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除了一路开挂的魏璎珞,被网友戏称为“大猪蹄子”的乾隆帝也让观众们眼前一亮。
古代皇帝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也不得不承担繁重的工作压力。二十四岁登基的乾隆,拥有宏图大志,他清晨开始工作,时常批折子到深夜。
据史料记载,乾隆曾在一个月内,吃了23种火锅,合起来就是66次。具体有鸡鸭火锅、舒意火锅、全羊火锅、黄羊片火锅等等。之后,乾隆还在一年内吃了200多次火锅。
社长也爱吃火锅,就是怕上火。
除此之外,乾隆还非常喜欢精细的菜肴,切丝的豆腐、鸭脊髓做汤、木瓜酿制的酒,都是乾隆的日常吃食。
吃完了,就该玩儿了。
喜欢苏杭美景的乾隆,将苏州杭州的美景统统搬到了身边,这就有了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
《延禧攻略》里有一个场景,纯妃为了讨太后欢心,在紫禁城里仿造了苏州宫市。
随后,乾隆大手一挥,将苏州街搬进了紫禁城。
在颐和园中,不仅有苏州水街,也有杭州六和塔,还有长达700多米画满江南风光的长廊房梁。
乾隆工作累了困了,颐和园走走,风和日丽之时,在湖面泛舟,看水中涟漪,这是何等的惬意享受。
会吃会玩,乾隆还喜欢舞文弄墨,尤其喜欢刻章。
与书画家并肩的“盖章家”
可能批折子太累了,出去玩也要花时间,乾隆就给自己找了个乐子——在前人的作品上写字、盖章。
据统计,目前已知乾隆拥有1000多方的印章,他常用的印章就有500多方。印章上刻的多是乾隆的自称。
没事就把自己的章摁在各种价值连城的文物上。比如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等都被乾隆再次创作,数不清的章赋予了这些作品新的故事。
因为这些像弹幕一样的章印,网友戏称乾隆为“爱新觉罗·牛皮癣”。
除了在已有的作品上发挥,乾隆也会自我创作。
乾隆一辈子写了41863首诗,是我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而且没有之一。收录了2200多位唐人诗作的《全唐诗》,诗的总数也才48000多首。
皇上其实也就是随便写着玩玩,看折子也是低头,写诗也是低头,边工作,边自嗨。
除了写了最多首诗,乾隆还是清代皇帝中,最热衷于利用音乐和戏剧歌颂自己功德的人。外国使团觐见时,乾隆总会命人编曲表演,有时甚至自己也会担任戏剧的编剧。
为了表扬自己有多努力,乾隆帝也是很尽心了,就是不知道这个编剧水平怎么样。
幻想一下,若在清朝就有了现在的社交网络,乾隆帝开个直播,勤勉的工作态度会给年轻人带去工作的动力,自娱自乐的玩耍方式也会启发年轻人探索生活的乐趣。
然而,好像是乾隆帝的家财万贯给了他这些自嗨的条件。
问:如何工作玩乐两不误?
乾隆:谢邀!工作时找机会玩,没机会也创造机会的玩。
更多趣闻:
2、高能预警,看看差点把钢铁侠译作熨斗人的翻译还干了些什么?
3、讲真,狗子一旦加上短腿的属性,真是蠢萌到让人无法抗拒
4、三个家族的秘事丑闻,两段乱伦的不耻孽缘,凶案接连发生……
#今日话题# 如何工作玩乐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