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好极了》经典影评10篇
日期:2022-04-03 20:35: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好极了》经典影评10篇

  《好极了》是一部由刘健执导,动画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极了》影评(一):好极了,哪里好极了?三星电影加一颗星给故事

严重剧透慎入
18.02.2017 @International
本次Berlinale看的第三部中国电影也是唯一的竞赛单元影片,关注度最大的中国影片长评留念。有些积压已久的对我朝文艺片的嘈也一起念叨念叨。
许是去前被木卫二的影评抬高了预期,结束时颇有落差,然最后还是为了鼓励这样敢于触摸精神现实的故事和可以想见的动画电影之不易加一颗星。
整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围绕100w展开的荒诞故事。成长于孝顺爹妈娶媳妇式中式家庭的城乡结合部司机穷小子为尽早结婚给整容失败女友筹钱一时冲动抢了客人100w开启了整个故事。之后失主工地老板、幕后大佬、跟班马仔、大佬反目的少年兄弟、有故事的杀手、热衷科技新词的饭店老板、暧昧不清的女服务员、女友的城市混混表姐及小马仔男朋友、女友的老派妈妈、工地小工人夫妻、校园精神空虚小二代轮番登场,随着这100w的神奇流转,展示着各自的故事与欲望,并通过他们的口传达正在盛行于社会中的观念和价值。故事的最后则是以上诸君九人死亡,100w当街淋雨而终结。
之所以愿意给这个三星电影因为故事加一颗星,一是因为荒诞却算得上严密,多线展开神却未散,紧跟线索合归一处,令观者自行在偶然背后之必然中体悟;二是因为伴随着故事推进,我们周围正在被反复重复的标签和言语被自然带出,让我们有机会既站在上帝视角又共鸣带入地审视一次这样熟悉的失衡感,而结局走向宿命论,结结实实地丧了一次后又被大大出现的片名Have a nice day嘲讽了一番。
全片夹杂的段子众多,存在于小城网吧电视的CCTV加工后的川普、香格里拉式财务自由田园梦想、脱欧的英国留学生皆二代、传媒语境中已经听腻了的“不忘初心”、创业中国梦、面上追随宗教的顶端大佬式出世等等,每天在耳边重复的段子融入手法未必比春晚小品高明,却能令所有在场的中国观众皆会心一笑。
凡人绕不开的对名利的欲念,放在这个短小故事和众多段子间时,格外展示出本质之荒诞。 酒馆中思考佛祖和上帝哪个厉害信哪个的失败小工人与身边功成名就加入家庭教会者所求本质并无差别,吃着互联网时代盖茨扎克乔布斯马云诸大佬们成功学鸡汤的摩拳擦掌的学生二代与游走在中关村各咖啡厅里怀揣财务自由梦的PPT一族又何尝不是一样的投机心理。借喝酒吹牛提出的三个“自由”初听荒诞,然“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之颇有市场的所谓精神高贵之自由的本质亦没有逃开purchase。杀猪为业却坚持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兼职杀手看似是这个故事中最有超越物质追求的人,然其谋生的却是最赤裸裸的金钱交易。身处混沌世界并缺少强效内心支撑的凡人皆缺乏安全感,然挣扎在这条路上时最坚定遵守规则者也必定是自己。片尾的张蔷,便恍如每个人脑中带着时光滤镜的昔年回忆,精神上怀念着自由时代之美好以安慰被现实丧到的心,身体上却依旧诚实地跟随物质时代的法则前进,高阁之花,只可赏玩。
然而一个不错的故事外,制作的缺陷着实明显。
首先是二维动画电影强烈的故事和情绪割裂感。缺少真人演员的细腻处理后,许多人物几近停顿或只有嘴动的镜头生生在打断观众刚有所共鸣的情绪,全片都在拉着手刹开车的不畅感中度过。非常理解小制作动画片的不易,但不可否认动画片场景缺少实景的震撼力加上不够自然的切换令这个故事部分段落的冲击力指数级下降。
二是几处空镜留白之费解。全片仅70余分钟可谓时间珍贵,开头的各场景切换铺垫自是需要,但是否有必要这么长?片中一段漫长的水流镜头恕我当时未酝酿出任何情绪,到现在回味时也不能脑补出任何意味深长。另有一处香格里拉式梦想片段充斥着各式红色宣传画元素,可以理解的嘲讽意味,但每一帧画面总要停留到快要出戏才切换和相似情绪的堆叠对观众带入并无好处。
三是声优之业余,拥有不少台词的刘叔完全念稿式的台词让这个原本的幕后大佬成为诸多角色里性格最为模糊的一位。缺乏自然人讲话之轻重缓急和基于角色人设润色设计的声音对一部动画片巨大伤害这次算是扎实地感受了一番。
另外在普世理解的问题上,片中出现的诸多隐喻符号诸如店面名字与街边小广告、手机铃声、标志性的小旅馆与网吧、新闻联播片尾曲和被我辨认出的四种方言等等,加上整个片子只有中式思维才能理解的精神状态,我并不相信外国人能够完全理解,回来在twitter上逛了一圈更是对大众媒体和影评人的虚假安利相当无语。
《好极了》是一部故事构思值得肯定的动画片,但是制作上个人并不觉得达到了参赛片的标准,三星电影+一星鼓励概括评价。
最后顺嘴嘈一下我朝最近的文艺片。作为早年孤芳自赏般偏爱文艺片近几年什么口味都尝试的观众,我有一个真诚的希望:期望各位导演保持独立挥洒个性的同时,请优先用技术保证将故事讲的对至少自己期望规模的观众而言足够流畅动人。影视的核心力量终究还是故事,商业片故事一次性刺激,文艺片情节静水流深,但依然需要一个顺畅却有起伏、留白合理的故事。小众从来并不能直接和高质量划等号,影评人们总在嘲讽转商业大片后不会讲故事的大导们,但文艺片讲故事的能力同样值得挑剔审视的目光。
今年电影节三部中国电影两部外国电影看下来,除了讲故事外,更想说的是边缘题材并不等于更高的审美品味和社会关怀。柏林电影节历来某种程度的“政治正确”,迎合无错,全面接受未免遗憾。在看过近年若干部送欧洲三大的华语电影后,多次面对边缘题材滋生的些许审美疲劳以及某些因为涉及边缘题材而批评不得的逆反心理正在滋长中。创作固然是镣铐下跳舞,但自我带上反向镣铐同样无趣。今时今日反映更为普遍和平凡国人现状的有深度的挖掘,值得被期待和鼓励。
最后赞美下今年Berlinale参赛片的片头,高品质高品位。

