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舌尖上的历史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7-02 04: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舌尖上的历史读后感精选10篇

  《舌尖上的历史》是一本由(美) 斯坦迪奇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2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舌尖上的历史》读后感(一):食物:历史大事件背后的推手

  食物:历史大事件背后的推手

  林颐

  亚历山大纵横沙场、哥伦布发现大陆、拿破仑的兴衰、美国和前苏联的冷战……这些历史大事件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对于它们的成败得失,很多人想必都能说出一番道理,可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些历史事件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经常被忽视的重要推手——食物。

  美国作家、《经济学人》编辑汤姆·斯坦迪奇认为:“在社会转变、社会组织、地缘政治竞争工业发展军事冲突经济扩张等转化过程中,食物都扮演了催化剂角色。从史前时代至今,这些转化的故事构成了整部人类的历史。”斯坦迪奇的著作《舌尖上的历史》,正是致力于揭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几个关键点上,食物是如何以其独特方式,帮助塑造了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

  在远古时期,食物就和人们生产关系,以及阶级结构祭祀仪式神话传说息息相关。近东的小麦、亚洲的稻米、美洲的玉米,人类的介入有助于繁衍受欢迎特质,古代基因工程学让人类“驯养”了大自然,获得了产量丰富的新食物来源,但同时,驯养从来不是单向道,农业栽培方式促使人类由游牧转向农耕。结构严谨、阶级分明社会制度开始出现

  到了近、现代,食物更是对国家战略、经济发展和军事外交产生深远影响

  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的陷落,拉开了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开启冒险之旅的初衷,是为了打破奥斯曼土耳其的贸易垄断,异国风情的远东香料将欧洲人送上发现与探索的航程,也提供了最终长成欧洲殖民帝国种子;亚历山大的迅捷速度得益于后勤食物的及时供给,英国在北美独立战争中的残败部分肇因于英军缺乏搜寻粮秣的经验,而可怜的拿破仑,他曾说过:“军队靠着他的胃行进。”胃口充实的拿破仑军队横扫了大半个欧洲,可是在坚壁清野荒芜辽阔的俄罗斯平原上,饿肚子的拿破仑军队撑不住了;20世纪中后期意识形态的冷战,孰优孰劣难以说清,但不能否认的是,食物的严重匮乏是最让老百姓痛苦事情。用食物来投票,或许是最公正的方式。

  斯坦迪奇从远古时期先民的食物来源溯流而下,抓住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梳理了食物与人类历史错综复杂关系。说理与叙述很好地结合论述严密条理清晰。更重要的是,斯坦迪奇并不停留于此,他宛如行家吃龙虾津津有味地剥壳,他还要剥出其中深层次内核

  譬如他对狩猎和农牧的比较分析。斯坦迪奇认为,农牧是一件极不自然的事情。相较于渔猎采集者平等分享义务土地的集中、余粮的集合,导致“大人物”的出现,最后让权力形成汇集。换句话说,阶级出现、贫富差距,是农业及其发展出的文明所带来的后果。虽然这种方式是我们所知道的文明的根基,但斯坦迪奇却并不以为然,他说:“假如农业在今天才发明肯定不会得到认可。”这是一个颇为有趣观点,值得探讨。或许我们今日和生态环境相关的全球争论,早就在远古的莽荒时代埋下了伏笔,如果我们的祖先在当初延续狩猎的方式,是否我们现在的生活会更贴近自然?

  《舌尖上的历史》是一本充满知识理性思辨的历史书作者个人看法强烈,但并不强硬,倒是让人更兴起探究的兴趣。在舌尖上品美食之余,我们不妨也多咂摸咂摸舌尖上的历史。

  已发表《西安日报》等报刊

  《舌尖上的历史》读后感(二):引出好问题

  自从《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以后,各种舌尖体纷纷蹭热点,搞得人看到就条件反射性回避。本书虽然有个貌似舌尖体的名字内容绝非单纯的食物介绍,而是从多角度维度讲述食物的重要性:早期人类要从猎人转为农民;香料在发现新大陆中的刺激作用;马铃薯传到欧洲后先抑后扬的经历;后勤保障对战争的重要性;哈伯-波什制氨法制造人造肥料,促使矮性品种推广……

  人类究竟为何要从狩猎转变到农牧?看本书之前,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貌似理所当然,仔细想想很是蹊跷。Neolithic Revolution(新石器革命),指的就是从公元前10000年-8000年,人类定居点普遍地从狩猎转为农牧。农牧需要付出很多时间,“面朝黄土背朝天”,生产力却未必有狩猎来得高;狩猎者们的规则是所有猎物全体部落共享,而直到农业降临后,才出现私有财产的最早痕迹;来自希腊和土耳其的骨骼证据显示,大约14000年前,狩猎者的平均高度男人175厘米,女人165厘米;而3000年前,农牧方式下男人平均身高160厘米,女人152厘米。

