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孩童姿势》经典影评10篇
日期:2018-01-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孩童姿势》经典影评10篇

  《孩童姿势》是一部由卡林·皮特·内策尔执导,卢米妮察·乔治乌 / 博格丹·杜米特拉克 / 娜塔莎·拉布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孩童姿势》影评(一):很容易让我联想到《阿飞正传》……

  原来一个导演的口味不单会投射在他的电影作品中,还会不自觉地转移到对别人作品的鉴赏和评价里去,“臭味相投”这个成语说的大抵如此。这部被王家卫推举为柏林影展最高荣誉金熊奖的罗马尼亚电影很容易就让我联想到《阿飞正传》,片中母亲儿子关系不就是潘迪华和张国荣的翻版再现么?两部影片都在着力刻画母子之间的敌对关系,只不过《爱的占有欲》将全盘焦点放在母亲身上,而《阿飞》则关注“没脚的小鸟”。

  我觉得女主角表演简直是整部戏的灵魂所在,她更应该拿下最佳女演员奖。我这里完全没有质疑王家卫眼光意思,只是觉得这种社会题材在中国大陆简直是家常便饭,似乎每天都会出现报纸的某个角落里。如此欠缺新鲜感的故事远逊于在戛纳登顶的《四月三周又两天》。

  手提摄影风格早已被玩烂了,这部几乎沦为通俗肥皂剧的影片有着一个超级老套而强大核心母爱。幸好地,导演用一种不算太刻意的手法展现,其细腻和感性处足以盖过那些随手拈来吸引眼球的社会话题金钱腐败、权势、社会不公、贫富悬殊等等。

  《孩童姿势》影评(二):《童孩姿势》:以爱之名造就畸形人生

  (芷宁写于2014年8月4日)

  与其说罗马尼亚影片《童孩姿势(Pozitia copilului)》,讲述了一个罗马尼亚家庭在抚育子嗣上的失衡和面对棘手问题时的失德,倒不如说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通病,于今日的吾国而言,尤其具有特殊意义

  世上多的是那种对子女过度照顾过度控制家长,他们一辈子掌控着子女的生活动态,至死都不肯放下那根隐形的脐带,从而直接导致子女无法真正成长,像温室里的植物般娇气矫情又自我,遇事缺乏担当,没有责任心,甚少关心自己以外的人,他们中的不少甚至到了不惑之年还没有“断奶”,一旦遇到棘手问题,便缩在父母身后,连自我发声的勇气能力都没有。而他们的父母呢,一旦子女陷入麻烦,便会护犊子般的护着他们,不论他们犯了多大的错,哪怕是人命关天大事,在他们的心中最真实也最失德的那杆秤是——只有自己孩子是孩子,别人家的,于我无关痛痒,皆如草芥。

  这部《童孩姿势》从伊始就给观众呈现了一个所谓上流社会知识分子的闲暇,六十多岁的母亲科内莉亚衣饰昂贵地出现在剧院,欣赏着高雅艺术,她的文艺行程却被她那个不让人省心、她也不愿意省心的儿子巴布打断了。巴布出车祸撞死了儿童,这样的事件性格强势又有人脉的母亲有了可以施展能量空间,她开始尽一切手段来使儿子免于严重指控,而就另一个层面,于母亲而言,这是把儿子从其女友身边夺回来的契机。

  影片的完成度很高,剧情对白、人物表演和情绪走向都十分妥帖,在细节的处理上耐心而细致,从而对人物性格和形象的塑造都有着裨益。例如,一把年纪的儿子已经搬出去居住,母亲还要通过两家共用的钟点工来对儿子的生活来个了如指掌,甚至儿子读什么书,她都要“建言”。再如,母亲去儿子家如同在自己家般特别具有“主人精神”,她敞着门用洗手间,刺探儿子及其女友的床弟之事,甚至将那女人关在了大门外。而家庭成员聚在一起商议对策的戏份,则仿佛是母亲的独角戏,她不断地发声,仿佛将事件的里外都摸了个通透,都待她大施拳脚。同时这出戏给观众展示了在这个家其他人物的特点懦弱而没有存在感的父亲、对什么都抱怨不满意的儿子以及那个冷眼旁观内心明镜似的女友。

  影片也通过一些暗喻的手法表现出了那种无所不在的控制,如剧院在排练剧目时,两个年轻演员在表演,他们的导师——号称该国当代最伟大的女演员,置身于两个弟子中间,身体力行口述着引导着,看似是一种辅导,一种传帮带,一种无私奉献,却隐约透露出一种高高在上的控制、一种不甘心撒手的心态以及一种流连于某种关系的沉湎。