  《好极了》影评(三):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超现实主义

尽管《好极了》中的故事和众多人物,在刘健旨向于黑色喜剧的紧锣密鼓的调度下罩上一层荒诞不经的灰色,但其思想脉络和社会关照却愈发清晰,骨架愈发清奇;更可贵的是,《好极了》无疑是趣味横生的,这种妙趣横生伴随着一种被日常化的残忍——冷漠的日常化,无礼的日常化,罪恶的日常化,这些被理所当然的恶意,在被冷处理的的对白堆叠中让人愈发不安;而更恐怖的莫过于,所有的人物都像极了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那些街头巷尾同你擦肩而过的市井中人。整部影片对于市井场景描绘和对市井智慧的传达无异于一场社会采风,一幅现世《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其语言素材尽管显得过于密集和雕琢,却呈现出令人咋舌的精准。正如所有你所耳濡目染的言行举止——车站两个陌生乘客的聊天,网吧里网游青年的嘶吼,小商贩被城管抄查时的谩骂;而另一些对话段落更是深谙民间的处世哲学——心中的“梦想”还是心中的“野兽”一段对鸡汤励志名言的嘲弄;黑帮老大对于艺术和商业价值的得意洋洋地探讨,而“菜市场”“超市”“网购”三种“自由”,难道不正是消费主义取代(或协同)政治统治继续侵吞自主意识的最鲜活诠释?