  具体原因没有标准答案。有人认为是气候变化(the Younger Dryas);有人推论是环境变化(Quaternary extinction)。本书也没有给出个定论,抛出问题,引出观点,清晰讲述事件脉路。泛泛而读,可以获得新知识;如果感兴趣的话,有更多扩展阅读。以新大陆的发现为例,其中就涉及奥斯曼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影响传统商路;威尼斯人与热那亚人在地中海区域的竞争……书的价值不就是这样吗?扩展眼界思维

  《舌尖上的历史》读后感(三):你知道食物的故事吗?

  如果不是这本书,我不会想到我们每天吃的粮食其实都是人为努力生产出来的。离开人工耕种,它们根本可能存在

  本来以为会是一本类似《舌尖上的中国》之类的美食盛宴,没想到居然会这么有料。作者将食物作为我们的生活、文明、战争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主角进行描述展现了我们以为的食物除了填饱肚子之外的魅力。对于我这个一直只关注于食物本身滋味小吃货的震动真的是太大了。

  作者讲到了食物的方方面面,除了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外,食物还与生产、国家战略有关系,。如今人见人爱,据说能够胖人吃瘦,瘦人吃胖的土豆也曾被嫌弃过,不得已国王王后做背书,在逐渐被接受喔……谁能想到如今它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日日餐桌都有它。

  如今我们日日得见,以为稀松平常食材,其实也漂洋过海,经历种种才有了今天这种历尽千帆之后的淡然。知道了这些,谁还敢忽视它们,以为不就是一颗蕃茄……有这么一种说法,每一件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但是这自我们出生就已理所当然的合理存在背后其实还有这么多我们不知道的故事,再回头看这些平常的食材,突然觉得或许他们也是隐于市的大侠曾经风华绝代、贵不可言,如今千帆过尽、低眉顺眼地装点了我们每一日的饭桌

  据说人类对甜味喜爱是来自于基因里的,这是一代一代流转下来的远古的印记。食物的滋味对人的抚慰应该也是如此。年中的时候老家亲戚承包了一个鱼塘,水里养鱼、虾;岸上养鸡、鸭、鹅;塘边的土地肥沃种菜、养花……心灵手巧的亲戚还见缝插针地种了两窝黄花菜和忍冬花!中午丰盛的一餐全来自自家,再看亲戚怡然自得神情,真让人感叹“不如归家做个田舍翁去也”。

  《舌尖上的历史》读后感(四):食物眼中的历史

  食物眼中的历史

  说到吃,大家立马想到各种美食,保不定各种哈喇子已经流下来了;说到历史,很多人就想到了战争、征伐、朝代更替,英雄人物、兴亡百姓皆苦。吃能和历史能联系在一块儿吗?这本书就将历史和食物巧妙的联系在一起,站在更奇特的维度来认识历史。

  正常历史教课书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一直到工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总说一些头头是道理由,列一些莫名其妙的事件,看过之后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斯坦迪奇的这本“不正常”的书英文名叫“An Edible History of Humanity”,中文估计是为了蹭热度,所以翻译为《舌尖上的历史》,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在于不同于很多纪传体、编年体史书,用食物的角度来看历史事件的发展,深刻的剖析了一些大事件大变革中食物的身影,而且貌似食物的作用还很重要。

  说一个简单例子原始游牧民族狩猎时期,打不着猎物就得挨饿,所以人口不能太多,并且也不能有领袖出现,不然老弱病残女就要挨饿,所以游牧部落就要通过各种手段限制有才的年轻人,既要让你打猎物,还不能让你太狂。如果一直这样发展的话现在肯定世界太平,大家天天吃野味,生活无忧无虑。可是一个部落中总有那么几个智商发达的人尖儿,打猎的时候就捎带了一些植物,打完猎没事干就瞎鼓捣,结果就把稻、梁、黍、麦这些植物给驯服了,这样问题就大了。既然天天在家盯着门前那两块地就可以填饱肚子,那还跑出去风吹日晒的追什么野兔?所以,农耕文明就形成了,原始人就定居下来了。可是不同的地它风水一样啊,有的地就是产量高,产的粮食不管怎么吃就是吃不完,总不能让粮食坏掉吧。富余之家就看看谁家今年遭灾了,送你们点。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过几年你们家有余粮了你是不是应该送我呀。就这样食物往大人物手中集合,到后来粮食实在太多了,大户人家干脆就雇几个人建一些粮仓,这样,奴隶制就出现了。以前我们两个吵架了有矛盾了我们两自己干一架,现在不一样了,劳资有奴隶了,那下次有矛盾要干架我带着我的奴隶来,这样,军队就出现了。一出现军队,那这个事情就复杂了,通过战争当权者就可以抢更多的风水宝地,产更多的粮食,供养更多的军队,以至于后来出现国家政权。这几千年的历史就这样被斯坦迪奇说清楚了。