  彻头彻尾的控制欲,会让后辈的一生都感到了无穷尽的痛苦,即便偶有情绪上的反弹,也是暂时的。不出意外地,科内莉亚以爱之名,造就了一个缺乏责任感的具有童孩姿势的儿子。巴布在待人接物上,有着他母亲的影子,他对人对己两个标准,如,他要求女友做全身检查,自己却不用,车祸后,需要抽血化验时,他再三要求护士当着他的面拆开一次性医疗用品。他对母亲的控制也不是没有反感,例如他找了个比自己年纪大、门不当户不对的女友,这的确让母亲抓狂,对女友充满了敌意,但这段感情已逐渐显露出它致命伤,女友也即将成为前任。再如,巴布对母亲买来的药各种挑剔,对母亲态度恶劣等等。可这些反弹都是皮毛,巴布在内心深处还是个需要依赖强势母亲的长不大的孩子,而他超速驾驶的原因,更是充满了某二代的气息——前面有辆奔驰挡着他……

  影片在最后呈现的事故双方见面的戏份,简洁明了又具有足够的张力,仿佛言简意赅又寓意绵长,涵盖事物的多个层面。到村子时,儿子不肯下车,母亲和女友去见了受害儿童的家人,母亲在这家有着丧子之痛的人面前,一股脑儿地诉说着巴布是怎样的一个好孩子,并且对心在流泪的这家人说出“你们还有一个孩子”这样的话。从这段科内莉亚的叙述中,观众可以确定她的重点依旧只有自己和儿子。

  片尾,影片以一个长镜头给出了一点点若有似无的期冀——返回车中的母亲哭了,但显然不是为死去的儿童,儿子此时却要求母亲给车门“解锁”,他终于下了车,观众不知他和受害者的父亲说了些什么,只是从车镜中看到对方终于伸出手握了握他的手……儿子哭泣地坐回了车上,此时的科内莉亚却已不再哭,她发动了汽车准备返回,她依旧是那个我行我素的、觉得事件会按照自己控制发展的那个人

  看完全片,观众会为饰演母亲的吕明妮塔·杰尔吉乌的演技所叹服,不急不躁间,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波澜起伏,不慌不忙时,却恰恰再现了母亲对失控局面的急迫和不安,而她那看上去游刃有余的做派,则不那么张扬却时刻彰显着这个强势女人的气场。

  (杂志约稿)

  《孩童姿势》影评(三):冷静中见锐利

  1、原来又是罗马尼亚电影,难怪那么像《四月两周三天》,单一冷峻的色调,不过开头让我想到了多兰的《我杀了我妈妈》,手持摄影的晃动特写。总的来说,又是一部生活中细微见锐利的片子,精确而冷静,毫无渲染的镜头,一拉到底的针针见血。

  2、谈谈剧本。想到了《单车少年》,这两部片子是我看过的对剧作有帮助的好片子,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直接说明问题,与儿子的关系,第二三个镜头展现女主也就是妈妈的社会地位,之后的就是车祸事件的展开。中间没有任何的多余镜头,甚至很多地方采用了硬切。没有一个浪费的镜头,你可以感受到这出戏就是你,面前上演,人物也始终特写,人物的眼神动作一览无余。导演一直在截取最直接、最有力的细节来描摹这段关系和冷静的揭示事母亲性格病态的严重性。人物的性格清清楚楚的展现在你面前,无论是母亲还是儿子。

  3、我想到了自己。一个在强势母亲家庭下长大的我同样面临这些问题,不过没有片中那么严重。儿子应该小时候躺在母亲的襁褓中按照母亲的一切想法去生活,而母亲也逐渐满足于这种控制的快感,她的爱逐渐变成一种无法割舍的依附,当这种依附足够深的时候,两个人的关系就会逐渐走向一种病态的局面。当儿子到自己拥有一些权力的时候,他开始反抗母亲的控制,但母亲却难以接受自己想象中的儿子竟然不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于是儿子开始躲避她,她越是想要控制,儿子最后对母亲就演变成为一种愤怒。其实这个片子很冷酷,母亲从头到尾都在为儿子辩护,他放下尊严,可以说她的生活就以儿子为中心。面对这种局面,我想人与人之间不管再亲密的关系都应该适时保持一种距离,这份距离让你足够的思考,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把孩子扔到社会中去,因为他毕竟是个社会中的人。

  4、片子中虽然没有配乐,但导演牛逼就牛逼在用母亲的手机铃声作为主体音乐,这个配乐符合影片的节奏,并出现在适时的地方,我想导演是在尽量的克制,不想去渲染某些东西

  5、说说片中那个证人,这种人在《四月两周三天》中也有,就是那个医生。利用人在最紧张的时候的弱点,故意抬高自己的姿态一步步把自己装的很不情愿的引诱你走向黑暗

  6、结尾也和《四月两周三天》一样迅速的快节奏的结束,并没有想要给你任何回味的机会

  7、我仿佛看到了在一些小县城里面,一些有钱人和农村的人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的副本。

  8、三个字总结今天的感受:快准狠!!

