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梁思成与林徽因》观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22-03-11 12:27: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梁思成与林徽因》观后感精选10篇

  《梁思成与林徽因》是一部由胡劲草执导,梁思成 / 林徽因主演的一部传记 / 爱情 / 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梁思成与林徽因》观后感(一):摘录

  我认为最愉快的事都是一闪亮的 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迸出神奇的 如同两个人透彻的了解 一句话打到你心里 使得你理智和情感 全觉到一万万分满足 如同相爱 在一个时候里 你同你自身以外另一个人 互相以彼此存在为极端的辛福 如同恋爱 在那时那刻 眼所见 耳所听 心所触 无所不是美丽 情感如诗歌自然的流动 如花香那样不知其所以 ——林徽因给沈从文的信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 得之 我幸 不得 我命 ——徐志摩给恩师梁启超的信中写到 关于思成学业,我有点意见。思成所学太专门了,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选一两样关于自己娱乐的学问,如音乐、文学、美术等。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 ——梁启超给梁思成的信

  《梁思成与林徽因》观后感(二):静静的怀想

  (一)

  知道我对建筑感兴趣,有朋友给我推荐了这部纪录片。 知此二人,最早源于其才子佳人的结合,冠绝近代,无数人羡慕不已。梁思成名气自不讲,后来读林徽因著「建筑学」(中国卷),方知此女之不简单。今晚看了专题片的第一集:父亲。梁启超和林长民,两位近代史上卓见之父亲。

  父辈的影响,对于其二人而言,或许更多是健全人格。对于思成所学建筑专业,梁启超曾与信建议,希望再多学些兴趣类的,以免过于沉浸专业。这是父辈对儿子的大爱,足以一生受用,相对当前授予后辈车子房子,其远见绝非寻常人所能做到。欣喜今天身边朋友为父者,有此类卓识者。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带女儿游历欧洲,开拓见识,并在宾大建筑系尚没有女生时,就四处为女儿学建筑专业而联络。在当时,建筑学是最新兴起的一门学科。林徽因之所以是人见人爱林徽因,受其父亲影响固然非同小可,方能集美丽、智慧、优雅于一身。漂亮不可遇,但这三者尤为可期。

  有一幕是宾大建筑专业课程设置,我记录如下:素描学,水彩画,建筑设计,建筑绘画学,建筑史,油画史,雕塑学,画法几何学,透视学,建筑结构力学,水工,石工,建筑环境学,采暖通风,英文写作文,英国文学史,初级法语,代数,微积分。据称当时宾大课程每周有40个课时以上。

  (二)

  连着两晚上,看了纪录片的第二集和第三集,分别名为天书和佛光。天书,指的宋朝李诫编制的「营造法式」一书,被朱启钤发现并重印,但这部天书无人能读。佛光,指的是五台山佛光寺,这是我国唐朝木构建筑的可能唯一孤本,但在梁思成林徽因到来之前,佛光寺只是蝙蝠和臭虫栖身之地。

  所幸,就两周前,我在南宁书城买了那本「留住中国建筑的精魂」一书,对朱启钤和中国营造社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那本书就重点提到这部天书「营造法式」。真是不得不佩服前辈的远见。天书虽不懂,但朱启钤知道其价值,于是再版。而梁启超也知其价值,远涉重洋为儿子寄去。

  常有人说,机缘巧合,我深信此语。正由于这本天书,梁思成、林徽因等按图索骥,打开了中国建筑的一道大门,构筑了中国建筑的完整学术体系,使得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体系拥有一席之地。幸有粱林,如此学贯中西之人,如此"死心眼"(林徽因自称),能够沉下心审视丈量中国古建。

  我床头的台灯上挂着一块金属的液晶温度计,是朋友在日本奈良游玩给我带回的纪念物。上面绘有奈良各处古寺,五重塔、东大寺等都在上面。在纪录片第三集,奈良被多次提及,皆因其有唐朝建筑。梁思成林徽因历尽辛苦,终在佛光寺发现一处完整唐代木构,幸哉!但彼时七七事变爆发。