然而在对这些文本忍俊不禁之余,我们发现我们面临的是一份社会新闻剪报本式的故事;就像在《刺痛我》中,每个人似乎都是社会新闻播报员,《好极了》尽管略为收敛,却也显出其对社会现实操之过急的陈列和批评,并且这种急切或多或少干预了情节的安排和戏剧节奏的把控;几乎每次人物出场亮相都要伴随着观点和意见,那些带有阶级色彩的宣言;像一个思想尖刻而睿智不足的学者,信息和观点处处堆砌之余,“无情”真正变成了“无情”——情绪的起伏宣泄显得有些无处容身;其中几处宣叙部分略显尴尬,比如小张第二次在网吧晕倒的时长江水的出现,由于缺乏必要的积淀,前面的黑色情节和寡淡的台词方式并没有将情绪滚动至此,稍显无力;而最后一场盖里奇《偷拐骗抢》式的连环车祸的处理设置,尽管热闹,却也略显生硬,趣味十分,智慧不足。

音乐方面,《香格里拉》一段令人惊艳,香格里拉是人们理想中的人间天堂,而其呈现方式却使用了大跃进,文革的视觉元素;准确恰当地诠释了童年处于动乱时期的一代人的理想主义,他们时代属性和阶级色彩,以及现今的精神状态跃然纸上;同时歌曲本身也更身体力行地践行了这代人为主流的所代表的现世社会审美风潮。然而就整体而言,影片的配乐并不恰如其分,“上海复兴计划”尽管将中国元素和电子节拍相结合,其中的音源采样也偏于民间市井,乍看之下两者气质相投,都在试图用全新的方式为中国诠释提供角度,但明显“上海复兴计划”对于简约晦暗的刘健来说相对动感明亮;而在结尾,张蔷的《八十年代》的选择也不甚谨慎,浓浓的复古腔调,让影片的音画继续错位,意蕴延伸部分搁浅,甚至营造了一种不恰当的暖意。

影片中也有反现实的一面,黄眼的高科技透视眼镜,喷雾式麻醉剂,这些灵感来源于电线杆虚假广告的小道具被刘健信手拈来地使用,这也是《好极了》有别于《刺痛我》的地方,这些虚构的小道具对情节推进产生了影响,也进一步使得影片中的世界与我们保持了有趣的距离,一些有迹可循的想象空间被添加——既然在一个社会里,一袋钱可以改变女人的容貌,一个艺术家可以和黑帮成为朋友,一个国家可以禁止出售刀具,那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吗?

几近静态的背景,屈指可数的人物动作图层,这些质朴的视觉元素呈现出肖斯塔科维奇式的讥讽,和一种国产动画少有的作者气息。我们的国度盛产黑色,却不擅长表现黑色;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路走来,我们的文化形态愈发扭曲和病态;而如今,我们蠢蠢不安的窥探,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明知故问,欲说还休,暗度陈仓,借花献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最终归于社会主义超现实主义,或者一直以来两者可以进行的便捷互换,都足以让我们露出岳敏君式的笑容———既然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单单连审视自己都会发笑的时代,到底是多看一会还是多笑一会,又有什么区别呢?

2017.2

  《好极了》影评(四):就问你们还要往前走么?

安纳西市电影节将于6月17日至22日举行,安纳西电影节被业内人士评论为是动画片世界的奥斯卡奖。来自中国、伊朗、日本等国的10部影片入围参赛今年的大奖,中国是本届电影节的主宾国。 然而,就在电影节开幕前夕,电影节主办方在网上发表公告,声称因来自中方的压力,他们被迫将参赛的中国片《好极了》撤下名单,来自中国官方的理由是该影片并未获得出口许可证。 由刘健导演的动画片《好极了》今年2月入围德国柏林电影节,成为首部打入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华语动画片,也是继日本宫崎骏《千与千寻》后第2部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亚洲动画片。《好极了》是今年安纳西电影节夺奖呼声极高的影片

