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间谍游戏》影评精选10篇
日期:2017-12-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间谍游戏》影评精选10篇

  《间谍游戏》是一部由托尼·斯科特执导,罗伯特·雷德福 / 布拉德·皮特 / 凯瑟琳·麦克马克主演的一部动作 / 犯罪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间谍游戏》影评(一):《间谍游戏》:美国主旋律次品

  Q:最近怎么没找我聊?

  L:倒是看了不少,但要么是看前十分钟直接pass,要么就是看完了觉得没什么要说的。

  Q:比如?

  L:我对没什么感觉的电影也没什么记忆,就说最近的两部吧,十分钟pass的是《记住我》,看完没啥想说的是《精英部队2》。

  Q:《记住我》我也不喜欢,一开头断裂感太明显,《精英部队》你不是还挺喜欢的吗?

  L:第一部是不错,看完了很感慨,是一部值得详细分析的电影。《精英部队2》,怎么说呢,风格依旧,却没有第一部丰富,像是个老太太,只是在倾诉,强调了一种单纯绝望感。

  Q:现实本身就是令人绝望的。

  L:艺术毕竟不等同于现实,如果只是想感受绝望,相信翻翻报纸或者看看历史就够了,电影除了要艺术地传达出这种绝望之外,还应该有更深刻东西,像这种社会政治题材的电影,可以两个方向,要不就形而上,在人性哲学层面上挖掘,把人和人类社会的不可救药揭示出来,要不就实际一些,提出作者的解决方法,哪怕是一点儿希望,像第一部那样。《精英部队2》看完之后,给我的观感是,嗯,巴西很乱,政治很腐败无法无天好人在那里很痛苦,民主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这些乱象还会持续下去……OK,就这样,然后呢?这和我看一条国际新闻,有什么区别?

  Q:有破无立?

  L:对,跟文章一样,我最讨厌只是展示问题。套用我们当地政府的一句口号——不要说做不到的困难,只要说怎么做的方案。(笑)当然不是“不要说”,是要艺术地说,深刻地说。

  Q:《间谍游戏》怎么勾起了你聊的欲望

  L:谈不上欲望,但凡有一部稍好的电影,我也不会聊这部电影。关键是最近一礼拜,审过去了三十多部片子,要么十分钟pass,要么没啥想说,我有些发慌,两天一聊,这都拖了五六天了,所以将就一下,就它吧。

  Q:总体观感是?

  L:还是先说说闲话。我一直想不通一个问题,美国片里的中国元素和中国人为什么十部里有九部都失真?全国人民都说广东话、潮州话,或者操持着广东味儿和潮州味儿的普通话倒也罢了,国外毕竟这两地方出去的同胞多,可一些场景细节的失真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轰天炮4》里,十块钱的假钞是对的,五元还是伍佰元的那张就太搞笑了,完全是鬼票子的风格,关键李连杰参演了,他难道就没给剧组提出这个错误吗?这个《间谍游戏》里的苏州监狱,满墙都是标语,什么“精忠报国”,什么“有了权力就有了一切”,哪跟哪儿啊!

  Q:我觉得这可能跟香港电影有关系,国外看到香港电影相对容易些。香港电影里的内地就是这样的,到处都是标语,人一个个都劲儿劲儿的,跟打了鸡血一样。

  L:这不是借口,想知道中国百元大钞啥样,监狱里什么样子,不难吧,google一下,看个纪录片什么的,很简单。是不是有心抹黑中国,是不是有意迎合美国观众对中国的固有印象,先不管,我觉得这首先是创作态度问题,认为这些都是细枝末节无所谓。单说这一点,如此的电影就不值得尊重。

  Q:快吃中午饭了,抓紧时间聊一下《间谍游戏》吧。

  L:跟《公平游戏》一样,还是美国主旋律那种“神人法”,年轻人汤姆是神,正直、有良心,马上要退休的穆尔是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通过拯救被困在中国监狱命悬一线的汤姆,穆尔终于完成了自我救赎,实现了从人到神的升华。可惜的是,汤姆与穆尔起初的互相不理解,以及由此导致的汤姆内心困惑,影片都表现得相当浅显,穆尔升华的心理动因和过程交代的也十分模糊,穆尔怎么就从不救转化成拼了自己所有财产来救,就靠汤姆送他了一个酒壶?!太简单了。总体来说,人物形象僵化、人物关系发展断裂感明显。

  Q:别忘了有破有立。(笑)

  L:细节,缺乏大量的细节,还是之前胳膊腿的那个例子,骨折好办,没有,我变不出来。归根到底,是创作态度问题,整个一想当然电影,闭门造车,一拍脑袋的那种。(笑)

  刘强爱电影第一百零七集之《间谍游戏》:美国主旋律次品

  《间谍游戏》影评(二):編劇你是弱智呢 還是弱智呢`?