  《孩童姿势》影评(四):但真正的悲剧点在哪?

  观影过程中,我一直在想,这不过是一部展现上流社会富人阶级丑陋嘴脸的影片,它只不过用纪录式的手法看似客观真实的展现这一切,但这至于得金熊吗?甚至前面大段的对话与过于晃动的手持摄影,让我十分厌恶差点到无法忍受的地步,直到最后一场戏,我才敢说我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弄清了导演的良苦用心。然后,前面所有的情节画面像幻灯一样重新出现在我脑海,前后联系起来,我终于决定给这部影片五颗星,它完全值。

  让我无比汗颜的是导演出生于1975年,比我大不了太多,但已然能拍出对社会有如此洞见、对阶层有如此见地、对人类情感关系有如此反思的影片,且镜头语言是如此成熟、表达如此完整,这种差距,不仅仅只是年龄上的,更是国民素质民族素养上的,请原谅我用了如此多的大词,否则我无法表达出我们这一代电影人或者说这一代人与别国的差距,譬如罗马尼亚,无法表达出我的心焦。但我什么也不能做,我纵然能感受到它全部的好,我也“无法发声”,或者说我缺乏更好的“发声”的能力。

  很多人只是看到了导演表层的阶级刻画、母子关系,并解读为“成长”问题,在我看来,导演真正的意图在于引起反思:真正的悲剧是什么?引发这场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从逻辑到宗教:受难者的赦免

  “凡不可说的,应当沉默。”——维特根斯坦

  影片真正的用意在于告诉我们:真正的悲剧在于,谁也无法理解谁的苦难,个人的苦难唯有自己承受。插两则题外话,在看这部电影前,我阅读了几篇《南方周末》上关于云南个旧矿区底层性工作者生存境况“十元店”的报道,读后长久意不能平,甚至在第二天观看影片时,我仍旧在想:罗马尼亚的中年妇女穿着貂皮在观看歌剧,我们的妇女却可以为了十块钱出卖身体。第二则是昨天早晨四川雅安发生的地震。如果苦难不是发生在自己头上,我们都仅仅只是“蜻蜓点水”的旁观者。

  片中,展现了两个阶级、两个平行世界的人,若不是因为一场“偶然事件”(车祸)绝不会有交集。富人阶级之所以能成为富人在于他们强势的行事逻辑,他们在对已对人上永远采取的是双重标准。对人一套,对己一套,对人的一套是用于束缚他人以便为己服务(这亦是政治家的权术。)我们看到片中,在事故发生后,撞死人的巴布母亲科内莉亚可以直接去到笔录现场篡改笔录,死者男孩的家属却只能坐在一楼哭泣与等待;验血时,巴布要求护士当面更换一次性针管;巴布在计划要孩子前单方面要求同居女友卡门做全身检查,包括艾滋、乙肝、妇科病。片中,处处可见这种细节,歧视与不公无处不在。巴布行为只是母亲行为的一种延伸,母亲行为只是上流阶层的一个样本。凡事皆可以用权钱搞定,凡人都可以用权钱收买,包括“真相”本身。直到最后一场戏,科内莉亚带着儿子与女友去罗马尼亚农村被撞死男孩家中,事故中双方家庭终于见了面。在我看来,影片最大优点在于100分钟的剧情都在交待科内莉亚如何长袖善舞,如何用自己手段摆平这场车祸,且一直能hold住,直到最后一场戏,导演终于让我们看到,两个家庭对比是如此强烈,上流社会家庭(撞死人的一方)想的只是如何免去牢狱之灾,却丝毫未想过对死者家庭造成的天大的伤害。这场事故,对于前者,不过是坐牢不坐牢、是否影响前途的事;对于后者,却是瞬间的崩溃。两个家庭,两个母亲,她谈论他的前途,他的所谓关于前途的优缺点,而她只是谈论他的日常琐事,谈论男孩放学回家,就像男孩悲苦的父亲所言“我从未想过自己需要承受这么重的压力,我只想着他能给我养老送终”,后者只有最朴素的情感、最深切的悲哀。然而,正是在男孩父母亲悲苦良善满是《圣经》中“受难者”模样却只是默默承受的脸上,在最后男孩父亲明明遭遇最深切的痛却慈悲为怀宽恕的送出门来与巴布将握未握的手上,我终于看到导演全部的怜悯、同情与反思。如果不是最后一场戏,所有这一切得不到释放与升华。这绝对是一部唯有灵魂与信仰并且依旧相信的国家中的人方能拍出来的电影,中国绝对拍不出,美国亦拍不出。欣喜的是,我倒是在近年来的韩国电影中越来越多的看到这种倾向,譬如朴赞郁的《亲切的金子》、金基德的《圣殇》以及李沧东的《诗》。特别是《诗》,在类似的“犯罪-救赎”主题中,我们看到作家出身的李沧东找到了一条东方式的更诗意化的反思与救赎之路。

