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遗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孩子会下意识地模仿大人的行为。
妈妈希望孩子是什么样子,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示范。下面5类妈妈再累也养不出好孩子,请自查!
1
过于自责的妈妈
孩子成长,最需要的是爱和鼓励,阳光和自信。而现如今很多妈妈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很焦虑,过分自责,过分愧疚。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案例,孩子上学忘带了东西,回家就开始怪妈妈:“都怪你,忘了给我装东西,害我被老师骂!”
这位妈妈便连连自责,都是我的错,是我粗心大意了。但殊不知这种内疚和自责于孩子而言只会助长他们推卸责任。
过分自责妈妈最大的特点就是常揪着一件事情不忘,每天不时提起,并认为所有的问题都出在自己身上。
对孩子来说,每天听着妈妈倒苦水,唠叨,焦虑,这种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形成焦虑自责的性格。
其次,过分自责会让原本由孩子承担的责任失去了重心,孩子会变得推卸责任,是非不分。
妈妈想要培养出阳光自信,敢于担当的孩子,在生活中就要改掉唠叨、自责的习惯。
2
控制欲极强的妈妈
有些妈妈本身性格比较强势,希望事事都能顺着自己的意,尤其在教育孩子这方面。
这类妈妈常把听话作为评判孩子好坏的标准,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遵从他的意愿,任何时候都用大声呵斥,甚至不惜用暴力恐吓孩子。
有时候孩子没有按照她的意愿行事,就会认为孩子叛逆,背叛了他。
控制欲让妈妈忘记了孩子的自主思考能力,忽略了孩子的真正的心理诉求。
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兴趣爱好,比如买衣服有自己喜欢的款式和颜色等。
如果控制欲太强,孩子所有的事情都要按照妈妈的意愿来,这样只会培养出唯唯诺诺没有主见的孩子。
妈妈要知道,孩子终究要自己长大,控制得了一时,控制不了一世。
你的控制欲只会培养出听话的“木头人”,不如多听听孩子的建议,当好孩子的领路人。
3
热衷于攀比的妈妈
妈妈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没有错,但是总是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只会毁了孩子。
很多妈妈热衷攀比,小到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大到孩子的升升学考试,生活工作。
别人家的孩子报了奥数班,不管自己的孩子情况,也给孩子报了班。
孩子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当着孩子面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聪明, 怎么自家的就这么笨。
总之在这类妈妈眼里,别人家的孩子最优秀,自家的孩子再怎么努力都免不了一顿比较痛骂。
妈妈一定要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对比别人家的孩子是为了让自家孩子认识到不足,而不是用刻薄的言语打击孩子的自尊心。
尊重孩子的天赋和选择,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多鼓励孩子,不要对孩子有过于高的期望,陪她一起学习成长。
4代替包办的妈妈
很多父母以爱之名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事物,什么都不让孩子做。
于是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毛病,甚至连洗衣做家务等力所能及的小事都不会去做。
妈妈在孩子的生活琐事上太勤快就会让孩子养成懒惰的习惯,更无法让孩子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
当孩子把父母的付出当成理所的当然的时候,面对长大后所要经历的风雨,他们只会选择逃避责任。
要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应该放手让孩子成长。
父母可以把家务各项劳动进行平均分配,实行“承包制”,大到打扫屋子,小到给花草浇水。
孩子总要自己学着长大,在每个年龄段应该学习什么技能,父母要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不能因为爱他,就要替他做好所有的事情。
5“孩奴”型妈妈
她和儿子出去旅游,起身准备去上厕所的时候问儿子:“要不要上厕所?”
儿子从一本英文杂志里抬眼看着妈妈:“妈,我要不要上厕所,自己不知道吗?需要妈来问?”
儿子又问:你会不会问你的朋友‘要不要上厕所’?”
妈妈摇头,儿子继续说:“好,那你为什么要问我上不上厕所呢?怕我尿在裤子里吗?”
龙应台哑口无言。
很多妈妈无时不刻地围着孩子转,孩子的大小事务都要管,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孩奴。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尝试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教育孩子不是我们做得不够,而是做得太多了。
俗话说“好妈妈胜过好教师”,想要培育出好孩子,关键在于你要做一个好妈妈。上面的几种妈妈,希望你一个也别占!
版权说明:本文经「天天听读」(ID:TT-TingDu)授权转载。这里是情绪的收容所,心灵的栖息地,我们是天天听读!我们不输送鸡汤,只用语音和文字做载体,传递你我之间的情感。我从没见过你,但我懂你。转载请联系天天听读编辑授权。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你点的在看,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