  劇情除去中國部份還是不錯的``

  好多無腦的bug`蘇州監獄的人講粵語的```然後監獄的門衛講普通話的`

  背景是91年的```一個香港的鏡頭 出現了97年建成的會展新翼

  還說滙豐銀行那棟建築是美國大使館`

  以上是電影開始10分鐘`發現的bug`

  美軍還有駐軍在澎湖列島 直升機在40分鐘之內可以到達蘇州

  而且來回還不用加油

  行贿需要10萬rmb 豬腳說不行 只能給10萬美元 廠長說不行 太少了 最少30W美元 當時1美金對11-12人民幣 ```這部片子到底有沒做資料收集的啊

  於是蘇州一家電廠停電 最後全個蘇州停電了 包括監獄 軍隊雷達什麽的

  ``監獄百分之200是獨立供電的好伐啦

  編劇你是弱智呢 還是弱智呢`

  《间谍游戏》影评(三):不是我那杯茶,全员为主角服务

  一开始监狱劫狱我还以为高大上任务结果原来是为了救个女人

  作为特工救了人被抓了岂不是很正常么,皮特当初的线人没有被抓也一样被丢下处死了啊。这就是特工的命运和下场呀。本来干的就是损害他人利益工作你死我活

  作为一个临近退休的老特工,整个大楼都勾心斗角,所有领导都对他不信任不关心,一直装13,这个设定也是够了,全个cia,以及国防部都与主要配角做对,所以主要配角就心安理得阳奉阴违自己行动了。

  你既然这么敢特立独行,就不要口口声声对皮特说,‘为了自由平等的土地牺牲什么都是值得的’‘你只要听从命令就够了’好么。

  再说了,根本不用开个什么狗屁会议,商量了半天也不知道商量了啥,明明打个电话给中国高层说‘随便你们处置,这特工是擅自行动与我们无关,要处死就处死吧’这不就行了么,还要做什么行动灭口?

  《间谍游戏》影评(四):【间谍游戏】

  故事一开始便是布拉德皮特的苦肉戏。高危性触电假性死亡,精确到秒得任务时间,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那么的让人紧张。当布拉德救出另一位故事人公时,一个小小的举动让中国官员发现,便成了整个故事的起点。以围绕拯救毕希为中心的一次次谈话和回忆

  不得不承认,美国cia人的心理强大的素质,谎言夹杂真实话语,让整篇故事的真相掌握在一人的手中。毕希是穆锐的导师,两人的感情让穆锐在离职最后一天想尽一切方法,势必将毕希救出。

  二十四小时就要枪决的毕希和其喜欢的女子,在最后一刻被救出,穆锐在这二十四小时的决策可谓是相当惊人,在美国仅仅靠数个电话和传真便可以创造此种奇迹,背后支撑的是坚实的人脉和毕生的智慧。而钱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他,他选择倾家荡产

  穆锐为什么会为了就毕希不择手段,我想人都是感情动物,在情字上面虽然没有过分渲染,但是当穆锐拿起毕希送他礼物的神情,我知道,那是一种无以言表的爱,师徒之情,简单相处,简单言语,却胜过一切的一切。而低估毕希对女主角的爱,也许,他有过深深的后悔

  一切结束后,喜欢穆锐洒脱的离去。没有留下一丝丝的遗憾

  2011.08.12

  《间谍游戏》影评(五):英雄赞歌

  片子的叙事风格很有意思,首先是一次失败的行动引出内部调查,然后通过在调查中对探员的职业生涯回顾,逐一列举闪光的行动。从最早的越南,到西德再到贝鲁特,直到最后的一个叫Su Chou的地方。片子的正序和倒叙交叉,24小时内的解救探员活动和职业回顾间或进行,CIA内老探员有条不紊地布置着每一步的行动,还要时刻提防上级官僚;而上级领导们则打算牺牲探员,换取美国和一个叫China的国家之间暂时和解。