  这本书把地理大发现称为香料的冒险,香料的作用也很简单,就是为了掩盖腐肉的味道。没有香料肉吃起来很恶心。哥伦布、达伽马等的远航都是为了能够打通从西边通往中国的航线,反而意外收获了美洲。那为什么不从丝绸之路走呢?因为被“穆斯林帷幕”挡着了。发现新大陆之后建立的殖民地以及奴隶贸易其实都是为了能够控制食物的生产。

  这本书中还提到了英国的工业化,古代战争以及人口的增长其实都与食物息息相关。很多时候,在更高的维度看事情,往往会看到事物不同的一面,也会带来特别有趣的收获。当然,这很难!

  沉舟

  2016年11月15日

  《舌尖上的历史》读后感(五):《舌尖上的历史》- An edible history of humanity-读书笔记

  了解到这本书,是因为《枪炮、病菌、钢铁》,看完本书让我对出版社编辑节操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这本书从食物的角度,介绍了对人类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几个主要阶段,当然,主要是对西方世界。书中并没有非常明确提出作者自身的一些特别看法,也没有非常多的深刻思考,更多的是陈述一个事实或是汇总一些问题的主流看法。

  书中第一部分内容,提到了现代的主要农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等,是经过古代“基因工程”筛选的,已经完全无法在自然中单独生存的物种,他们都是“非自然”的作物,已经和人类形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它们越是高产,越适合人类种植,关系离它们最开始始祖越远。现代意义上的人类大致是从十几万年左右从非洲迁徙到在世界范围内,起初都是狩猎为生,慢慢地从大概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前开始,新月沃地,中国和中美洲等地原住民驯化了各种作物,并由此逐渐转入农耕社会,随后农耕的习惯逐渐以这三个地方通过当地农耕居民的迁徙或农耕习惯的传播,逐渐扩展到了人类活动的大部分区域。狩猎社会逐渐转变为农耕社会的原因分析,主流认为主要是“气候的变化”引起的,也有一部分认为人们逐渐产生的“定栖性”,但这部分并没有特别深入的分析为什么产生“定栖性”。个人猜测可能是因为人口增长的压力

  第二部分“食物组成的金字塔社会”,粗略的提到了由狩猎社会更加原始与平等的社会,过渡到农耕社会,并逐渐出现更多的社会分工和社会阶层。书中提到了最开始产生“大人物”的可能原因:农耕对集中建设水利设施的需要,或是储存余粮的需要,或是不同聚居区争夺农田的战争的需要等,以及汇聚这三种因素,认为更复杂社会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和恢复力。在其中第四章又从农耕社会权力来源于食物做出了一些描述,统治阶层通过直接或是间接以食物为税,并通过祭祀或是一些仪式界定并巩固他们的特权,或是通过宗教文化为征税提供宇宙论的基础

  第三部分首先描述了欧洲社会对香料的痴迷,以及阿拉伯世界对香料贸易的垄断,造成了欧洲社会长期付出大量的金钱购买香料,进而在15世纪开始逐渐驱使欧洲国家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通过大航海打通香料贸易的线路。最终造成了近代波澜壮阔的地理大发现,以及西方对世界的统治与奴役。我相信哥伦布们在从欧洲的海港出发,踏向开拓新航路的征程时,远远想不到,他们的这个举动可能会对人类历史产生多大的影响。事情的发展永远不会按照人们的想象进行,事情在启动后,就逐渐走向了未知的航程,世界充满了未知与不确定性。

  第四部分介绍了新世界,新食物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其中重点提到了,玉米、马铃薯以及蔗糖几种作物。其中玉米和马铃薯分别在欧洲南部和北部的广泛种植,大大提高了欧洲各国食物的产量,造成欧洲人口在17世纪-19世纪的急速增长。马铃薯在欧洲北部的大范围推广,改变了欧洲贸易的内容。爱尔兰广泛种植马铃薯后,迅速沦落为英国的农业殖民地,当地人主要靠马铃薯过活,而把自己出产的小麦及制作的面包供给给英国,从而让英国能从农作物生产中释放出来,集中资源发展纺织等工业。在后来爱尔兰的马铃薯大饥荒中,英国全面废除“谷物法”,造成英国彻底转向进口食物,全面转向工业化,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蔗糖制造过程的艰辛,一方面促使了资本家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进而引发了后来的“奴隶贸易”,另一方为追求运营高效产生的更有组织和更加细致的分工,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五部分“作为武器的食物”和其他部分的联系并不紧密。主要从食物对战争的影响的角度展开。首先,食物的存在形式,制约着战争的形式。后勤,在初期主要是食物的供应半径决定了战争的半径,也决定了征服的半径。20世纪初期,罐头食品等能长时间保存的食物大大改变了战争的形式。食物供给,更是从非战争的层面达到了战争的后果,比如二战后西方为突破苏联对柏林封锁的“维生作战”,15个月内,通过27.5万次的飞机运输了230万吨的物资到柏林;再比如苏联集体农场的低效,食物的短缺最终造成帝国的崩溃。