纯转AC新闻,为东方神秘力量好支威武有希望。

  《好极了》影评(五):国产动画《好极了》:输了金熊奖,赢了口碑

在戛纳70大寿的冲击下,今年的柏林电影节异常惨淡,从开幕到闭幕每天都能看到烂片,主竞赛充斥着平庸之作,还有施隆多夫的《重返蒙托克》烂到让人怀疑编剧智商(然而他请到的编剧是大文豪科尔姆·托宾!)。在这样的情况下,颁奖晚会上居然能有“遗珠”还是挺不容易的。然而这样的小概率悲剧就是发生在了主竞赛里的中国独苗身上。

代表中国动画片首次入围柏林主竞赛的《好极了》是刘健导演的第二部长片作品,他的前作《刺痛我》(2010)入围对于动画电影来说最重要的安纳西国际动画片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后惜败给韦斯·安德森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今年柏林完整选片名单公布后,《好极了》就受到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英语世界最权威的独立电影资讯网站“独立快报”(IndieWire)把它放在本届柏林最期待的八部新片之首。

刘健没有让人失望,《好极了》于柏林竞赛最后一天放映,从媒体场到全球首映,观众中笑声不断,映后掌声雷动。头两场放映几乎做到零退场,在世界顶尖电影节上面对刻薄的影评人和挑剔的观众,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影片只有短短80分钟不到,但对于制作费用高昂且极耗人工的动画片来说也属正常。片中全部剧情发生在南方小城的一昼夜间,司机小张为帮助整容失败的女友抢了黑道老板的一大包现金,老板派出平日以屠夫为业实则身手不凡的打手前去追讨。但钱款的下落因各种荒诞的巧合在几个人物间传开,每个知情者都加入了抢夺金钱的闹剧,大家偷骗藏抢、软硬兼施,甚至不择手段。

影片虽然大量表现外景,但总给人一种时空上的压迫感,好像一切都在一个封闭空间(huis clos)内发生——本届主竞赛中萨莉·波特的杰作《酒会》就属于真正的封闭空间戏,也没有获奖,看来评委们有幽闭恐惧症。就《好极了》来说,这种密闭感来源于人物命运和行为的宿命感,无论他们有多大的行为选择自由,金钱永远像灰暗人生中的唯一光源,而人就是扑火的飞蛾。社会结构把人束缚起来,塑造成钱的奴隶,而那一袋钞票成了片中世界的绝对中心,一群人围着它尔虞我诈,把本来开放的时空扭曲成了宿命的封闭。

如果说《好极了》的画风继续了《刺痛我》,那么它在剧情上会立刻让人想起塔伦蒂诺早期的黑帮片作品。一切凶悍老道的恶人都有可能栽在自己的弱点上和物欲里,或者在令人哭笑不得的情境中阴沟里翻船。钱已到手的古怪发明家因为超速被拍照,在试图摧毁交警探头的时候被电倒;从不出差错的冷酷打手因为接了个电话,被本来已经落在他手里的小司机捅伤。偶然与荒诞让局面超出人物自己的掌握,让人显得更加无力和被动盲从。

《好极了》是一部很爽、很过瘾的片子,有评论者认为它具有邪典片的潜质。在内容细节上,创作者“脑洞很大”、“梗”很多,从生活细节到国家大事逐一讽刺挖苦。特朗普胜选演说和英国退欧的梗让一些外国影评人称该片为年度“最多shade”的片子,也就是以一种漫不经心又不尊重权威的态度揶揄一切。片中让很多人印象深刻的是两个工地雇员的聊天内容,即自由的三个阶段:菜市场自由、超市自由、网购自由,把对自由抽象的理想异化成金钱的度量。然而没有人能责怪这样的想法,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唯有完全放弃和彻底拥抱金钱这两种人才能拥有“自由”,所有在两者间的都是无形之手的奴隶。

