,那个夜里两个孩子都由亲妈带着,结果夜里有一个孩子被亲妈给压死了。这样的惨剧的确令人痛心,所以我父亲的双胞胎兄弟没有陪着他长大。
《基因大冒险:给孩子的生命启蒙绘本》上讲了许多双胞胎的事情。只是这件事,我没有遇到。而《基因大冒险:给孩子的生命启蒙绘本》是一本科普书,跟小孩子浅浅的聊一下遗传、基因、DNA和双胞胎,用图画和文字一起传达这门科学,挺好的。都挺好。
《基因大冒险:给孩子的生命启蒙绘本》读后感(五):我们为什么不一样?
《基因大冒险》 同学聚会回来,老公告诉我:“我有个同学现在在北京,你读书时,成绩中等,可你知道她现在在干什么吗?” 我好奇地问:“干什么?” “在中科院研究基因工程!”老公唏嘘着。 哇!我顿时觉得高不可攀。基因工程!多么高大上!多么前沿啊! 虽说,基因一词现在不断被人们提及:科学家经过研究植物基因,创造出了更高产、更优质的转基因;通过DNA鉴定,可以分析遗传特征,判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是亲生关系;还有克隆技术似乎也与基因有关。但是,不过是让更多人知道“基因”一词,仅此而已!因为,在绝大多数人眼中,这是走在科技前沿的东西。 在大人眼中尚且如此复杂,让孩子了解这一课题就更难了!不过,“江山代有才人出”,再难理解的数学、物理甚至经济学问题,李永乐老师视频上花几分钟一讲解,再“小白”的人都能了解不少。这本由法国维克托.库塔尔创作、普雅.阿巴塞绘画的《基因大冒险:给孩子的生命启蒙绘本》正是这样一本深入浅出地讲述生命科学的书。 你看,封面上那色彩绚丽、模样可爱的细胞核和染色体正绽开笑脸,似乎在邀请孩子们快点翻来绘本呢!环衬页以粉色为底色,上面布满无数组可爱的基因组,圆圆胖胖的,拉近了孩子们和它遥远的距离。 再翻一页,是一副非常简单明了的遗传图——爸爸和妈妈有了两个可爱的小宝贝,仔细看,爸爸妈妈的头发颜色、皮肤颜色、眼睛颜色等都遗传给了不同的孩子哦!是不是很神奇? 书中借双胞胎波比和波弟的故事,带孩子们一起去刨根问底。波比和波弟长得一模一样,就好像两滴水,根本分不清谁是谁。还真是会这样哦!我们班有对双胞胎男孩,教了他们两年了,我还没分清楚呢!可是,尽管他们长相如此相似,但是性格毫不相同。波弟热情,吃饭快,遇事冲动,喜欢出门找刺激,热爱摇滚;波比安静,吃饭慢,遇事会思考清楚再行动,喜欢宅在家,爱好萨克斯的旋律起伏。 兄弟俩出了一张全新音乐专辑《为什么我们不一样》。哈哈,此时,我的脑海里不禁回响起“我们不一样,不一样”的旋律来。著名的遗传学专家博诺姆教授便带波比和波弟来到了他的实验室,在无数烧杯、显微镜、吸管等实验工具的环绕中,开始了揭秘之旅。 是啊,为什么孩子和母亲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相似的地方呢?我们只知道这叫遗传。可是具体怎么遗传的呢?且听博诺姆教授娓娓道来: 地球上大部分的生物都由许许多多个微小的单位构成,我们把这些单位叫做细胞。大部分细胞里面有一个小房间,叫做细胞核。所有细胞核里都有一些x形状的小支架,叫做染色体。染色体由一种有点特殊的物质构成,这种物质的形状像缠绕在一起的花环,我们称之为DNA,也就是脱氧核糖核酸…… 怎么样?是不是浅显易懂?相信孩子们读了之后,就明白之前的疑问了,也了解为什么有点双胞胎一模一样,有的却不一样;为什么我们可能眼睛像爸爸,而嘴巴像妈妈…… 最妙的,是最后留下的疑问一定会引发孩子们的思考,激发他们去探索的兴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自己探索得出的结论才更有成就感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