  从伦理到哲学:肇事者的悔悟

  “世界上有两件事物,我越想越引起我内心深深的战栗与惊恐:头顶的星空与人心中的道德律令。”——康德

  如果影片只是停留在“受难者的赦免”上,影片只是完成了一半。最重要的是在反思,以及如何达成“这场反思”。手持摄像机,才能尽可能深的进入事件本身,不同于旁观姿态,事件记录者同时亦是参于者,导演在此不仅仅只是客观陈述,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主观姿态”,看到导演的立场与态度。影片在展现这场悲剧时,选取的角度非常棒:自始至终展现一位“在努力行动中”的母亲。如果说这位上流社会母亲“行动动机”来自本源的母爱,那么,在导演的镜头下,这位母亲的所有“自以为是的行动”不仅可笑且徒劳。科内莉亚或许是一位成功的建筑师,但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失败的母亲”。我们看到,在事故发生后,科内莉亚试图用自己的手腕帮助儿子免去牢狱的同时,亦在挽救僵化的母子关系,企图重新将儿子“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这是一种母亲特有的让自己的孩子“重回襁褓”,甚至是“重回子宫”的潜意识渴望,我猜想,这或许是影片片名“Child's Pose”由来。如果没记错,科内莉亚的手机铃声来自巴赫的音乐,书架上摆满了罗马尼亚著名小说家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塔•米勒的小说,然后,对于科内莉亚来说,无论是巴赫还是赫塔•米勒,不过是她装腔作势的姿态,是她用以表明自己上流社会知识分子的“门面”,包括平日里没事看看歌剧。“可笑之人最可笑之处在于往往可笑而不自知”,科内莉亚就是这样一个女人、一位母亲。在动用手腕试图摆平车祸以及化解与儿子关系这两件事上,科内莉亚看似踌躅满志、志得意满,实在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儿子的不领情甚至威胁“再干涉就断绝母子关系”,事故目击者的无耻敲诈,让这位“行动派”处处乏力。特别是片尾,科内莉亚在见到了死者父母,以及与死者父母“交谈”(所谓的交谈,不过是“对牛弹琴”,各说各话,科内莉亚的自私,岂能理解死者家庭的悲痛。)中,对比死者母亲能忆起儿子生前生动的点点滴滴,科内莉亚却只能述说虚构甚至假象中的儿子的优缺点,之后,科内莉亚回到车上的埋头痛哭,是在哀叹自己的“无能为力”,还是被所见到的同为人母的死者父母脸上的悲痛唤醒终于悔悟?我想,即便科内莉亚能忏悔,唤起她的与其说是中国伦理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如说是“人心中沉睡的道德感”,包括最后走下车走到男孩父亲面前的巴布。

  在人世所有的悲剧与苦难面前,能理解他人苦难的唯有“无我者”上帝,能赦免他人的也唯有“无我者”上帝。

  《孩童姿势》影评(五):困境

  越来越喜欢罗马尼亚电影。在这样的电影里,我们看到的才是真正的human being啊。

  我都能想象得出来,我身边什么样的母亲什么样的儿子会经历类似的境遇。富有强势神经质的母亲,窝囊沉闷的儿子。没有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亲密如母子的关系,也只能是自说自话。但我不觉得这件事里有对错。只是困境。

  亲子关系里有时候自私远大于爱。这很残酷,但很可能就是事实。这个神叨叨的妈妈说的: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去完成他们没完成的事。是啊。父母宝贝孩子,首先不是因为孩子这个个体,而是宝贝他们自己而已。

  还有一个想法,如果从被撞死男孩家人的角度来拍这部片子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孩子和司机都有错的情况下,为什么被同情的总是所谓受伤害的一方?其实很奇怪。如果,被害人家属选择接受赔偿,并且和解,选择不起诉,大概会被指责在正义和利益之间选择了利益。可我不觉得有什么真正的正义但是,如果意外已经发生了,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可以同时救赎两方的解决办法呢。为什么不?