除了“大开脑洞”的人设如民间发明家外,影片敏锐地捕捉社会文化、亚文化信息,对中国底层社会的观察细致入微,把一系列典型现象融入故事中去。有对劣质“整容”的暗讽,有对年轻人中互联网和网吧文化的运用,有不切实际的创业梦想让人人都念叨着“startup”。再有就是无处不在的智能手机,每个人物的手机铃声都体现其自身的年龄和品味,但恶俗的趣味往往令人忍俊不禁。在看上去很酷的外表之下,片中丰富而各异的人物展现了中国社会底层的一种群像和他们对人生、社会的一种理解,这是关于社会亚文化的一出社会讽喻剧。

可以说,《好极了》非常中国、非常“接地气”,但它却又很不中国,因为我们的社会还不能完全接受这种后现代作品——到了本世纪初,薛荣的一篇《沙家浜》戏仿还能闹得满城风雨。这种创作大量使用当代或历史线索,不对指涉的现实对象进行任何解释,而是调动受众自己对这些事物、现象的理解和经验,从而制造出无穷无尽、无法审查的意义和解读。它看上去玩世不恭,但却是对社会意义和价值最为在意的,是对现代性失去信心后的一种愤怒。它是危险的,但同时又将艺术欣赏从过去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把作者意图和观众解读彻底分开,作品极端风格化的同时放弃作者作为唯一解释权威的地位。

所以不同的人看《好极了》,理解的内涵往往也不同,外国人在看的时候,跟我们的想法就更不一样了。很多中国影片送到国际上去都有被“误解”或不被理解的危险,去年柏林的《长江图》就是一例,但那也是这些作品现代性的局限。作为后现代作品的《好极了》,其优势在于,无论谁怎样解读或“误读”,这些诠释都加入到作品意义的生产中去,继续扩大它的社会意义。

所以当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空手而归,中外评论者都难掩愤怒和不解。豆瓣上前两天流行#王全安要你何用#的tag,指责作为评委的王导没能为中国影片争取到一个奖。周一最终定型的场刊评分显示,《好极了》以3.3的高分(满分4分)居榜眼,仅次于《希望的另一面》(获银熊奖最佳导演)。“独立快报”、《综艺》、《好莱坞报道者》的影评人都表示了不满,《国际银幕》的官方推特说:“我们的影评人认为,令人惊艳的中国动画片《好极了》在柏林主竞赛上颗粒无收,这是一个错误!”

电影节已经结束,颁奖是一回事儿,口碑是另一回事儿。《好极了》并非没有缺点,但没有什么艺术作品是完美的,只是在今年如此惨淡的柏林都能被遗漏,还是让人觉得评委瞎眼。好在柏林开幕前,法国大咖Memento就已经买下了《好极了》的国际发行权。优秀的作品,比起拿奖,更重要的还是让它进入院线,让观众自己评鉴。

特约作者 | 陈凭轩

本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

  《好极了》影评(六):柏林遗珠《好极了》

在戛纳70大寿的冲击下,今年的柏林电影节异常惨淡,从开幕到闭幕每天都能看到烂片,主竞赛充斥着平庸之作,还有施隆多夫的《重返蒙托克》烂到让人怀疑编剧智商(然而他请到的编剧是大文豪科尔姆·托宾!)。在这样的情况下,颁奖晚会上居然能有“遗珠”还是挺不容易的。然而这样的小概率悲剧就是发生在了主竞赛里的中国独苗身上。

代表中国动画片首次入围柏林主竞赛的《好极了》是刘健导演的第二部长片作品,他的前作《刺痛我》(2010)入围对于动画电影来说最重要的安纳西国际动画片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后惜败给韦斯·安德森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今年柏林完整选片名单公布后,《好极了》就受到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英语世界最权威的独立电影资讯网站“独立快报”(Indiewire)把它放在本届柏林最期待的八部新片之首。