  片子最大的问题倒不在于那个叫Su Chou的China地方;而是叙事的风格。按照Tony Scott一贯的表现手法,通常是间不容发的快节奏、高频率,以及高潮处的稳和稍缓再及高潮,期间会加剧人物之间的矛盾,让观众保持肾上腺的高度亢奋。但是在这部片子里,这种风格被凌乱的叙事打破了,诚然正如第一段所言,叙事风格是一个“改变”,这样的风格颠覆了Tony传统的正序手法;但是Tony也为此付出了代价,那就是故事在快-慢-快-慢的节奏变化中渐渐失去了紧张感。每一次的军事行动当然都很有节奏,但是每一次的衔接却不够,每一次的耽搁导致了整部影片缺乏统一的风格,完全变成了孤立的各个章节。皮特叔叔的演出虽然横跨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但是却很纸面化,整个人物缺乏足够的深度;老探员虽然一贯的“睿智”和“条理”,但是缺乏带动节奏的牵引力。整部片子仿佛是一部英雄纪录片,通过几个人物之间的对话,梳理了一位即将成为政府牺牲品的英雄“辉煌一生”。庆幸的是,他在最后得到了解救,结局当然是皆大欢喜

  还是想说一点儿细节上的东西。作为一部2001年的电影,虽然是回顾90年代初的那一个叫China的国家,但也不至于正体中文字流行、大字报贴满墙以及军人的装束那么70年代吧;最厉害当然是粤语,那个叫Su Chou的地方按照军事地图的标注,在Shanghai附近,不应是粤语流行的地区,我更不相信那是苏州,因为苏州不是南通,没有那么近的海,离崇明岛或者舟山群岛也没有那么近。权当是导演构造了一个叫China的模仿中国70年代的地方,并且创造了一个叫Su Chou的粤语城市,还贿赂了一下发电厂的厂长,创造了一次天地大营救。不过对于Tony而言,这样记忆中的中国,未免还是太遗憾了——何况已经是2001年。

  《间谍游戏》影评(六):当美军飞抵苏州上空时……

  托尼苏格兰和美国军方的关系不是一般的铁:1986年他为五角大楼拍了征兵宣传片《Top Gun》,五角大楼不惜破费让他拍摄军方的航母和飞机,还专门请人给他讲Gun Top训练的故事,结果片子拍出来不但当年的票房收入夺魁,还一举扭转了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征兵难的问题,据说五角大楼直接在影院门口摆起了地摊,接受注册。托尼苏格兰还拍过一部军武题材的电影《Crimson Tide》,讲的是美国核潜艇的故事。

  作为惊悚题材的大师,托尼苏格兰还拍过两部谍战片,除了这个《Spy Game》还有一个威尔史密斯做主角的《Enemy of the State》,预言般地讲的是NSA越权监听的故事。这两部电影都非常不错 —— 如果能剔除其中让人出戏的缺点的话。

  《Spy Game》讲的是一个老一辈间谍内森缪尔(罗伯特雷德福饰)在兰利骗过中情局高层越权发布突击行动从苏州监狱拯救自己下属 —— 有点不靠谱少一代间谍汤姆主教(布拉德皮特饰)的和他女朋友的故事。为了达成这一任务,他给高层讲述了他从招募汤姆到汤姆被捕之间的故事。在这之间,他不断借口老婆打电话出去偷文件。

  故事开始于中国。从人们的衣着打扮、口音和大街上的布景看,这是六七十年代(至晚八十年代初)、中国广东某城市,一个美国人跑去一个关押间谍的监狱给大家打预防针。当时正处于文革时期(或者文革刚刚结束),人民群众反帝的意识比较强烈,汤姆主教试图混入监狱,直接阴谋暴露被抓,全片完。

  故事开始于中国,九十年代初,苏州。汤姆主教混入苏州监狱,试图救他女朋友。不料他被安排到男监狱打预防针,因此行动失败,全片完。

  汤姆的女朋友不小心被关在了男牢。汤姆混入监狱以后先是吃了药,然后假装不小心触电身亡。狱方连忙请来狱医进行电击抢救,汤姆心脏承受不住身亡。剧终。汤姆被抢救过来,然后被送到医院检查。医生发现汤姆之前的阴谋,汤姆试图逃跑 —— 但在中国一个白人语言不通,不久便被举报、被抓。剧终。

  汤姆诈死,苏州监狱的人大意之下把他放在了关离他女朋友不远的地方。汤姆跑去救她,用火药炸开锁,动静太大招来警卫,两人身亡。剧终。

  汤姆救到她女朋友,两人躲在担架里。抬担架警卫感觉重量不对(两个人的重量),狱警不小心掀开布多看了一眼。汤姆的阴谋败露。两人被捕,并被转移到其他监狱。剧终。

  汤姆营救女朋友的计划失败,两人被捕,仍然被关在苏州监狱。经过一番非人的折磨,汤姆交代自己是中情局雇员,并交代了一切,华府受到一番羞辱,不得不在接受了换囚计划,并在最惠贸易国问题上让步。剧终。