  《孩童姿势》影评(六):成人姿势

  偶然间寻到和看了这部片,片子隐隐在表达的就自私人性的批判,令我想起以前自己的一些经历,进而进行了一番思考,写在这里当做一种记录。

  十六岁那年我从高中辍学回家,父亲决定教我开车。

  在新城区路广人人稀的街道上,我尝试多次也无法顺利完成他嘴里‘松离合的同时踩油门’这个手动挡汽车的起步操作。在车子一次次的原地抖摆随之熄火后,他失去了耐心,我的第一次学车经历就在他的有些急躁和失望的抱怨中结束。

  接着他让我去驾校参加培训,自觉愧对家人加上百无聊赖的我听从了这个安排,白天的或上午或下午去驾校,傍晚时回到新城区在父亲或母亲司机的陪伴下练习。很快的掌握了基本的驾驶技巧后,父亲由于工作繁忙退出了教练行列,在驾校之外的练习监督人全由母亲的司机一人担当。

  渐渐熟悉了在空旷环境的行车,司机引导着我驶向市区,又经过两周的市区行车,我觉得自己像之前一样掌握了要领,随之而起了想要向朋友们炫耀的虚荣心,以此来填补内心脱离学校生活却不知前路何处所产生的不安。

  于是没过多久,我便从父母处获得了晚上自行驾车出行的默许,大部分时间和另外一个也辍学在家的好友,偶尔会和一些以前同学群里较社会边缘化的几个一起,开着车无意识般的在城市里兜来逛去,流连于网吧,小吃店和洗浴中心之间消磨时间。期间少不了一些疵疵碰碰,不是磨花了车漆就是磕出个凹陷,这时便联系母亲的司机,编一个理由让保险公司报销修理开销,对这样的生活节奏开始习以为常。

  两个月过去了,我复考通过了科目一的理论知识考试,然后在母亲利用了一些人际关系的帮助下,缩短了接下来的规定练习时间要求,作弊性的通过了科目二的定点倒车和移库考,又插队了科目三的路考,在十六岁生日之后没几天拿到了驾照。

  几天后堂兄向我借些零花钱,我把车停在他的学校门口附近,和他见面后启车去公司接母亲下班回家时,发现前面几米开外一个老者从自行车上摔倒在地,便推门下车去扶,老人口齿不清的说自己感觉很不舒服,让我送他回家。问他的家庭住址时发觉他已经神志不清,我有些不知所措,旁观一位看似像等孩子放学的中年人提醒翻翻老人的口袋,看有没有随身药物或电话薄,手机,我急急的翻了一通后一无所获,中年人说这是你的车么,不行你把他送到医院吧,就在不远处。我说好的,请求他帮我把老人抬上车去,他答应和帮助我之后问我多大年纪,然后决定和我一起去医院。

  在路上中年人说老者开始流鼻血了,让我开快点,同时母亲打来电话问我现在的位置,我边开边接,大致将遇到的情况跟她描述一番,从主道转向河沿土路抄近道驶往医院,不想就在这时面前出现了一辆三轮车,我立即踩下刹车,眼见着骑车人撞向挡风玻璃,听得一声闷响后那人从前盖上滑了下去。

  我说‘妈,我撞了人了,先挂了。’心里闪过一个词‘完了!’感到大脑一片空白,下意识的冲下车检查伤者。对方是位中年女性,额头有块淤血肿胀,闭上眼睛侧趴在地上轻声呻吟。旁边正走来她的几个同行者,第一个迎上来看样子是我的父辈,一个一脸愁容的中年人,应该是她的丈夫。我说帮我把她抬上车,先去医院。看得出他的神情中有着迷茫的同时显出顾虑和犹豫,当时我觉得他是在怀疑我会跑掉,急促的解释说‘先送到医院,一会车再开回来。’他沉默着和我一起把受伤者抬上车,看到中年人和老者显然有些惊讶,我来不及解释,关上车门接着驶向医院。

  接下来一段行程的记忆是十分仔细和深刻的:我的情绪十分紧张,甚至感到有些茫然和不真实;耳朵似乎有些失聪,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听到了后排伤者的呻吟;眼睛的视野里开始出现像是被强烈阳光照射过一样的黑斑;接着发现手指关节软弱无力,必须很用劲的握紧方向盘,同时感到踩着油门的脚在发僵,腿部会不自觉的轻微抽搐,引起躯体的颤动。在这一副惊慌失措的精神状态里,大脑中唯一清晰的意识只剩下两个字-‘医院’。

  这种现在想想也不免会感到口干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抵达医院,帮被我撞伤的人挂了号,看着护士推着她消失在走廊的拐角后开始渐渐缓和下来。这时才想起车里还有位晕厥的老者,就跟旁边毫无表情丈夫说一起去车里看看。他皱着眉一语不发的跟着我回到车上,中年人和老者已经不见了,我想当然的觉得是也有医护人员接待和照顾了他们,便打电话先报了警,简单的说了事发点和现在的情况,警方让我回到事发点等待交警前往。接着我打给母亲,跟她细说了经过,她立即让司机赶来医院找到我,载上我和伤者丈夫一起回到发生碰撞的河沿转角处。

  (未完)