  最后一部分主要介绍“绿色革命”。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压在近代社会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然而“哈勃-波什制氨法”的发明及快速突破,以及“矮性种”的大规模普及,快速提高了粮食的单位产量,使得早起人们担心的大饥荒没有出现。哈伯在1909年示范制氨方法,此后100年间出生的约40亿人,大致都是靠氮肥养活的。到2008年,氮肥负责喂养世界上48%的人口。以哈伯-波什制氨法取得的氨,维持了30亿人口的生活,将近全人类人口的一半,他们是“绿色革命”的后代。按诺曼·博罗格曾指出,在1950-2000年间,世界谷物产量提高了3倍,但谷物的种植面积仅增加10%。这些伟大发现,大大缓解了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的一些后果。如何在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之中找到更好的平衡,如何通过科技的发展更好的解决粮食生产问题,如何找到更好的作业方式来实现“第二次绿色革命”,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去解决。

  粮食问题的实质是“生存问题”,对面临饥饿问题的国家和没有的国家来说,是完全不同的问题,在生存面前,任何的话语和道理都显得很苍白无力。古代社会生产力更多的和土地与食物相关联,与现代社会迥然不同,从这个角度看历史,也许能得出很贴合实际的结果。

  此外,现代社会人们和食物、土地的距离大大拉远了,让很多现代人并不会意识到“食物”是多大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已经离我们远去。也许一个突然的“气候变化”,或是一种破坏性农作物疾病的流行,等等黑天鹅时间,会瞬间改变我们的生活与生存环境,把我们拉回到我们祖先面临的困境。也许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讨论的情况还会重来,毕竟,当前现代社会的普罗大众对增加人口的态度也会改变,也许人类会回到每代人有7、8个孩子的习惯,想象一旦面临人口指数增长的恐怖情景。所以对增加食物供应的研究永远都不能停止,尽管我们可能很长时间都用不到,但为了人类长远的生存,这些准备工作一点都不显得多余。但愿我们永远不会回到马尔萨斯的人口困境之中。

  《舌尖上的历史》读后感(六):看不见的叉子

  人造食物和改变基因

  有一次我在某个群里聊天,突然大伙讨论起黄金大米的事儿,我顺口说了几句支持的言论,就被群起而攻之,于是只好灰溜溜关闭窗口逃走。转基因这事儿确实挺麻烦,作为外行人,也不容易说清楚,但争吵也无济于事。植物的基因是不是天生就是今天的样子呢?似乎不是这样。

  拿玉米来说,如果仔细看看,这东西还真适合当食物:种子大而饱满、玉米穗轴粗壮、植株结实、生长迅速还很好吃,优点多多。可是,玉米的祖先其实是美洲大陆的一种野草,是少数基因突变造成了极大的改变。这种基因的变化,不像现代科学家透过新技术修改某个基因,而是人类不断的选择适合做食物的种子,保留了那些有少量改变的基因,许多年过去,玉米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如果明白这个原理,就容易理解我们身边的大部分食物,其实都是“人工干预”的结果,否则,其实也许根本没有你我,因为自然生存的植物根本没法养活这么多人嘛。

  举个例子,胡萝卜本来是紫色和白色的,后来因为园艺家们给荷兰国王进贡,创造出可爱的橙色。结果,在2002年有人想重新种植和销售紫色的胡萝卜,消费者完全不能接受。

  人类对食物的改造,起到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人类从依靠自然的渔猎活动,改变为农牧活动,“人造”生物取代野生生物,人类更加文明,而加剧了自然的破坏。听上去挺凄凉啊。

  过去的有钱人

  如果一群古代人,就像游戏帝国时代里那样,都一点点种地,为什么有的人就累积出更多的财富成了地主呢?这个问题并没有确切的答案,但一种理论我觉得比较靠谱:人们愿意贡献一些食物给强势的人,并且为他劳动以求庇护。