  汤姆誓不松口,人民政府决定24小时之后枪毙他。 内森的老友从外交电文得知消息以后已经是第二天…… 剧终。

  内森得知消息,决定私自执行晚饭行动,拯救汤姆。他联系到军情局,结果被告知,该行动涉及低空入侵中国内陆,而且是上海周边 —— 中国防空最严密的地方之一,因此一提出来就被否决了。剧终。

  内森决定越权发布命令拯救汤姆。晚饭行动虽然被通过,但由于行动涉及到入侵有核国家中国的内陆城市,特种部队指挥向白宫和/或国务卿和/或中情局局长确认指令。内森的阴谋败露,剧终。

  ……

  海豹突击队乘直升机从澎湖出发。刚刚飞入中国防空区直接被飞来的红旗击落。剧终。

  海豹突击队乘直升机从澎湖出发,越过中国防空前线,飞到福建浙江交界处发现油已经耗光,被迫迫降中国内陆。剧终。

  海豹突击队飞到苏州上空,被放空高炮击落。剧终。

  海豹突击队飞到苏州监狱上空,发现监狱灯火通明,原来监狱有备用电源。目标暴露、行动失败。剧终。

  ……

  海豹突击队乘直升机低空越过中国防线,飞过上海上空。美国军方意识到中国防空如此孱弱,立即另派了一队海豹从韩国出发,直接飞到中南海绑架了中国高层。与此同时,其他几队突击队控制了中国的核武器。剧终。

  ……

  内森成功救出汤姆。待中情局高层发现,他已经驶出兰利。然而他马上成为了全美通缉犯,很快被抓到。后来他和汤姆因渎职罪和间谍罪被判刑。汤姆的女友亦因恐怖主义活动被判刑。剧终。

  《间谍游戏》影评(七):这就是张艺谋之流贫寓弱私拍多了的结果

  按理说雷德利斯科特的兄弟不会是个傻子,按理说2001年的美国应该比任何国家都信息开放。但有人他脑子就是不安道理出牌。不怪编剧,也不怪美术,怪就怪在导演这个脑子需要被驴踢一脚的二逼上。他是知道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应该是什么样的,但为了某种目的丑化中国,他不惜和制片公司达成妥协,还不惜和全组得几百号人罗织谎言来给自己的恶心行为合理性。

  别说什么可能没那么多意思,闭嘴,电影的创作世界里永远没有意外,每一个细节都会被导演和其他主创充分考虑,开头的建制场景和香港建制的对比我就知道一定是故意丑化。但是我拜托你,丑化也丑化得像点样子好嘛?开场的场景我分析了下,满墙都是文化大革命的标语,还有鲁迅先生,以及反特权,要多生产,这些满满的矛盾的话语让我质疑美术组到底有没有从导演那里得到直接的台本,还是他们中某一个五十多岁的老酒鬼上过两天中文课然后对着反右派破鞋李国香照葫芦画瓢的?哪怕你TM去google下都能看到一大堆图片你TM就是不去。

  布拉德皮特我一直觉得你是个好演员,但是我现在怀疑你TM是不是个政治投机分子。演完藏地七年这样的反华角色,现在又来搞这个,也别给我说什么他没那个意思,演员必须充分了解他要演的角色,一丝一毫都不能错过,他比谁都清楚他演出的人会对中国观众造成什么影响和伤害,一个演员如果这样不顾及自己的社会名誉,我只能说像路易十五一样的可悲。

  为了冲戛纳柏林还有一系列欧洲影展,老谋子还有一帮子新导演,天天就想着拍点中国的贫愚弱私,因为评委喜欢,评委的口味被基本已经被你们给拉回了满大人时代。擦擦你们的狗眼,还继续拍下去吗,老谋子还好开始搞纯商业垃圾片赚大钱,其他那些个狗导演我拜托你们多去探索电影的其他可能,中国缺类型片,你们却除了shit一个都不会拍,五千年的文化你们却忘了真正的历史、古装、武侠、玄幻怎么拍成电影了。你们甚至不如火烧红莲寺时代拍戏拍的认真,因为你们只想着赚钱,一年又一年,观众已经被你们捧成了傻子,看着小鲜肉们笑得比谁都开心。杀鸡取卵,开心吗?但我cao你们妈,瘫坐在这无力的呻吟。