  《孩童姿势》影评(七):强势母亲都是生活里的屠夫

  在罗马尼亚现实主义影片《孩童姿势》中,

  一个富裕家庭的强势母亲掌控着生活主线,

  在一次车祸中她的儿子将一名孩童致死,

  儿子想尝试着自己来处理此事,

  哪怕认罪索性进了监狱也不愿和母亲有半点关系,

  习惯获胜的母亲又一次赢了,

  不晓得影片结束前,

  儿子站在车祸受害者的父亲面前说了些什么,

  回到车里,年轻的他已经哭到奔溃,

  我想象了一种可能:

  有可能和解的事态让母亲可以松口气了,

  当然这已经是到了精疲力尽的边缘了,

  儿子痛哭里或许都没有一丝对生命的忏悔,

  只有无助,逃避,还有长出苗头的仇恨,

  儿子平日里的阅读书目里,

  这位紧握着儿子生活的母亲很多事也要加上几本自己的推荐。

  《孩童姿势》影评(八):国际孩童姿势

  的确,这不仅是罗马尼亚的孩童姿势。

  从第一场戏开始,母亲和妯娌的对话,你会以为她在谈论丈夫和出轨的情人而不是儿子和女友,她的嫉妒蛮横,让人感受到母子关系非同一般。

  这个非同一般后来还有两处奇怪的提示。

  儿子的出场在影片第二十分钟左右,但这之前他都隐身出现在每一场中;前10分钟三场戏,一是开场的双人对话(儿子将母亲赶下车)、二是生日派对——上流社会身份展示(儿子没有到场)、三是母亲与佣人谈论儿子的房间(物质收买是她始终的手段)。

  来到歌剧现场,我们看到,这场戏的场景设置很有意思,看似双人戏,舞台上却有三个“演员”,其中的一个女导演似的角色一直在对其他两个男女歌唱演员指手画脚,此时事件来了,妯娌来找女主角(母亲)。

  接着是车上的戏,两人前往警局的路上,已经开始找关系,我们看到两人讨论的,加上丈夫的手机通话,没有提到死去的孩子一句,所有的中心是自己的孩子是否有罪。

  到了警局,受害者一方的出场以暴力形象示人,这被母亲后来称为“那帮动物”,她看到对方打自己儿子时的兽性,却看不到自己儿子杀死对方孩子的残忍。儿子出场了,那时母亲还在打着电话通到警察局长。儿子竟然是绕腮胡的大人了,真让人意外,在此以前,通过对话描述,以为是一个不经世事的叛逆小孩,却是一个中年人的形象,导演够狠!没错,即使看上去是个成人,行事方式还是孩童。母亲执意要儿子改车速,这个情节点一举两得,一方面首次正面突出母子关系,另一方面为解决下一个环节铺路。

  接下来是验血环节,“通路子”这种事情无处不在,就连医疗单位也不例外,其实有没有“关系”不能影响结果,只不过行事方便而已,就如重新拆一包针筒。儿子同样以自我为中心,这又是遗传了谁呢?

  回到母亲家中,这个“奇怪”的提示来了,母亲在帮儿子涂抹药膏前换上了吊带睡衣(没有穿胸罩),并且做完脸部护肤,而且离开前还看了一眼镜子;接触儿子后背的手一直往下,将他的内裤脱下一半,然后是按摩,从颈部开始,镜头最后停在了按摩他臀部的时候。她有着某种满足感。

  往下的戏,早晨同他的父亲商量对策、在警局二度确认(加入警员向她通关系的情节,社会现实)、去儿子家收拾衣物,我们看到在这场戏里有这些情节,一是翻床头柜看到润滑液(窥视儿子的性事)、二是取浴液的时候拉下卡门的头发,再用水冲干净(视儿子女友为不洁)、三是不关门撒尿(动物性占地盘),她的占有欲可见一斑。

  回到家中,一家四口聚齐了,冲突爆发,因为她没买对喷鼻剂,即使她自认为买得贵的就是为他好。儿子还骂父亲窝囊,懦弱的人也就窝里横了,这种发火方式(没得到小时候想要的东西),仍是孩童式的。顺便提一句,母亲从车上违规取来的手机给儿子,他拿到手的第一句话竟是问女友,有充电器吗?而台面上正在讨论该去受害者葬礼的严肃问题,对他来说一个破手机才重要。人的安全感遁于虚无。

  虽然翻脸,母亲还是要去见证人,她不忘妇女节的花朵,自己是个女人,是母亲,这是她对自己的天职体认。这一场对话发生在商场里,外部的嘈杂凸显了这次谈话的主题,儿子为什么要超速超车?因为他不爽被一辆奔驰挡着。“他一直跟着我,就在放开车速的时候,我让出车道,但我提速到110,如果我没有加速的话,或许他也不会超速,可也不能说我不能。”对话很妙,证人本身不是好鸟,儿子超车不仅是“超”而是“飚”的心理,就是这样一个微妙的(车子代表财富地位)竞争,一个横穿高速公路的小孩死了,而且死得很惨烈。母亲听懂了,这时出现一个细节,就是证人拿走桌上的20欧找零,放下100欧,母亲说你啥意思?我也有点不确定,这是证人表态吗,意味着8万欧这个价他不会让步?

