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流书,做一流人!
《被嫌弃的松子》里有一句台词让人印象深刻:“小时候,谁都觉得自己的未来闪闪发光,不是吗?但一旦长大,却发现没有一件事会遂了自己的心愿。”
人到中年,对这句话的感触更深了。
年轻的时候,立下志向要去改变世界,可到了中年才发现,自己连身边的人都改变不了;
年轻的时候,幻想着心中的白马王子,做着玫瑰色的美梦,可到了中年才发现,再浪漫的爱情,终究也会在锅碗瓢盆之间,变成亲情;
年轻的时候,坚信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以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实现理想。可到了中年才发现,没有机遇的努力,卑微得不值一提。
人生道路走到一半,蓦然回首才发现,人可以宽恕世界所有的过错,可以原谅世间所有的缺憾,但最难的,却是和自己握手言和。
01
张爱玲说过:“人到中年,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是啊,人到中年,谁人不是负重前行?苦只能憋着,累只能扛着,哭只能藏着,痛只能忍着。
然而,人生走到一半,如若还不能学会放下,那么事业的瓶颈,生活的琐碎,点点滴滴都积压起来,直到有一天将你摧毁。
去年的那位女高管,不过是被领导在会议上批评了一下,就当场合上本子,转身离开,毫无留恋地从高楼一跃而下。领导的批评,只不过是压在她身上使之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此之前,她的肩上,已经承载了太多太多。
有人说,成年人的心力交瘁,来自于多重身份的叠加。人到中年更是如此。在单位,我们要做好员工或好领导;在家里,我们要做好妻子、好女儿、好母亲。然而一个人心里能装下的东西是有限的,执念越多,快乐就越少。
人生难得在世上走一遭,应当学会放下,不要再和自己较劲了。
错的人,就早早放手,再执着也是于事无补。后半生还长,何必为了一个错的人,赔上自己半世的幸福。
过去的事,就随风而逝吧。就如在电影《四个春天》里,父亲在山上唱的俄罗斯歌曲那样:“过去就让它过去,我们并不惋惜。”只有放下过去,才能腾出手来,迎接更好的未来。
身外之物,学会看淡吧。放不下金钱,就会到处奔波,筋疲力竭;放不下面子,就会身心疲惫,做不了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物质多富有,而是内心要充实。
柏拉图说:“如果不幸福、不快乐,那就放手吧。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执念,不过是我们的心魔,学会放下,才能轻装上阵,走好未来的路。
02
人到中年,学会接受自己
余秋雨说,人到中年,越来越明白的不是自己想做什么,而是自己已经不能做什么。
少年的时候,我们热血沸腾,血气方刚,心中只有诗和远方,从未想过梦想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直到后来,我们经历了时运不济,经历了不公平待遇,经历了才华撑不起野心,才渐渐看清楚了现实。
我们都在年少时幻想过自己是人生舞台的主角,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只不过是最不起眼的配角,甚至是在舞台下,默默鼓掌的一员。
“幼有神童之誉,少怀大志,长而无闻,终乃与草木同朽。”说的,不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命运吗?
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有些人总会把理想与现实的不平等归咎于社会、环境甚至于原生家庭,忿忿不平于自己的平庸,于是越活越怨怼,越活越不快乐。
人到中年,我们要学会的,是忘记该忘记的,放下该放下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学会接受平庸的自己。就如同周国平说的那样,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接受平庸,才能重新成长。
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维纳斯残存的伤臂,丝毫没有影响它的美丽。就如托尔斯泰说的那样:“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是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学会接受普通的孩子。不要让孩子去完成“自己做不到但相信孩子能做到”的梦想,才能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别忘了身为家长的初心,不过是想要一个快乐而健康的孩子。
明明自己眼高手低,却以为自己怀才不遇。总觉得自己明明是千里马,却始终遇不到伯乐。这样的人生,永远得不到快乐。
学会接受自己,才能修正目标,调校方位,从而柳暗花明,闯出新的境地。
03
人到中年之所以不快乐,无非是因为认不清自己所拥有的,还要攀比别人有的。人到中年之所以总焦虑,是因为太计较是非,太分清黑白,太较真对错。
《一禅小和尚》里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清水中放一颗糖,不会太甜,但放一勺醋,就会很酸;捡到钱不会太高兴,丢了钱却会懊恼不堪;人不能因为一件喜事而高兴一整年,却可以因为计较一件小事,郁郁寡欢。”
人生最大的悲哀,其实不是失去太多,而是计较太多。人到中年总要明白,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
计较金钱,你就会成为金钱的奴隶;
计较付出,你总会觉得自己吃了大亏。
活了大半辈子要懂得,人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世间没有那么多的是非对错,没有那么多的非黑即白,计较太多,看似精明,却耽误了青春时光。
就像作家杰克.凯鲁亚克说的那样:“与其抱怨,不如祝愿,不去计较,走过的一生,都是故事。”
余生不长,学会不计较,自然快乐。
04
人到中年,和自己握手言和
无论过去的一年过得怎样,我们都要明白,昨天已经过去,追忆也只是悲伤,明天还未到来,焦虑也无法掌握先机,不如和今天的自己坦然和解,好好爱自己。
无论过去的人生平庸或精彩,我们都要学会与自己握手言和,都要学会在遇到春花时,分享它的灿烂;碰到夏凉时,感恩它的茂盛;遇到秋雨时,读懂它的沧桑;遇到冬雪时,欣赏它的洁白。
与自己握手言和,用一副超然的姿态,将人生的下半场,过得活色生香。
本文为“人生必读好书指南”原创,读一流书,做一流人!我们旨在提供高品质好书资讯,帮助每个人读到好书,欢迎关注。
-除了好书,我们还有好课-
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自己?在等车时听听《40部经典名著》、在上班路上听听《从零开始学英语》、《职场36计》、在洗漱时看看《15堂瘦身课》、《18节课学会情绪管理》......不知不觉间,你会发现自己的修养、能力等各方面都在进步,人生也会随之改变。
如果你也想这样,必读君推荐你关注:
(“碧读”是我们的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