  中国人自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以来,每逢改朝换代,素有毁灭前朝一切痕迹的恶习。这处佛光寺,幸亏是在素有敬佛之风的大山深处,否则,定然存留不下。即使规模空前的北京城墙,也在建设新天地的热潮中轰然倒地。每念及至此,每路过前门、走过二环边的护城河,惋惜感觉,尤甚。

  《梁思成与林徽因》观后感(三):小评

  这便又回到那个古老的说烂了的时势与英雄的话题。

  不过作为近现代一第批接受西方系统学术训练的学者,梁林那一辈的人确实也是享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当时中国战乱频仍,各项学科均需一套理论一套系统,一为保存与传承,二为与世界接轨。于是理所当然的,第一批留美的年轻人,就成为了这项学科从无到有,系统化,学科化的奠基人。就他们个人来说,亦深知重任在己,不像如今留学风潮日盛,不过图一纸文凭。梁思成在宾大时收到父亲寄来的《营造法式》,竟自此便萌生了写一部中国建筑史的想法。雄心壮志非今天吾辈所能拟。这种大时代激变的洪流中,最能滋生壮阔的人生。

  梁林二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与时代竞流的过程:赶在中日战争前考察古建筑,赶在解放战争前研究北京城,赶在大运动前整理学术资料。我想处在这种洪流中的人们,大概都有着那么一种敏锐的嗅觉,知道有些机会时不我待,转瞬即逝,便用毕生的精力投入其中。这更有一点“天降大任”的意味。时代在这时选择了你,便不容你争辩,不容你退却,否则便是时代的罪人。

  中国自近代,无不处在剧变之中,战争,革命,运动,把所有人变得微不足道。被批斗后的梁思成,在大会检讨,全盘否定自己的学术成果,一字一句地说出自己为之付出毕生心血的古典建筑是形式主义,是对人民劳动的浪费,犯了思想上的错误。时代的大浪,如此轻易地把一个人淹没。

  不知道梁先生看到今天的北京城会有什么感想。这个极速膨胀的畸形怪物,弥漫着灰尘,烟雾,充斥着钢铁巨怪和建筑实验品,近年来的保护,修复已无济于世。或许这只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的又一次大清洗。时代的力量,总是过于强大。

  我一直坚信,今天的我们所处的时代,与梁林那时相比,其激荡,其变幻毫不逊色。纵使在中国大地上,每天政治经济与历史文化的种种擦碰滋生出了太多“有中国特色”的发指事件,但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有趣的国家,因为身在其中的人正参与着一起规模最大的转型,成也,败也,都将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只是今天的中国人没有了那一种时代嗅觉,那种天降大任时不我待的激情,大多数人只亦步亦趋。可悲,可叹。

  怕再难有梁林一般的人了。

  《梁思成与林徽因》观后感(四):要作大师——难得的好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

  8集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画面素美,配音女音清丽男声富有磁性。里面最有感染力的画面是梁先生等营造学社绘制的中国古建筑的图样,最有感染力的声音是林徽因的诗篇。

  最让人伤感的是八百年历史的古董“北平城整体”,被慢慢拆掉,梁先生语:如挖他的肉,扒他的皮。虽然非常令人痛心,但是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大多数人以及决策者的角度看,这样的结果确实很难避免。虽然确实像梁先生说的,50年后会后悔;不过60年后的我们,为之前的事情感叹一下就算了吧,希望能够吸取教训。虽然,很多决策都不是专家能够左右的,希望以后让人们大大后悔的事情,尽量少一些吧。在国家是这样、在城市是这样、在公司里面也会常常这样。

  从一个人来讲,做事情做事业,就要像梁林二位先生那样,做大师。至少要有作大师之志。

  《梁思成与林徽因》观后感(五):那座老城

  很多年,对于他们的了解,仅限于坊间只言片语的传闻。八卦之外,不过是听说梁思成在战时请求保护日本的古城,有人说他那叫作卖国。

  灰色的片子,就像我长大的那座城,拍的处处隐忍,点到为止,只讲故事,没有过多的评论和个人态度。这样也好,那些动荡年代,也不是我等可以看到真相的。历史隐去,过往的灰烬中多少真实被淹没,历史是后人的文字游戏,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宁愿保持站立于不会说话的旧物面前的半晌沉默。我庆幸林徽因的早早离去,不忍心梁思成写检讨被批斗。女儿说他浮躁了,可是分明感觉到的是那种哀大莫过于心死的空洞麻木。