刘健没有让人失望,《好极了》于柏林竞赛最后一天放映,从媒体场到全球首映,观众中笑声不断,映后掌声雷动。头两场放映几乎做到零退场,在世界顶尖电影节上面对刻薄的影评人和挑剔的观众,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影片只有短短80分钟不到,但对于制作费用高昂且极耗人工的动画片来说也属正常。片中全部剧情发生在南方小城的一昼夜间,司机小张为帮助整容失败的女友抢了黑道老板的一大包现金,老板派出平日以屠夫为业实则身手不凡的打手前去追讨。但钱款的下落因各种荒诞的巧合在几个人物间传开,每个知情者都加入了抢夺金钱的闹剧,大家偷骗藏抢、软硬兼施,甚至不择手段。

影片虽然大量表现外景,但总给人一种时空上的压迫感,好像一切都在一个封闭空间(huis clos)内发生——本届主竞赛中萨莉·波特的杰作《酒会》就属于真正的封闭空间戏,也没有获奖,看来评委们有幽闭恐惧症。就《好极了》来说,这种密闭感来源于人物命运和行为的宿命感,无论他们有多大的行为选择自由,金钱永远像灰暗人生中的唯一光源,而人就是扑火的飞蛾。社会结构把人束缚起来,塑造成钱的奴隶,而那一袋钞票成了片中世界的绝对中心,一群人围着它尔虞我诈,把本来开放的时空扭曲成了宿命的封闭。

如果说《好极了》的画风继续了《刺痛我》,那么它在剧情上会立刻让人想起塔伦蒂诺早期的黑帮片作品。一切凶悍老道的恶人都有可能栽在自己的弱点上和物欲里,或者在令人哭笑不得的情境中阴沟里翻船。钱已到手的古怪发明家因为超速被拍照,在试图摧毁交警探头的时候被电倒;从不出差错的冷酷打手因为接了个电话,被本来已经落在他手里的小司机捅伤。偶然与荒诞让局面超出人物自己的掌握,让人显得更加无力和被动盲从。

《好极了》是一部很爽、很过瘾的片子,有评论者认为它具有邪典片的潜质。在内容细节上,创作者“脑洞很大”、“梗”很多,从生活细节到国家大事逐一讽刺挖苦。特朗普胜选演说和英国退欧的梗让一些外国影评人称该片为年度“最多shade”的片子,也就是以一种漫不经心又不尊重权威的态度揶揄一切。片中让很多人印象深刻的是两个工地雇员的聊天内容,即自由的三个阶段:菜市场自由、超市自由、网购自由,把对自由抽象的理想异化成金钱的度量。然而没有人能责怪这样的想法,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唯有完全放弃和彻底拥抱金钱这两种人才能拥有“自由”,所有在两者间的都是无形之手的奴隶。

除了“大开脑洞”的人设如民间发明家外,影片敏锐地捕捉社会文化、亚文化信息,对中国底层社会的观察细致入微,把一系列典型现象融入故事中去。有对劣质“整容”的暗讽,有对年轻人中互联网和网吧文化的运用,有不切实际的创业梦想让人人都念叨着“startup”。再有就是无处不在的智能手机,每个人物的手机铃声都体现其自身的年龄和品味,但恶俗的趣味往往令人忍俊不禁。在看上去很酷的外表之下,片中丰富而各异的人物展现了中国社会底层的一种群像和他们对人生、社会的一种理解,这是关于社会亚文化的一出社会讽喻剧。

可以说,《好极了》非常中国、非常“接地气”,但它却又很不中国,因为我们的社会还不能完全接受这种后现代作品——到了本世纪初,薛荣的一篇《沙家浜》戏访还能闹得满城风雨。这种创作大量使用当代或历史线索,不对指涉的现实对象进行任何解释,而是调动受众自己对这些事物、现象的理解和经验,从而制造出无穷无尽、无法审查的意义和解读。它看上去玩世不恭,但却是对社会意义和价值最为在意的,是对现代性失去信心后的一种愤怒。它是危险的,但同时又将艺术欣赏从过去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把作者意图和观众解读彻底分开,作品极端风格化的同时放弃作者作为唯一解释权威的地位。