  显然在很古老的过去,食物才是硬通货,食物是货币可以买卖、交换,甚至纳税、交租。如果一个地方适合种植,必然会聚集很多人,一旦产生冲突就很麻烦;这时有人能站出来说:你们几个听我指挥,把其他人打跑,好不好?结果这个人确实有点天分和胆识,真就打赢了,其他人就会努力耕种把余粮给这个人,那这块地就成了他统领的。

  这么说看上去太简单了,可历史也许就是如此。虽然现在食物已经不能代表是否富裕,但在人类历史早期,忙着分配多余食物的人,才是有钱人啊。

  香甜驱动的战争

  在过去食物并不能长期保存,如果几个人围猎了一头野牛,那就必须猛吃几天,要不肉就臭了。后来人们发现,用带有味道的树皮来烹制有些味道的肉,也可以入口,于是香料被利用起来。不过这种说法也有问题,按照前面说的,有钱人也就是食物充足的人,其实只要吃鲜肉就可以了,对香料其实没有基本需求。然而,香料却物以稀为贵,成了文明拓展、殖民侵略的原动力。

  简单的说,就是欧洲不出产香料,而那些王公贵族却迫切需要这些彰显身价的物品。倒霉的是,香料产出在东方的亚洲,和欧洲之间隔着穆斯林国家,由于宗教、利益的冲突,欧洲人拼命倒贴金子都买不来足够的香料,于是,他们必须想办法绕过去。

  于是大航海时代来临。大名鼎鼎的哥伦布并没有找到香料,但他幸运的发现了美洲,顺带让很多食物流传到欧洲和其他大陆,比如玉米、土豆、番茄、菠萝,还有辣椒,其实他们想要的是胡椒。最终麦哲伦同学很努力的实现了向西航行到达亚洲的夙愿,并且,开始了罪恶的殖民时代。要知道那个时代,香料比金子还贵,所以我相信食物真是驱动航海的重要动力。

  殖民地的重要产出是蔗糖,它可以让欧洲人在喝茶、喝咖啡时不那么苦涩,蔗糖的需求产生了两个影响巨大的结果:罪恶的奴隶买卖和机械的进步。种植甘蔗需要大量奴隶做工人,而为了制糖而研制的机械成为工业革命的引子。

  拿破仑败给了食物

  在游戏英雄无敌中,有一种技能叫“后勤学”,可以增加游戏对象的移动速度。每天多移动一点,就能尽快达到目的地,这在战争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早期战争中,这种优势可能与食物的关系更密切,因为没有口粮战士都要饿死,对方就能不战而胜了。

  拿破仑被在俄国的失败,是他衰落的起点,其实拿破仑非常善于后勤管理,他善于把部队分成几部分,分别在各自的区域搜寻粮秣,也就是抢吃的,然后迅速集结进行大战。这种方法是对普通供应体系的补充,不过在俄国失效了,因为俄国人除了有残酷的严冬,还把吃的都烧光,法军补给困难,抢都没的抢。唉,希特勒同学乱入一下说,还是不要随便打俄国这种天寒地冻的地方。

  好在人们一直想办法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法国厨子阿佩尔就走在了很多科学家前头,发明了罐头。于是除了保障了战场上的军人,老百姓也能享用罐头里的食物了。

  看不见的叉子——食物改变历史

  《舌尖上的历史》

  如果让你回答,到底是什么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也许有很多答案,但估计不会是一样东西:食物。看不见的手推动了市场(亚当•斯密),而食物就像一把看不见的叉子,推动了历史上很多大事件的进程。

  以上的一些历史事件,都与食物密切相关,这些内容来自《舌尖上的历史》(An edible history of humanity)这本书。

  20150715

  《舌尖上的历史》读后感(七):转一转这本书的内容介绍(英文版)

  .作  者:Tom Standage

  .出版公司:Walker & Company

  .出版日期:2009年5月

  .页  数:288页

  上次谈在《自然(Nature)》杂志看到介绍2009年两本有关食物的新书,很有意义,很值得看及翻译来普及,这里再来介绍另一本《人类「吃」的历史(An Edible History of Humanity)》。台湾高中及大学的教育,很少世界历史文化的课程,总觉得自己思想贫瘠。最近看到台大历史系周婉窈教授的文章,她提到政府有意把高中历史倍增中国史,世界史将减半的危机,觉得更需要介绍此书。

  作者Tom Standage是《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的编辑,为多家报刊写文章或当编辑,常写有关科技的历史。以前的著作中以《维多利亚时代的网络(The Victorian Internet)》及《历史六瓶装(A History of World in 6 Glasses)》最有名。《A hHistory of World in 6 Glasses》列入畅销书名单中并有中文译本在台湾发行。《The Victorian Internet》还曾被改拍成纪录片。