  前半生,国破山河在,洪流之中,人如草芥,奈何梦想;后半生,拨乱反正,斗争运动,内心会是怎样的不堪重负?选择。去,此去经年,故国神游,白首莫望。留,蹉跎岁月,一纸心酸,满眼荒唐。原来留给人安放梦想和追求的时间和空间竟然这么有限。前人穷尽一生执着终葬于动荡年代,而如今硝烟散去,却没人愿意坐下来首着那份赤子之心了。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历史的怪圈。看片子的时候不停反省,自己也有很久没好好看本书了。

  还是说那座城吧,我生长的地方,一直更喜欢她原来的名字,北平,现在,人们叫她帝都了。宣武门外长大,中学的教室望去,不远处是前门高高的城楼和老式民居的青色屋顶,冬天的时候,灰蒙蒙的天,薄薄的雪,落了叶的树,分不清时间的感觉。总是想,这样的景致,很多年前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看到的是不是也一样?小时候,总觉得生活应该日新月异,可是后来,发现还有另外一种存在。不得而知,梁思成的设计如果得以实现,那座城该多美好。而现在剩下的,只是叹息和不停仿制的假古董。来北美已经4年多了,每次回去,都是来去匆匆。我没见过城墙,小时候却常去天安门放风筝,在箭楼脚下看燕子低飞,坐爸爸的老自行车去什刹海玩冰车,在琉璃厂的小巷子里玩到天黑才回家。夏天时回去,路过前门,突然想到广场上走走,却被告知晚上行人止步了,就算白天去也要查证了。我无语,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那座古城,失去的又岂止城墙的砖瓦,生活中那里的人的记忆呢?黄昏时分,在景山上站了许久,旁边有个爷爷正好在给孙女讲什么是中轴线,就好象看见了小时候的自己。

  《梁思成与林徽因》观后感(六):Beauty, if conditions allow——观《梁思成 林徽因》

  “Beauty, if conditions allow”,据说这是梁思成、林徽因的好友,费正清的妻子费慰梅所写的《梁思成林徽因传》本来想要取的题目。开始觉得也许这样说不合适,因为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才能展现的美是不是真的美?但想来倒也真的合适于梁林的,因为他们的辉煌因为环境的不合适而不再。看完了以后也特别感慨,当代中国,再也无力承担这样的美丽。梁林不是孤独的两个学者,他们同时期,那么多璀璨的,有“时势造英雄”的时代机遇,也有当时政府虽然被战争、腐败搞得千疮百孔,但仍然对高知有充分的、天然的亲近和扶持,一方面是经济上的,另一方面政府对于学术,不干涉就是最好的扶持。

  这是我看过的中国自己拍得最美的纪录片,虽然不可避免地,有很多无法谈的地方,但是编导还是在尽最大的努力保持其客观性了。间或有些隐晦的话语,比如他们的女儿梁再冰会说:“我妈妈1955年过世 ,幸好。没过多久,即是运动。按她的脾气,够她受的。”。比如他们的学生说,现在,北京也没什么好拆的了,要拆也只能拆四合院了。点到即止,淡淡忧伤。

  关于教育

  故事是从梁林的父辈讲起的。两人的父亲都是有远见的,儿女学习的都是些现在看来很冷门的专业,除了建筑,还有学图书馆学和考古的。他们对儿女的期望和指引是伟大的,比如梁启超用一部《营造法式》开启了梁思成写作一部中国自己的建筑史的梦想,强调“生活的情趣”等等。

  关于情感

  最早知道林徽因就是因为那部《人间四月天》,也不记得太多,但是记下了这个才女的名字。纪录片没有渲染林徽因的情感传奇,和徐志摩,和金岳霖,甚至对于梁林,也没有大力描绘。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叙述当中,当我跟着他们去宾大求学,回来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寻访古建筑,流亡到昆明、李庄,再回到北京创办清华建筑系等等,两人的感情是浓得分不开却又淡得让人意识不到。