  紧接着是母亲跟儿媳的对话,坐在厨房里,儿媳喝茶,她喝酒,儿媳打开柜子都是酒(暗示母亲后来说儿子不喝酒是谎言,而且儿子出车祸,父亲第一个问是否酒驾,可见儿子是喝酒的人),从这场戏我有点喜欢卡门了,她能看到“真相”,儿子的不成熟与懦弱,无论他如何叫嚣母亲别插手,她还是找来母亲去代他见证人,她知道这就是真相,摆脱不了的依赖,他们分手了。

  在母亲回家数钱之后,第三个“奇怪”提示来了。早上醒来,她有一抹微笑。她笑什么呢?儿子又属于她了?一切都回到她的掌控之中?

  进入尾声,先是儿子和母亲的谈判,谈判的内容在开头就出现过——“我主动找你,一个月,半年一年的,你别来烦我”,谁信这次结果会不同呢?此时,前女友在背后走来走去,窗外有人在打被单,哒哒哒与咚咚咚,逃不开又得不到,无解。

  “愿他的灵魂安息,”终于,借卡门(一个“外人”)之口,借上帝慈爱,母亲说了一句人话,虽然她不怎么上教堂(心中已无怜悯)。然而我们看到的是自私无情,她做不到及人之幼,儿子是另一个她,她怎么能失去自己,而你们只是少了一个儿子,不是还有小的吗?连卡门都看不下去了。

  可是对方失去的是怎样一个儿子呢,是爱母亲的儿子,是放学了会跟母亲打电话报平安的普普通通的儿子,而不是决裂的、活着的、最优秀的儿子。

  全片的结尾是一个长镜头,母亲坐回宝马车中,抑制地哭了下,即使都是母亲,她大概也觉得高人一等,她没有真正心痛过死去的孩子,她没有替别人考虑过丧子之痛,她在最后都只是留下钱,因为她认为这对你们好(对我儿子、对我好)。儿子在下车前请求母亲“解锁”,他与对方父亲说了什么我们听不到,只能从反光镜中看到对方伸手同他握了握,或许是和解,或许是宽恕,对方无奈地半转过身,儿子哭了,坐回车上,他懊悔吗?我们希望是的。而此时母亲没有了眼泪,她即将发动汽车,因为事情似乎已经按她的手段解决了。黑场。

  只是,她可以代表母性吗?

  有人将这部片子同李沧东的《诗》连系起来,我也想起奉俊昊的《母亲》,在犯罪与亲情伦理间,到底什么是人性?

  《孩童姿势》影评(九):母亲失去了孩子

  没有意外的话,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棒的电影。

  它的主线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句子来表达:两个母亲同时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理解了这点,你就会理解,这个故事为什么不是一个罗马尼亚的李某某案件。这并不是说,电影对罗马尼亚的现实没有指涉,相反,在一个中国人比较容易理解的、相类似的社会环境里,发生了这么一件事,让我们作为观众,很容易有代入感。

  那些也是我喜欢的:手持摄影、低照度、表演和脸部细节,极其精确的对话,赋予极大张力的喷泉似的人物情绪-------在结尾,一个母亲,对着另一个陌生母亲的流泪和羞愧,她说给她的,更多是说给自己。

  她的天性怯懦的儿子终于独自走出车子,和受害者的父亲握了手,而他说了什么,车里的母亲和我们观众一样,都听不见了。我愿意将这个结尾评价为“最高级别”的结尾-------等同于《风柜来的人》的结尾,等同于塞林格在《九故事》里的一些结尾,还有伯格曼在《羞耻》中的结尾、费里尼的《浪荡子》、李红旗的《寒假》结尾、杨恒的《槟榔》里最后的那支烟....当然,还有不少......小说家曹寇在他写关于地震的那个小说里的神来之笔,韩东在他最精密的小说《杨惠燕》中那个让我浑身颤抖的结局....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中的其它场景,也配得上这个级别。

  电影越来越依赖于某种观众喜闻乐见的戏剧性,场面(绝大多数观众生活中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夸张而廉价的桥段,越来越像由所谓情节点组成的观光列车---------除了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沉甸甸的分量,也不能反映人类心灵深处的秘密。而真正可以称之为艺术创造的作品,我认为不是这种在所谓宏观的、大而化之的层面上,去由“发生了什么精彩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精彩的啊?"这种媒体思维引领的故事逻辑,卡佛不是这种,理查德耶茨也不是。