  尚未演化为智人及早期智人,靠狩猎-收集(hunting-gathering),以后转变为农业社会,发展文明并促使以后的工业革命。本书以饮食的角度,讨论从远古到21世纪的文明进展。食物不管是农产品或饲养的动物,在大自然中本非如此,跟人一起演化。这书的第一句话引用了Karl Popper的「人类并没有历史,有的只是人类各种不同生活的历史」,说明作者要讨论的重点。此书共6部分,主要的简述如下。

  第一部分谈「可吃」的文明基础:农业。从11,000年前最先在今近东的肥沃新月弯(Fertile Cresent)开始,中国及中美洲地区稍后也独立发展农业。美洲偶然发现野生玉米,经人类的培育而成目前的样子。其他的麦、米及各种谷类都有类似的培育过程。动物饲养从一万多年前性情温和的羊开始,稍后有牛、猪以及鸡等等。农业开始发展跟当时地球气候变暖可能有关。从游荡变成定居,有了农业食物充足后,人口增加而引起社会大变化。主要的谷类及饲养的动物,除了一些渔业最近才有,其他的四千多年前就有了。

  只不过几千年,农业社会很快地扩散于世界各地,农夫也迁移。从基因来分析,欧洲目前的社会,都有今土耳其地带(Anatolian半岛)人的基因,由东到西成分渐减,农夫也从中国经韩国到日本。

  第二部分讨论食物与社会结构。狩猎-收集时代,人聚集一起,过平等的生活,共同拥有刀箭等工具,不分贵贱高低,也可说是初步的共产主义制度。大群的狩猎-收集者,在食物多的地方定居不再游荡,渐发展出农业,村庄形成。平等的社会制度变成有阶层的型态。有了剩余的食物就可以用来支持其他人全职发展技能,产生了文明,士兵也应运而生。由食物的多寡产生了权力及富穷阶级,领导人出现。食物主宰当时社会的活动及权益,生活的习俗、活动或祭拜等都跟食物有密切关系。

  第三部分谈食物的全球化。肉桂及其他香料从东方来,为找昂贵的香料是欧洲向印度、中国贸易及发现美洲的原动力。欧洲跟其他各地贸易香料时,新发明或发现如语言、武器、习俗、宗教、饮食等互相交流。阿拉伯数字,印度首创,由阿拉伯的贸易商带到欧洲。郑和15世纪(1405-1433) 7次的远航规模宏大,有300艘船及27,000名船员的舰队,500年后才有些国家能超过这规模。

  哥伦布的远航本想从另一方向,找香料的原产地印度。后来发现加勒比海岛屿及以后的美洲大陆,虽没找到肉桂,带回欧洲很多种的新食物,如玉米、马铃薯、瓜类、西红柿、菠萝、巧克力等外,也带回新的香料如香草(vanilla)及辣椒。以后更带动了欧洲各国竞向各地寻找香料及其他资源,麦哲伦1519-22年带队的环球航行,其中一船带回来的丁香(cloves)卖的钱就可以支付整舰队的旅费。他书中一章用〈帝国的种子(Seeds of empire)〉为名,强调食物及香料是帝国形成的重要因素。书中讨论不少食物全球化后对环境及社会的影响。

  第四部分谈食物、能量及工业化。发现新世界后的食物交流如玉米、甘蔗及马铃薯改变了世界。玉米带回来欧洲后,很快地普及,1530年代(40年后而已) 就传到中国。甘蔗原产南太平洋岛屿,由阿拉伯人带入欧洲而扩及各地。欧洲人用阿拉伯人及非洲人当奴隶种植甘蔗及制糖。1493年哥伦布带甘蔗到古巴。

  糖业在加勒比海,带动了非常可耻的奴隶制度。欧洲人先用印地安人,因他们没有新疾病的抵抗力,近90%人死亡,后来改用非洲人的奴隶。当时种植甘蔗有两个促进奴隶制度的三角关系。加勒比海的糖送到欧洲,加速欧洲生产纺织品赚钱,靠此到非洲买更多的奴隶到美洲,促使制糖及纺织业的发达。

  另一三角靠制糖的副产品糖蜜(mola-sses),先销售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发酵蒸馏成甜酒(rum),又用此赚钱到非洲买更多奴隶到美洲。18世纪初,新英格兰几州,甜酒是利润极高的产业,占那时输出的80%。后来法国属地的糖蜜更便宜,英国立法禁止从那里进口,引起当地人的不满及抗议,最后导致美国的独立战争。

  马铃薯更引起社会大变化,西班牙人到17世纪才开始在欧洲试种。因为气候及种植的环境要求低,生产的能量高,战争及饥馑时,马铃薯发挥了价值。1845年起的几年也带来爱尔兰的大饥馑,他们几乎只种马铃薯当主食,当马铃薯得了病害,全盘尽墨,约一百万人死亡,而另一百万人移民出去。