所以不同的人看《好极了》,理解的内涵往往也不同,外国人在看的时候,跟我们的想法就更不一样了。很多中国影片送到国际上去都有被“误解”或不被理解的危险,去年柏林的《长江图》就是一例,但那也是这些作品现代性的局限。作为后现代作品的《好极了》,其优势在于,无论谁怎样解读或“误读”,这些诠释都加入到作品意义的生产中去,继续扩大它的社会意义。

所以当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空手而归,中外评论者都难掩愤怒和不解。豆瓣上前两天流行#王全安要你何用#的tag,指责作为评委的王导没能为中国影片争取到一个奖。周一最终定型的场刊评分显示,《好极了》以3.3的高分(满分4分)居榜眼,仅次于《希望的另一面》(获银熊奖最佳导演)。“独立快报”、《综艺》、《好莱坞报道者》的影评人都表示了不满,《国际银幕》的官方推特说:“我们的影评人认为,令人惊艳的中国动画片《好极了》在柏林主竞赛上颗粒无收,这是一个错误!”

电影节已经结束,颁奖是一回事儿,口碑是另一回事儿。《好极了》并非没有缺点,但没有什么艺术作品是完美的,只是在今年如此惨淡的柏林都能被遗漏,还是让人觉得评委瞎眼。好在柏林开幕前,法国大咖Memento就已经买下了《好极了》的国际发行权。优秀的作品,比起拿奖,更重要的还是让它进入院线,让观众自己评鉴。

(本文发表于《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2017年2月21日。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引用。)

  《好极了》影评(七):《好极了》柏林电影节快评

《好极了》是第一部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的中国动画片,这不用说。从现场的反响来看,早场排片,电影院并没有坐满,但是离座的很少,现场反响也不错,好多记者都非常喜欢。从制作层面上,延续了《刺痛我》的黑色讽刺风格,导演编剧全是刘健一个人,音乐制作精良(David LIANG),剧情又是多线发展,最后形成一个环形结构。
片子的政治性元素很丰富,川普就职演讲录音,英国脱欧;亚文化元素也很多:各种海报,卡拉ok;社会问题和潜在危机也比比皆是:骗钱电话,韩国整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还有一点就是留学移民,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德国记者看完之后说,在片中,所有的中国人都想出去,想靠着留学移民来改变命运,只有小张不想,所以最后他活了下来。
片中角色娓娓道来的三等自由:第一等自由是菜市场自由,可以在菜市场胡买,第二等是超市自由,在超市胡买,第三等是网购自由,清空购物车。你会意识到中国有那么一拨人,永远接触不到真正的自由,永远想象不到更高级的消费,他们生活在四五六线城市或者城乡结合部,然而他们才是中国的大多数,亚文化才是他们的主流文化。
在这个法律的灰色地带,城市边缘,杂居着来着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操着南北方言,过着生存之上,生活以上的日子。这群人每个人都有欲望,都有动机,大老板发小杀手,台球仔女友杀手,小张燕子他二姨,大学生饭店小老板:“改变命运”,“渴望被尊重”,“过上更好的生活”,“希望可以更漂亮”,林林总总,全都离不开那一包钱,按照刘健在记者会上说的,那一包钱才是电影里真正的主角。
其实电影里,凌驾在钱之上的东西还是有的,有大老板对发小的不计代价的资助,小张对母亲的孝顺,城乡青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性才是那一包钱之下的幕后主角。快速发展的中国,在争名逐利和诚信体面哪个更重要?西方文化快速入侵,本土文化式微,上帝和佛那个更powerful?所谓的快速发展可以掩盖一切问题,不知道integrity都消失了之后,还敢不敢这么骗自己。
片子最吸引我的地方还是真实,全部来自于生活,实现了对生活的高度还原,同时所有元素并不是羸弱的符号,够辛辣,又够cult。隐喻很多,比如迟早会来的那一场车祸,和那洗净一切的大雨。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好极了》经典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