  最后我说,这个片子我冲着皮特去的,但我却压根就没看完,开头就让我不能再被这个被中国龙诅咒的狗片子强奸下去了。

  《间谍游戏》影评(八):间谍游戏

  刚看完,也进来说两句。

  总体来讲这片子还是不错的,前面多半部分按部就班地介绍了两位男主人公之间的关系,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关系,还有间谍们的行动规律。

  全片最为精彩的就是罗伯特·雷德福不动声色的营救行动,随着官员们逼得越来越紧,他也不得不加快了步伐,甚至投入自己全部的积蓄——只为救一个人。最后他开着车离开的镜头实在是太帅了,老金发帅哥的一些气质是那位小金发帅哥永远也学不来的。

  至于片中的中国部分,我觉得中国观众大可不必过于认真,我们看美国电影里的越南、朝鲜、非洲地区的时候,不也没觉得有啥不妥吗?是因为我们不熟悉那里的情况,对那里也没什么感情。况且我们自己的影视剧也有众多失实之处,为何要怪万里之外的电影人呢?不必加入太多民族感情,拍好自己的电影,做好自己的事才是正理。

  《间谍游戏》影评(九):导演有中国元素电影的导演你伤不起啊!

  对主要人物的刻画是非常成功的,对一切有关中国元素的制作是极其SB的。折中下打3星。

  有剧透。

  90年代了啊,尼玛满墙的文革标语啊,你以为监狱里面是北京798啊,给你乱涂乱写即兴创作啊。

  尼玛全中国都讲广东话啊,国父都没达成的目标让导演你瞬间成就了啊。

  一个监狱的头头儿都得是大校啊,解放军大校还得管理武警啊,小兵的肩章都有红色啊,尼玛不知道红色简章的是武警啊,小兵都是绿色的啊,还有啊,小兵啥时候能吃那么胖了,营养真好啊!大校手下都没几个兵没几杆枪啊,美国人直升机来了随便降落啊,随便一找就找到皮特了啊。监狱是让广东人都承包了吗?监视器上挂鹦鹉笼子啊,防地震吗亲?

  嘿嘿,直升机进中国?苏州不直接临海好吗?苏州外围是上海杭州好吗?直升机飞越上海空防啊啊啊,太牛逼了啊啊啊,尼玛飞越疯人院看多了吧,离苏州80海里的是舟山吧,原来舟山都有美军驻扎哈哈。

  在贝鲁特用的那辆小面包直接传送到苏州接着用啊,剧组你们是有多穷啊?

  写到这儿我开始觉得给三颗星是不是鼓励大家蹂躏自己大脑啊?但我又喜欢这个故事的创意,麻烦下次拍电影能不能用点心啊?90年人家《北京人在纽约》都能跑到美国去拍片啊,你们一群名角名导能不能稍微认真点儿像个拍电影的啊!

  《间谍游戏》影评(十):说一说几个明显硬伤

  我知道这部电影01年就出了,但是最近才补完,有人说那年代美国人不了解中国,所以中国部分BUG多也就算了,但是CIA内部的斗智斗勇怎么看都像是来搞笑的,这就不得不吐槽了。

  首先CIA为了防止内部泄密是有无线电监测/拦截设备的,也就是说外线的电话只有经过转接才能呼进BB机,而且我就不信了,NSA能查到通话记录,CIA就不会监听内线电话?

  还有那个伪造的签名,先不提苏州以西80英里为什么会有美军基地,中情局调动外派驻军需要的不仅是局长签名,还需要五角大楼和总统的授权,当年搞个古巴都是这程序,更别说同为五大流氓的中国,那美国上校只要不傻,随便一个电话就能确认。

  还有就是85年TG能干出从贝鲁特街头把人劫持回国这种奇葩事,印象中不是只有朝鲜干过吗?像伊丽莎白这种一般都会要求所在国政府引渡的吧,强行黑也是没门了。

  最后,片中出现的营救直升机是UH-1,最大航程493公里,我想这导演能YY出苏州以西有美军基地大概也是考虑到直升机航程的问题,如果不是苏州以西,怕是这直升机就需要从台湾海峡一路飞到长三角,穿越无数雷达警戒区,在共军上百个前线机场和导弹基地眼皮子底下过一圈。大哥你确定这是UH-1不是UFO?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间谍游戏》影评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