  新的食物加上蔗糖的普遍化,能量需求容易达到,人类更有能力发展。英国开始用埋在地下的煤当燃料,发明的引擎用来抽煤矿的地下水。James Watt改良引擎,用于不同的用途上,开始工业化,工业革命更改变了世界。

  Malthus的人口论,认为人口将以几何比率增加,食物赶不上而造成危机。因为农业及工业的发达,食物增加反更多。人类没跳出Malthus「陷阱(Trap)」,环境的污染及生态的改变,世界陷入另一种危机。

  第五部分谈食物当「武器」。有足够的粮食后可支持战争,促使战争愈演愈烈。食物的确可当「武器」,譬如拿破仑开始的成功靠机动的兵法及充足的食物,但1812年俄罗斯的战役一败涂地,因为俄国撤退时,把所有食物清除掉,拿破仑开始时胜利地深入俄国,其实愈陷愈深而大败。作者趁机讨论罐头的历史,19世纪初就有,跟战争有密切的关联。

  用食物及生活物资当武器,最著名的是1948-1949年的西柏林封锁。苏联想把西柏林纳入东德,切断运送到西柏林的交通,美、英、法盟军空运食物及必需品,15个月后苏联看无法逼他们放弃西柏林而停止抵制。

  1930年代斯大林独裁的苏联以及1958-61年毛泽东专制下的中国最可悲,用食物对付自己的人民。斯大林为维持谷类输出以及毛泽东要证明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及集体生产制度的优良,使人民饥饿。分别有七到八百万及三千到四千万的人民因此死亡,最近非洲的独裁者也类似。饥馑都发生在独裁国家,不在民主国家。民主社会有媒体自由、有反对党、有选举等,让不正确的政策改变。

  有一节讨论非洲的Mugabe用食物来贿赂选票,其他社会用食物当政治的筹码,不只是落后或独裁国家,民主社会也一样,只是角度不同,如用玉米生产酒精当能源以及食物引起的环保问题等。

  第六部分谈食物与人口及发展的关系。世界的人口增加愈来愈快,估计公元前3000年,开始有人类文明时,全世界有一千万人,公元前500年才1亿,以后增加很快,到2075年会达90亿,以后才会慢慢减少。

  为了人口增加,食物须增产,肥料不可或缺,由20世纪初制造氨气(ammonia)开始。品种改良的绿色革命也很重要,最近又有基因改造的食物出现。这种绿色革命带来不少问题,产生太多二氧化碳及气温升高等,需另种或第二次不同的绿色革命。食物太多也造成其他健康上的问题,尤其糖尿病及肥胖。中国及印度变富裕后,人口多且动物性食品的需求增加,世界的食物价格会上涨,贫穷社会的国家会更困难。

  将来的社会如何?大家也担心,挪威一岛上的种子储藏银行可储藏450万小袋的种子,备世界若有大灾难时可用。其他有一千多处类似但规模较小的银行。世界气温增加很可能使食物生产减少,动植物也可能会适应气候。人类的将来难以预测,食物仍是最重要的因素。

  ........本文取自「当代医学」月刊99年4月号第438期298~300页)

  朱真一/St. Louis大学及Glennon大主教儿童医院小儿科血液癌瘤组

  《舌尖上的历史》读后感(八):书中几处错误明显,知识增量一般

  一本没什么惊喜的书。

  从叙述方式来讲,作者采取的是在每一章列出一个寻常历史观点,然后简单叙述一些历史事件来进行佐证。具备一些历史知识的人看这本书,很难被这本书激发出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因为观点并不新鲜而作者的切入点也不新奇;此外,由于篇幅所限,每一部分被拿来论述观点的历史事件由于过于简化而显得武断、夸大事实。

  另外,有几处错误太明显了,很容易就叫人看出来,由于没看原版,也不知是原作者还是翻译的错,在这里列出来给大家参考参考:

  1)第6章:达伽马抵达印度的城市是马拉巴尔(Malabar)海岸的卡利卡特(Calicut),书里居然说是加尔各答(Calcutta)。这一章的所有应是“卡里卡特”的地方全部印刷成“加尔各答”。加尔各答在孟加拉邦,要从南部绕过整个印度才能到达,只需去维基看看就能找到正确答案。

  2)第6章:不知道大家知道”马榴克“是什么不。百度、必应不出这个词,谷歌能在某个角落找到,对应的英文是Mamluk。我不知道大名鼎鼎几乎是常识的Mamluk为什么在文中被翻译成“马榴克”,我所知的所有翻译都是“马穆鲁克”。没了解过译者的背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3)第9章第145页倒数第7行:原文为“杜兰德其实可能委托阿佩尔在英国操作”应为“阿佩尔委托杜兰德在英国操作”,不知道是原文错误还是翻译疏漏,两个对象对换了。