  那些微观的、深深刺痛到我们内心的作品(即使从技术层面讲,微观和细致严密的程度也是依赖于情节描述的哗众取宠漏洞百出的庸俗故事所无法比拟的),使我们完全感同身受的、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的既不能为之自我欺骗般自豪骄傲、又无法心甘情愿地低头认败的沮丧、徘徊,之前的盲目、占有,在爱和"这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帜下的得失之心,都是我们人生之路上无法逃避的角色写照。如果足够诚实,像婴儿毫不掩饰地向妈妈伸出手寻求安慰、安全,你或许能领会这部电影的每一分钟、每一秒带来的压抑和紧张,生活和日常给予每一个人的无奈和卑微。创作者的智慧高低、用心及灵气,高下立判。

  这是我心目中的杰作。我认为它比《四月三周两天》和《山之外》更坚实、自然而动人。更具备人性刻画的普遍意义。

  《孩童姿势》影评(十):站在孩子的位置

  【Spoiler Alert! 以下内容涉及部分剧情泄露,可能影响观看】 几个月前,李天一、夏俊峰等备受关注的案件接连宣判。不管网上反响如何激烈,所有人还是先放了一个长假,忙自己的事去了。似乎被安排好的结果也再次提醒我们,到底有多少人能看见真相,抑或者说,到底有多少人会真的关注真相,愿意去靠近真相。不得不说,即便拥有了网络,当民众拥有了更多的讯息渠道,实际上,非黑即白、压倒性的暴戾之气、缺乏怜悯跟同情的事实从未改变。 《孩童姿势》是一部奇特的片子,除了摘得今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它也会让人惊诧,类似故事隔三岔五甚至每天都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生。 电影从一则社会新闻出发,却不妨碍它成为一部出色的艺术电影,正视了罗马尼亚的社会现实。技法精湛,对白绵密,结尾充满震撼力。 故事很简单:富人家的儿子撞死了穷人家的孩子。富人家的母亲东奔西跑,试图替儿子洗脱罪名。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子不教父子过,偏偏这一家子是强势母亲弱势儿,儿子不买家人的账。 应该说,这样的题旨谈不上多深刻,看点也不多。然而,就跟《一次别离》的夫妻吵架,有些导演总能拍出大气量,《孩童姿势》亦是如此。与中国民众的思维相反,电影把重心落在富人家的母亲身上,但绝非为富二代洗刷清白。 如同性格上的强势,她的戏份也压倒了软弱的儿子,交际手腕、生活做派,样样在行。可能正因这样的家庭阴影,导致儿子无法真正成长,永远活在了温室当中,更无勇气去承担罪责。 电影尝试努力去讲解,一起车祸背后的两个家庭,同样的爱子心切,它们到底是有何不同。或许,这样的处境还谈不上某部电影的经典台词:禽兽也有活下去的权利。可是,有多少人会去关心强势一方的处境,很显然,不发人肉追杀令已经是客气了。当悲剧已经酿成,道德家们难免要出来说三道四。更有拥护者高呼不值得同情,死有余辜。可是,面对一个悲剧,真有人去体味悲剧从何而来,以及如何消解业已存在的悲剧? 导演试图让观众站到孩子的位置——哪怕他已经五大三粗,在母亲看来,他依然会像孩子一样犯错。但很多时候,先一步犯错的,其实正是母亲。简单举一个例子:一个孩子犯错或者跟人打架,中国式教育、西方国家的教育乃至于罗马尼亚的教育,它们必然会有不同。哪怕是在中国,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家长会让孩子自己去处理,或者鼓励他们“如何打回去”,更多时候,家长必然要出面解决。如同《孩童姿势》的母亲,无论取得怎样的成就,拥有何等的社会地位,在事实上他们都是失败的。 《孩童姿势》用摇晃的手持镜头直接介入了事件,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它近乎白描地展示了富人家如何施展手段,试图把事情一笔带过。显然,在强者看来,这不是一起悲剧,而是一次倒血霉。 直至结尾,双方家人见面,悲剧以平和的方式被展示,母亲的恸哭似乎在意料当中。我们很难相信,她是真的被穷人家的遭遇所打动,但是,出于善意,也许她是有所触动。再不然,没长进的儿子还下了车,这么微不足道的举动,他居然要熬完一部电影才能完成,足可见内心承压之不堪。 只是,等待他们的真正结局,无从得知。或者在导演看来,其实也不重要了。这样的事情,不只在罗马尼亚,哪天不在搬演。 富人跟穷人,好牌对坏牌。中产对中产,正牌对套牌。每个人有不同的位置,每个人有自己的判断,只要事情不发生在他们的身上,我想,光有预判和设想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你不在那个孩子的位置。【名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孩童姿势》经典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