  关于建筑

  林徽因因为16岁随父亲游历欧洲而爱上了建筑,我是因为上海租界中美丽的房屋爱上建筑,手头也正好有几本梁思成的建筑随笔,不是很专业的那种。之前就为其中的建筑图稿而感到赞叹,现在知道了原来都是梁思成所画,更是钦佩不已。也许,当年应该坚持自己想要学习建筑的愿望?虽然现在没有这样的机会,但至少,还有他们的书可以读。

  关于理想

  梁家三代(梁启超-梁思成-梁从诫),从理想实现的意义上讲,都是失败的。一个有未尽的宪政的理想,一个只能看着北京被野蛮地蚕食,一个徒劳地疾呼着“环保”。这也许是从第一代开始的诅咒,也是时代的不幸吧。

  关于破坏

  天已晚,本来不想多说了,但是有太有种不吐不快之感。一个是关于52年开始的院系调整,“营建系”,多美好的理想,把建筑和社会环境结合起来。一是关于拆了真文物造假文物,现在实在太多了,让人见到就觉得恶心啊!

  《梁思成与林徽因》观后感(七):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机缘巧合的在四月看了央视在2010年拍的梁林两人纪录片,片中配音甚好,特别喜欢林写给她儿的这首诗。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

  .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2013年的四月,广州连续下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雨,北京飘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霾,上海的人们集中销毁了全市的鸡,黄浦江上死猪顺流而下,全国被H1N9肆掠。我不知道这相隔也就七十年,四月竟差别如此之大。

  《梁思成与林徽因》观后感(八):大时代的人物命运

  一位是天朝开眼看天下的先驱之子,家境优良。从小接触新事物,尔后留洋学习建筑。

  一位出身官宦,和父亲去英国。在那里认识了徐志摩,最后又还是选择了梁家之子。然后又一起去了美国。

  两人从美国回国后,踏遍国土寻找那些还留存下来的古代木构建筑,却因战争颠沛流离。林徽因的病情随着生活的艰辛不断恶化。梁思成有时只能放下工作和学问,充当妻子的护士时,还苦心维持中国营造学社。有机会便去考查,并开始写作《中国建筑史》。

  待战争结束后,没有几年,林徽因由于累疾辞世。参与了联合国大厦设计,以及建国初期规划了新北京城建议的梁思成也在不断往复的政治运动中被打倒。自己设计,规划甚至已有成果都是把柄。以致后来连对学术,他最拿手的东西也不再拥有信心。

  回看一个世纪前这对建筑师夫妇的生活和归宿,觉得时代弄人。回想过去,不少击倒他们的东西在现在是如此可笑。而生活在当时,却热血沸腾。被那些追逐自己崇拜的一些,颇有弄潮儿感觉的人们推到生存的角落。他们的女儿都承认,我也写过文章批判他们。

  坚持自己,随时可能被未来耻笑。反之,如果不能坚持自己,却似乎又失去存在的必要,被推到夹缝里,无人在意。

  《梁思成与林徽因》观后感(九):梁林

  纵使轻描淡写最后两集,也可以理解其中的力不从心。尽管如此,也已满足地看到泪眼模糊。我是经不起看19世纪末到整个20世纪的中国历史的,因为较之其他历史篇章,自己的情绪触点唯独对这段太吹弹可破。怎奈,这东西有点像烟酒,上瘾。

  史景迁认为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是一个惊人虚掷的世纪:虚掷了机会,虚掷了资源,虚掷了生命。但我总以为凡事皆有因果。虚掷光阴的帽子有点大了。事态发展到一个阶段,掉进一个阴沟翻一下船,都是寻常。唯一扼腕的是,历史的代价总是太沉重,以致搭进去了几辈人。而这种血泪,于一国一城来说或可以言轻;但落到个体肩上就变了千斤重。

  说国家是暴力机器,其实我倒感慨:时代或者才更残酷。时势造英雄,同时更可以揉碎和强暴许多人。

  那种面对历史的无力与郁结,就是梁先生站在1965年全国政协会议上宣读了自己抱病写出的《大屋顶检讨》。妥协和言和,有人唾弃它们是生活的变态,但我想这未必不是生活的常态?