  不过这本书也不是完全不可取的,还是有一些零散的小点让人想去更深地挖掘,但这本书同时也叫人提不起热情重新把书扫一遍把这些点记录下来以便收集额外资料。。。

  《舌尖上的历史》读后感(九):小食物,大用途

  看看我们身处的地方,美食团购点评异常火热,日韩料理、法式大餐、意大利风味、土耳其餐厅层出不穷,饮食界里也不再是传统法餐独大,创意中国菜和分子料理等新式料理开始占领一席之地。当日渐丰盛的美味佳肴占领我们的胃和味蕾时,我们是否留意过玉米、土豆、甘蔗和桂皮这些简单的食材?

  玉米原来并不像这样饱满硕大,小麦的祖先远不及现在结实高产。

  谷物粮食是如何促进阶级社会的诞生?

  欧洲大航海时代的降临竟是因为肉桂胡椒这些香料?

  甘蔗怎么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

  土豆是如何决定欧洲走向工业发展的?

  食物在战争中式如何变成武器的?

  这些简单的食物在历史上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舌尖上的历史》一书以这些普通的食物为线索,向我们娓娓道来世界历史上发生的大事件和文明的进程。从古老的狩猎社会步入农牧社会,从农牧时代跨入工业时代,食物在两次重大的社会变革中发挥了独特的影响力。这种影响波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以至从某种意义上说,食物重塑了我们的世界。

  这本书算不上标准的历史书,其文字较为朴实,翻译的也很流畅。每一大章都是由一个历史场景或故事引出,每一小节都相互关联,循序渐进。书的内容和风格符合社科类,如果就历史类的书来说,它文风的有趣程度可能属于中上吧,比正统的历史书有意思,和当今通俗历史比少了点幽默生动。不过总的来说,角度特别,内容充实。

  整本书谈及食物和历史文明的关系,但不止于此,作者在前言部分就提到:“这本书并不认为任何一种食物是了解历史的关键,也不试图概述一部完整的食物史或完整的世界史。”他由此以延生到21世纪与食物有关的诸多话题上,比如转基因农作物、食物本地化、生物燃料以及环境保护。

  正如作者所说,食物就像一把隐形的叉子,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这把叉子戳刺人类,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即使人们当时通常不会察觉什么。小小的食物,也会引发蝴蝶效应。

  《舌尖上的历史》读后感(十):食物是人類歷史的動能

  這本的繁體是《歷史大口吃》,是直接買版權過來的,現在猜有沒有繁簡也是一種樂趣了....(菸)。

  基本上,舉凡任何生命,補充能量是首要之事,只有人類,在從採集狩獵轉農耕後,食物充裕到可以讓一部分人不用從事農業轉職後,文明開始出現並複雜化,歷史就走到另外一個方面去。也因為這樣,所謂的美食學開始出現,除了吃飽外,還要吃的好,吃的營養,當然啦,前提是真的要有錢。反正都是圍繞在這方面走。

  這本書探討的就是這個,從人類怎樣馴化動植物開展了農業,到為了追尋香料跑遍世界,企圖甩掉馬爾撒斯幽靈而進行綠色革命等,歷史大致上就是圍繞著食物在前進,所以,不要誤以為本書是在介紹食材的來源之類或美食風俗。作者不是本科的學者,或許是這樣才能運用更多元的角度跟領域來說明這個主題,雖然有些事情可能看來比較通俗,但作者常在裡面隱藏著可以深思的議題。像他就指出,人類從採集轉向農耕後,雖然也許可以比較不用“靠天吃飯”(真的嗎?),社會也可以複雜化跟轉型,但事實上有許多農民的工作時間都遠比遊獵社會的人更長更久;而且,正因為食物是可以積存,生產效率發揮作用,也就開始形成了“富裕”跟“貧窮”的差別,作者引用一些現存的“原始”社會還可以見到的風尚,當地都是講究“平等”主義,大家都一定要工作,食物要拿出來共享,能力強弱不被重視。這些都跟我們現在的觀念格格不入,但是在最近貧富差距懸殊跟M型化的時代,人們正在強烈檢討跟質疑資本主義的時候,看到這些故事格外令人警醒。人類是不可能退回原始的採集社會,但是,真的如福山那樣說的,資本主義就是“歷史的終結”了嗎? 相信這應該是這些年許多知識份子心上最大的問題吧。

  同樣被作者在書中提出來討論的還有把食物轉成能源的效率性,跟有機農業與綠色革命後的化工農業之爭,都是很值得一看的議題。

  蠻適合做為參考讀物來看,可以推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舌尖上的历史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