  梁林的故事,即千千万国人的故事,甚至这种跌宕放在今日也不为过时,因为它就是时代和个人相互作用的一个平凡的故事。最无可奈何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就在于:离开了历史大背景的故事都不算好故事。

  “历史把我们的北京朋友分成两个群体,相当大一部分在1949年以后一直在台湾,依然是流亡者。这些由原来的具有独立学术思想的北京知识分子分成的两大群体会继续受到历史粗暴而轻率的对待,但是他们继续尽其全力,在内战和政治运动中为国效力。

  他们中间没有谁在斗争中取胜,也没有谁离开过斗争,最终会有人给他们所有的人制定一张资产负债表。他们是遭受灾难的一代,但决不是湮没无闻的一代。”

  这时间的距离,山河的年岁,究竟成就了,还是辜负了?

  你自然可以说:这是最美好的时光,也是最糟糕的。

  原谅我想不到比费正清先生更好的词,来细数这代知识分子的荣光与罹难。

  《梁思成与林徽因》观后感(十):不谈学问,只讲人生

  正在百般无聊的时候看锵锵上窦文涛推荐了这个纪录片。CCAV出品,首先让我的第一个先入为主想法就是避重就轻。但是我还是看了,没想到看完感慨良多,不得不说编导很用心,在很多敏感的问题上留白不点破,自有人去说。

  瞥开学问,光看人生轨迹,人犹如沧海一粟,似乎永远逃不过历史的波涛。林徽因最早知道她名字似乎都是伴随着民国第一美女的称号。身后更是各种绮丽的谈资,但是除了美丽与绯闻,她本身却让人知之甚少。梁思成最早知道反而是因为是林徽因的丈夫,然后是梁启超的儿子,到后来才知道是建筑学家,至于有什么成就,一直让人模糊。

  人生这件事实在是让人琢磨不透,天生丽质,名门出生,从小游随父亲游历欧洲,遇上诗人徐志摩。 后来去到美国学习美术建筑,与门当户对的未婚夫结婚生子,写诗,搞沙龙众星拱月受到追捧。有美貌有家庭有事业还有生活。 从这个方面看,上帝实在是太过于眷顾她了。但是上帝是公平的,不会过于偏爱某人,留有一扇窗,却又不会给你开多的路。

  北平总布胡同那几年像是美好生活的回光返照,而之后的人生却是急转直下。抗日战争,举家迁徙,重病卧床。生计难以维持,精神极度匮乏。困苦的生活,难以进展的事业,人生在最低谷的同时她还要经历着肺炎的折磨。但是她是个爱美爱生活的人,于是在贫乏中仍能找出生活的乐趣,用有限的资源让家人过得舒适。之前读章诒和的书中描述,她所谓的“贵族”总是能在嫉妒贫乏的土地上也能灌溉出灿烂的花。

  远来看林徽因,只觉得是多美丽而飘渺的花。而实际上他却是有着杂草般的生命力与韧性。

  梁思成人生的前半生看似也是风和日丽,家庭庇荫,做着自己想做的工作,娇妻既是人生伴侣,又是工作伙伴,一切的一切都是都看似那么美好。但是,他就是搞学问的人,对于政治虽有热情却无城府。他执着的,只有古建筑。林徽因曾说他只是个学问人,如果把他的学问都否认了,那么他就一无所有了。于是在反复古浪潮中,他主动认错自我批判,而内心又有多少是迷惘与绝望。六十年代后,他逐渐放弃了学术活动,反而是积极出仕,已无学术的土壤,又何来学术的发展。

  有人说梁家三代人的命运恰似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缩影。由赤子之心到努力开创到抑郁绝望到看开而知天命。 天命之不可为,人毕竟越不过这大时代的限制。

  看着他们的人生记录,似乎总忍不住去想一个问题,她爱他么,还是只是家庭原因和志同道合? 其实看到最后,她陪他走过了一生,生儿育女,陪他一起考察古建筑,陪他一起写出学术著作,共建营造社。是不是爱情其实已经完全不重要要。人生中一路共享,风雨兼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果这都不算爱,那还有什么是爱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梁思成与林徽因》观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